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儒论“伪儒”的三重考量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存阳
罗刚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3期130-139,160,共11页
清儒从“学道”与“事功”的考量出发,努力辨别“真儒”与“伪儒”,主张“真儒”以“明道”为安身立命之所,以“明学术、正人心”为目的,以“经世致用”为现实考量。清儒对“伪儒”的批判与对“真儒”的追求彰显了清代儒者对正统儒学的...
清儒从“学道”与“事功”的考量出发,努力辨别“真儒”与“伪儒”,主张“真儒”以“明道”为安身立命之所,以“明学术、正人心”为目的,以“经世致用”为现实考量。清儒对“伪儒”的批判与对“真儒”的追求彰显了清代儒者对正统儒学的传承与践履、自我净化的诉求以及回归传统儒家学术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儒
明道
学术
经世致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寻宝之旅”——《文史通义》的六大学术特色及其启示意义
2
作者
陈其泰
张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在举国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条件下,研究者要勇于解放思想、提高理论水平,《文史通义》作为传统学术在理论领域树立的一座丰碑,回答了时代需要,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出乾嘉时期的时代智慧。在研究方法上,章学诚贯彻“知人论世”和洞察...
在举国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条件下,研究者要勇于解放思想、提高理论水平,《文史通义》作为传统学术在理论领域树立的一座丰碑,回答了时代需要,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出乾嘉时期的时代智慧。在研究方法上,章学诚贯彻“知人论世”和洞察其思想渊源的原则,《文史通义》体现出六大学术特色,即针砭繁琐考证,预示学风转变;探索历史哲学,阐发深邃哲理;改革历史编纂,影响后世;以“性”“情”言教育,倡导独立思考;彰显审美情趣,学术美文翘楚;辩证分析高手,直抵事物本质。《文史通义》凸显了章学诚独树一帜的治学风格和历经坎坷凿“千年未凿之窦”的使命担当精神,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体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章学诚学术推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文史通义》
经世致用
乾嘉考证学风
历史编纂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经世致用”思潮的几点质疑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宏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6-114,共9页
“经世”的词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本来是非常明确的,历经2000余年而无歧义,从不与“致用”一词搭配使用。自从梁启超开始使用后,“经世致用”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现代许多学术论著中。在研究清代学术思潮时,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在嘉庆、道...
“经世”的词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本来是非常明确的,历经2000余年而无歧义,从不与“致用”一词搭配使用。自从梁启超开始使用后,“经世致用”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现代许多学术论著中。在研究清代学术思潮时,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一股“经世致用”学术思潮,并且产生了一个“经世派”,不仅如此,还把这种“经世致用”思潮与鸦片战后的“师夷制夷”相联系。其实,不仅“经世致用”的提法不妥,而且“经世派”存在的现实根据也不足,就连“经世”观念与“师夷制夷”之间的历史逻辑联系也是值得怀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
通经致用
梁启超
经世致用
经世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世致用思潮与近代社会小说的兴起
4
作者
周雅春
刘继红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4-106,115,共4页
近代社会小说是指包括政治小说、谴责小说和爱国小说等等在内的以反映某种社会问题为创作主旨的小说,它的兴起与当时普遍流行的经世致用思想观念以及作者、读者在深刻的民族危机面前所表现出的政治热情密切相关。
关键词
近代
社会小说
社会心理
经世致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世致用之学究竟始创于何时何人并大盛于何地?
5
作者
彭大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以往国内学术界都把“经世致用”之学,最早追溯至以南宋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学派”。笔者经过多年研究与认真考证,认为“经世致用”之学的最初发源应是南宋胡宏、张栻所创立的湖湘学派,经过明末清初王船山的系统阐述与丰富发展...
以往国内学术界都把“经世致用”之学,最早追溯至以南宋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学派”。笔者经过多年研究与认真考证,认为“经世致用”之学的最初发源应是南宋胡宏、张栻所创立的湖湘学派,经过明末清初王船山的系统阐述与丰富发展,至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而大盛于湖湘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致用
事功学派
湖湘学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
被引量:
1
6
作者
万婧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52-55,共4页
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作为中国历史上曾经盛行的两种思潮,不仅对中国的思想界与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在治国方略与道德修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阐明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现实意义,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对立...
