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variations of tidal water level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xposure patterns of tidal land on the central Jiangsu coast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Zhenyan GAO Shu HUANG Haij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9-87,共9页
The exposed area of intertidal zone varies with tidal water level changes, If intercomparisons of satellite images are adopted as a method to determine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intertidal zone in response to ac... The exposed area of intertidal zone varies with tidal water level changes, If intercomparisons of satellite images are adopted as a method to determine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intertidal zone in response to accretion or erosion processes, then the effect of water level variations must be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wo Landsat TM images overpassing the central Jiangsu coastal waters on 2 January and 7 March 2002, respectively, were treated by the changing detection analysis using Image Differencing and Post-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The simultaneous tide level data from four tide gauge stations along the coast were used for display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water levels and determining the elevations of waterli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water levels are highly significant in the central Jiangsu coastal waters. The huge differences of tidal land exposure patterns between the two imaging times are related mainly to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tidal water level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tidal phases for different imaging times and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water level over the study area at each imaging time. Under complex tidal conditions, e.g., those of the central Jiangsu coastal waters, the tide-surge model should be used to eliminate effectively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variations on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of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LINE water level variations exposure patterns central jiangsu coast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of the Paleogene Dainan Formation in the Gaoyou Depression, North Jiangsu Bas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Xia Zhang Chun-Ming Lin +3 位作者 Yong Yin Ni Zhang Jian Zhou Yu-Rui Li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85-401,共17页
In this paper,the type,vertical evolution,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Paleogene Dainan Formation in the Gaoyou Depression of the North Jiangsu Basin are studied in detail.Results show that fa... In this paper,the type,vertical evolution,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Paleogene Dainan Formation in the Gaoyou Depression of the North Jiangsu Basin are studied in detail.Results show that fan delta,delta,nearshore subaqueous fan,and lacustrine facies developed during the Dainan Formation period and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ectonics and paleogeography.The fan delta and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facies predominantly occur in the southern steep slope region where fault-induced subsidence is thought to have created substantial accommodation,whereas the delta facie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northern gentle slope which is thought to have experienced less subsidence.Finally,the lacustrine facies is shown to have developed in the center of the depression,as well as on the flanks of the fan delta,delta,and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facies.Vertically,the Dainan Formation represents an integrated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with the E2d1being the transgressive sequence and the E2d2being the regressive sequence.This distribution model of sedimentary fac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favorable reservoir belts for the Dainan Formation in the Gaoyou Depression and similar areas.In the Gaoyou Depression,sandstones of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s in the fan delta and the subaqueous branch channels in the delta are characteriz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favorable for reservoir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facies Distribution pattern Sedimentary evolution Dainan Formation Gaoyou Depression North jiangsu Basin
下载PDF
江苏新记录——徂徕林蛙及其谱系地理学研究
3
作者 马文萱 叶琳 +1 位作者 高国富 包浩然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4-535,共12页
