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s in Xizhang Trench on the Jiaocheng Fault Zone,Shanxi Province
1
作者 Xie Xinsheng Zhao Jinquan +8 位作者 Jiang Wali An Weiping Li Zihong Zhang Dawei Cheng Xinyuan Gao Shuyi Wang Chunhe Sun Changbin Yan Chengguo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8年第4期428-439,共12页
Xizhang trench is located 10 km northwest of Taiyuan city,Shanxi Province,in front of a NNW-trending scarp of 4.6m height on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Jiaocheng fault zone.The dimensions of the trench are 108m in le... Xizhang trench is located 10 km northwest of Taiyuan city,Shanxi Province,in front of a NNW-trending scarp of 4.6m height on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Jiaocheng fault zone.The dimensions of the trench are 108m in length,8m in width,and 10m in depth.There are 18 horizons revealed in the trench.The upper strata are sandy loam;the upper strata of the downthrown block of the fault are gravels,the lower ones are an interbed of brown loam and sandy loam.The strata on the upthrown block of the fault are sandy loam containing gravel.The trench shows 3 fault planes,and the upper offset point on the fault plane is 1.5m below the ground surface,the newest dislocated stratum is(3.74±0.06)ka BP.The trench reveals a lot of deformation traces,such as fault planes,dislocated strata,colluvial wedges and formation tilt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a and faults in the trench shows that 3 paleoearthquake events have occurred at the Jiaocheng fault zone since the Early Holocene,they are about(3.74±0.06)~(3.06±0.26)ka BP,(8.35±0.09)ka~(3.74±0.06)ka BP,and(10.66±0.85)~(8.35±0.09)ka BP.The average interval among the events is 2.6~3.6ka.The minimum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f the 3 events are 3.0m,2.5m and 3.2m,respectively.The significance of Xizhang trench is that the Jiaocheng fault used to be active thousands of years ago,though there is no M≥7.0 earthquake recorded in historical documents.Evidence of new Jiaocheng fault zone activity during the Holocene is important for the earthquake safety assessment of Taiyuan cit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全新世 西藏海沟 断层
下载PDF
太原盆地交城断裂带北段工程避让范围研究
2
作者 曾金艳 李宏伟 +1 位作者 陈文 李自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925,共7页
在系统分析和整理交城断裂带北段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探槽剖面法、经验统计法及数值模拟法,预测评估交城断裂带北段在发生最大潜在震级M_(S)7.2地震时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宽度,探讨不同方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提出采用综合加权方... 在系统分析和整理交城断裂带北段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探槽剖面法、经验统计法及数值模拟法,预测评估交城断裂带北段在发生最大潜在震级M_(S)7.2地震时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宽度,探讨不同方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提出采用综合加权方法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地表破裂带宽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探测方法精度、断层上下盘效应等影响因素,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工程避让区为F_(1)^(1)迹线西侧外延15.0m至F_(1)^(2)迹线东侧外延86.9m范围。该结果对交城断裂带沿线的国土规划利用、建(构)筑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城断裂带北段 地质探槽剖面法 经验公式法 数值模拟法 地表破裂带
