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markers in the Molar Tooth (MT)Bearing Limestones in the Jilin-Liaoning Area of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旷红伟 李艳霞 +2 位作者 曾艳涛 孟祥化 葛铭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4年第4期334-341,共8页
The origin of Molar Tooth(MT)carbonates has been argued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which are a kind of Proterozoic carbonates especially composed of microsparite with ptygmatically folded and sheet-like structures. Biom... The origin of Molar Tooth(MT)carbonates has been argued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which are a kind of Proterozoic carbonates especially composed of microsparite with ptygmatically folded and sheet-like structures. Biomarkers detected in the microcalcsparite from the Wanlong and Xingmincun formations in the Jilin-Liaoning area showed there are abundant normal alkanes, isoprenoids, hopanes, steranes, alkylmethylcyclohexanes, and alkylcyclohexanes, indicating a diversity of biological source: long-chain isoprenoids,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chlorophyll, such as C 19, C 20, a kind of major biomarkers synthesized early by isoprenoid monomers; hopanes a type of characteristic biomarkers from prokaryote, such as archae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sterane a biomarker for eukaryote; and two kinds of alkanes with C 17, C 18 as the main peaks representing aquatic bacteria and with C 23, C 24 as the main peaks representing fungi, respectively. Biomarker analysis showed that MT is the result of bacterial and algal activities, which is a kind of organisms between aerobic and anaerobic bacteria, reproducing well in normal or slightly saline sea water under weak oxidation-reduction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rapid deposition of calcite as microsparite due to some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 碳酸盐 有机物 吉林-辽林地区 地球化学 矿床沉降
下载PDF
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Linjiang Area,Jilin Province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29
2
作者 YU Yang XU Wenliang PEI Fuping YANG Debin ZHAO Quangu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45-257,共13页
Zircon U-Pb ages and geochemical analyt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Naozhigou, Ergulazi, and Sidaogou Formations in the Linjiang area, southeastern Jilin Province to constrain the nature of... Zircon U-Pb ages and geochemical analyt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Naozhigou, Ergulazi, and Sidaogou Formations in the Linjiang area, southeastern Jilin Province to constrain the nature of magma source and their tectonic settings. The Naozhigou Formation is composed mainly of andesite and rhyolite and its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 for 13 zircon grains is 222±1 Ma. The Ergulazi Formation consists of basaltic andesite, basaltic trachyandesite, and andesite, and six grains give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 of 131±4 Ma. The Sidaogou Formation consists mainly of trachyandesite and rhyolite, and six zircon grains yield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 of 113±4 Ma. The volcanic rocks have SIO2=60.24%-77.46%, MGO=0.36%-1.29% (Mg#=0.32-0.40) for the Naozhigou Formation, SIO2=51.60%-59.32%, MGO=3.70%-5.54% (Mg#=0.50-0.60) for the Ergulazi Formation, and SIO2=58.28%-76.32%, MGO=0.07%-1.20% (Mg#=0.14-0.46) for the Sidaogou Formation. The trace element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volcan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REEs) and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s), relative depletion in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HREEs) and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s, Nb, Ta, and Ti), and negative Eu anomalies. Compared with the primitive mantle, the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Linjiang area have relatively high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0.7053-0.7083) and low εNd(t) values (-8.38 to -2.43), and display an EMⅡ trend. The late Triassic magma for the Naozhigou Formation could b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a newly accretional crust with the minor involvemen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basement and formed under 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after the collision of the Yangtze Craton and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 for the Ergulazi and Sidaogou Formations could be formed under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related to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GEOCHEMISTRY volcanic rocks magma source tectonicsetting Linjiang area jilin