2023年8月—2024年3月,在江苏省盱眙县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118°27′30.35″E,32°45′14.17″N,海拔106 m)进行两栖爬行动物监测时,在一静水塘边采集到蛙类物种标本7号。结合形态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确认上述标本均为徂徕林蛙R... 2023年8月—2024年3月,在江苏省盱眙县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118°27′30.35″E,32°45′14.17″N,海拔106 m)进行两栖爬行动物监测时,在一静水塘边采集到蛙类物种标本7号。结合形态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确认上述标本均为徂徕林蛙Rana culaiensis,为江苏省两栖动物新记录,刷新了本种现有分布东界。结合谱系地理分支推断,徂徕林蛙可能起源于贵州、湖南两省交界的山脉,而后向北扩散跨过长江、淮河,最终抵达环渤海区域的徂徕山。江淮丘陵和淮河中下游水系为本种从大别山区向泰山山脉的扩散提供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徂徕林蛙的分布信息,提供了其地理扩散的基本框架,厘定了徂徕林蛙及其近缘种的分布格局,为进一步研究其演化历史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徂徕林蛙 新记录 江苏省 谱系地理学 地理扩散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江苏兽类新纪录——小泡巨鼠兼记江苏产海南社鼠形态与分布
4
作者 杜怿霖 叶琳 +2 位作者 王美丁 高国富 包浩然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5期183-191,共9页
于2019年3月16日,在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119.56392273°E,31.18658179°N)进行小型兽类野外调查时,采集到小泡巨鼠属(Leopoldamys)标本1号;结合形态特征比较和基于细胞色素b(Cyt b)、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和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 于2019年3月16日,在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119.56392273°E,31.18658179°N)进行小型兽类野外调查时,采集到小泡巨鼠属(Leopoldamys)标本1号;结合形态特征比较和基于细胞色素b(Cyt b)、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和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 rRNA)基因片段的系统发生分析,确定为小泡巨鼠[(L.edwardsi)(Thomas,1882)],系江苏省兽类属级新纪录。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118.99581021°E,31.99214746°N)和高淳区马鞍山(118.9560781°E,31.2719167°N)采集到白腹鼠属(Niviventer)标本共计12号;结合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发生分析,确定为海南社鼠[(N.lotipes)(Allen,1926)]。根据分子系统学的近期研究报道,对海南社鼠和北社鼠[(N.confucianus)(Milne-Edwards,1871)]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厘定和讨论。研究结果丰富了江苏兽类多样性,为相关啮齿动物的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泡巨鼠 江苏省 新纪录 海南社鼠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研究
5
作者 陈勇健 范路平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传统村落在城市快速发展、城乡加速统筹的背景下,正面临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困境。为给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工作提供科学、现实的指引,以江苏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探究市域和区县2个尺度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 传统村落在城市快速发展、城乡加速统筹的背景下,正面临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困境。为给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工作提供科学、现实的指引,以江苏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探究市域和区县2个尺度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可达性水平。结果表明江苏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传统村落空间密度的冷热点区域在城市尺度下形成“南热北冷”的分布格局,而在区县尺度下则形成“小热大冷”的分布格局;传统村落可达性在城市尺度和区县尺度下,均大致呈“南高北低”的格局;传统村落可达性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格局 可达性
下载PDF
江苏省工业旅游区集聚特征及多要素空间关联模式研究
6
作者 顾秋实 廖嘉玮 +1 位作者 张海平 刘雪蕊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在旅游消费升级、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发展工业旅游作为城市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愈发受到关注。研究工业旅游区的空间格局及其与相关旅游要素的空间关联模式,对促进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120... 在旅游消费升级、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发展工业旅游作为城市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愈发受到关注。研究工业旅游区的空间格局及其与相关旅游要素的空间关联模式,对促进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120家省级工业旅游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理论,刻画江苏省工业旅游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基于POI数据同位模式挖掘和多元变量聚类方法探析江苏省工业旅游区与等级景区、路网交通、购物、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要素之间的空间关联水平和模式。研究表明:(1)江苏省工业旅游区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南密北疏”的集聚特征,地域差异性较为突出;(2)江苏省各类型工业旅游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省内工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基本吻合,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为代表的工业旅游景观打造更为成熟,而环保、水利等类型的工业旅游资源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开发;(3)江苏省工业旅游区与等级景区、路网交通、购物、餐饮和住宿设施等旅游配套要素空间关联性整体偏弱、而扬子江城市群较强的特征,具体可分为不均衡发展型、均衡发展型、良好发展型、潜力发展型、起步发展型和艰难发展型6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旅游 空间格局 集聚特征 区域发展 江苏省
下载PDF
“生态—效率”约束下工业用地减量化空间识别——以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为例
7
作者 阚恒 易家林 +3 位作者 丁冠乔 郭杰 刘疆 欧名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96,共12页
研究目的:以生态保护与用地效率双重约束视角识别低效工业用地,探索其退出与利用转型路径,为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基于“源地识别—廊道提取”研究范式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考虑生境隔离度评价并耦合低效工业用地... 研究目的:以生态保护与用地效率双重约束视角识别低效工业用地,探索其退出与利用转型路径,为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基于“源地识别—廊道提取”研究范式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考虑生境隔离度评价并耦合低效工业用地评价构建工业用地分类治理四象限模型,综合判定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减量化区域。研究结果:(1)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共有52处生态源地,分布零散,呈现“江南多于江北”的空间格局,总面积3007.65 km~2,生态廊道共有134条,总长度2934.78 km,呈“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格局。(2)无锡市、苏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工业用地布局与生态用地之间冲突较为显著。(3)亟需腾退的工业用地总面积为82.10 km~2,集中分布于南京栖霞及江宁区、无锡惠山区、常州宜兴市、南通如东县、镇江京口区。研究结论:采用“生态—效率”双重约束能兼顾生态保护约束和效率提升需求,可以有效识别区域低效工业用地,为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减量化 生态安全格局 生境隔离 空间识别 江苏省沿江经济带
