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深则厉,浅则揭”解诂
1
作者 周文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从语言、文字、文化与桥梁发展史多角度考察 ,指出 :“厉 (、 )”是水中安置的石蹬 ,便于人们履石渡水 ;“揭”指高举着衣服渡水。从桥梁发展史来看 ,履石渡水的“厉”是“桥”的前身。“深则厉 ,浅则揭”是指遇水深处 ,本当揭衣而... 从语言、文字、文化与桥梁发展史多角度考察 ,指出 :“厉 (、 )”是水中安置的石蹬 ,便于人们履石渡水 ;“揭”指高举着衣服渡水。从桥梁发展史来看 ,履石渡水的“厉”是“桥”的前身。“深则厉 ,浅则揭”是指遇水深处 ,本当揭衣而渡 ,却立石于水中 ,履石跨水 ;遇水浅处 ,本该履石渡水 ,却脱下衣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字 ''字 '深则厉、浅则' 社会文化背景 桥梁发展史 《诗经》 训诂
下载PDF
汉语“掀揭”义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汤传扬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近代汉语时期,义元"掀揭”从“发”“开”中独立出来。“开”在近代汉语时期仍有用于"掀揭”义的用例,且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保存。“发”则未见。在“掀揭”概念场中,概念场成员从“揭”一枝独秀,到“揭”“掀”“撩”三者并... 近代汉语时期,义元"掀揭”从“发”“开”中独立出来。“开”在近代汉语时期仍有用于"掀揭”义的用例,且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保存。“发”则未见。在“掀揭”概念场中,概念场成员从“揭”一枝独秀,到“揭”“掀”“撩”三者并存。现代汉语方言中,“揭”“掀”“撩”在南北均有分布。“揭”“掀”有一些共同的语义演变路径:从“举”义到“掀揭”义;从动作到状态;从“举”义到“翻动”义;从“掀揭”义到“揭露”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演变 共时分布 语义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