下载PDF
山西交城断裂带多个大探槽全新世古地震活动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谢新生 江娃利 +2 位作者 孙昌斌 闫成国 冯西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2-430,共19页
介绍了沿交城断裂带5个地点开挖探槽揭示的古地震情况。这5个大探槽分别沿交城断裂带北、中、南段分布,其中北段和中段各有2个地点,南段1个地点,探槽之间相距11~35km。位于该断裂带北段和中段的4个探槽出露了断错全新世地层的断面,在这... 介绍了沿交城断裂带5个地点开挖探槽揭示的古地震情况。这5个大探槽分别沿交城断裂带北、中、南段分布,其中北段和中段各有2个地点,南段1个地点,探槽之间相距11~35km。位于该断裂带北段和中段的4个探槽出露了断错全新世地层的断面,在这4个探槽中,位于断裂带北段的西张探槽和位于断裂带中段的新民探槽揭示的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可进行对比,具有活动的同步性。由此显示交城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在距今3060~3740a、接近5910a及8530~8560a期间,曾发生3次有地表破裂的古地震事件。位于断裂带北段的冶峪探槽,由于探槽位于台地内冲沟右旋扭曲处,断错的最新地层的年代距今10730a,其它断面断错晚更新世地层。位于断裂带中段的上固驿探槽地处洪积扇,断层带宽70m,断层走向N58°~74°E,断错的最新地层距今11570a,揭示了NEE向田庄断层晚更新世时期的活动。位于断裂带南段窑头探槽所在的原始地形受到人工改造影响,探槽剖面揭示全新统覆盖在显示距今3.0~3.5万年期间受到断裂活动影响的地层之上。交城断裂带5个地点的探槽开挖结果显示,该断裂带全新世时期的活动自南向北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全新世 探槽 交城断裂带 山西
下载PDF
山西交城断裂带西张探槽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新生 赵晋泉 +8 位作者 江娃利 安卫平 李自红 张大卫 程新源 高树义 王春和 孙昌斌 闫成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4-755,共12页
西张探槽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北10km,沿交城断裂带北段NNW方向高4.6m的低陡坎前缘开挖。探槽长108m,宽8m,深10m,揭露18层地层。探槽上部地层为亚砂土,探槽内断层下降盘的上部地层为一套砾石层,下部地层为一套褐色垆土与亚砂土互层,断层... 西张探槽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北10km,沿交城断裂带北段NNW方向高4.6m的低陡坎前缘开挖。探槽长108m,宽8m,深10m,揭露18层地层。探槽上部地层为亚砂土,探槽内断层下降盘的上部地层为一套砾石层,下部地层为一套褐色垆土与亚砂土互层,断层的上升盘地层以亚砂土为主夹砾石层。探槽揭露出3条断面,断面的上断点距地表1.5m,断错的最新地层距今(3.74±0.06)ka。探槽揭示出断面、地层断错、崩积楔、地层倾斜等现象。由探槽揭露出的地层与断层的关系可知早全新世以来交城断裂带曾发生3次断层活动事件,其时间分别为距今(3.74±0.06)~(3.06±0.26)ka、(8.35±0.09)~(3.74±0.06)ka与(10.66±0.85)~(8.35±0.09)ka,具有2.6~3.6ka的强震重复间隔;3次同事件最小垂直位移分别为3.0m、2.5m及3.2m。西张探槽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历史上未有强震记载的晋中盆地几千年前有过多次强震活动。西张探槽获得的交城断裂带全新世古地震活动的依据,对评价太原市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全新世 西张探槽 交城断裂带 山西
下载PDF
山西交城断裂北端及中段3个大型探槽全新世断错现象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慧 江娃利 谢新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92,共17页
前人在山西交城断裂带上开挖过多个探槽,揭露出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但其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段的北部边界。近期在该断裂带北端和中段又开挖了3个大型探槽,其中在阳曲县泥屯盆地西界开挖的龙王沟探槽,是一个由多个探... 前人在山西交城断裂带上开挖过多个探槽,揭露出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但其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段的北部边界。近期在该断裂带北端和中段又开挖了3个大型探槽,其中在阳曲县泥屯盆地西界开挖的龙王沟探槽,是一个由多个探槽组合成的大探槽,该探槽揭示的地层断错信息,将交城断裂带全新世活动的范围向北延伸了20km。另外2个大型探槽分别为交城断裂带中段瓦窑沟东侧台地前缘的瓦窑探槽与市儿口沟西侧T1阶地前缘的新民探槽。这3个大探槽均揭示出全新世中期(14C测年值为距今5~6ka)的垆土和淤泥层,以及多组平行分布的断面,所揭示的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具有断错事件活动的同步性,可与前人探槽揭示的全新世断层活动事件相对比。3次断错活动时间分别距今3.06~3.53ka、5.32ka左右或6.14ka左右、8.36ka左右;3次事件的时间间隔分别为2.02~2.84ka和2.22~3.04ka。这些断错事件的同震垂直位移为1.5~4.7m,显示了7级以上地表破裂型的强震活动。最后讨论了探槽中14C测年样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槽 古地震期次 全新世 交城断裂带
下载PDF
河流冲沟裂点展布对全新世断层活动事件的响应——以山西交城断裂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昌斌 谢新生 江娃利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4-268,共15页
