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为《金瓶梅》初刻本新考——兼论其最终刊刻完成时间
1
作者 杜学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8,共9页
梳理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否为《金瓶梅》的初刻本相关论述,双方不少分歧属于对个别文献解读的仁智之见,沈德符所见“吴中刻本”就是《金瓶梅》的初刻本则是在不断讨论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现存《... 梳理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否为《金瓶梅》的初刻本相关论述,双方不少分歧属于对个别文献解读的仁智之见,沈德符所见“吴中刻本”就是《金瓶梅》的初刻本则是在不断讨论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时间以及沈德符“金瓶梅”条所记其得见“吴中刻本”时间。根据避讳情况,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至天启元年(1621)正月之间;根据沈德符生平及其与丘志充交往情况,其得见《金瓶梅》初刻本并撰写“金瓶梅”条时间亦为万历四十八年。文献记载与实物证据的交叉重合,充分证明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就是《金瓶梅》初刻本,其最终刊刻完成时间为万历四十八年年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刻金瓶梅词话》 初刻本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金瓶梅”
下载PDF
文学地理空间视域与“吴蔡体”的形成
2
作者 于东新 康奥博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5,共9页
吴激、蔡松年由宋仕金的人生际遇及其随之而来的上京、燕山文学地理空间转换,是“吴蔡体”形成的关键进路,吴激肇其始,蔡松年定其型。具体而言,身处上京、燕山文学地理空间的吴激承袭苏轼以词书写士人情志的词学理念,融前人诗句入词,以... 吴激、蔡松年由宋仕金的人生际遇及其随之而来的上京、燕山文学地理空间转换,是“吴蔡体”形成的关键进路,吴激肇其始,蔡松年定其型。具体而言,身处上京、燕山文学地理空间的吴激承袭苏轼以词书写士人情志的词学理念,融前人诗句入词,以词来抒发孤臣孽子的故国之思,引起了其他由宋入金词人的广泛共鸣,“吴蔡体”得以创建。稍后的蔡松年,尽管同样流落天涯异域,然其道德背负较轻,遂于清壮洒落之中寄寓乡关之思,将吴激词的故国之念创造性地转化为归乡和隐逸,建构了异域文学地理空间内入金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回应了金代词坛新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艺术境界的追求与理想,使得“吴蔡体”具有开辟一代词风的情感内容、艺术模式、审美趣味和生命意义,金词的艺术格局由是得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蔡体” 文学地理空间 金词体貌 审美走向
下载PDF
论《金瓶梅词话》的骗局叙事
3
作者 史小军 田先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金瓶梅词话》描绘市井世俗,依据社会世象展开叙述,其中设局行骗是作者重点关注的一个行为,围绕情欲、金钱和报复等展开的骗局故事多达数十起。通过对施骗、受骗双方的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得到了传神写照,情节设计曲折多变、详略得当,加... 《金瓶梅词话》描绘市井世俗,依据社会世象展开叙述,其中设局行骗是作者重点关注的一个行为,围绕情欲、金钱和报复等展开的骗局故事多达数十起。通过对施骗、受骗双方的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得到了传神写照,情节设计曲折多变、详略得当,加强了全书结构的严整性,文学功能突出。骗局叙事鞭笞了人性的丑恶,使晚明社会的黑暗现状暴露无遗,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力度,在明清小说的同类描写中具有典型意义,对后世小说尤其是《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骗局 叙事
下载PDF
再谈“变形义化”
4
作者 刘钊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变形义化”是指古汉字形体在发展演变中,将部分形体故意改造成与其形体接近的、可以迎合字义的构形成分的一种构形现象。与“变形音化”相比,学界对“变形义化”现象只是偶有提及,鲜少关注。文章通过揭示“辤”“牖”“宝”“皷”“... “变形义化”是指古汉字形体在发展演变中,将部分形体故意改造成与其形体接近的、可以迎合字义的构形成分的一种构形现象。与“变形音化”相比,学界对“变形义化”现象只是偶有提及,鲜少关注。文章通过揭示“辤”“牖”“宝”“皷”“筋”等字形体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形义化”现象,初步指出了“变形义化”的不同类型、时代特点等,以期能引起学界对这一现象的重视,并对其字例和性质特点进行更多、更细致的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义化 字形演变 “辤”“牖”“宝”“皷”“筋”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卜筮书写意蕴论
5
