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湘鄂赣苏区的奋斗实践及革命精神
1
作者 曾长秋 《老区建设》 2024年第3期24-34,共11页
湘鄂赣苏区是多支红军部队的诞生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六个主要红色战略区之一。苏区军民坚持长达十年的艰苦卓绝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经验。这里不仅从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即开始创建根据地,也是全国最早... 湘鄂赣苏区是多支红军部队的诞生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六个主要红色战略区之一。苏区军民坚持长达十年的艰苦卓绝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经验。这里不仅从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即开始创建根据地,也是全国最早进入、最晚结束三年游击战争的区域。它生长和积蓄了自身的武装力量,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其他苏区的斗争,书写了自己的光辉历史,并为苏区精神增添了颇具特色的湘鄂赣革命精神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苏区奋斗史 建党建政建军实践 湘鄂赣革命精神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赣南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2
作者 邓艳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是我国最鲜亮的底色。赣南苏区红色文化是先进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我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赣南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的资源优势的分析与挖掘,基于5W模式深入思考数字化技术在赣南苏区红...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是我国最鲜亮的底色。赣南苏区红色文化是先进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我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赣南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的资源优势的分析与挖掘,基于5W模式深入思考数字化技术在赣南苏区红色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挑战,从增强时效意识、整合意识、传播意识、创新意识与互融意识5个方面深入探寻数字化赋能赣南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播策略,以期以数字技术加快推进数字化保护开展落实、打造苏区红色资源数字平台、打造全媒矩阵扩大传播声量、深耕优质内容提升引领活力、引领红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赣南 苏区 红色文化 红色资源 传播策略
下载PDF
赣南苏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研究与探讨——以安远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嵩山 梁永刚 曾丹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以赣南苏区安远县为例,从生态、地形、土壤、气象、重金属污染、交通和灌溉等方面选择了11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评价分析,可以准确地掌握安远县宜耕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面积及空... 本文以赣南苏区安远县为例,从生态、地形、土壤、气象、重金属污染、交通和灌溉等方面选择了11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评价分析,可以准确地掌握安远县宜耕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面积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安远县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安远县实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调查评价 赣南苏区
下载PDF
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的实践探索、现实挑战和因应策略——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登彬 刘一博 《老区建设》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赣南原中央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奠定了文化资源优势、国家政策优势和发展基础优势。在实践中,赣南原中央苏区盘活红旅资源,带动产业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乡风文明,弘... 赣南原中央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奠定了文化资源优势、国家政策优势和发展基础优势。在实践中,赣南原中央苏区盘活红旅资源,带动产业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乡风文明,弘扬苏区精神,锻造干部队伍,充分激活了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与此同时,赣南原中央苏区也面临地方政府保护管理红色资源压力增大、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创新性要求变高以及相关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可以从创新红色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红色资源开发、壮大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和优化,更好地激活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苏区振兴 赣南原中央苏区 现实挑战 因应策略
下载PDF
主体功能视角下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影响机制——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
5
作者 黄颖敏 付晓 廖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运用熵值法、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原中央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 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运用熵值法、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原中央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特征,省域边界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塌陷带”,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内外开放区域不均衡态势显著;②高质量发展指数表现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与各优势维度密切相关;③经济开放是各主体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驱动因素,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均受到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而财政政策并未促进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对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尤其是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高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
下载PDF
闽浙赣苏区文化动员的动因、策略及其积极成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宋丽群 肖宗志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两种革命深入”,各大苏区分别开展文化动员的初次实践。闽浙赣苏区作为“苏维埃模范省”,根据其苏区概况和群众特点,抓住文化这一重要因素,开展以政治教育、革命文艺、社会教育和良风美俗为主旨的文化动...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两种革命深入”,各大苏区分别开展文化动员的初次实践。闽浙赣苏区作为“苏维埃模范省”,根据其苏区概况和群众特点,抓住文化这一重要因素,开展以政治教育、革命文艺、社会教育和良风美俗为主旨的文化动员;采用文化动员与伦理联结、文化动员与情感并置、文化动员与革命互动、文化动员与组织保障等动员策略,使苏区文化动员取得显著效果。文化动员促进了普通民众的知识和革命意识的提升,实现苏区陋习改造和风貌重塑,推进苏区干部培养和执政水平提升;通过文化动员,揭露敌军黑暗本质,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赣苏区 文化动员 革命意识 陋习改造
下载PDF
苏维埃革命时期发展工人成分党员的理想与现实——以江西苏区为例
7
作者 周利生 黄文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37,共7页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工人成分党员是理论应然。苏维埃革命时期,革命中心地域转向农村,农民成分党员随之激增,带来了非无产阶级意识的问题。党内工人比例锐减,引起中共中央的重视,为巩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中共中央提出大力发...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工人成分党员是理论应然。苏维埃革命时期,革命中心地域转向农村,农民成分党员随之激增,带来了非无产阶级意识的问题。党内工人比例锐减,引起中共中央的重视,为巩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中共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工人成分党员。江西苏区在中央的部署下,通过简化工人入党手续、提高非工人成分入党要求、开展征收工人成分党员运动、吸收雇农和苦力入党等方式,力图增加工人成分党员比例。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扭转农民成分党员占主体的现实。重视思想建党,才是提升党的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革命 工人成分 江西苏区
下载PDF
乡村社会中工农革命武装的创建与成就——以赣西南苏区为例
8
