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舞蹈的历史传承与融合探究——以唐渤海国时期、金代早期、清朝初期为例
1
作者 杨梓 袁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09-113,共5页
文章以唐代渤海国、金代早期、清朝初期三个历史时期为研究节点,探讨黑龙江区域舞蹈在跨代传播中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聚焦于这三个历史时期黑龙江舞蹈的延续性与创新性,分析了在统治者更迭、历史疆域变动等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舞... 文章以唐代渤海国、金代早期、清朝初期三个历史时期为研究节点,探讨黑龙江区域舞蹈在跨代传播中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聚焦于这三个历史时期黑龙江舞蹈的延续性与创新性,分析了在统治者更迭、历史疆域变动等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舞蹈艺术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承与发展。鉴于黑龙江舞蹈历史资料及研究成果的相对匮乏,研究采用舞蹈生态学方法,通过对黑龙江地域民族史的研究,逆向追溯舞蹈艺术的发展轨迹及其规律,旨在填补黑龙江地域舞蹈史的研究空白,并为丰富中国舞蹈史料库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古代舞蹈 渤海国 金代早期 清初 地域舞蹈史
下载PDF
蔡松年与金本土文化精英的形成
2
作者 姜欣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0-107,共8页
金以武力立国,多强兵猛将,但不修文史。作为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金在政治上虽与南宋并立,但其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以及文化精英都远不及对方。金建立初期尚未有文字的出现,故借才于辽宋来发展自己的本土文化,此为“借才异代”。蔡松年... 金以武力立国,多强兵猛将,但不修文史。作为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金在政治上虽与南宋并立,但其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以及文化精英都远不及对方。金建立初期尚未有文字的出现,故借才于辽宋来发展自己的本土文化,此为“借才异代”。蔡松年是“借才异代”中官职最高者,其先从政治礼教方面奠定了金立国之根本,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使金初步摆脱蒙昧落后的状态。蔡松年经历田瑴党狱之后打破了金初宋人与辽人分庭抗礼的局面,奠定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蔡松年作为早期文坛盟主,其子蔡珪又引领“国朝文派”文坛,蔡松年的文学创作直接影响了金本土精英群的崛起,为金土生土长的精英崛起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学习范本。在金初文化肇兴、培养金代本土化精英的过程中,蔡松年居功甚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松年 借才异代 国朝文派 金初文学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的萌芽与创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池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山水诗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典型代表,在汉以前描绘自然景物和神话的绘画作品已经存在,魏晋时期受老庄及玄学的影响而产生的自然主义哲学是山水画产生的思想根源,同一时期玄言诗和田园山水诗的流行为山水画的出现创造了氛围,独立的山水画... 山水诗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典型代表,在汉以前描绘自然景物和神话的绘画作品已经存在,魏晋时期受老庄及玄学的影响而产生的自然主义哲学是山水画产生的思想根源,同一时期玄言诗和田园山水诗的流行为山水画的出现创造了氛围,独立的山水画的创立应该是晋朝,而在南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山水画 魏晋玄学 顾恺之
下载PDF
略论汉魏两晋南北朝宫廷音乐官署的沿革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天虹 李秀敏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1-45,共5页
宫廷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古代宫廷音乐官署是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唯一的文化管理机构,自西周至清代,中国宫廷音乐机构从形成、发展和演变,前后共经历了2700余年的时间,其中,汉、魏、两晋、南北朝近800年... 宫廷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古代宫廷音乐官署是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唯一的文化管理机构,自西周至清代,中国宫廷音乐机构从形成、发展和演变,前后共经历了2700余年的时间,其中,汉、魏、两晋、南北朝近800年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其典型是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大量的融合,尤其以"清商"为代表的俗乐形态始终贯穿其中,对宫廷音乐的变化、发展与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音乐 南北朝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两晋时期 音乐形态
