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a granulated formula for the nerve root type and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a multicenter,single-blind,randomized,controlled,phase Ⅲ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29
1
作者 Luo Xiaodong Wang Peng +7 位作者 Li Zhe Liang De Huang Feng Liu Jinwen Chen Xinyu Hu Guoheng Fang Suting Zhang Hua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3-200,共8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formula granules in reducing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the nerve root type and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formula granules in reducing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the nerve root type and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This was a multicenter, single-blin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From April 2002 to November 2003, 499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the treatment or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rally administered granules prepared with a formula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Jingfukang granules.The treatment course was 1 month for both groups.RESULTS:In patients with the nerve root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 total effect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87.2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0.70%, P < 0.01).After the treatment period in both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rate of resolution of pain, numbness of the upper limbs, muscle strength of the upper limbs, and fatigu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ll P < 0.05).In patients with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 total effect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82.07%)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1.21%, P >0.05).After the treatment period in both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rate of resolution of weakness of the waist and kne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formula granul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numbness, muscle strength, and fatigue, and reduce pain in patients with the nerve root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and improve the weakness of the waist and knees in patients with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dylosis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Qi-deficiency blood stasis jingfukang granule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痹证颗粒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薛瑞瑞 张书铭 +4 位作者 都基勋 房圆 许金海 莫文 施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52-157,共6页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颈椎间歇牵引,每次15min,每日1次),痹证颗粒组服用痹证颗粒,颈复康颗粒组服用颈复康颗粒,痹证颗粒安慰剂组服用痹证颗粒安慰剂,饭后冲服,每日2次。3组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后4、12周随访。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4、12周分别记录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记录3组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痹证颗粒组脱落3例,颈复康颗粒组脱落3例,痹证颗粒安慰剂组脱落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各时间点VAS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和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SF-36评分高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痹证颗粒组总有效率优于颈复康颗粒组和痹证颗粒安慰剂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患者疼痛、恢复颈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痹证颗粒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蠲痹益颈方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赖欣煊 吴凡 +2 位作者 吴连堤 陈俊红 苏再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蠲痹益颈方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蠲痹益颈方治疗,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2... 目的探讨蠲痹益颈方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蠲痹益颈方治疗,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对比两组总显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1周时、治疗2周时及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的VAS评分、ND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蠲痹益颈方在缓解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及颈肩部症状方面的疗效更佳,且临床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风寒湿型 蠲痹益颈方 颈复康颗粒
下载PDF
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NLRP3及IL-1β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陈敬伟 苏美意 +4 位作者 刘琨 张炎明 杨淑荃 欧志文 范德辉 《中医康复》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颈部力量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项痹通颗粒;对照组干预措施为米字操锻炼联合口服塞来昔布,7 d为1个... 目的:探讨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颈部力量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项痹通颗粒;对照组干预措施为米字操锻炼联合口服塞来昔布,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残障指数(NDI)、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及血清中炎症小体(NLRP3)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NDI、NLRP3及IL-1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和BA的血流速度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部力量康复训练 项痹通颗粒 NLRP3 IL-1Β
下载PDF
颈舒十四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玉星 黄保民 +4 位作者 熊辉 陆小龙 朱方晓 倪力力 周友良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颈舒十四味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该型病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采用颈舒十四味口服处理,对照组(B组)采用根痛平颗粒口服处理,疗程4周。观察指标为比较治疗两组患者疼痛症状VAS评分,... 目的观察颈舒十四味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该型病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采用颈舒十四味口服处理,对照组(B组)采用根痛平颗粒口服处理,疗程4周。观察指标为比较治疗两组患者疼痛症状VAS评分,各临床症状、体征情况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常规安全性指标。结果(1)颈舒十四味的临床有效率为93.3%、根痛平颗粒的临床有效率为89.7%,治疗4周后,颈舒十四味与根痛平颗粒的疗效相等,两组在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主次症状、体征总积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舒十四味在改善疼痛方面基本与根痛平颗粒基本相等(P>0.05),但降低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根痛平颗粒(P<0.05)。(3)颈舒十四味未见任何不良事件,安全性高。结论颈舒十四味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舒十四味 根痛平颗粒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葛根 威灵仙 当归
下载PDF
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莫文 施杞 +3 位作者 王拥军 胡志俊 叶洁 万宏波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治疗,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治疗,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益气化瘀补肾方 颈复康颗粒 中医药
下载PDF
