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Reservoiring Mode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Longmaxi Formation of the Jiaoshiba Area 被引量:30
1
作者 GUO Xusheng HU Dongfeng +2 位作者 LI Yuping LIU Ruobing WANG Qing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811-1821,共11页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edimentation conditions, organic geochemistry, storage spaces, physical properties, lithology and gas content of 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Longmaxi Formation of the Jiaoshiba area and th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edimentation conditions, organic geochemistry, storage spaces, physical properties, lithology and gas content of 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Longmaxi Formation of the Jiaoshiba area and the gas accumulation mode is summariz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at in northern America. 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in Jiaoshiba have good geological conditions, great thickness of quality shales, high organic content, high gas content, good physical properties, suitable depth, goo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good reservoir types. The quality shales at the bottom of the deep shelf are the main target interval for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hale gas i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has undergone three main reservoiring stages:the early stag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compaction when shale gas reservoirs were first formed; the middle stage of deep burial and large-scal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hich caused the enrichment of reservoirs with shale gas; the late stage of uplift, erosion and fracture development when shale gas reservoirs were finally 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ing mode shale gas jiaoshiba area gas reservoir features 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Carbon isotope reversal of desorbed gas in Longmaxi shale of Jiaoshiba area,Sicuhan Basin 被引量:7
2
作者 Hua Qin Xiaojun Fan +2 位作者 Ming Liu Jingyu Hao Bo Liang 《Petroleum Research》 2017年第2期169-177,共9页
Through analysis of components and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gas desorbed from shale cores,the carbon isotope reversal phenomenon in the shale gas from the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of Jiaoshiba area in Sichuan... Through analysis of components and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gas desorbed from shale cores,the carbon isotope reversal phenomenon in the shale gas from the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of Jiaoshiba area in Sichuan Basin were well studied.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wellhead gas,the desorbed gas from Longmaxi shale had significantly more wet components and more heavy carbon isotope values;carbon isotope values of each component became heavier with the desorption time,δ^(13)C_(1)values of different samples had maximum positive variations of 12.3-23.9‰,butδ^(13)C_(2)values only had maximum positive variations of 0.8e2.3‰,indicating carbon isotope values of methane changed more obviously than that of heavy hydrocarbon.The abov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ults of shale core desorption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by other researchers.Shale gas in strata might have no carbon isotope reversal,and the phenomenon thatδ^(13)C_(1)values chang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δ^(13)C_(2)values during the core desorption was not caused by diffusion rat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omponents,but mainly due to different desorption stages of methane and ethane,i.e.,the ethane was in its early desorption stage while the methane was in its later desorption