下载PDF
女真及其金朝与高丽关系中几个问题考论 被引量:14
5
作者 孟古托力 《满语研究》 2000年第1期64-76,共13页
新罗与王氏高丽递嬗之际,朝鲜半岛战乱。生活在这里的—女真人函普等北上,来到仆斡水畔并成为完颜部首领。这就是金朝女真人“始祖”。王氏高丽不断北上,女真联盟逐渐南下,双方经历九年战争。女真联盟胜利,占领曷懒甸及长白山三... 新罗与王氏高丽递嬗之际,朝鲜半岛战乱。生活在这里的—女真人函普等北上,来到仆斡水畔并成为完颜部首领。这就是金朝女真人“始祖”。王氏高丽不断北上,女真联盟逐渐南下,双方经历九年战争。女真联盟胜利,占领曷懒甸及长白山三十部女真地。1126年高丽进入以金朝为中心的天朝体系里。该体系虽然不平等,但金朝不干涉其内政,以保证相对独立性。通过各种交往,高丽得到某些实惠,还可享受东北地区国际和平。金丽间的密切交往是通过名目繁多的使节实现的。对此,《金史·交聘表》和《高丽史》均有不少遗漏、失实之处。从本文中可看到作者探微求隐、钩稽纵深、微观透视与宏观鸟瞰有机结合等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函普 曷懒甸 早期女真 王氏高丽 金丽关系 天朝体系秩序
下载PDF
严实父子与金元之交的东平文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晏选军 《殷都学刊》 2001年第4期54-58,共5页
金元之际,严实父子治理东平地区近50年,一面招致流亡文 士,复兴金源文化,一面兴学养士,为元朝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散曲等多种文学样式的繁 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改朝换代之际文化恹恹不振的局面,起到了发轫 ... 金元之际,严实父子治理东平地区近50年,一面招致流亡文 士,复兴金源文化,一面兴学养士,为元朝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散曲等多种文学样式的繁 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改朝换代之际文化恹恹不振的局面,起到了发轫 元朝自身文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忠济 严忠范 学风 人才培养 教曲 严实 东平地区 金源文化 元朝
下载PDF
“不任儒者”并非“不重儒术”——论汉初文、景两帝的崇儒举措 被引量:2
7
作者 葛立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2,163,共8页
汉初文、景两帝重黄老而轻儒术,是在当时的政治统治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实则文、景两帝同样非常关注儒学并实施了相应的崇儒举措。在汉初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文、景两帝对儒家经籍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构筑了汉初统治集团的文化知... 汉初文、景两帝重黄老而轻儒术,是在当时的政治统治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实则文、景两帝同样非常关注儒学并实施了相应的崇儒举措。在汉初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文、景两帝对儒家经籍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构筑了汉初统治集团的文化知识体系,发展了儒家的政治统治思想;文、景两帝为儒学政治地位的确立也进行了相应的努力,使得儒学在汉初的政治统治中占得了一席之地,为汉武帝时的迅速崛起、以及汉代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文、景两帝 崇儒
下载PDF
论陆机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剑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3-67,共5页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往来穿梭般的立体考察,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专论陆机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太康 陆机 人格精神
下载PDF
从“史”到“文”——明末清初小说观念的一大变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冉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65-71,共7页
明末清初,中国的小说观念发生了从“史”到“文”的重大变迁,即由攀附于史转为以“文”为本位观照小说的价值。这是明中叶以来经学、史学、子学评点领域里“泛文论”倾向在小说评点领域的扩展。在这一变迁中金圣叹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小说观念 小说评点 文学性 金圣叹