作者 刘一博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2-101,共10页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立足乡村社会开展革命。面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政治格局,必须破除既有政治格局来汲取各种资源并在乡村社会站稳脚跟。在赣西南苏区,党在领导武装斗争进入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对绿林武装进...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立足乡村社会开展革命。面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政治格局,必须破除既有政治格局来汲取各种资源并在乡村社会站稳脚跟。在赣西南苏区,党在领导武装斗争进入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对绿林武装进行改造、动员并武装农民等方式缔造了新型的革命武装,使其具备与乡村社会整合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工农兵一体的社会组织格局。党在乡村社会的革命中探索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有效体制,激发了农民作为革命者的主体地位,通过承担多重任务和地方武装体系的建设,使党领导的新型工农武装具备了创造新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实现了乡村社会政治格局的初步改造,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乡村社会 工农武装 赣西南苏区
下载PDF
赣南苏区红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金岭 张淑香 《特区经济》 202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赣南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赣南地区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的相互融合,无论是在传承红色革命基因,还是在促进旅游产业或体育产业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以旅游学理论为依据,从产业融合的视角,... 赣南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赣南地区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的相互融合,无论是在传承红色革命基因,还是在促进旅游产业或体育产业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以旅游学理论为依据,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赣南地区红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在国内红色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赣南地区相关部门必须审时度势,在"大旅游"观的思想指导下,着力发展红色体育旅游产业。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赣南苏区红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指导原则和市场定位等,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苏区 红色文化 体育旅游 战略
下载PDF
论中共早期工业化实践的特点——以江西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义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9,共6页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同时,也一直在追求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江西是中共最早进行新型革命道路探索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共早期进行工业...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同时,也一直在追求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江西是中共最早进行新型革命道路探索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共早期进行工业化实践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共早期在江西苏区的工业化实践的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力图揭示中共早期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早期 工业化实践 特点 江西苏区
下载PDF
试论湘鄂赣苏区的教育工作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伟 张庆杭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教育事业,大力提高苏区军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可以说,在较短的时间里,苏区的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儿童教育和群众教育均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中国以往的历届政府所... 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教育事业,大力提高苏区军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可以说,在较短的时间里,苏区的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儿童教育和群众教育均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中国以往的历届政府所无法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苏区 教育工作 研究
下载PDF
赣南原中央苏区中心城市的选择与培育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文玉钊 陈文峰 +1 位作者 钟业喜 郭泉恩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8-576,共9页
对中心城市的选择与培育是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江西省社会经济数据及交通地理数据支持下,以2000、2005及2010年为时间断面,采用Kernel城市空间密度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与腹地划分方法,从城市规... 对中心城市的选择与培育是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江西省社会经济数据及交通地理数据支持下,以2000、2005及2010年为时间断面,采用Kernel城市空间密度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与腹地划分方法,从城市规模结构、等级结构与腹地结构3个角度对赣南原中央苏区城市体系演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中心城市,并提出培育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赣南原中央苏区的城市人口规模正处于加速扩张阶段。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呈现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以赣州、吉安、瑞金、南城为中心的城市人口集聚核心区已经显现。以赣州、吉安、瑞金、南城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释放出了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成为推进苏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增长极。苏区的城市等级可划分为3个等级,赣州、吉安、瑞金和南城一直是苏区最具辐射力的一级城市,其在城镇体系中的高等级城市地位已经比较稳固。在城市腹地结构演变上,尽管二级城市的腹地范围持续变动,但赣州、吉安、瑞金和南城4个一级城市的腹地范围始终保持稳定,这与其在城市等级中的稳定性高度吻合。研究认为,应选取赣州作为苏区主中心城市,选取吉安、瑞金、南城作为次中心城市;应从优化城市职能分工、壮大城市产业、做大城市城区、优化交通网络与加强制度创新等方面对中心城市进行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nel密度 自下而上 中心城市 中央苏区
下载PDF
江西原中央苏区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善庆 柯芳 +1 位作者 刘孔柏 吴雪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1-85,共5页
江西原中央苏区三个地区的产业布局,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央实行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均倾向于东部的背景下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区域产业布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政府都在试图重点发展能够迅速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部门,... 江西原中央苏区三个地区的产业布局,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央实行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均倾向于东部的背景下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区域产业布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政府都在试图重点发展能够迅速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部门,但有时因相邻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相似,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在协调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必须综合权衡,因地因时因业制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发展,合理布局产业,以获得较大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布局 原中央苏区 江西
下载PDF
湘鄂赣苏区的创建及对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建强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6-49,共4页
