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洞庭平原农业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喻鹏 马腾 +2 位作者 唐仲华 甘义群 邓青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0-556,共7页
针对江汉-洞庭平原农业土壤受重金属(Cu,Pb,Zn,Cr,Cd,Hg,As)污染的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后,根据取样测试结果对土壤无机污染物含量进行特征分析.参照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农业土... 针对江汉-洞庭平原农业土壤受重金属(Cu,Pb,Zn,Cr,Cd,Hg,As)污染的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后,根据取样测试结果对土壤无机污染物含量进行特征分析.参照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7种单要素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Hg,Zn,As,Pb,Cd,Cu,Cr,相比较而言,Hg污染为主要污染元素,研究区大部分区域Hg超标,且同污染物外源性关系密切.整体而言,江汉-洞庭平原综合污染指数较往年统计值有走高趋势,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达轻度污染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洞庭平原 农业土壤 重金属 综合评价 污染分级
下载PDF
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攀 喻望 +1 位作者 胡光明 赵幸悦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19,共7页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江汉-洞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构建了包括资源功能、生态功能与地质环境功能属性指标数据层的评价体系。将江汉-洞庭平原划分为4个地下水功能评价区与17个评价亚区,运用层次分析法与Map GIS软件...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江汉-洞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构建了包括资源功能、生态功能与地质环境功能属性指标数据层的评价体系。将江汉-洞庭平原划分为4个地下水功能评价区与17个评价亚区,运用层次分析法与Map 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对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区、生态功能区与地质环境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最后,综合分区与主导功能性分析结果,将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功能划分为可持续性强、较强、一般、较弱与弱5个等级并确定了分布范围。研究成果可为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功能 层次分析法 主导功能性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江汉-洞庭平原
下载PDF
江汉-洞庭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幸悦子 喻望 肖攀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6期194-199,共6页
为了解江汉-洞庭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在系统分析区域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DRASTIC评价模型,选取地下水埋深(D)、含水层净补给量(R)、含水层岩性(A)、土壤介质类型(S)、地形坡度(T)、包气带岩性(I)以及含水层... 为了解江汉-洞庭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在系统分析区域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DRASTIC评价模型,选取地下水埋深(D)、含水层净补给量(R)、含水层岩性(A)、土壤介质类型(S)、地形坡度(T)、包气带岩性(I)以及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C)7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根据所有污染物权重值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江汉-洞庭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体系,并运用MAP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对研究区进行了防污性能评价分区。结果表明:江汉-洞庭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等级主要为中等,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66.52%,其次是防污性能等级较差,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30.32%,防污性能差和较好分别占总面积的3.08%和0.09%,评价结果可为区域地下水保护及工业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防污性能 DRASTIC 江汉-洞庭平原
下载PDF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和洞庭湖区湿地的分类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易朝路 蔡述明 +1 位作者 黄进良 李蓉蓉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1期23-29,共7页
采用成因、水文、植被、土质和地貌特征等,从系、类、属、种和亚种5个层次对江汉-洞庭平原的湿地进行了系统分类.划分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个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水面、湖泊水面、人工水面、河流沼泽、湖泊沼泽和水田6... 采用成因、水文、植被、土质和地貌特征等,从系、类、属、种和亚种5个层次对江汉-洞庭平原的湿地进行了系统分类.划分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个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水面、湖泊水面、人工水面、河流沼泽、湖泊沼泽和水田6个湿地类.还划分了9个湿地属、18个湿地种和9个湿地亚种.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湿地进行了调查和制图,分析了湿地的分布特征,讨论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湿地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分类 湿地分布特征 江汉-洞庭平原
下载PDF
两湖平原罕见早稻结实障碍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田小海 周恒多 +4 位作者 张宇飞 黄智敏 吴晨阳 罗海伟 王生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57-2659,2692,共4页
2009年6月我国长江中游两湖平原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早稻结实障碍。为查清受害程度和原因,对该地区典型田块、典型品种的受害状况和气象条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早稻受害严重,不同田块的结实率为20%~70%,以40%~60%居多。估... 2009年6月我国长江中游两湖平原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早稻结实障碍。为查清受害程度和原因,对该地区典型田块、典型品种的受害状况和气象条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早稻受害严重,不同田块的结实率为20%~70%,以40%~60%居多。估计全域早稻受害面积达13万hm2,产量损失达30.1万t。对灾害发生期间的气象资料调查表明,两湖平原典型地区在5月23~29日均出现了日平均气温低于18℃的连续低温阴雨过程的所谓"五月寒"天气,而这一过程与受害早稻品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基本重叠。结合田间受害分布和穗部植物学特征,综合判定此次早稻结实障碍,系该地区5月下旬发生的"五月寒"天气对早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形成的冷害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湖平原 早稻 减数分裂期 冷害