stage;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phas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alkane ga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desorption stages induced by adsorption,could be the major cause for total reversal of carbon isotopes of shale gas in Longmaxi Formation,but it also could not excluded that mixture of kerogen cracking gas and crude oil cracking gas probably had a partial or more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carbon isotope revers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isotope reversal Gas component Desorbed gas Shale gas Longmaxi Formation jiaoshiba area
原文传递
Lithofaci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hale in Wufeng Formation-Member 1 of Longmaxi Formation in the Jiaoshiba area 被引量:4
3
作者 Chao Wang Baiqiao Zhang +5 位作者 Yongchao Lu Zhiguo Shu Yaqiu Lu Hanyong Bao Zhiyong Meng Lei Chen 《Petroleum Research》 2018年第4期306-319,共14页
It is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shale lithofacies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 of the shale for geological evaluation of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res,thin section... It is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shale lithofacies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 of the shale for geological evaluation of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res,thin sections,cathode luminescence,whole-rock X-ray diffraction,element capture spectroscopy,major/trace element and other data,three major types and eight sub-type shale lithofacies in the shale of Wufeng Formation-Member 1 of Longmaxi Formation in Jiaoshiba area are identified by the three-end-member method and shale li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nomenclature,and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law and main development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hale lithofacies are well studied.In the Jiaoshiba area,vertically,the marine shale develops siliceous shale,mixed shale and argillaceous shale from bottom to top.Besides,lateral distribution of the shale is different from north to south;the shale lithofacies in the north area changes rapidly,the mixed shale in the north area is much thick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 area,while the siliceous shale in the south area is relatively thicker.Difference in the shale lithofacies is controlled by special sedimentary geologic events;development of the siliceous shale is controlled by the Ordovician-Silurian global volcanic event to some extent,while the mixed shale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effect of bottom current,and the argillaceous shale is mainly affected by supply of terrestrial clastic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lithofacies PALEOPRODUCTIVITY Redox condition Volcanic activity Bottom current Wufeng formation-member 1 of Longmaxi FORMATION jiaoshiba area
原文传递
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与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差异性分析及意义
4
作者 孟志勇 包汉勇 +3 位作者 李凯 易雨昊 舒志恒 孟福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2-1014,共13页
四川盆地东部红星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发育一套黑色富硅富碳页岩储层,目前已成为该地区页岩气领域重要的增储上产阵地。该套页岩储层与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含气页岩段下部①—③小层在沉积环境、页岩品质及含气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四川盆地东部红星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发育一套黑色富硅富碳页岩储层,目前已成为该地区页岩气领域重要的增储上产阵地。该套页岩储层与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含气页岩段下部①—③小层在沉积环境、页岩品质及含气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二者均具备富碳、富硅、高含气的特点,但在后期开发过程中,吴家坪组页岩气层开发效果明显差于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层。为此,分析了2套页岩储层品质、含气性等方面差异性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吴家坪组页岩储层矿物组成具有硅质矿物含量低、碳酸盐矿物含量高的特征,有机碳含量高但成烃母质和有机质类型较差;孔隙结构表现为有机质孔隙和层理缝发育程度较低以及孔隙尺度偏小的特征,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较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略差。对比分析认为,沉积背景和沉积作用的差异导致2套页岩储层在岩矿、层理、成烃母质类型等原生品质上存在差异,这是2套储层在物性和含气性方面存在差异的物质基础;后续的构造保存条件等宏观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2套储层在孔隙类型、孔隙尺度、孔隙度及含气性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此外,探讨了2套储层差异性特征对其开发效果的影响,并针对2套页岩储层的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工程工艺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差异性 吴家坪组 龙马溪组 红星地区 焦石坝地区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9