下载PDF
经济发展梯度影响下的江苏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绍华 周生路 +1 位作者 张红富 赵其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18,共7页
根据江苏省农用地22个标准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应用TWINSPAN分类、CCA排序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格局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特征具有... 根据江苏省农用地22个标准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应用TWINSPAN分类、CCA排序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格局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特征具有明显的沿经济发展梯度(苏南-苏中-苏北)的递减格局。空间位置、人类活动强度、土壤理化性质是控制梯度分布格局重要的环境因素,通过变量分离,空间变量解释的部分占21.5%,人为活动变量解释部分占17.9%,理化性质变量解释部分占17.5%,三组变量总解释量占56.9%,不能解释部分占43.1%。人类活动与空间位置因素一起可以综合反映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梯度,其占了总解释量的69.2%,经济发展梯度对农用地重金属元素含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CCA排序 重金属 梯度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省农田植被净碳汇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翁翎燕 朱振宇 +1 位作者 韩许高 谈俊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3-241,共9页
科学地开展区域农田植被净碳汇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对采取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达到农田生态系统减源增汇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2000—2015年农作物产量、农田投入等相关统计数据估算江苏省农田植被净碳汇,... 科学地开展区域农田植被净碳汇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对采取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达到农田生态系统减源增汇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2000—2015年农作物产量、农田投入等相关统计数据估算江苏省农田植被净碳汇,综合运用重心移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2000—2015年,苏北及苏中地区农田植被净碳汇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苏南地区总体呈下降趋势;江苏省各市农田植被净碳汇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江苏省农田植被净碳汇重心基本分布在江苏省宝应县境内,呈多次振荡式向西北方向迁移;(3)江苏省农田植被净碳汇表现为"北热南冷"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农田植被净碳汇水平明显高于沿江地区。总体而言,江苏省农田植被表现为较强的碳汇功能,苏北和苏中地区是未来江苏省农田植被净碳汇的主要潜力区,应根据地区差异,通过制定差别化的农业管理措施发挥农田生态系统整体的生态屏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植被 时空格局 江苏省
下载PDF
江苏文化产业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孟召宜 渠爱雪 +1 位作者 仇方道 马晓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50-1859,共10页
在明晰相关概念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定量方法分析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格局,研究表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呈现倒"U"型,发展态势显露转型性,发展水平具有非均衡性,发展格局呈现点轴趋向性,发... 在明晰相关概念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定量方法分析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格局,研究表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呈现倒"U"型,发展态势显露转型性,发展水平具有非均衡性,发展格局呈现点轴趋向性,发展机制具有明显的外力驱动性。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强化政府调控,注重政策创新,促进江苏文化产业稳健发展;强化科技人才,注重市场激活,促进江苏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实施多元战略,注重因地制宜,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发展;强化区域整合,注重优化布局,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指数 时空格局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省工业环境效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1
作者 袁荷 仇方道 +2 位作者 朱传耿 金娜 白亮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18,共7页
采用SBM模型和ESDA等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讨了2002-2014年江苏省工业环境效率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环境效率总体差异和空间集聚性呈缩小趋势,苏南、苏中和苏北3地区内部差异是全省工业环境效率整体差... 采用SBM模型和ESDA等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讨了2002-2014年江苏省工业环境效率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环境效率总体差异和空间集聚性呈缩小趋势,苏南、苏中和苏北3地区内部差异是全省工业环境效率整体差异的主因;高效率县域集中分布于苏南地区,低效率县域分布于苏中、苏北地区,整体上呈现两极分化型空间格局,近年来有向橄榄球型格局演化趋势;空间关联上,"H-H"型县域集聚于苏南,而"L-L"型县域集聚于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形成两大趋同俱乐部;经济水平、能源利用率、产业结构、政府调控、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是江苏省工业环境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经济水平是对其空间差异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环境效率 SBM模型 时空格局 江苏省
下载PDF
