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ditional Village Planning under the Theory of Actor Network:A Case Study of Village Planning in the Jingmai Mountain, Pu’er,Yunnan Province
1
作者 ZHANG Bijun CHEN Yaohua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1年第2期29-35,共7页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China.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the preparation of village planning for traditional villages is conducive to coordinating th...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China.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the preparation of village planning for traditional villages is conducive to coordinat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the Jingmai Mountain in Pu’er,Yunnan Province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first-hand data are obtain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field research,and Actor-Network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ctors’ goal and obstacle in preparation of village planning,which better reflects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actors in village planning process.At the same time,the action path of planning is interpret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oblematisation,interessement,enrolmen,mobislisation and dissidence.In the preparation of village planning for traditional villages,key elemen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such as bridging the cognitive gap,building consensus,setting up participation platform and formulating relevant policy guarantee mechanism,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llage planning STAKEHOLDERS Actor-Network Theory Traditional villages jingmai Mountain
下载PDF
整体性保护视野下文化景观遗产地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景迈山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田艳 罗渝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0,共9页
文化景观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强调将人和非物质要素纳入到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之中。遗产地的产业发展方式深刻影响着遗产保护效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的产业发展因申遗成功迎来新的机遇,但由于整体性保护理念在制度中并未得... 文化景观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强调将人和非物质要素纳入到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之中。遗产地的产业发展方式深刻影响着遗产保护效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的产业发展因申遗成功迎来新的机遇,但由于整体性保护理念在制度中并未得到充分明确且在实践中认识不足,遗产地产业发展重点偏向物质要素而忽略了非物质要素,导致茶产业发展思路和村寨利用方式与遗产保护目标契合度不够,文旅产业偏向观光而没有全面展示遗产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断层风险,影响了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挖掘非物质要素的产业价值,以整体性保护视角重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践行传统生产生活赋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在制度上明确整体性保护理念、完善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规范,或许是化解遗产地发展需求与遗产保护间矛盾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要素 产业发展
下载PDF
空间生产:茶文化旅游品牌生成研究——以云南省澜沧县景迈山茶区为例
3
作者 杨芳勇 张晓霞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184,共8页
随着茶文化旅游备受瞩目,相关品牌的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云南省澜沧景迈山茶区为案例,采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爱德华·苏贾的“空间辩证法”理论构建一套深入剖析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茶文化旅游品牌空间的生成... 随着茶文化旅游备受瞩目,相关品牌的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云南省澜沧景迈山茶区为案例,采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爱德华·苏贾的“空间辩证法”理论构建一套深入剖析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茶文化旅游品牌空间的生成遵循着基于物质性空间进行空间表征、善用资源与资本推动空间实践、借助多主体参与同构表征空间的三位一体原则。品牌空间生成逻辑是一个资源整合创新、共同塑造集体记忆和共同生产品牌价值的过程。政府与资本的价值取向与行动策略是主导品牌生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村民、游客是主导品牌价值耦合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带来的启示是品牌生产期间需要有一批有格局、善创新的关键行动者,共建共享是做好全域旅游的关键,价值耦合是品牌空间生产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茶文化旅游 景迈山茶区 品牌生成
下载PDF
景迈山7个村寨古树茶的品质特征
4
作者 杨春华 袁文侠 +5 位作者 张世浩 何俊杰 李蕾 刘晓慧 黄玮 王白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目的】初步探究景迈山古树茶的品质特征。【方法】选取景迈山7个主要村寨茶园,按照一芽两叶的标准采摘制作成晒青毛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对茶样挥发性物质进行筛选和分类,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理化成... 【目的】初步探究景迈山古树茶的品质特征。【方法】选取景迈山7个主要村寨茶园,按照一芽两叶的标准采摘制作成晒青毛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对茶样挥发性物质进行筛选和分类,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理化成分,并结合感官审评对茶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45种香气物质,主要包括醇类、碳氢类、氧杂环类、芳香烃类、酮类、醛类等。筛选出16种具有香气特征的物质,可分为果香、木香(清香)和花香3种类型,除芒景下寨未检测出花香型外,其余村寨均含有上述3种香气特征物质,形成晒青茶的“花蜜香”。景迈山晒青茶平均含水量7.91%,水浸出物含量52.35%,游离氨基酸含量2.67%,茶多酚含量26.75%,可溶性糖含量7.60%,咖啡碱含量49.62 mg/g,没食子酸含量1.62 mg/g,黄酮含量6.50%,总儿茶素含量197.87 mg/g。【结论】景迈山古树茶理化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可根据特有香气成分以及理化成分判别茶样来源。研究结果为景迈山古树茶品质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及品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晒青毛茶 挥发性成分 理化成分