5
作者 张晓明 石万忠 +5 位作者 徐清海 王任 徐壮 王健 王超 袁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6-939 953,953,共15页
页岩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的独特规律,页岩气储层的研究是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对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的认识是相对有限的,需要对本区页岩气储层做进一步研究。基于大量实验室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上奥... 页岩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的独特规律,页岩气储层的研究是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对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的认识是相对有限的,需要对本区页岩气储层做进一步研究。基于大量实验室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目的层段总有机碳(TOC)含量介于0.55%~5.89%,平均为2.54%,且具有自上而下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基于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页岩中黏土矿物含量介于16.6%~62.8%,平均为40.9%,自上而下逐渐减少,脆性矿物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总量介于37.2%~83.4%,平均为59.1%;基于氦气注入法检测了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实测氦气孔隙度介于1.17%~7.98%,平均为4.61%,目的层段孔隙度呈现出'两高夹一低'的三分性特征;稳态法水平渗透率介于0.002~335.209 m D,平均为23.785 m D;通过高压压汞法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大量的测试数据表明,介孔级别的孔隙发育,且介孔提供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而介孔和大孔对渗透率起主要的贡献;将氩离子剖光技术和扫描电镜(SEM)相结合对储层的孔隙类型进行了观察,总体表现为自上而下有机孔隙增加、无机孔隙减少;由解吸法测得总含气量介于0.44~5.19 m3/t,平均为1.97 m3/t,从上到下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研究表明,焦页1井海相页岩气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有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发育特征等。TOC是控制下部储层段的主要内在因素,也是提供页岩气储存空间的重要物质;成岩阶段晚期,黏土矿物组合发生变化,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变,形成新的微孔隙,增加了储层的孔隙度,对上部储层段有较大影响;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易于形成裂缝,可造成地层渗透性能的显著增强。总体来看,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的底部层段是优质储层,也是主要的产气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孔隙度 孔隙结构 孔隙类型 控制因素 上奥陶统 下志留统 焦石坝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对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90
6
作者 郭旭升 胡东风 +1 位作者 魏祥峰 李宇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9-808,共10页
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FMI测井解释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页岩裂缝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对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发育微观裂缝(解理... 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FMI测井解释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页岩裂缝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对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发育微观裂缝(解理缝、晶间缝和贴粒缝)和宏观裂缝(高角度缝——斜交缝和垂直缝、水平缝——页理缝和层间滑动缝)。这两类裂缝的发育程度明显受到岩层的力学性质、页岩气层异常高压、距主滑脱面的距离、斑脱岩的发育程度以及构造作用的控制,其中微观裂缝和水平裂缝在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最为发育,而高角度缝在远离断裂带的构造稳定区主要发育在五峰组,在靠近断裂带页岩气层均有发育。天然裂缝在纵横向上发育程度的差异控制了页岩气单井产量,主要体现在:1影响了页岩气富集,微裂缝和水平裂缝在远离焦石坝构造周边断裂的稳定区总体表现出积极的贡献,而开启性高角度缝,易于形成页岩气逸散通道,造成页岩气藏丰度降低、实测地层压力略有偏低;2影响了后期人工体积改造的有效性,开启性高角度缝的发育不仅会造成钻井液漏失量大,同时也不利于后期压裂改造形成缝网,使人工体积改造有效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产能 页岩气 五峰组 龙马溪组 焦石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23
7
作者 郭旭升 李宇平 +1 位作者 刘若冰 王庆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6,共8页