下载PDF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Staring Area Imaging Technology(SAIT) for Microsatellites 被引量:2
3
作者 ZHONG Xing BAO Songze 《Aerospace China》 2019年第1期28-39,共12页
The Staring Area Imaging Technology(SAIT) satellite continuously "images" the target over a certain time range, and can realize continuous imaging and multi-angle imaging of the area of interest. It has the ... The Staring Area Imaging Technology(SAIT) satellite continuously "images" the target over a certain time range, and can realize continuous imaging and multi-angle imaging of the area of interes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le imaging parameter setting and fast image preprocessing speed, enabling dynamic targe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super-resolution, surface 3 D model construction, night-time imaging and many other application tasks. Based 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IT satelli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in satellite development and data processing, focuses on the quasi-realtime application of SAIT satellite data, and looks 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AIT satell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ing area IMAGING Technology(SAIT) jilin-1 VIDEO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下载PDF
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以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辉 高泽浩 崔翔宇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各地区开始发展产业以助推乡村发展。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动力,如果产业发展势弱,那么乡村振兴如同无本之木,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而且影响实现脱贫攻坚的进程。目前,吉林省伊通满...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各地区开始发展产业以助推乡村发展。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动力,如果产业发展势弱,那么乡村振兴如同无本之木,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而且影响实现脱贫攻坚的进程。目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以乡村振兴为助推器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不仅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也有助于营造更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这些举措将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的稳步提升,促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少数民族地区 畜牧业 乡村产业振兴
下载PDF
吉林省洮南金蟾一带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研究
5
作者 张国峰 张东浩 +2 位作者 都军 朱航 王鹏飞 《吉林地质》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笔者通过近年来在吉林省洮南金蟾一带的地质勘查工作,大致查明了本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分别圈定综合异常10处、圈定5条北东向视极化率异常带、高磁异常8处、断裂构造5条,并且新发现矿(化)体16条。结合成果实际材料,综合研... 笔者通过近年来在吉林省洮南金蟾一带的地质勘查工作,大致查明了本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分别圈定综合异常10处、圈定5条北东向视极化率异常带、高磁异常8处、断裂构造5条,并且新发现矿(化)体16条。结合成果实际材料,综合研究发现本区的矿(化)体与物化探异常形态相吻合,物化探异常形态与本区北东向断裂构造、北西向次级构造方向大致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地区找矿远景及潜力。通过成果实际材料研究比对,初步认为矿(化)体的存在与区域内发育的火山岩、断裂构造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及多金属矿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研究 吉林省洮南金蟾一带
下载PDF
吉林延边东部四道沟钨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矿床成因
6
作者 陈聪 吴涛涛 +3 位作者 任云生 赵春强 郝宇杰 商青青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5-1190,共16页
【研究目的 】四道沟钨矿床位于延边东部Au–Cu–W矿集区,是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本文通过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以提升东北地区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的成矿理论认识,并为该类型白钨矿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 【研究目的 】四道沟钨矿床位于延边东部Au–Cu–W矿集区,是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本文通过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以提升东北地区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的成矿理论认识,并为该类型白钨矿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 】本文开展了主成矿阶段含白钨矿–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并配合C–H–O同位素和白钨矿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同时分布有富气相、富液相、含石盐子矿物三相以及含CO_(2)三相等类型原生水溶液包裹体,这些不同类型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大体一致,应属于沸腾流体包裹体。富气端元流体包裹体的最低均一温度为283℃,基本代表了成矿温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中气相成分以H_(2)O和CO_(2)为主,还有少量N_(2)和CH_(4)。四道沟白钨矿呈现出“驼峰式”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以及弱的负δEu异常。【结论 】四道沟钨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氧化性的、高中温的NaCl–H_(2)O–CO_(2)±CH_(4)±N_(2)的流体。C–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还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而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五道沟群变质沉积岩系的有机物氧化作用。四道沟钨矿床为中温岩浆热液型钨矿床,流体沸腾作用是白钨矿大规模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C–H–O同位素 白钨矿稀土元素 矿产勘查工程 四道沟钨矿 延边东部 吉林省