冲击波配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佳珩 周宏政 +2 位作者 任树军 李远峰 高曦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9期1590-1592,1601,共4页
目的观察冲击波配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3例。药物组采用口服颈舒颗粒疗法治疗,冲击波组采用冲击波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冲击波配合口服颈舒颗粒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记录停... 目的观察冲击波配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3例。药物组采用口服颈舒颗粒疗法治疗,冲击波组采用冲击波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冲击波配合口服颈舒颗粒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记录停药后、停药后1个月、停药后3个月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田中靖久颈椎病量表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各组停药后、停药后1个月、停药后3个月CASC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幅度均优于药物组与冲击波组(P<0.05)。治疗组停药后、停药后1个月、停药后3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组与冲击波组(P<0.05)。结论冲击波配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气滞血瘀证)颈椎病疗效可靠,在治疗颈椎关节疼痛及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冲击波治疗 颈舒颗粒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非劣效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许金海 王国栋 +6 位作者 沈琪幸 陈妮 匡昱林 乔娇娇 叶洁 莫文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54-60,共7页
目的观察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塞来昔布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 目的观察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塞来昔布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用药安全性,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评分(NDI)、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②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AS评分逐渐降低,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14 d与治疗前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45~2.81,按照预设20%的非劣标准,非劣效检验合格。③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DI评分逐渐降低,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14 d与治疗前两组NDI评分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4.88~9.78,按照预设20%的非劣标准,非劣效检验合格。④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F-36-P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36-PCS评分逐渐升高,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SF-36-P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⑤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F-36-M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36-MCS评分逐渐升高,即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治疗前和治疗7 d的SF-36-M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14 d、随访2个月的SF-36-P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存在分组效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⑥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塞来昔布,能减轻患者的颈肩疼痛,改善颈椎功能障碍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改善心理健康问题,体现中医学"心身同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筋痹颗粒 塞来昔布 安慰剂对照 双盲 临床试验 心身同治
下载PDF
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文根 董玉珍 +2 位作者 孙晓辉 王经宇 赵红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神经根型颈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比较2组神经根型... 目的探讨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神经根型颈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比较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降低更明显。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归胶囊 舒筋通络颗粒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静 张良 +1 位作者 王文芝 王爽 《河南中医》 2015年第8期1871-1872,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复康冲剂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复康冲剂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研究组西医S评分、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IL-10和血黏附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100.0%(4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痹阻证 湿热蕴结证 瘀血阻络证 气血亏虚证 颈复康冲剂
下载PDF
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嘉楠 肖韩燕 +1 位作者 金荣梅 付东莹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2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 目的探讨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2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按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椎-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Vpeak)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A,RVA,BA的V_(peak)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温胆颗粒 颈部穴位 推拿按摩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温经通络中药药枕联合颈复康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强 李鹏 +1 位作者 曾健 王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2期1-3,21,共4页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中药药枕联合颈复康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经通络中药药枕治疗。两组治疗时...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中药药枕联合颈复康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经通络中药药枕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半个月、治疗1个月时分别进行指标检测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为37.50%、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17.50%、治疗总有效率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络中药药枕联合颈复康颗粒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温经通络中药药枕 颈复康颗粒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刺联合川芎清脑颗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及椎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振刚 王东雁 +7 位作者 宋卫东 尚晓丽 陈敬德 王明 陈军龙 刘杰 李辉 丁俊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6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川芎清脑颗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疗效及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CSA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川芎清脑颗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疗效及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CSA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颈椎退变程度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椎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Vs)、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CV中眩晕(程度、频度、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ESCV各项细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椎退变程度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内径、Vs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RI、PI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组椎动脉内径、Vs均大于对照组(P<0.05),RI、PI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川芎清脑颗粒能有效缓解CSA患者眩晕及伴随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及椎动脉供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 川芎清脑颗粒 颈椎功能 彩色多普勒超声 椎动脉血流
下载PDF