页岩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藏储集能力和页岩气开采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和高压压汞实验对该区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 页岩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藏储集能力和页岩气开采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和高压压汞实验对该区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径主要为纳米级,孔隙类型可分为有机质孔、无机孔(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微裂缝(矿物颗粒内构造缝、层间滑动缝、成岩收缩缝、有机质演化异常压力缝),以有机质孔和黏土矿物粒间孔为主,其中有机质孔分布最为广泛;②TOC与有机质孔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底部优质泥页岩段(TOC〉2%)有机质孔最为发育,含量高达50%;③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多呈开放形态,以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孔及四边开放的平行板状孔为主,孔径大小主要分布在2~30nm,以中孔为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控制因素,结论认为,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为其主控因素,黏土矿物含量对其影响相对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焦石坝地区 早志留世 页岩 微观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有机质孔 热演化程度 页岩气
下载PDF
焦石坝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硅质生物成因的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江涛 李永杰 +2 位作者 张元春 刘双莲 蔡英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1,共8页
以页岩露头样品和钻井岩屑样品元素测量结果为依据,结合岩心和薄片观察,分析焦石坝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硅质生物成因的证据,并探讨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焦石坝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存在大量的笔石、角石、珊瑚等古生物化石和放射... 以页岩露头样品和钻井岩屑样品元素测量结果为依据,结合岩心和薄片观察,分析焦石坝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硅质生物成因的证据,并探讨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焦石坝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存在大量的笔石、角石、珊瑚等古生物化石和放射虫微体生物化石;SiO_2含量介于40%~80%,平均达63%;过量硅含量为2.6%~55.31%,其中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下段过量硅含量较高,平均分别为41.3%和25.5%;Al/(Al+Fe+Mn)值介于0.62~0.87,与纯生物成因硅质岩相近,Al-Fe-Mn三角图上,研究区页岩样品绝大部分落在生物成因区,表明页岩硅质成分属于生物成因;深水陆棚贫氧、缺氧沉积环境有利于页岩有机质的富集和有机孔隙的发育,对于页岩天然裂缝的形成和后期人工压裂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石坝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 硅质生物成因 地质意义
下载PDF
页岩气保存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9
作者 范明 俞凌杰 +3 位作者 徐二社 杨振恒 张文涛 刘伟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常规天然气与页岩气在储集空间上的本质差别就是孔径或孔隙结构的差异。根据四川盆地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埋藏史、含气量、生产数据及解吸气同位素分馏这4方面资料,指出页岩气是以单个或多个有机质碎片所形成的连通孔隙网络为单元被保存... 常规天然气与页岩气在储集空间上的本质差别就是孔径或孔隙结构的差异。根据四川盆地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埋藏史、含气量、生产数据及解吸气同位素分馏这4方面资料,指出页岩气是以单个或多个有机质碎片所形成的连通孔隙网络为单元被保存在页岩中,毛管压力与静水压力是页岩气孔隙压力的保存机制,因此页岩的富气程度不受构造形态或圈闭的控制。构造活动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破坏主要决定于构造升降对静水压力破坏及地质应力对页岩页理面的破坏程度,水平挤压条件下层理面张开所引起的毛管封闭能力下降,导致页岩气散失。而断层往往是应力释放区域,使页理面不会受到进一步的破坏,相反可能对下盘起到保护作用,成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目标。根据毛管力原理可进一步估算页岩气的可采收率,从而为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量 毛管压力 超压 保存条件 页岩气 焦石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杨锐 何生 +2 位作者 胡东风 张汉荣 张建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3,共9页
孔隙结构是评价页岩储气能力、渗流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关键。以重庆焦石坝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5块页岩样品开展了有机碳含量、X射线衍射、压汞、氦气孔隙度测定,低温氮吸附、氩离子抛... 孔隙结构是评价页岩储气能力、渗流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关键。以重庆焦石坝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5块页岩样品开展了有机碳含量、X射线衍射、压汞、氦气孔隙度测定,低温氮吸附、氩离子抛光电镜观察,并结合沥青反射率测定、天然气碳同位素等资料表征页岩孔隙体积、大小和分布特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探讨了孔隙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无机孔(黏土矿物晶间孔、粒间孔和粒内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2压汞和吸附实验显示页岩孔隙结构相对较复杂,以孔径小于50nm的孔隙为主,微孔提供了大部分的比表面积(约占65%),中孔提供了大部分的比孔容(约占57%),且以四面开放的平行板状孔隙为主,兼有多种其他形态的孔隙;3自白垩纪以来的多次挤压抬升剥蚀过程中,构造应力或温压的变化可能形成了大量微裂缝,沉积环境的差异制约了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厚度、分布以及有机碳的富集程度;4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孔、中孔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与有机碳质量分数关系密切,其中中孔体积和微孔的比表面积表现最明显;黏土矿物和石英质量分数对孔隙结构的影响呈现此消彼长的效果;当Ro<3.0%时,微孔和中孔的比表面积、比孔容与Ro值呈弱的负相关,反之呈现增大趋势,这与过高热演化阶段,生气速率变慢反而制约了纳米级孔隙发育,导致微孔数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石坝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气 有机质孔隙 孔隙结构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泥页岩储层测井识别 被引量:35