下载PDF
吉中倒木河中侏罗世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
7
作者 邰彦德 刘大玮 +4 位作者 潘忠翠 刘哲 曹钟元 张勇 孙凌云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4期463-478,共16页
为探讨吉中地区在中侏罗世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背景,笔者选取倒木河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测年、全岩主微量分析对其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组成、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倒木河闪长岩成岩年龄为... 为探讨吉中地区在中侏罗世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背景,笔者选取倒木河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测年、全岩主微量分析对其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组成、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倒木河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74.5 Ma,表明该岩体侵位结晶于中侏罗世。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石具有低硅、高铝以及相对富钠等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Rb、K、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Nb/Ta、La/Nb和Th/Nb比值显示闪长岩体岩浆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可能与来自俯冲板片的流体交代作用有关。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倒木河闪长岩应该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倒木河地区 吉林中部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的吉林蛟河矿区地表沉降监测及时空演化态势分析
8
作者 徐思瑜 张熠斌 +1 位作者 徐誉维 宋金红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4期574-585,618,共13页
笔者基于SBAS-InSAR技术对蛟河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地表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结果,结合精度和野外调查验证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了蛟河矿区地表沉降的时空演化态势。结果表明,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监测期间,蛟河矿区发生了较... 笔者基于SBAS-InSAR技术对蛟河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地表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结果,结合精度和野外调查验证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了蛟河矿区地表沉降的时空演化态势。结果表明,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监测期间,蛟河矿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主要聚集性分布于红胜村、工业村和建设村一带,其中位于红胜村的沉降区S1沉降最为严重,沉降面积占蛟河矿区沉降总面积的58.02%,最大沉降速率为-99.64 mm/a,最大累积沉降量为-499.7 mm,其南侧红胜村所处区域平均沉降速率达-80 mm/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地表沉降 时空演化态势 吉林蛟河矿区
下载PDF
吉林双阳矿区地表沉降监测及时空演化分析
9
作者 李玉雷 徐誉维 +1 位作者 徐思瑜 张熠斌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S01期285-287,290,共4页
基于SBAS-InSAR技术对双阳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地表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结果,分析时空演化态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双阳矿区地表沉降主要分布在齐家镇东南部耕地区域,占总沉降面积的7.09%。研究成果可为矿区地表沉降地质灾害防治、... 基于SBAS-InSAR技术对双阳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地表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结果,分析时空演化态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双阳矿区地表沉降主要分布在齐家镇东南部耕地区域,占总沉降面积的7.09%。研究成果可为矿区地表沉降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地表沉降监测 时空演化 吉林双阳矿区
下载PDF
辽东-吉南地区早元古代两种类型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7
10
作者 贺高品 叶慧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辽宁东部和吉林南部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可划归两个性质不同的变质地体。辽北地体包括北辽河群和老岭群,其中常见有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属于典型的中压变质作用,并具有大陆碰撞带的顺时针PTt轨迹,峰期阶段的变... 辽宁东部和吉林南部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可划归两个性质不同的变质地体。辽北地体包括北辽河群和老岭群,其中常见有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属于典型的中压变质作用,并具有大陆碰撞带的顺时针PTt轨迹,峰期阶段的变质条件达到低角闪岩相,它们和推覆构造所产生的构造增压作用有密切关系。辽南地体包括南辽河群和集安群,其中常见有石榴石、十字石、红柱石、堇青石、夕线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属于典型的低压变质作用,并具有大陆边缘岩浆增生带的逆时针PTt轨迹,峰期阶段的变质条件达到高角闪岩相,它们和大量片麻状花岗岩侵位所引起的岩浆增温作用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辽河群和南辽河群、老岭群和集安群不是同一个裂陷槽内的“同时异相”关系或“上下叠置”关系,而是两个变质地体的变质岩系在早元古代晚期经构造作用拼贴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吉南地区 早元古代 变质作用类型 变质岩
下载PDF
辽吉东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倪培 徐克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1-242,共12页
辽吉东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赋存有众多的金矿床,是中国北方重要金矿集中区之一。区内的金矿床多数受辽南地体古元古代辽河群(盖县组)或其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产物——花岗片麻岩的控制。对于这些金矿床的成因主要有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 辽吉东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赋存有众多的金矿床,是中国北方重要金矿集中区之一。区内的金矿床多数受辽南地体古元古代辽河群(盖县组)或其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产物——花岗片麻岩的控制。对于这些金矿床的成因主要有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两种认识。笔者研究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后认为,该区金矿床有元古宙变质热液成因、中生代大气降水热液成因和中生代岩浆热液成因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因类型 地球化学 辽吉东部 结晶基底
下载PDF
臼齿碳酸盐岩成因探讨——以吉林-辽宁地区新元古界为例 被引量:23
12
