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监测 被引量:21
1
作者 林玲 章如意 +3 位作者 张昕 邓晟 徐敬友 周益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9-206,共8页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了初分离培养时,菌落特征为完全黑色微菌核的菌膜菌核型菌株。采用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PCR检测菌株的致病类型,结果落叶型菌株占83.8%,非落叶型菌株占16.2%,显示目前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以落叶型菌株为主,并且在每个植棉市都有分布。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占27.0%,中等的占40.5%,弱的占32.4%,并且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中都存在致病力强、中、弱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 培养特性 致病力分化 致病类型 江苏植棉区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棉田玉米螟综合控制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文华 李清云 吴翠英 《华东昆虫学报》 2003年第2期51-55,共5页
棉田玉米螟综合控制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包括 :改变春玉米的栽培方式降低了棉田玉米螟的虫量基数、开发和筛选新药剂确保了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改进施药方法提高了防治效果、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对玉米螟表现很强的抗性功能、棉花生育状态... 棉田玉米螟综合控制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包括 :改变春玉米的栽培方式降低了棉田玉米螟的虫量基数、开发和筛选新药剂确保了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改进施药方法提高了防治效果、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对玉米螟表现很强的抗性功能、棉花生育状态模型和DPC在棉虫综防中的应用丰富了玉米螟综防技术、玉米螟寄生性天敌的调查有助于加强天敌的保护利用 ,并能提高玉米螟测报的准确性。与常规棉田比较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推广种植 ,有效抑制了棉田玉米螟 ,其残虫量和被害率下降了 80 %以上 ;棉田捕食性天敌总量增加了 2 5 .6 3% - 47.5 0 % ;有利于与多种作物间套作 ;省工节本可增加 14 76 .93元 .hm2 ,增幅达 30 %左右、间套复种还可以增加产值 1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地区 棉田 玉米螟 综合控制 栽培方式 施药方法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棉花磷肥适宜施用量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缪桂红 王鹏飞 《棉花科学》 2012年第2期10-13,共4页
在江苏沿海棉区夹砂土,中等肥力施纯氮330 kg/hm2,氧化钾225 kg/hm2条件下,以创杂20为代表,通过设五氧化二磷的施用量为0、45.0、67.5、90.0、112.5、135.0 kg/hm26个处理,筛选苏沿海地区棉花施磷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五氧化二磷67.5... 在江苏沿海棉区夹砂土,中等肥力施纯氮330 kg/hm2,氧化钾225 kg/hm2条件下,以创杂20为代表,通过设五氧化二磷的施用量为0、45.0、67.5、90.0、112.5、135.0 kg/hm26个处理,筛选苏沿海地区棉花施磷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五氧化二磷67.5~90.0 kg/hm2是获得最高产量与最佳经济效益的磷肥适宜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棉区 棉花 创杂20 磷肥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