下载PDF
论潘岳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剑云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8-43,共6页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立体性的考察,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本文专论潘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太康 潘岳 人格精神
下载PDF
金元之际诗人房皞探微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达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7-63,共7页
房是金末元初的重要诗人,"河汾诸老"之一。他追随元好问积极参与开创"以唐人为指归"的诗歌创作局面。史料散佚是其生平、思想、创作和地位长期以来隐而不显的主要原因。对有关史料的考稽辨析,对房文学思想、成就、... 房是金末元初的重要诗人,"河汾诸老"之一。他追随元好问积极参与开创"以唐人为指归"的诗歌创作局面。史料散佚是其生平、思想、创作和地位长期以来隐而不显的主要原因。对有关史料的考稽辨析,对房文学思想、成就、贡献和地位的探赜发微,有助于从特定侧面揭示金末元初诗坛风尚和诗学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暤 金元之际 诗歌创作 宗唐
下载PDF
金初乌古迪烈统军司地望新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禹浪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1,共11页
金初乌古迪烈统军司的治所,在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王国维先生的《金界壕考》发表至今,已经多达十种观点。作者在认真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定金初乌古迪烈统军司的治所,当即今日嫩江县的伊拉哈古城,嫩江上游的左... 金初乌古迪烈统军司的治所,在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王国维先生的《金界壕考》发表至今,已经多达十种观点。作者在认真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定金初乌古迪烈统军司的治所,当即今日嫩江县的伊拉哈古城,嫩江上游的左右两岸即金代乌古迪烈部的游牧地。文章围绕上述问题,利用历史文献,结合考古发现与实地勘察,对推定金初乌古迪烈统军司治所提出了七项理由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初乌古迪烈 统军司治所 游牧地
下载PDF
从张履祥到祝洤——清初朱子学在浙西的传承及其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天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8,126,158-159,共11页
清代中前叶的浙西有一批传承有序的朱子学者,以张履祥为发端,吕留良为助手,经过吕葆中、柯崇朴、严鸿逵、车鼎丰等吕氏门人的接续,直到张氏之私淑祝洤,为拯救风俗人心起而"尊朱辟王",将朱子学作为道德践履的思想资源。他们将... 清代中前叶的浙西有一批传承有序的朱子学者,以张履祥为发端,吕留良为助手,经过吕葆中、柯崇朴、严鸿逵、车鼎丰等吕氏门人的接续,直到张氏之私淑祝洤,为拯救风俗人心起而"尊朱辟王",将朱子学作为道德践履的思想资源。他们将朱子后学与朱子本人的著述并重而分别加以刊刻或选编,在选编之时喜好使用朱子《近思录》的学术诠释范式,这些努力,对于朱子学的重新诠释与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履祥 祝洤 清初朱子学 《近思录》范式 尊朱辟王
下载PDF
金朝前期汉官集团述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德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4-51,共8页
金朝前期 ,女真贵族竭力招诱来自辽、宋的汉官加入金朝阵营 ,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汉官队伍。为了更好地利用汉官 ,女真贵族一方面保持了笼络汉官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另一方面又根据他们在政治态度上的差异 ,实行“扬辽抑宋”政策。... 金朝前期 ,女真贵族竭力招诱来自辽、宋的汉官加入金朝阵营 ,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汉官队伍。为了更好地利用汉官 ,女真贵族一方面保持了笼络汉官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另一方面又根据他们在政治态度上的差异 ,实行“扬辽抑宋”政策。这一时期汉官政策的另一重要特点是汉官地位的变迁与女真贵族内部的权力之争紧密相连。在开国过程中 ,汉官集团为巩固刚刚建立的金朝政权、促进女真民族的封建化 ,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真贵族 汉官集团 金朝前期
下载PDF
孤本《近思录传》与清初的理学转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笑一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4,191,共6页