交城断裂带位于山西断陷系中部,是晋中盆地西界的控制性断裂。该断裂北端起自阳曲县泥屯镇,南到汾阳西侧,长约125km,总体走向NE,倾向SE。文中通过对山西交城断裂带41条冲沟124个裂点的实测和研究,论述了交城断裂带冲沟裂点的展布特征:1... 交城断裂带位于山西断陷系中部,是晋中盆地西界的控制性断裂。该断裂北端起自阳曲县泥屯镇,南到汾阳西侧,长约125km,总体走向NE,倾向SE。文中通过对山西交城断裂带41条冲沟124个裂点的实测和研究,论述了交城断裂带冲沟裂点的展布特征:1)冲沟上游裂点级数的数目与冲沟上游的长度呈正比关系;2)在各级裂点中,裂点距离与冲沟的长度呈正比关系;3)约1/3冲沟不同级别裂点距离接近,这种冲沟裂点的等间距反映了断层垂直位移事件活动的时间等间隔性;4)基岩裂点和松散沉积物中的裂点具有共性,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5)在测区124个裂点中,1~5m高的裂点占裂点总数的72%,这种主体裂点高度反映了断裂位移事件的垂直活动量;6)与该断裂带沿线开挖探槽揭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对比,调查区内最新的一、二、三级裂点分别对应距今3.06~3.74ka、5.91ka和8.53~8.56ka发生的断层活动事件;7)以古地震事件的时间为参照,得到a~d级冲沟第一级裂点后退速率分别为0.6~0.7cm/a、2.7~3.3cm/a、5.6~6.8cm/a和8.4~10.2cm/a,b~d级冲沟第二级裂点后退速率分别为2.6cm/a、4.6cm/a和8.4cm/a;8)这3次事件的平均高度分别为2.8m、3.0m、2.6m,与前人通过探槽揭示的3次古地震事件位错吻合。最后讨论了可能影响裂点级数及裂点距离的部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中盆地 冲沟裂点 交城断裂 全新世
下载PDF
山西太原交城断裂西张村探槽的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林传勇 陈孝德 史兰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4-310,共17页
松散沉积物中的断层常常没有留下明显的宏观形迹,单靠肉眼观测往往难以确定其存在,即使存在,也很难判定其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最近,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山西省地震局在太原市西张村横跨交城断裂开挖了大规模探槽,认为该探槽揭示... 松散沉积物中的断层常常没有留下明显的宏观形迹,单靠肉眼观测往往难以确定其存在,即使存在,也很难判定其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最近,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山西省地震局在太原市西张村横跨交城断裂开挖了大规模探槽,认为该探槽揭示了3次7级以上地震事件。文中通过对该探槽开展微观分析,来探索松散沉积物中宏观形迹不明的断层或隐形断层及其伴随的古地震事件的显微构造及显微沉积学标志。研究结果表明,该探槽中的断层在微观上表现为微破碎带、滑移面、变形条带和泥质充填带等多种形式,同时断层附近样品也有一定的变形现象。断层和外围样品中的碎屑颗粒在棱角度、粒度大小和分布特征等方面均有不同,断层样品粒度分布的分维值D=2.0。这些结果表明松散沉积物中断层作用有颗粒流动也有碎裂作用。同时发现了与震击物(seismite)宏观标志非常相似的诸多微观标志,如球状体、负荷构造、流体通道和物质流动等,从微观上证明该断裂活动伴随有古地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沉积物 活断层 古地震事件 显微构造 显微沉积学 山西交城断裂
下载PDF
交城断裂带北段最大潜在地震发震概率评估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自红 曾金艳 冉洪流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770-781,共12页
基于太原市目标区交城断裂带的定量研究,特别是对活动断裂上的古地震资料进行的系统、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建立了反映该断裂地震地质特点和运动学属性的复发模式和概率模型。引入震级-地表破裂长度、震级-震源破裂长度、震级-断层破裂面... 基于太原市目标区交城断裂带的定量研究,特别是对活动断裂上的古地震资料进行的系统、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建立了反映该断裂地震地质特点和运动学属性的复发模式和概率模型。引入震级-地表破裂长度、震级-震源破裂长度、震级-断层破裂面积以及震级-地震矩的经验关系进行震级估计,最后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复发模式的建立兼顾了泊松和准周期两种模式,利用专家意见法组合相应的Poisson模型和BPT模型,计算活动断裂最大潜在地震的复发概率。结果表明,交城断裂带北段潜在地震最大震级为MS7.2级,而未来50a、100a、200a发生MS7.2级地震的概率分别为2.1%、4.0%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城断裂带 最大潜在地震 概率模型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太原井水位的快速上升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淑亮 王霞 +1 位作者 刘瑞春 王斌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8,共13页