作者 旷红伟 孟祥化 葛铭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3-73,共11页
臼齿(Molar Tooth)碳酸盐岩问题已经研究了100多年,许多学者都对它的成因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但始终未能取得共识。通过对现有各种臼齿碳酸盐岩成因假说概括评述,指出了这些成因假说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臼齿碳酸盐岩生物成因... 臼齿(Molar Tooth)碳酸盐岩问题已经研究了100多年,许多学者都对它的成因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但始终未能取得共识。通过对现有各种臼齿碳酸盐岩成因假说概括评述,指出了这些成因假说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臼齿碳酸盐岩生物成因的可能性。从元古宙生物演化的规律说明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繁盛及衰退的时期与地球上真核生物的出现和繁盛及后生动物出现的界线相一致;从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气候条件和沉积环境、结构构造特征、化学组成(特别是黄铁矿的形态和SnO2的富集)、碳、氧同位素的分布规律以及生物标志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臼齿碳酸盐岩生物成因可能性的证据;还特别指出元古宙叠层石的生长和繁盛与臼齿碳酸盐岩的发育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也阐述了生物成因解释遇到的困难,并指出今后应大力开展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与岩相,特别是早期成岩作用和相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从元古宙古海洋化学性质的变化着手研究将成为揭示臼齿碳酸盐岩成因的根本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齿 碳酸盐岩 成因 新元古界 吉林-辽宁地区
下载PDF
吉林地区波速比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洪艳 张广伟 +2 位作者 王晓山 张晨侠 康建红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9-839,共11页
利用吉林地区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模拟和数字化资料(共254次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计算每个事件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吉林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变化特征。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对收集到的震相数据和计算结... 利用吉林地区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模拟和数字化资料(共254次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计算每个事件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吉林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变化特征。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对收集到的震相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严格筛选和限定。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波速比横向不均匀性显著,南北部差异较大。伊通-舒兰断裂带北侧波速比横向不均匀性突出,高低值异常区方向与NE向扶余-肇东断裂带一致;伊通-舒兰断裂带南侧波速比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火山区,其中长白山火山区北侧波速比低而西南侧较高,可能表明长白山下方低速异常体位于火山口的西南侧。通过分析波速比分布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认为在波速比高值区和高、低值过渡区为地震易发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震多台和达法 波速比 高、低值过渡带 吉林地区
下载PDF
辽东-吉南硼矿的控矿因素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翠芝 肖荣阁 刘敬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741,共15页
文章从区域成矿理论出发,分析了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热液交代作用、构造控制和改造等4大控矿因素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是硼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构造改造... 文章从区域成矿理论出发,分析了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热液交代作用、构造控制和改造等4大控矿因素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是硼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构造改造活动是硼矿形成的必要条件;辽东-吉南硼矿的成矿作用为原始火山-沉积初始富集和部分熔融含硼热液交代镁质岩石的成矿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硼矿 控矿因素 成矿作用 辽东-吉南地区
下载PDF
长吉地区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娜 马延吉 李荣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3,共6页
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长吉地区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制造业就业高度集聚在区域中心区县,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高,对资源依赖性强的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区内的集聚水平差异... 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长吉地区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制造业就业高度集聚在区域中心区县,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高,对资源依赖性强的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区内的集聚水平差异大;该区发展阶段、发展模式、资源条件等区域特征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明显,规模经济、地方保护、产业政策等区域产业特征显著影响该区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汽车和石化产业融合、发展区域资源优势产业、以产业对外开放促产业集聚的产业集聚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优化建议 长吉地区
下载PDF
吉林延边地区土壤钙元素生态地球化学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冬艳 李月芬 +2 位作者 尚媛 白荣杰 徐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5-221,共7页
在吉林延边地区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及苹果梨果实样品采集、测试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对比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钙元素全量、交换性钙及果实钙含量的空间差异,以及土壤-果实系统中钙元素的转化吸收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目的在于... 在吉林延边地区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及苹果梨果实样品采集、测试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对比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钙元素全量、交换性钙及果实钙含量的空间差异,以及土壤-果实系统中钙元素的转化吸收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目的在于揭示钙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为土地利用服务。结果表明:延边地区土壤中钙全量总体上缺乏,不同研究区土壤-果实钙元素转化吸收差别明显;果实中钙元素含量趋于一致,其吸收系数在可变范围内与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品品质的4项指标(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具有显著相关性,其含量丰富有利于果品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延边 土壤 钙元素 生态地球化学