上海图书馆藏清张习孔《近思录传》是一个孤本,它是清代第一部《近思录》注本,纠正了明代流行的周公恕《近思录分类集解》对《近思录》理论构架的改编。在诠释《近思录》时,强化了理学的经世作用,告诫和批判统治者,强调他们的政治责任,... 上海图书馆藏清张习孔《近思录传》是一个孤本,它是清代第一部《近思录》注本,纠正了明代流行的周公恕《近思录分类集解》对《近思录》理论构架的改编。在诠释《近思录》时,强化了理学的经世作用,告诫和批判统治者,强调他们的政治责任,并且重新重视理学的知识传统,强调经史的作用。既标示了清初程朱之学的复兴,又体现了中下层士人在理学构架中寄寓的政治关怀和知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本 《近思录传》 清初 理学
下载PDF
金元之际北方诗学探微——从元好问到郝经诗论中的“重气之旨”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文宜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在中国文化史上,金元时代是继南北朝之后形成的又一个特殊的南北对峙时期。与南宋相对,在金元民族政权下的北方发展形成了"北方文学",这种北方特色同样体现在文学理论和诗学批评中。本文就其代表人物元好问、郝经诗论特质进... 在中国文化史上,金元时代是继南北朝之后形成的又一个特殊的南北对峙时期。与南宋相对,在金元民族政权下的北方发展形成了"北方文学",这种北方特色同样体现在文学理论和诗学批评中。本文就其代表人物元好问、郝经诗论特质进行考察:元、郝诗论中的"重气之旨"及其审美蕴涵;地域性格、诗学传统与时代气息的凝结;元、郝诗学的理论意义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之际 北方诗学 元好问 郝经 “重气之旨”
下载PDF
论金末元初知识分子的境遇及其历史作用
17
作者 都兴智 田志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金末元初知识分子的境遇和命运,探讨了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在金末抗蒙救国活动中及入蒙元后在新政权建设中的历史作用和贡献等问题。
关键词 金末元初 抗蒙救国 金蒙鼎革 知识分子 文化教育
下载PDF
金圣叹《沉吟楼诗选》所涉交游六人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林 《文学与文化》 2015年第1期13-28,共16页
《沉吟楼诗选》是考证金圣叹交游的基本文献,所交申垣芳、吴晋锡、朱茂暻、文从简、盛王赞、吴愉等人,学界向来语焉不详或缺乏深考。本文通过家谱、笔记、方志、别集等相关史料与《沉吟楼诗选》的对读,揭示此六人的生平遭际和精神风貌,... 《沉吟楼诗选》是考证金圣叹交游的基本文献,所交申垣芳、吴晋锡、朱茂暻、文从简、盛王赞、吴愉等人,学界向来语焉不详或缺乏深考。本文通过家谱、笔记、方志、别集等相关史料与《沉吟楼诗选》的对读,揭示此六人的生平遭际和精神风貌,也更加具体化地展示了金圣叹的生存环境以及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的生活和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沉吟楼诗选》 交游考证 明末清初文学史实
下载PDF
李雯《保定府三皇庙节井铭并叙》释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微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明末御史监军金毓峒在保定殊死抵抗大顺军,城破后于三皇庙内投井自尽,李雯为撰《保定府三皇庙节井铭并叙》。此铭是了解明清易代之际保定历史的珍贵文献,虽因大量化用经典之语,但都是巧妙地围绕关于"井"的典籍来写,又能紧扣... 明末御史监军金毓峒在保定殊死抵抗大顺军,城破后于三皇庙内投井自尽,李雯为撰《保定府三皇庙节井铭并叙》。此铭是了解明清易代之际保定历史的珍贵文献,虽因大量化用经典之语,但都是巧妙地围绕关于"井"的典籍来写,又能紧扣金毓峒之死节事迹,故能意在言外,颇为耐人寻味,同时也体现了李雯作为清初"贰臣"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雯 金毓峒 《保定府三皇庙节井铭》 明末清初
下载PDF
中国早期佛教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论
20
作者 贺云翱 潘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4,共11页
中国早期佛教考古是指从佛教正式传入的东汉至两晋时期的佛教考古。这一时期的佛教遗存发现相对较少,有些佛教遗物在形态和性质上较为模糊,不易辨识,但它们对研究佛教如何进入中国及进入中国后的早期历史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9... 中国早期佛教考古是指从佛教正式传入的东汉至两晋时期的佛教考古。这一时期的佛教遗存发现相对较少,有些佛教遗物在形态和性质上较为模糊,不易辨识,但它们对研究佛教如何进入中国及进入中国后的早期历史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直到近年,学者们对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佛教遗存的性质、时代、分期、艺术风格、传入路径等开展了大量研究,相关成果对认识东汉至两晋时期的佛教历史文化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至两晋时期 佛教考古 佛教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