11
作者 严伟 王建波 +2 位作者 刘帅 王昆 周依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6,共7页
与常规气藏相比,页岩气藏具有弱敏感地球物理参数特征,这就大大增加了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识别页岩气储层的难度。为此,对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井的测井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泥页岩在常规测井曲线上具有... 与常规气藏相比,页岩气藏具有弱敏感地球物理参数特征,这就大大增加了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识别页岩气储层的难度。为此,对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井的测井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泥页岩在常规测井曲线上具有高自然伽马、高铀、低钍、低钾、相对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低中子、低密度、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特征;在元素测井资料上表现为硅含量增加,铝含量和铁含量降低。以泥页岩测井响应特征为基础,优选对泥页岩最为敏感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密度测井曲线,将上述曲线进行叠合能较好地识别泥页岩,有效区分富有机质泥页岩和非富有机质泥页岩。在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密度测井值能较好识别非富有机质泥页岩和富有机质泥页岩,前者密度测井值介于2.61~2.70g/cm^3,后者小于2.61g/cm^3。采用上述测井识别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现场含气量测试、实验实分析有机碳含量和气测录井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为该区页岩气测井参数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焦石坝地区 志留纪 泥页岩 页岩气 测井响应 储集层识别 叠合法 交会法
下载PDF
焦石坝页岩气田中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5
12
作者 高键 何生 易积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2-480,共9页
根据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测温分析,在焦石坝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石英和方解石脉体样品中发现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利用甲烷包裹体的甲烷拉曼散射峰v1以及均一温度分别计算了甲烷包裹体的密度,其甲烷拉曼散射峰v1分布在2 ... 根据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测温分析,在焦石坝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石英和方解石脉体样品中发现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利用甲烷包裹体的甲烷拉曼散射峰v1以及均一温度分别计算了甲烷包裹体的密度,其甲烷拉曼散射峰v1分布在2 910.57~2 911.27 cm-1,甲烷包裹体均一温度(Th)分布在-95.8^-88.2℃,相对应的甲烷包裹体密度为0.254~0.290 g/cm3,具有高密度特征。结合页岩脉体样品中与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共生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最小值,利用CH4体系的状态方程计算了高密度纯甲烷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102.6~137.3 MPa,相应的压力系数达到1.63~2.18,具有中等-强超压特征。该区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形成时的异常高压和较高的温度可能指示了燕山运动抬升初期含气页岩的地温条件和超压状态。焦石坝页岩气田中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发现可为焦石坝页岩超压形成和演化以及页岩气富集与页岩超压的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 五峰组 龙马溪组 页岩 焦石坝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对页岩气开发的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甘玉青 王超 +3 位作者 方栋梁 杨兰芳 周新科 张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9,共12页
选择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JYA、JYD两口井的85块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和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通过分析主、微量元素在剖面上的纵向变化特征,对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含气页岩的氧化还原条件和古生产力状况进行了研究,讨论了... 选择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JYA、JYD两口井的85块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和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通过分析主、微量元素在剖面上的纵向变化特征,对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含气页岩的氧化还原条件和古生产力状况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探讨了地球化学元素对页岩可压性的影响和含气性的指示。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优质气层段有机质含量高,平均值为3.07%。与含气页岩段相比,优质气层段页岩中的Si O2和Ca O含量较高,Mo、Cr、V、Ni、Th和U等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富集。V/Cr、V/Sc、U/Th和Ni/Co等氧化还原条件判别指标表明,五峰组沉积期以缺氧—贫氧环境为主,龙马溪组沉积期下部以缺氧环境为主,往上则主要为含氧环境。古生产力指标Ba(xs)指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期具有高等生产力背景。优质气层段有机碳含量与Mo/Al、U/Th、Ni/Co、V/Sc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说明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氧化还原条件控制。另外,优质气层段页岩生物成因的硅质含量高,且有机碳含量与Si O2含量呈正相关,有利于形成天然裂缝和后期人工压裂改造。优质气层段的地化元素比值明显高于含气页岩段,说明化学元素比值与页岩含气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微量元素 有机质富集 可压性 含气性 页岩 五峰组-龙马溪组 焦石坝地区