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一块重要的红色区域,是全国六大苏区之一。湘鄂赣苏区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地区,是在秋收起义前后群众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许多革命... 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一块重要的红色区域,是全国六大苏区之一。湘鄂赣苏区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地区,是在秋收起义前后群众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许多革命前辈在湘鄂赣苏区这块红土地上浴血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篇章,为中国的苏维埃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湘鄂赣苏区艰难曲折的英勇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走出了英雄的红军部队到其它苏区;实践和丰富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干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湘鄂赣苏区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革命先辈们创造的不朽业绩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彪炳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苏区 创建 中国苏维埃运动 贡献
下载PDF
闽浙赣苏区地雷战的开展与推广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伟 《苏区研究》 2019年第6期13-21,共9页
著名的地雷战,其实最早广泛使用于闽浙赣苏区。在闽浙赣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 地雷的制造和使用逐渐趋于正规化、专业化、规模化,地雷战在闽浙赣苏区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以方 志敏为首的闽浙赣苏区领导人发扬了创造精神,经济... 著名的地雷战,其实最早广泛使用于闽浙赣苏区。在闽浙赣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 地雷的制造和使用逐渐趋于正规化、专业化、规模化,地雷战在闽浙赣苏区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以方 志敏为首的闽浙赣苏区领导人发扬了创造精神,经济建设卓有成效,苏区广大人民发挥了极大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并迅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造雷运动。地雷战在闽浙赣苏区历次反"围剿"中取 得了明显成效。闽浙赣苏区地雷战的经验,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视与赞扬,并向其他根据地 推广。地雷战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八路军敌后战场,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赣苏区 地雷战 方志敏 最早 推广
下载PDF
论湘鄂赣苏区的创建发展和历史地位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远生 《苏区研究》 2015年第2期37-51,共15页
湘鄂赣苏区的创建和发展,是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革命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等指挥下,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浴血牺牲的代价而创造的土地革命战争硕果。在这里,举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 湘鄂赣苏区的创建和发展,是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革命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等指挥下,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浴血牺牲的代价而创造的土地革命战争硕果。在这里,举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率先探索和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早点燃了苏区和红军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并培养造就了数以百计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新中国开国将帅。湘鄂赣苏区和井冈山苏区、湘赣苏区等一起,实际上成为创建中央苏区、缔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源头和坚实基础,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苏区 创建发展 历史地位
下载PDF
赣南原中央苏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带致贫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廖冰 廖文梅 金志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赣南中央苏区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实施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利用2006—2010年赣南原中央苏区13个县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等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研究影响赣南原中央苏区集中... 赣南中央苏区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实施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利用2006—2010年赣南原中央苏区13个县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等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研究影响赣南原中央苏区集中连片贫困因素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主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赣南苏区集中连片贫困区致贫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用电量。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和开展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有利于推动赣南苏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反贫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贫困 致贫因素 赣南中央苏区
下载PDF
论湘鄂赣苏区党的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霞 贺为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8,共8页
党的建设是湘鄂赣苏区各项建设的核心、中心、准心与重心,对于湘鄂赣苏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立根基、定方向的作用。以湘鄂赣苏区党的建设的实践与经验为研究对象,从阐释党的建设的理论依据出发,揭示湘鄂赣苏区党的建设的历史条件和... 党的建设是湘鄂赣苏区各项建设的核心、中心、准心与重心,对于湘鄂赣苏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立根基、定方向的作用。以湘鄂赣苏区党的建设的实践与经验为研究对象,从阐释党的建设的理论依据出发,揭示湘鄂赣苏区党的建设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以及湘鄂赣苏区党的建设在确立政治立场、坚持领导核心、加强制度建设、严肃纪律作风、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出发,分析湘鄂赣苏区党的建设的历史局限及经验,其经验和教训有益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苏区 党的建设 实践与经验
下载PDF
科技支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建美 李庆 +2 位作者 卢慧 聂园英 万余花 《农业科技管理》 2016年第4期66-69,共4页
农业科技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引擎,在科技支撑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现代特色农业迅速发展,但农业科技与特色农业产业存在脱节。文章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例,阐述了特色农业的基本情况、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外部环境优化和... 农业科技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引擎,在科技支撑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现代特色农业迅速发展,但农业科技与特色农业产业存在脱节。文章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例,阐述了特色农业的基本情况、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外部环境优化和内部机制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科技支撑 存在的问题 对策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
下载PDF
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精神——纪念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伯流 《苏区研究》 2019年第4期12-21,共10页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闽浙赣苏区的主要创始人和卓越领导者。毛泽东称他为"民族英雄",创造了"方志敏式"的根据地范式。习近平曾三次谈及方志敏,说从他的遗著中看到了"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闽浙赣苏区的主要创始人和卓越领导者。毛泽东称他为"民族英雄",创造了"方志敏式"的根据地范式。习近平曾三次谈及方志敏,说从他的遗著中看到了"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从闽浙赣苏区孕育的方志敏精神,是闽浙赣苏区之魂,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形势下,学习和弘扬方志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赣苏区 方志敏 方志敏精神 毛泽东 习近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