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传释词》“为”字条辨析
1
作者 孙洪伟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经传释词》在虚词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前人多有论述,但对其中的义项和例句,则缺乏全面详细的辨析。本文选取其中义项较多的“为”字条,对其义项和例句逐一进行检视,观察其例句的分析是否正确,义项的设立是否合理。文章认为“犹用也”... 《经传释词》在虚词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前人多有论述,但对其中的义项和例句,则缺乏全面详细的辨析。本文选取其中义项较多的“为”字条,对其义项和例句逐一进行检视,观察其例句的分析是否正确,义项的设立是否合理。文章认为“犹用也”“犹使也”“犹则也”“犹与也”“犹有也”五个义项是不能成立的;“犹于也”“犹谓也”“语助也”虽可成立,其中部分例句分析有误。文章还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犹将也”“犹如也”“语助也”三个义项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传释词》 “为” 义项 准系词 语法化
下载PDF
《经传释词》的排序法及其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广元 周星莹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经传释词》创立了按上古声纽排序的方法,这种排序法体现了高邮王氏父子以声为纲的训诂主张,有利于训释虚词,比前人有很大进步,对后人有很大影响,并与西方拼音文字的排序法具有一致性,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经传释词》 排序法 声纽 虚词
下载PDF
论《经义述闻》的语法观
3
作者 韩陈其 立红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3-47,共5页
《经义述闻》因其恢宏博大,不仅完全涵容《经传释词》所表现出的语言学思想———诸如"声近义通"的原则、"因声求义"的方法、"依文作解"的语境观点,而且几乎随处可见到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语言观。王引之... 《经义述闻》因其恢宏博大,不仅完全涵容《经传释词》所表现出的语言学思想———诸如"声近义通"的原则、"因声求义"的方法、"依文作解"的语境观点,而且几乎随处可见到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语言观。王引之天才的语言审析能力和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贯穿整部《经义述闻》,从而形成王引之的语言学思想。而王引之的语法观,既反映在《经传释词》对虚词的考释上,又反映在《经义述闻》对句法的推敲上,而通过对《经传释词》和《经义述闻》的比较研究,更便于深入理解王引之语法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观 句法观 《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
下载PDF
《经传释词》笺注·“云员”
4
作者 贾璐 章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2-94,98,共4页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一般认为,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然而,王引之受传统训诂学逐字为训的影响,在一些问题例如义项分合的处理上常常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经传释词》"云员"字条的梳理,试图实...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一般认为,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然而,王引之受传统训诂学逐字为训的影响,在一些问题例如义项分合的处理上常常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经传释词》"云员"字条的梳理,试图实事求是地对王引之的虚词研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从中窥见王氏治学的门径,并检讨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传释词 云员 义项分合
下载PDF
释“由”“犹”“攸”——谈“因声求义”方法在古汉语虚词研究中的运用
5
作者 任晓彤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2-94,共3页
汉语虚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范畴,研究方法不同于实词。清代学者深刻地认识到虚词重音而不重形的特点,在虚词研究中广泛地使用了"因声求义"的方法。"因声求义"是利用声音的线索来考求词义的一种释词方法,它可以揭示... 汉语虚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范畴,研究方法不同于实词。清代学者深刻地认识到虚词重音而不重形的特点,在虚词研究中广泛地使用了"因声求义"的方法。"因声求义"是利用声音的线索来考求词义的一种释词方法,它可以揭示古汉语中很多虚词用法和意义相通的原因及"数义所由生"的根源,是我们研究古汉语虚词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以声音为线索,全面深入地探索虚词间的通用关系,也是我们深化虚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犹”、“攸” 古汉语虚词 因声求义 《经传释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