下载PDF
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解吸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秦华 范小军 +2 位作者 刘明 郝景宇 梁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6-854,共9页
通过对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岩心进行解吸以分析其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研究了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碳同位素倒转现象。结果表明,解吸气相对井口气组分明显偏湿、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各组分碳同位素值随解吸时间变重:不同... 通过对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岩心进行解吸以分析其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研究了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碳同位素倒转现象。结果表明,解吸气相对井口气组分明显偏湿、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各组分碳同位素值随解吸时间变重:不同样品δ^(13)C1值最大变重幅度12.3‰~23.9‰,而不同样品δ^(13)C2值最大变重幅度仅0.8‰~2.3‰,即甲烷碳同位素值相对重烃变化更明显,与前人页岩岩心解吸实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认为:地层状态下页岩气可能并未发生碳同位素倒转,岩心解吸过程中观察到的δ^(13)C1值比δ^(13)C2值变化更明显,不是不同组分扩散速率差异造成,而主要是由于甲烷与乙烷处于不同解吸阶段导致,即乙烷处于其解吸早期阶段而甲烷处于其解吸较晚阶段;生产过程中吸附作用引起的烷烃气不同组分相态差异与所处解吸阶段差异可能是导致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碳同位素完全倒转的主要原因,但不能否认干酪根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的混合对页岩气碳同位素倒转做出的部分甚至大部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倒转 碳同位素分馏 解吸气 页岩气 焦石坝地区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泥页岩应力场约束的叠后地震裂缝预测技术——以焦石坝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明飞 苏克露 +3 位作者 肖伟 陈超 刘晓晶 王静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8-206,共9页
针对泥页岩整体"小尺度,低角度"裂缝地震预测难度较大的特点,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气储层为例,探索了应力场约束的叠后地震裂缝预测技术方法。首先,进行叠后地震数据增强裂缝响应效果的针对性处理... 针对泥页岩整体"小尺度,低角度"裂缝地震预测难度较大的特点,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气储层为例,探索了应力场约束的叠后地震裂缝预测技术方法。首先,进行叠后地震数据增强裂缝响应效果的针对性处理,以提高断裂及裂缝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表征裂缝发育程度的高精度地震体曲率追踪;其次,模拟现今应力场分布特征,分析裂缝发育方向及应变强度;最后,将体曲率及应力场预测成果归一化,建立归一化应力场与体曲率相乘的裂缝预测模型,从而较有效地预测泥页岩裂缝发育的方向及强度。综合预测结果表明,焦石坝箱状背斜主体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发育北东向为主的中-弱程度裂缝,构造翼部及断裂(褶)带局部发育北东及北西向中-强程度规模裂缝,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规律。井-震标定结果显示,裂缝综合预测成果与钻井工程裂缝性漏失段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对页岩气储层综合评价及钻井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约束 叠后地震 裂缝预测 泥页岩 龙马溪组 焦石坝区块 涪陵页岩气田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孔隙参数测井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舒志国 关红梅 +1 位作者 喻璐 柳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3,共6页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具有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段发育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3种孔隙类型,核磁共振测井作为岩石孔隙参数评价的一项有效技术,在该区储层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的评价中发挥了重...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具有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段发育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3种孔隙类型,核磁共振测井作为岩石孔隙参数评价的一项有效技术,在该区储层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的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岩心刻度测井解释的方法,通过对常规测井资料和岩心核磁共振实验数据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了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总孔隙度解释模型是将岩心核磁实验的总孔隙度分析结果与测井资料进行最佳深度匹配后,根据最优化数学方法,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法为最佳计算方法,即总孔隙度与密度测井、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测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是根据岩心核磁实验的有效孔隙度与密度测井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建立根据密度测井求取有效孔隙度的关系式。孔隙度计算结果与岩心实测结果对比显示,91.7%的数据其绝对误差都小于0.5%,实现了对该区页岩储层孔隙参数的较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参数 页岩气 储层 焦石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页岩不同类型孔隙的含气性差异——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67
17
作者 魏志红 魏祥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1,共5页