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年斌 龙允杰 邱联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年第5期264-265,共2页
目的:观察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5例用西比灵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43%,对照组总有效率74 .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观察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5例用西比灵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43%,对照组总有效率74 .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TCD椎动脉的Vpeak、Vmin比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化痰祛淤颗粒剂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化痰祛淤颗粒剂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芪葛止眩颗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力莉 牛艳艳 +1 位作者 靳桂春 冯玛莉 《山西中医》 2018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芪葛止眩颗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大鼠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大鼠CSA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葛止眩颗粒低(0.4 g/kg)、中(0.8 g/kg)、高(1.6 g/kg)三个剂量组和颈复康颗粒(2 g/kg)阳性对照组,灌... 目的:观察芪葛止眩颗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大鼠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大鼠CSA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葛止眩颗粒低(0.4 g/kg)、中(0.8 g/kg)、高(1.6 g/kg)三个剂量组和颈复康颗粒(2 g/kg)阳性对照组,灌胃4周,观察该药对CSA大鼠颈椎X线影像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X线评分显著增高(P<0.01),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芪葛止眩颗粒高剂量组降低CSA大鼠X线评分(P<0.05),芪葛止眩颗粒中、高剂量组显著增加CSA大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P<0.05,P<0.01),芪葛止眩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均明显降低CSA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P<0.01)。结论:芪葛止眩颗粒降低CSA大鼠X线评分,增加CSA大鼠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葛止眩颗粒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X线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血液流变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手法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其友 李伟 +4 位作者 王蛟 张智 舒文韬 赵立勇 罗建平 《现代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手法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法配合电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 目的:观察手法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法配合电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观测2组患者颈肩痛、眩晕、猝倒等主观症状和Jackson试验、Spling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等客观体征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速度变化等指标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手法为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手法治疗 电针 颈痛颗粒
下载PDF
推拿联合药物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颈椎前凸角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孔源 宫云昭 王莹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9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药物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颈椎前凸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诊治资料,其中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者34例纳入药物(颈痛颗粒与乙哌立...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药物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颈椎前凸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诊治资料,其中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者34例纳入药物(颈痛颗粒与乙哌立松片)组,接受药物(颈痛颗粒与乙哌立松片)和推拿联合治疗者34例纳入联合治疗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影像学方法评价患者颈椎曲度改变情况;采用多功能颈椎测试训练系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颈椎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1月后药物组VAS评分降低(P<0.05),治疗1周后联合治疗组VAS评分降低(P<0.01);治疗3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颈椎前凸角增加(P<0.05)。治疗1周、1月及3月联合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药物组(分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增加颈椎前凸角,改善颈椎活动度,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型 颈椎前凸角 推拿 颈痛颗粒 疗效
下载PDF
乙哌立松与根痛平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先知 李其富 +1 位作者 赵振强 王淑荣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35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乙哌立松片与根痛平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改善率。方法: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给予乙哌立松片口服,另一组单纯给予根痛平颗粒口服。以上两组4周为1个... 目的:观察运用乙哌立松片与根痛平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改善率。方法: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给予乙哌立松片口服,另一组单纯给予根痛平颗粒口服。以上两组4周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乙哌立松组总有效率85.4%,根痛平组总有效率68.7%,乙哌立松组与根痛平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乙哌立松组VAS评分及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根痛平组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疗程后,乙哌立松组总有效率89.5%,根痛平组总有效率83.3%,两组差异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及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乙哌立松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疼痛视觉评分及体征评分改善尤为迅速,根痛平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不显著,近期疗效与乙哌立松无差别,其副作用发生率低,确为一种安全的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根痛平颗粒 乙派立松 疗效
下载PDF
针刺夹脊穴联合舒筋通络颗粒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金全 张亦工 陈燕燕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7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联合舒筋通络颗粒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筋通...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联合舒筋通络颗粒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夹脊穴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增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评分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刺夹脊穴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颈椎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夹脊穴 舒筋通络颗粒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秋霞 师公磊 田文镜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2期4421-4423,共3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温针灸组,各30例。联合组以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治疗,温针灸...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温针灸组,各30例。联合组以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治疗,温针灸组以温针灸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比温针灸组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颈椎各项功能评分结果均优于温针灸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温针灸组低(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颈复康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的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温针灸疗法 颈复康颗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