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作为中国历史上曾经盛行的两种思潮,不仅对中国的思想界与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在治国方略与道德修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阐明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现实意义,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旨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致用
格物致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儒论“伪儒”的三重考量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存阳
罗刚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3期130-139,160,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项目批号:22JD034)阶段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资助(项目编号:DF2023ZD16)。
文摘
清儒从“学道”与“事功”的考量出发,努力辨别“真儒”与“伪儒”,主张“真儒”以“明道”为安身立命之所,以“明学术、正人心”为目的,以“经世致用”为现实考量。清儒对“伪儒”的批判与对“真儒”的追求彰显了清代儒者对正统儒学的传承与践履、自我净化的诉求以及回归传统儒家学术的努力。
关键词
伪儒
明道
学术
经世致用
Keywords
Pseudo Confucian
mingdao
scholarship
jingshi zhiyong
分类号
B24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寻宝之旅”——《文史通义》的六大学术特色及其启示意义
2
作者
陈其泰
张策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文摘
在举国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条件下,研究者要勇于解放思想、提高理论水平,《文史通义》作为传统学术在理论领域树立的一座丰碑,回答了时代需要,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出乾嘉时期的时代智慧。在研究方法上,章学诚贯彻“知人论世”和洞察其思想渊源的原则,《文史通义》体现出六大学术特色,即针砭繁琐考证,预示学风转变;探索历史哲学,阐发深邃哲理;改革历史编纂,影响后世;以“性”“情”言教育,倡导独立思考;彰显审美情趣,学术美文翘楚;辩证分析高手,直抵事物本质。《文史通义》凸显了章学诚独树一帜的治学风格和历经坎坷凿“千年未凿之窦”的使命担当精神,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体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章学诚学术推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文史通义》
经世致用
乾嘉考证学风
历史编纂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Keywords
“Two Combinations”
Wenshi Tongyi
jingshi zhiyong
textual research style in the Qianjia period
historical writing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分类号
K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经世致用”思潮的几点质疑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宏斌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6-114,共9页
文摘
“经世”的词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本来是非常明确的,历经2000余年而无歧义,从不与“致用”一词搭配使用。自从梁启超开始使用后,“经世致用”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现代许多学术论著中。在研究清代学术思潮时,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一股“经世致用”学术思潮,并且产生了一个“经世派”,不仅如此,还把这种“经世致用”思潮与鸦片战后的“师夷制夷”相联系。其实,不仅“经世致用”的提法不妥,而且“经世派”存在的现实根据也不足,就连“经世”观念与“师夷制夷”之间的历史逻辑联系也是值得怀疑的。
关键词
经世
通经致用
梁启超
经世致用
经世派
Keywords
jingshi
TongJing
zhiyong
Liang Qichao
jingshi zhiyong
jingshi
Group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世致用思潮与近代社会小说的兴起
4
作者
周雅春
刘继红
机构
宜春学院
江西奉新冶城职业学校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4-106,115,共4页
文摘
近代社会小说是指包括政治小说、谴责小说和爱国小说等等在内的以反映某种社会问题为创作主旨的小说,它的兴起与当时普遍流行的经世致用思想观念以及作者、读者在深刻的民族危机面前所表现出的政治热情密切相关。
关键词
近代
社会小说
社会心理
经世致用
Keywords
modem
social novels
social phychology
jingshi zhiyong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世致用之学究竟始创于何时何人并大盛于何地?
5
作者
彭大成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文摘
以往国内学术界都把“经世致用”之学,最早追溯至以南宋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学派”。笔者经过多年研究与认真考证,认为“经世致用”之学的最初发源应是南宋胡宏、张栻所创立的湖湘学派,经过明末清初王船山的系统阐述与丰富发展,至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而大盛于湖湘大地。
关键词
经世致用
事功学派
湖湘学派
Keywords
jingshi zhiyong
Shigong scholarly group
Huxiang school of thought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
被引量:
1
6
作者
万婧
机构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52-55,共4页
文摘
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作为中国历史上曾经盛行的两种思潮,不仅对中国的思想界与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在治国方略与道德修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阐明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现实意义,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旨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
经世致用
格物致知
Keywords
jingshi zhiyong
Gewu Zhizhi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儒论“伪儒”的三重考量
林存阳
罗刚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寻宝之旅”——《文史通义》的六大学术特色及其启示意义
陈其泰
张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经世致用”思潮的几点质疑
王宏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世致用思潮与近代社会小说的兴起
周雅春
刘继红
《宜春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世致用之学究竟始创于何时何人并大盛于何地?
彭大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经世致用与格物致知
万婧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