作者 杨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卜筮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习俗,《金瓶梅词话》中多回都有卜筮活动的描写。与早期的卜筮活动相比,《词话》中的卜筮活动无论是地位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词话》中卜筮活动的功利性以及市民对卜筮的态度也反映了明代卜筮活动世俗化这... 卜筮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习俗,《金瓶梅词话》中多回都有卜筮活动的描写。与早期的卜筮活动相比,《词话》中的卜筮活动无论是地位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词话》中卜筮活动的功利性以及市民对卜筮的态度也反映了明代卜筮活动世俗化这一特点,体现了卜筮活动在明代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的变化。在艺术方面,卜筮活动的书写也起到了叙事上的预叙作用,是小说结构的纲之所在,卜筮活动的书写也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卜筮 世俗化 文学意义
下载PDF
虚幻与救赎:《金瓶梅词话》中梦的宗教文化意蕴探究
6
作者 孟子勋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金瓶梅词话》先后共记梦17则,呈现出数量多、内容丰富的特点。《金瓶梅词话》中的梦受原始宗教、道教、佛教等思想的影响,表现出灵魂崇拜、浮生若梦、梦显因果、梦示轮回的思想。这些梦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意蕴,寄托了作者创作的心理... 《金瓶梅词话》先后共记梦17则,呈现出数量多、内容丰富的特点。《金瓶梅词话》中的梦受原始宗教、道教、佛教等思想的影响,表现出灵魂崇拜、浮生若梦、梦显因果、梦示轮回的思想。这些梦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意蕴,寄托了作者创作的心理情感动因,表明了作者对于天命、鬼神的崇拜,展现了作者对生与死的宗教关怀。而对于梦的处理方式,或用传统的梦占吉凶,或用道门符咒厌梦,则是明代民俗及道门科仪的真实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宗教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论西晋辞赋中的洛阳书写
7
作者 袁燕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10,15,共6页
西晋辞赋共230多篇,其中与洛阳相关的约104篇。西晋辞赋寄寓洛阳邙山之“悲”,又为黄河、洛水加之以“德”,滋生出一个属于西晋洛阳的“山悲水德”。对洛阳建筑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太极殿”“金墉城”“二馆”“华林园”“神泉”等,无不... 西晋辞赋共230多篇,其中与洛阳相关的约104篇。西晋辞赋寄寓洛阳邙山之“悲”,又为黄河、洛水加之以“德”,滋生出一个属于西晋洛阳的“山悲水德”。对洛阳建筑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太极殿”“金墉城”“二馆”“华林园”“神泉”等,无不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植物赋、动物赋、器物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洛阳物阜民安。对祭祀、宴会和籍田礼的辞赋描写不仅突出了当时洛阳复兴周礼的风气,而且也意在表明西晋统治地位的正当性。西晋辞赋记叙了洛阳帝都的自然灾难和上层社会的穷奢极欲,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名士清流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辞赋 洛阳书写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再议
8
作者 朱海啸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1,共11页
学界对《金瓶梅词话》与《水浒传》中重叠的武松—潘金莲故事之关系,有五种观点:繁本→《金瓶梅》说、《水浒》繁本+简本→《金瓶梅》说、《水浒》简本→《金瓶梅》说、同源异流说、增益回流说。通过对两部小说用语习惯的辨析,可以确定... 学界对《金瓶梅词话》与《水浒传》中重叠的武松—潘金莲故事之关系,有五种观点:繁本→《金瓶梅》说、《水浒》繁本+简本→《金瓶梅》说、《水浒》简本→《金瓶梅》说、同源异流说、增益回流说。通过对两部小说用语习惯的辨析,可以确定《金瓶梅》中的武-潘故事当是由《水浒传》流入;而《水浒传》版本的简、繁概念,当以情节完整度、故事流畅度区分;以此为标准,并结合《金瓶梅词话》中有部分字形具有建阳刊本风格的现象,可以推断,《金瓶梅》所抄改的《水浒传》应是一种属于繁本系统的建阳刊本,约刊刻于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水浒传》 武松—潘金莲故事 简本 繁本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倚夜”结纂的层次及其意义
9
作者 许中荣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金瓶梅词话》具有鲜明的“倚夜”结纂特征。小说中大量的涉夜文本,呈现为写实、修辞、象征三个层次的文本形态。它不仅是日常夜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有意识地运用月、灯烛等光源构建小说叙事,摹写人物形象,营造小说氛围。此外,小说还透... 《金瓶梅词话》具有鲜明的“倚夜”结纂特征。小说中大量的涉夜文本,呈现为写实、修辞、象征三个层次的文本形态。它不仅是日常夜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有意识地运用月、灯烛等光源构建小说叙事,摹写人物形象,营造小说氛围。此外,小说还透过夜宴、元宵观灯等渲染夜晚的瞬息繁华、如梦似幻,彰显“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悲凉意蕴,赋予小说鲜明的“寓言”特征。可以说,“夜晚”是我们阅读《金瓶梅》、打开小说之门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倚夜”结纂 日常写实 文学修辞 主题深化
下载PDF