利用晋祠泉域岩溶水动态模型,对太原井水位快速上升时段的水位动态进行预测,再由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绝对误差来反演含水层的应力值。结果表明,太原井水位快速上升时段含水层应力值也持续增高,且与太原体应变压性应变加速、交城断裂南... 利用晋祠泉域岩溶水动态模型,对太原井水位快速上升时段的水位动态进行预测,再由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绝对误差来反演含水层的应力值。结果表明,太原井水位快速上升时段含水层应力值也持续增高,且与太原体应变压性应变加速、交城断裂南端地裂缝扩展加速以及由太原盆地小震综合机制解反演的区域应力场逆转等现象具有准同步性,它们都是在太原盆地区域应力场发生改变、盆地西部边界交城断裂活动加剧的背景下出现的。太原井水位的快速上升与构造活动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位 交城断裂 构造活动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清徐县地裂缝活动与地下水开采定量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晓涵 彭建兵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山西省清徐县产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在边山地区甚至诱发和加剧了地裂缝灾害。通过对清徐县地下水开采和地裂缝发育特征分析发现两者有很好相关性。结合地裂缝发育区的地质环境,分析认为交城断裂的持续活动使断层两盘的...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山西省清徐县产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在边山地区甚至诱发和加剧了地裂缝灾害。通过对清徐县地下水开采和地裂缝发育特征分析发现两者有很好相关性。结合地裂缝发育区的地质环境,分析认为交城断裂的持续活动使断层两盘的地层岩性及厚度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在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两盘地层发生差异沉降。先存断裂作为土体中的宏观结构面,差异沉降沿此面集中发生,造成了上部地裂缝的出现与活动的加剧。根据地裂缝的成因机制,结合钻孔和水文地质剖面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洪积扇地面沉降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很好地解释地裂缝的活动特征,为进一步明确地裂缝的成因、预测地裂缝活动趋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 定量评价 交城断裂带 山西清徐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断层面形貌量化分析在基岩区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俊杰 何宏林 +3 位作者 耿爽 石峰 周永胜 孙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7,共12页
由于对第四纪地层的严重依赖,传统古地震探槽研究方法在基岩区难以发挥作用,导致无法获取基岩区断层的强震活动历史。本研究以山西地堑系的交城断裂为目标断裂,以断裂北段2处基岩断层面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基岩断层面... 由于对第四纪地层的严重依赖,传统古地震探槽研究方法在基岩区难以发挥作用,导致无法获取基岩区断层的强震活动历史。本研究以山西地堑系的交城断裂为目标断裂,以断裂北段2处基岩断层面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基岩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基于变差函数法结合滑动窗口操作量化断层表面形貌特征,开展在基岩区提取断裂古地震信息的实例研究。结果显示,2处基岩断层面的形貌在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指示了断层面在地震事件作用下的分段出露过程。这种断层面形貌分段特征可以用来识别古地震事件和同震位移量。在思西村基岩断层面上,识别出由老到新的3次古地震事件,同震倾滑位移量依次为2.0 m、1.9 m和2.3 m,在上兰镇基岩断层面上,识别出由老到新的3次古地震事件,同震倾滑位移量依次为1.4 m、2.5 m和2.0 m,指示了交城断裂北、中段具有产生同震位移量大于2 m、震级大于7.5级的破裂型地震的能力。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和形貌量化分析方法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可以准确而高效地识别古地震事件次数和同震位移量,扩展古地震的研究对象,拓宽古地震的研究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适时地开展宇宙成因核素测年以测定断层面的暴露年龄,获得发震年代,给予地震序列年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断层面 高精度定量形貌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古地震识别 交城断裂
下载PDF
山西交城活动断裂带中段地裂缝的构造控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忠义 朱继良 +6 位作者 孙银行 张建国 张普斌 肖文进 贾润幸 秦帮策 杜杰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2期2713-2719,共7页
交城断裂带是晋中盆地西缘的主控断裂构造,也是地裂缝分布发育带。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开展交城断裂带中段地裂缝的构造控制效应研究,为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地裂缝沿构造的NEE向正滑段以及其与NE... 交城断裂带是晋中盆地西缘的主控断裂构造,也是地裂缝分布发育带。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开展交城断裂带中段地裂缝的构造控制效应研究,为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地裂缝沿构造的NEE向正滑段以及其与NE-NNE向构造段的结合部最发育,在NE-NNE向右行张扭段不发育。活动断裂是其旁侧或上覆的新生界沉积层中的地裂缝成生发育的主控因素,地裂缝是相关活动构造的一部分,断裂活动引起的局部应力场变化及相关构造影响控制了地裂缝的孕育、扩展和活动。地裂缝已成为沿线主要的地质灾害,对当地的城乡建设与居民生存环境造成了重大的灾害和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城断裂带 活动构造 地裂缝 控灾效应 山西省