作为中国第一个具备商业性开发价值的大型整装页岩气田,四川盆地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为此,以该页岩气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TRA等实验... 作为中国第一个具备商业性开发价值的大型整装页岩气田,四川盆地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为此,以该页岩气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TRA等实验分析数据,在对该区页岩孔隙类型和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不同类型孔隙的含气性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页岩的孔隙包含了有机质孔、黏土矿物间孔以及脆性矿物孔(晶间孔、次生溶蚀孔等)等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和黏土矿物间孔为主,占总孔隙比例的90%左右。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最重要的储集空间,高有机碳含量与高孔隙度、高有效含气饱和度呈良好的耦合关系,表明有机质孔隙含气性好;黏土矿物间孔隙由于具有亲水性,表现出黏土矿物含量与含水饱和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含气性较差。这些成果为该区域页岩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可供类似区域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焦石坝地区 晚奥陶世 页岩气 有机质孔 黏土矿物间微孔 含气性 差异性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26
18
作者 易积正 王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9,共7页
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全岩X衍射、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气体吸附联测、核磁孔隙度等实验数据,开展不同岩相储层特征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揭示:(1)焦石坝地区... 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全岩X衍射、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气体吸附联测、核磁孔隙度等实验数据,开展不同岩相储层特征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揭示:(1)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岩相主要分为硅质类页岩、混合类页岩和黏土类页岩;(2)硅质类页岩有机孔隙非常发育,混合类页岩和黏土类页岩中无机孔隙较为发育,其中黏土类页岩有机孔隙发育程度较弱;(3)不同页岩岩相非均质性特征显著。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孔隙体积、比表面积和含气量方面,硅质类页岩最为发育,黏土类页岩发育程度最低,混合类页岩介于两者之间;(4)硅质类页岩沉积期古生物繁盛有利于有机质富集和有机质孔隙发育,混合类页岩和黏土类页岩分别受底流和陆源碎屑沉积作用影响,总有机碳含量较低且有机质孔隙相对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 岩相 页岩 龙马溪组 焦石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地震定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金磊 尹正武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4-330,共7页
针对四川盆地东南部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提出了一种地震定量预测方法。首先在分析页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以波阻抗反演技术实现页岩层段的精细预测;接着进行页岩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敏感参数... 针对四川盆地东南部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提出了一种地震定量预测方法。首先在分析页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以波阻抗反演技术实现页岩层段的精细预测;接着进行页岩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敏感参数分析,发现研究区页岩储层的密度参数与测井解释的TOC含量(CTOC)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由两者的拟合关系得到基于密度的TOC计算模型;然后在波阻抗反演页岩层段的空间约束下,采用叠前同时反演方法获得叠前密度反演数据体;最后将密度反演数据体转换为TOC数据体,精确预测出研究区页岩气储层(CTOC≥1%)的空间展布。与测井解释结果的对比表明,地震定量预测的精度较高,研究区内多个井点处页岩气储层厚度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石坝地区 页岩气储层 地震预测 TOC 波阻抗反演 叠前密度反演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不同传输类型的临界孔径与传输能力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国臻 姜振学 +3 位作者 唐相路 贺世杰 王昱超 常佳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0-220,共11页
页岩气的扩散和渗流是页岩气富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地质作用,在地层条件下页岩气以扩散和渗流形式在微—纳米孔隙网络中进行传输。本文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基于克努森数与气体吸附机理,明确了页岩气扩散和... 页岩气的扩散和渗流是页岩气富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地质作用,在地层条件下页岩气以扩散和渗流形式在微—纳米孔隙网络中进行传输。本文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基于克努森数与气体吸附机理,明确了页岩气扩散和渗流的主要类型;进一步结合气体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明确了剖面上不同页岩气扩散和渗流类型的临界条件;基于达西公式与菲克公式基本物理定义,建立了扩散系数与渗透率的关系,结合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不同孔径下孔隙体积权重,查明了页岩全孔径视测渗透率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页岩气在地下主要存在三种扩散与两种渗流形式,包括吸附气表面扩散、克努森扩散、菲克扩散、滑脱渗流和达西渗流,现今焦石坝地区5种扩散和渗流类型临界孔径依次为1.2 nm、1.6 nm、25.0 nm、225.0 nm,不同扩散和渗流形式对应的孔隙体积占比依次为15.3%、5.6%、60.7%、6.4%、12.0%;宏孔主要提供了气体渗流空间、微孔与中孔主要提供了气体扩散空间,渗流传输能力约为扩散传输能力的10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石坝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气传输 页岩气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