江苏部分地区805例肾活检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汪湜 刘殿阁 +1 位作者 沈京群 周建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近年来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8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来自江苏省中北部地区肾活检的临床病理资料805例,观察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近年来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8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来自江苏省中北部地区肾活检的临床病理资料805例,观察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并探讨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的联系。结果:本组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为[(36.12±14.08)(9~76)]岁,15~44岁青壮年占70.56%;男407例,女398例,男女比为1.02∶1。805例肾活检资料中肾小球肾炎(GN)占98.39%(792/805),小管间质性疾病(TID)占1.61%(13/805)。在GN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最多,占82.32%(652/792),其余依次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SGN)(15.91%,126/792)及遗传性肾炎(HERN)(1.77%,14/792)。PGN中,IgA肾病(IgAN)所占比例最高,为43.25%(282/65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占7.98%(52/652)。SGN中狼疮性肾炎(LN)居首位,占34.92%(44/126)。Alport综合征在HERN中最为常见,占所有肾活检病例的1.61%(13/805)。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炎综合征(45.84%,369/805)和肾病综合征(NS)(35.90%,289/805)。IgAN是肾炎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占急性肾炎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综合征的29.41%(20/68)和45.49%(131/288)。NS的病理类型主要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CD),占20.07%(58/289)。FSGS主要临床表现为NS(73.08%,38/52)。结论:青壮年是GN的高发人群;PGN是肾穿刺所检出的最常见肾脏疾病;IgAN在PNG中占绝大多数,是肾炎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SGN中以LN居多,女性多发;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MCD;HERN以Alport综合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流行病学 病理类型 江苏省
下载PDF
江苏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任奎 周生路 +2 位作者 张红富 吴绍华 郑群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7-134,F0003,共9页
该文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地统计学分析、景观生态学、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农业区农用地资源质量结构差异和区域分异明显,表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 该文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地统计学分析、景观生态学、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农业区农用地资源质量结构差异和区域分异明显,表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两个方向上的递变规律。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上,省域尺度主要受到地带性因素及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因素如大地貌单元等要素的控制;农业区尺度主要受到局部自然条件如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耕层厚度等因素的制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主导因素有所差异;人类活动的扰动进一步影响了农用地资源质量的分布格局,使其更加复杂和多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资源质量 空间格局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江苏省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裕瑞 卞新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综合应用变异系数、地理联系率、区位熵等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980年以来地级市尺度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联动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上升-平稳-下降"的波动过程;地域差异增大... 综合应用变异系数、地理联系率、区位熵等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980年以来地级市尺度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联动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上升-平稳-下降"的波动过程;地域差异增大,尤其是1995年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发生明显的空间分异;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苏北地区在全省粮食生产地域分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江苏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域。最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江苏省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经济发展 地域格局 江苏省
下载PDF
江苏地区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变迁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袁宝君 潘晓群 +1 位作者 戴月 史祖民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1989~2004年江苏地区居民膳食结构和健康的变化趋势。方法: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苏州、扬州、海门、金湖、沭阳、泰兴等6个调查点。用3d称重法和3d24h个人膳食回顾法调查18岁以上成人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以SAS软件对数... 目的:探讨1989~2004年江苏地区居民膳食结构和健康的变化趋势。方法: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苏州、扬州、海门、金湖、沭阳、泰兴等6个调查点。用3d称重法和3d24h个人膳食回顾法调查18岁以上成人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以SAS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民植物性食物消费量下降,畜禽肉和蛋类食物的消费量显著提高。成人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基本满足需要,奶类的消费量增长较快。脂肪供能比增长较快,2002年时已超过WHO建议标准。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患病迅速上升,成年男性BMI大于24以上人群1989年占9.4%,2000年28.6%,2004年34.1%。1989年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7.8%,女性4.8%,而2004年分别达到26.5%和20.1%。