下载PDF
吉林省南部荒沟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CHIME定年 被引量:41
17
作者 孙德有 铃木和博 +1 位作者 吴福元 路孝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0,共10页
吉林省南部荒沟山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中生代花岗岩,一类是以草山、梨树沟和老秃顶子等3个岩体为代表的(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另一类是以遥林岩体为代表的石榴白云母花岗岩。运用CHIME年龄测定方法对草山和梨树沟岩体中的锆石和独居石进行... 吉林省南部荒沟山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中生代花岗岩,一类是以草山、梨树沟和老秃顶子等3个岩体为代表的(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另一类是以遥林岩体为代表的石榴白云母花岗岩。运用CHIME年龄测定方法对草山和梨树沟岩体中的锆石和独居石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梨树沟岩体锆石PbO-UO2等时线年龄和权重平均年龄均为(173±10)Ma,草山岩体锆石PbO-UO2和独居石PbO-ThO2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8±8)Ma和(177±3)Ma,权重平均年龄分别为(175±6)Ma和(177±3)Ma。结合本区遥林岩体(石榴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已有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犤(176±7)Ma犦,确认荒沟山地区花岗岩形成于175Ma左右的早—中侏罗世,并非以前所认为的晚三叠世,这为从更大范围内讨论中国东部侏罗纪岩浆活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E年代测定 锆石 独居石 中生代花岗岩 荒沟山地区 吉林省
下载PDF
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61
18
作者 焉莉 王寅 +1 位作者 冯国忠 高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800-4810,共11页
【目的】距离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已有近30年的时间,受种植活动、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农田土壤肥力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农田土壤养分的现状与变化特征。【方法】通过... 【目的】距离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已有近30年的时间,受种植活动、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农田土壤肥力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农田土壤养分的现状与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对2005—2010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大量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普查数据对比以了解农田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目前,吉林省农田土壤的pH平均为6.6,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1 g·kg-1,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46.8 mg·kg-1,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6.7 mg·kg-1,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21.9 mg·kg-1。吉林省不同区域土壤养分存在显著差异,pH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而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从东到西逐渐降低,速效钾含量东部地区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目前吉林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大幅提高,速效钾含量略有降低。【结论】在长期耕作和较高施肥量条件下,吉林省农田土壤养分变化明显。建议今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重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适当控制氮、磷肥施用,推进秸秆还田,以实现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养分的平衡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不同生态区 吉林省 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普查
下载PDF
辽东-吉南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地体的组成及主要特征 被引量:54
19
作者 贺高品 叶慧文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在辽东-吉南地区存在两个性质不同的变质地体:辽北地体和辽南地体,二者之间以断裂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接。辽北地体包括北辽河群和老岭群,辽南地体包括南辽河群和集安群。不同变质地体内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在地层系统及岩石组合、原岩... 在辽东-吉南地区存在两个性质不同的变质地体:辽北地体和辽南地体,二者之间以断裂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接。辽北地体包括北辽河群和老岭群,辽南地体包括南辽河群和集安群。不同变质地体内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在地层系统及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沉积环境、变质作用类型及pTt轨迹、区域构造和岩浆活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它们在早元古代时期形成于不同的大陆边缘,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条件和演化历史。两个变质地体最晚在早元古代晚期经构造作用拼贴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吉南地区 变质地体 变质岩 岩石组合
下载PDF
中国辽吉地区早元古代大型—超大型硼矿床的形成条件 被引量:41
20
作者 冯本智 卢静文 +2 位作者 邹日 明厚利 谢宏远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15,共15页
超大型矿床的出现、形成与其所在的地质背景有关。在全新构造观的指导下论证了大型-超大型硼矿床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及其它基本特点,把矿床的成生与地壳演化结合起来,并重视了深断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通过幔壳长期作用,使深部巨量成... 超大型矿床的出现、形成与其所在的地质背景有关。在全新构造观的指导下论证了大型-超大型硼矿床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及其它基本特点,把矿床的成生与地壳演化结合起来,并重视了深断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通过幔壳长期作用,使深部巨量成矿物质以三种方式带入成矿热卤水盆地,在一定的自然地理与物理化学条件下矿质沉淀、富集形成大型与超大型硼矿床。在上述成矿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的地质成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辽吉地区 早元古代 硼矿床 形成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