下载PDF
江汉—洞庭湖平原湿地的历史变迁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龚胜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9-574,共6页
2200aBP以前,江汉—洞庭湖平原是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湿地空间逐渐由平原边缘向腹心萎缩,水陆交错型湿地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早于水体型湿地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耕地转化是湿地空间萎缩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 2200aBP以前,江汉—洞庭湖平原是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湿地空间逐渐由平原边缘向腹心萎缩,水陆交错型湿地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早于水体型湿地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耕地转化是湿地空间萎缩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因。从湿地历史变迁看,江汉—洞庭湖平原现有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必须:调整传统的"国家粮仓"的区域战略定位,实施湿地生态大农业和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加强湿地效益的宣传教育,提高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府决策能力和公众参与水平;协调耕地保护与湿地保护关系,推行湿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将退田还湖作为区域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恢复和增强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管理湿地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利用 江汉-洞庭湖平原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保护
下载PDF
宋元时期江汉—洞庭平原聚落的变迁及其环境因素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5-678,共4页
宋元是江汉—洞庭平原聚落发展的重要时期,聚落点增多,规模扩大,空间分布出现了较明显的分化、聚合与转移。影响聚落变迁的环境因素很多,着重分析了地貌、水文和自然资源因素:四面高、中间低的地势,使规模较大的聚落集中在平原的周缘地... 宋元是江汉—洞庭平原聚落发展的重要时期,聚落点增多,规模扩大,空间分布出现了较明显的分化、聚合与转移。影响聚落变迁的环境因素很多,着重分析了地貌、水文和自然资源因素:四面高、中间低的地势,使规模较大的聚落集中在平原的周缘地带,中部低地聚落分布较稀、规模较小、变动较强;水系发达、河湖交错,使大多数聚落分布在江河沿岸,往往也是水运交通线旁;丰富的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使专业性聚落应运而生。聚落的发展变迁反映出宋元时期江汉—洞庭平原的人地关系基本和谐,同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不利扰动的问题也开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环境 江汉-洞庭平原 宋元 洞庭平原 环境因素 宋元时期 聚落 变迁 江汉 空间分布 自然资源 水运交通
下载PDF
清代两湖平原的社仓建设 被引量:10
8
作者 白丽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1,共7页
清代两湖平原的社仓的设置与分布、仓谷来源、仓政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展示了清代两湖平原地区社仓建设的基本情况,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时段性。其在基层社会的实践体现了赈灾功能的强弱。
关键词 清代 两湖平原 社仓
下载PDF
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国金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5期27-31,共5页
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洪灾的形成发展与地质作用有密切关系,开展该地区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洪灾是防洪和环境灾害地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对江汉—洞庭湖平原区地质环境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论述... 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洪灾的形成发展与地质作用有密切关系,开展该地区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洪灾是防洪和环境灾害地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对江汉—洞庭湖平原区地质环境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4种地质作用及其对洪灾形成的影响和控制,采用重复水准测量法、GPS定点监测法得出了现代构造沉降速率的量化数据,提出了地质作用条件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水沙重新分配的防洪减灾思路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洞庭湖平原区 洪灾 地质环境 防洪对策
下载PDF
构建两湖平原农村产业园的设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05-510,共6页
提出了构建农村产业园以优化两湖平原农村产业的空间组织,设想四种组织农村产业园的模式;利用部门生产优势度的对比,确定五种构建农村产业园的步骤类型,各地分别优先构建以工业、种植业。
关键词 农村产业园 农村经济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下载PDF
影响农户农业机械投入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浩 杨钢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8-1291,共4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5个县的302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机械投入意愿的因素。研究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年龄,农户家庭人口数、耕地经营规模...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5个县的302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机械投入意愿的因素。研究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年龄,农户家庭人口数、耕地经营规模、农户人均收入及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了解情况是影响农户农业机械投入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户主文化程度、耕地经营规模、农户家庭人口数和农户人均收入对农户农业机械投入意愿有正的影响,户主年龄、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了解情况对农户农业机械投入意愿有负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现阶段的农业现代化,应积极开展农村科普教育、促进耕地规模经营、加强政策补贴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调查 农业机械 投入意愿 影响因素 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
下载PDF
长江中游根治洪灾策略与措施的探讨
12
作者 严斧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83-187,共2页