对宋词“有偏斜度的超越”:从遗山词看金词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东新 张丽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5-99,共5页
作为金词之集大成,遗山词继承了宋词之言情传统,然又不为宋词所囿,其抒情豪迈苍凉,慷慨率直,情辞恳切,具有元氏自我面目。在体制上,元好问推尊"东坡体"而成金词之"正体",改造"宫体"而为新体宫词。在风格... 作为金词之集大成,遗山词继承了宋词之言情传统,然又不为宋词所囿,其抒情豪迈苍凉,慷慨率直,情辞恳切,具有元氏自我面目。在体制上,元好问推尊"东坡体"而成金词之"正体",改造"宫体"而为新体宫词。在风格上,元氏既有本于苏、辛的"遗山壮词",又"不尽为苏氏余波"。究其成因,多民族文化融合不仅是金词发生的背景,更是其发展的动力,遗山词充分体现了金词对宋词"有偏斜度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遗山词 金词 民族文化融合
下载PDF
20世纪金词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昊 崔海正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25-30,36,共7页
与宋词研究相比,20世纪百年来金词研究的总体格局是相当冷寂的,其基本态势呈现为首尾热、中间冷的"倒马鞍"形:在30年代至40年代形成一个相对的高峰后,随即迅速下滑(50—70年代末),直至世纪末的后10年(90年代延伸至2001年)由... 与宋词研究相比,20世纪百年来金词研究的总体格局是相当冷寂的,其基本态势呈现为首尾热、中间冷的"倒马鞍"形:在30年代至40年代形成一个相对的高峰后,随即迅速下滑(50—70年代末),直至世纪末的后10年(90年代延伸至2001年)由于多部高水平专著和不少有分量专题论文的出现方形成另一个相对的高峰期。与宋词的整体研究相比,20世纪金词研究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同时,一些重大问题如金词地位衡估、金词分期等尚未达成学术共识。要准确衡估金词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对20世纪确立和流行的两个观念前提——进化论文学史观下的"文体代变、代胜观"和"元曲代宋词而兴观"予以反思。除却地位衡估、分期这些重大问题之外,金词研究中有待深入的具体领域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词 研究史 代变代胜文学史观 词曲递变
下载PDF
“苏学盛于北”与金词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梅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从大定、明昌词的时代、地域、多元民族文化背景论述了"苏学盛于北"与金词的发展历程,即苏学在金的传播、苏轼"随物赋形"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对金词的巨大影响、金词坛对苏学超然旷逸神韵的承继和金初蔡松年与金中期... 从大定、明昌词的时代、地域、多元民族文化背景论述了"苏学盛于北"与金词的发展历程,即苏学在金的传播、苏轼"随物赋形"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对金词的巨大影响、金词坛对苏学超然旷逸神韵的承继和金初蔡松年与金中期赵秉文以及金元之际的元好问对苏学选择性的承继。分析认为:金文坛的发展既是苏学传播的过程,也是苏学在金的发展和不断被选择的过程;金文学与其说承继的是苏轼的诗词传统,不如说承继的是苏轼学说中所表现出的向四面破出的多重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学盛于北” 传播 承继 金词
下载PDF
金元词演进轨迹新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60-66,共7页
历来关于金元词分期的若干看法,存在着共同的视界缺憾。考察金元词的演进必须注意到金元词与南宋词的共时性与互动性、王朝更叠带来的词坛新变、词人群体对词坛走向的影响以及词学观念衍变所起的作用。打玻朝代分野,将金元词与南宋词置... 历来关于金元词分期的若干看法,存在着共同的视界缺憾。考察金元词的演进必须注意到金元词与南宋词的共时性与互动性、王朝更叠带来的词坛新变、词人群体对词坛走向的影响以及词学观念衍变所起的作用。打玻朝代分野,将金元词与南宋词置于同一层面进行观照,可将三朝词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由此可将整个金、南宋和元代词史划分为借才异代、气象鼎盛、遗民悲歌、延续传承和曲终奏雅五个阶段,勾勒这240年间词坛由蓄势、爆发,到略作消歇而又复振的演进轨迹和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元朝 词史 发展阶段 交互性 共时性
下载PDF
论《金瓶梅词话》的代词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仰民 许东晓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金瓶梅词话》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三大类十二小类60个单词,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汉语在明代中叶这个历史阶段代词的全貌。历史地看,其中有传承、有发展、有存古,为近代汉语和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代词 传承 发展 存古
下载PDF
《全金元词·订补附记·补词》订补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隽超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56-59,共4页