结论:江苏地区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变迁,面临部分营养素供给不足和脂肪摄取偏高,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疾病带来的挑战,应加强对居民膳食的引导和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营养状况 江苏居民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生产30年地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佴军 张洪程 陆建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446-3452,共7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1980—2009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江苏省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影响,为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 【目的】分析江苏省1980—2009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江苏省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影响,为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差异的研究方法,探讨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近30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区域差异明显,苏南地区快速减少,苏中地区略有减少,苏北地区快速增加;水稻单产区域差异减小,苏南地区水稻单产优势逐步削弱,苏中地区成为当前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单产优势地区,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苏中地区的单产差距逐步缩小;苏南地区水稻总产在江苏省的比重不断下降,苏北地区在全省水稻生产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结论】种植结构调整和耕地面积变化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其中种植结构调整是主导因素;水稻单产的区域变化是耕地质量变化、气象因子和社会因素等综合影响的结果;苏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了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下降和单产优势的削弱,促使江苏省水稻生产的重心由苏南地区逐步转移到苏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地域格局 影响因素 江苏省
下载PDF
介质变形对低品位油藏开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晓庆 姜汉桥 +2 位作者 陈民锋 刘同敬 杨俊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介质变形对低品位油藏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介质变形产生的压敏效应对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产能影响比较大,而这一点却往往被很多油田开发工作者忽略。运用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理论推导,量化了压敏效应对渗透率和产...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介质变形对低品位油藏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介质变形产生的压敏效应对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产能影响比较大,而这一点却往往被很多油田开发工作者忽略。运用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理论推导,量化了压敏效应对渗透率和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考虑压敏效应计算合理注水时机的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对江苏油田某区块进行了实际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介质变形造成的渗透率损失和产能的降低对低品位油藏开发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特别注意注水时机,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尽量减少其对开发的不利影响,改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变形 压敏效应 低品位油藏 注水时机 开发规律 江苏油田
下载PDF
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141
18
作者 李红波 张小林 +1 位作者 吴江国 朱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6,共9页
基于苏南地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对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探讨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驱动力,初步构建了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苏南地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较为集聚,苏锡常... 基于苏南地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对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探讨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驱动力,初步构建了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苏南地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较为集聚,苏锡常地区村庄密度较高,宁镇地区呈稀疏化分布,村庄整体分布与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规模面积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县域单元乡村聚落用地总体较低。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包括政府调控、城镇化、工业化和交通发展等,并基于社会发展角度构建了驱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苏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江苏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顾坤华 侯波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新型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走集约化道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江苏的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鼓励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其中强势发展的职教集团成为主要模式。“江苏职教军团”创新了“职教江苏模式”,找到了一条科... 在新型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走集约化道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江苏的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鼓励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其中强势发展的职教集团成为主要模式。“江苏职教军团”创新了“职教江苏模式”,找到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率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 集团化 职业教育 江苏模式
下载PDF
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的空间格局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1 位作者 曹卫东 梁双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492,共8页
在宏观尺度上,区域综合运输成本是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和客货运规模的函数。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对综合交通可达性和客货运规模的综合集成,在宏观层面上对江苏省综合运输成本的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宏观尺度上,区域综合运输成本是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和客货运规模的函数。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对综合交通可达性和客货运规模的综合集成,在宏观层面上对江苏省综合运输成本的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综合交通可达性、客货运输量及综合运输成本均呈南优北劣态势,其中可达性双核格局特征明显,客货运输量岛状分布特征突出,而综合运输成本在区域南部呈双核结构,在区域北部呈岛状结构;从分区域角度看,三指标皆以苏南为优、苏中次之,苏北较差,但各指标的分区域均衡性特征略有差别,可达性及综合运输成本均衡性皆以苏北为优,苏中居中,苏南较差,但客货运输量均衡性苏北较差,苏南次之,苏中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运输成本 综合交通可达性 客货运输量 空间格局 均衡性 江苏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