长江中游是长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按照长江洪水发生的自然规律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长期以来舍南保北、以堵为主、重蓄轻泄的做法,实施疏泄为主的防洪策略,并采取相应的工程和... 长江中游是长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按照长江洪水发生的自然规律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长期以来舍南保北、以堵为主、重蓄轻泄的做法,实施疏泄为主的防洪策略,并采取相应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如下荆江裁弯、开辟分流洪道、四口建闸、洞庭湖水系南北分流、疏浚河道、南水北调及平垸行洪等),同时配合进行水源生态工程及江河库湖调蓄工程建设,才能根治长江中游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平原 江汉平原 根治洪灾 策略 措施
全文增补中
两湖平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家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22-528,共7页
研究了建国以来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城镇体系的主要功能,阐明了城镇体系形成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的战略机遇.认为两湖平原城镇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 研究了建国以来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城镇体系的主要功能,阐明了城镇体系形成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的战略机遇.认为两湖平原城镇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数量和非农业人口等级规模呈金字塔形;具有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为特色的交通职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加工业的经济职能;城镇体系发育的条件优越,城镇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主体,并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城镇体系发展还存在首位城市偏小、引力和辐射半径偏短、产业结构相似等问题,应以兴建三峡工程为契机,优化城镇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结构 功能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下载PDF
江汉洞庭平原1∶45万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思路及方法探讨
14
作者 赵幸悦子 喻望 +2 位作者 肖攀 关义涛 姚腾飞 《华南地质》 CAS 2020年第4期396-403,共8页
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工作,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直接理论支撑。本文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补充调查相结合,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谋求人-地和谐持续发展”为编图原... 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工作,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直接理论支撑。本文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补充调查相结合,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谋求人-地和谐持续发展”为编图原则,编制了江汉洞庭平原1∶45万水文地质图,图件突出了地下水运动规律,以双层结构表示上下潜水、承压含水岩组,凸显了区域地下水富水层位及其分布特征,为地下水合理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城市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系统理论 1∶45万水文地质图 江汉洞庭平原
下载PDF
区域系统演变研究──三峡工程兴建与两湖平原开发
15
作者 李家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运用系统理论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分析了三峡工程兴建前后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对两湖平原空间结构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趋势,论证了重要外部环境因素与区域系统演变机制的作用规律.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空间结构 系统工程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多源数据融合的子像元冬油菜提取——以两湖平原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文斌 陶建斌 +2 位作者 徐猛 陈瑞卿 郭洋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9-1092,共14页
油菜是我国第五大农作物和重要的油料作物。获取油菜的种植分布信息对食用油市场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两湖平原泛指包括湖北江汉平原和湖南洞庭湖平原在内的广大平原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湖广熟,天下足&qu... 油菜是我国第五大农作物和重要的油料作物。获取油菜的种植分布信息对食用油市场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两湖平原泛指包括湖北江汉平原和湖南洞庭湖平原在内的广大平原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湖广熟,天下足"指的就是这一地区。由于耕地破碎,种植结构复杂,两湖平原轮作和间作的现象非常普遍,传统的遥感监测方法难以准确地获取冬油菜的空间分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子像元冬油菜提取方法,将时间序列MODIS-EVI和GF-1数据结合以提取两湖平原的冬油菜丰度信息。首先采用顺序前向选择SFS算法从时间序列MODIS-EVI数据集中进行物候特征优选;然后构建融合多源数据的ANN模型估算两湖平原的冬油菜丰度。结果表明:基于ANN方法获取的冬油菜分布具有较高的精度(ANN估算结果与GF-1和统计数据的验证精度分别为91.54%和74.70%),在利用中分辨率影像进行大尺度冬油菜精细制图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可为我国冬油菜的空间分布制图和时空格局分析提供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冬油菜 子像元 时间序列MODIS 两湖平原
原文传递
新石器时代两湖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研究
17
作者 罗靖波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9,共8页
新石器时代两湖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早期生产力低下的人们,渔猎采集是主要的谋生手段,因此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也以低山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为主。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对环境认识的逐渐深刻,稻作农业成为了当地人们日常生活... 新石器时代两湖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早期生产力低下的人们,渔猎采集是主要的谋生手段,因此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也以低山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为主。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对环境认识的逐渐深刻,稻作农业成为了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来源。这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也突破了低山丘陵的限制,逐渐进入适合农业生产的平原地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气候、水文等环境要素的波动也在时刻影响着各时期的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两湖地区 人类活动 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