唐圭璋先生所纂《全金元词》,为当代治词学者案头必备之要籍。惜乎此书于八十年代前夕出版时,唐先生年事已高,无力再任校订之役,遂使全书留下了诸多遗憾。2000年10月,中华书局第4次印刷了《全金元词》,书后附有唐棣棣、卢德宏二先生的... 唐圭璋先生所纂《全金元词》,为当代治词学者案头必备之要籍。惜乎此书于八十年代前夕出版时,唐先生年事已高,无力再任校订之役,遂使全书留下了诸多遗憾。2000年10月,中华书局第4次印刷了《全金元词》,书后附有唐棣棣、卢德宏二先生的“订补附记”。它汇集了近20年来众学者的研究成果,分八项对原书进行了全面的补茸,实有功于词学。“订补附记”中最后一项是“补词”,新增补词作96首。作者就此96首新补之词,先覆核其所引原书,而后又做了初步的校订。现分标点和校勘、误辑和漏辑、词人小传考辨三个部分略作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元词·订补附记·补词》 《全金元词》 补词 校订 唐圭璋 校点 校勘
下载PDF
雷瑨《近人词录》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154-156,共3页
《近人词录》是雷瑨辑录的以晚清民国词人作品为对象的词选。它的初版当发行于民国四年(1915)。其选源来自广大读者投给扫叶山房出版的《文艺杂志》的余稿,目的是存人存词存史,选录标准偏向常州词派。《近人词录》保存了较多同时代词人... 《近人词录》是雷瑨辑录的以晚清民国词人作品为对象的词选。它的初版当发行于民国四年(1915)。其选源来自广大读者投给扫叶山房出版的《文艺杂志》的余稿,目的是存人存词存史,选录标准偏向常州词派。《近人词录》保存了较多同时代词人词作,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辑佚文献价值。与此同时,《近人词录》是雷瑨既重古又重今的词学思想的反映,为我们研究民国词选学批评提供了材料;也是民国报刊文学文献的"图书"化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人词录》 雷瑨
下载PDF
况周颐的金元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柏岭 《殷都学刊》 2005年第1期43-51,共9页
况周颐是最早较为全面地把金元词抬到词学史前沿位置的词论家,他说“词衰于元”既有程度上的问题也有时间断限的要求;他在金源词独特风格、元词的分期等问题上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意见;他接受金元词还有着遗民心态的认同、深静词境的体验... 况周颐是最早较为全面地把金元词抬到词学史前沿位置的词论家,他说“词衰于元”既有程度上的问题也有时间断限的要求;他在金源词独特风格、元词的分期等问题上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意见;他接受金元词还有着遗民心态的认同、深静词境的体验、学词门径的考虑及文献整理上的要求等一系列原因;他的金元词研究在论述对象上的词学概念的拓展、评论态度上的审美心态的展开、批评方法上的知人论世的落实及艺术精神上的执著精神上给我们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金元词 接受原因
下载PDF
金代山西文学论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正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3,共6页
金代山西文学是山西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中州集》所收诗人中,山西诗人占三分之二。山西忻州诗人元好问,是公认的金元诗坛领袖。活跃在汾河流域的"河汾诸老",对元诗有重要影响。金代山西作家的词、赋、散文、小说等,也有... 金代山西文学是山西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中州集》所收诗人中,山西诗人占三分之二。山西忻州诗人元好问,是公认的金元诗坛领袖。活跃在汾河流域的"河汾诸老",对元诗有重要影响。金代山西作家的词、赋、散文、小说等,也有很高成就。山西文学家对于形成独具特色的金代文派,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山西诗词 国朝文派 元好问 山西文学
下载PDF
论金词与宋词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秀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9-43,共5页
金词与宋词间存在—种既相通又相异的关系。金词主要学习的是宋词主流以外的即苏轼所开创的抒写主体性情、雄迈刚健的豪放词风 ,同时也接受了—定的婉约词风的影响。而辛弃疾的南渡 ,又在金词与宋词间架起了一道相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 金词 宋词 关系 苏轼 辛弃疾 元好问
下载PDF
《全金元词》王重阳词整理指瑕——兼释全真词的“藏头拆字”词体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博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40-46,共7页
《全金元词》是金元词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而全真道士词又是词学与道教研究两门学科的交点,其底本文字准确程度影响着相关研究的开展。《全金元词》中的王重阳词即为全真词的开山之作,则其词体特点也就成为理解全真词的一道窗口。而《... 《全金元词》是金元词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而全真道士词又是词学与道教研究两门学科的交点,其底本文字准确程度影响着相关研究的开展。《全金元词》中的王重阳词即为全真词的开山之作,则其词体特点也就成为理解全真词的一道窗口。而《全金元词》在文字、断句上偶有瑕疵,原其致误之由,实为王词既有一般词体格律之通性,又自创了一些特殊词体,同时其原始文献的性质、民间之俗字口语也是造成失误的重要原因。故而有条分缕析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元词》 王重阳词 校点失误 文献整理 藏头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