下载PDF
交城断裂交城县城段的位置及其与地裂缝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扬 赵晋泉 +1 位作者 张大卫 杨政 《山西地震》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交城断裂为太原盆地西界的主控边界断裂,为查明交城断裂在这一地区的确切位置和地裂缝与交城断裂的关系,采用地震地质调查和人工地震勘探对在此范围内交城断裂的具体位置和地层错断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交城断裂交城县城段并... 交城断裂为太原盆地西界的主控边界断裂,为查明交城断裂在这一地区的确切位置和地裂缝与交城断裂的关系,采用地震地质调查和人工地震勘探对在此范围内交城断裂的具体位置和地层错断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交城断裂交城县城段并不是位于基岩隆起区与盆地倾斜平原的分界处,而是位于距该分界东南约200 m处。交城县城西北侧的地裂缝与地震勘探在这一带所探查到的交城断裂的位置相当吻合,由此可以推断地裂缝的产生与交城断裂有关,属构造地裂缝。指出,在进行活动断裂附近的城市规划或重大工程建设时应对“山根”的倒退现象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地裂缝 地震勘探 交城断裂
下载PDF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清徐地裂缝与交城断裂成因关系研究
14
作者 曾金艳 李自红 陈文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交城断裂活动时附近土体的变形特征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断层活动带动上覆土层差异沉降及应力场变化,当断层错动量达到一定程度,断层附近出现拉应力区,土体在拉张应力和自身重力作用...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交城断裂活动时附近土体的变形特征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断层活动带动上覆土层差异沉降及应力场变化,当断层错动量达到一定程度,断层附近出现拉应力区,土体在拉张应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垂直差异形变,从而产生地裂缝。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方山探槽揭示的地裂缝剖面特征进行对比,二者结果相互印证,说明清徐地裂缝是交城断裂活动的结果,二者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地裂缝为构造成因裂缝。数值模拟结果为研究断裂和地裂缝成因关系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徐 交城断裂 地裂缝 数值模拟 成因关系
下载PDF
交城断裂带北端晚更新世活动性探讨
15
作者 盛强 谢新生 《华南地震》 2018年第S1期39-44,共6页
通过断错地质地貌调查和探槽古地震研究,获得了交城断裂带北端全新世活动的新证据。交城断裂带北端全新世有3期断层活动,断错时间分别约为3.06~3.53 ka、 5.99 ka左右、 8.45~10.77 ka。
关键词 交城断裂带 晚更新世 断错地貌 探槽 古地震
下载PDF
太原-清徐小震震群背景下上固驿断层气剖面分析
16
作者 韩晓飞 范雪芳 +2 位作者 陈永前 董斌 史双双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S01期128-130,共3页
1研究背景2021年5月10日清徐县北云支村北发生M_(s)2.3地震,5月11日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发生M_(s)2.3地震,5月13日清徐县北云支村北发生M_(s)2.5地震,5月19日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发生M;1.7地震,6月30日小店区代家堡村北发生M_... 1研究背景2021年5月10日清徐县北云支村北发生M_(s)2.3地震,5月11日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发生M_(s)2.3地震,5月13日清徐县北云支村北发生M_(s)2.5地震,5月19日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发生M;1.7地震,6月30日小店区代家堡村北发生M_(s)3.0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气 交城断裂 田庄断裂 震群 主断面
下载PDF
交城断裂晋祠段岩溶井水位上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斌 杨军耀 +2 位作者 张淑亮 王霞 沈晓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3,38,共5页
为找出山西省太原市境内交城断裂晋祠段岩溶井水位在2009年7月后快速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水位动态模型,对比分析断裂带所处的晋祠泉域内不同地段不同时段的水位变化,并对水位变化进行识别和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向量... 为找出山西省太原市境内交城断裂晋祠段岩溶井水位在2009年7月后快速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水位动态模型,对比分析断裂带所处的晋祠泉域内不同地段不同时段的水位变化,并对水位变化进行识别和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合理可靠,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可达0.998;降雨量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减少是井水位上升的主要因素,但在水位快速上升时段,模型误差较大,说明此时段还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城断裂晋祠段 岩溶井 水位 上升 影响因素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