下载PDF
政府治理行为对景迈山古茶林村落景观演变的影响
5
作者 张优优 李皙雯 唐雪琼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选择云南景迈山古茶林糯干傣族村寨为古茶林村落景观研究地,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分析村落景观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糯干古茶林村落景观演变可分为变化基础期、稳定发展期、急剧变化期、现代同化期及恢复保护期等5个阶段;政府治... 选择云南景迈山古茶林糯干傣族村寨为古茶林村落景观研究地,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分析村落景观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糯干古茶林村落景观演变可分为变化基础期、稳定发展期、急剧变化期、现代同化期及恢复保护期等5个阶段;政府治理与景观演变具有密切关系,对村落生产、生态景观演变和村落整体景观蜕变都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治理强度及治理策略变化,会在古茶林村落景观的潜变、突变及蜕变演化时表现出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林村落 政府治理 景观 景迈山
下载PDF
普洱景迈山遗产地旅游业态布局优化研究
6
作者 潘龙宇 李庆雷 +1 位作者 唐筱 石晓红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5-74,共10页
普洱景迈山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有着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茶文化,但在其旅游发展过程中,已有传统旅游业态的数量、功能及品质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需求,其次,以遗产地的特色游览、休闲娱乐、康养、研学等旅游业新要素衍生出的新业态还处于... 普洱景迈山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有着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茶文化,但在其旅游发展过程中,已有传统旅游业态的数量、功能及品质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需求,其次,以遗产地的特色游览、休闲娱乐、康养、研学等旅游业新要素衍生出的新业态还处于未开发阶段,对于游客在旅行中的“参与-收获”的体验感质量也未能达到游客预期。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景观学视角出发,通过将普洱景迈山遗产地作为“基质”,村寨、古茶林等看作遗产地“斑块”,道路交通看作连接“廊道”,对其已有传统旅游业态和未来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分析发现,各村寨内传统旅游业态呈现出的已有传统旅游业态规模小、接待能力弱和环境差,新兴旅游业态还未成型,廊道路面和连接度不够完善导致各村寨可进入性较差,遗产地核心区域孔隙度强,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村寨间文化交流,但未来旅游业态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是目前景迈山业态布局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此之上提出遗产地旅游业态的布局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态 “斑-廊-基”理论 业态布局 景迈山 遗产地
下载PDF
景迈山气候条件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世龙 龚红梅 高敏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选取景迈山周边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气象数据,利用ArcGis系统建立景迈山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模型,结合景迈山茶叶站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景迈山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景迈山茶区冬春季早晚多雾和露,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必... 选取景迈山周边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气象数据,利用ArcGis系统建立景迈山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模型,结合景迈山茶叶站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景迈山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景迈山茶区冬春季早晚多雾和露,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必需的水分条件,同时增加了茶树林中散射光,有利于越冬芽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春季气温变化较为平缓,避免了“高温催长”的现象,降水少、白天湿度较低,有利于茶叶香气和滋味的形成;夏季没有明显的高温天气,抑制了茶多酚的形成,降低茶叶中苦涩味;景迈山茶区2—4月光照充足,阳坡应增加大叶类的荫蔽树,减少太阳光直射,改善茶树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候条件 生长 品质 景迈山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中学地理研学旅行设计研究——以普洱景迈山为例
8
作者 陈圆 孙中伟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5期115-118,共4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地理学和中学地理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国家战略。文章以世界遗产云南普洱景迈山为例,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研学旅行的意义、普洱景迈山的地理研学旅行设计。研究发现:人与自...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地理学和中学地理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国家战略。文章以世界遗产云南普洱景迈山为例,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研学旅行的意义、普洱景迈山的地理研学旅行设计。研究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整体的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学旅行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可以开展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并有效提升地理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学地理研学旅行 普洱景迈山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9
作者 於莉军 王桥美 +2 位作者 彭文书 严亮 杨瑞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7,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究,采用冗余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之间关系进行探索。【结果】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铵态氮、有效磷和水分高于古茶园,具有显著差异;不同茶园的优势细菌种群均为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真菌种群均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除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属以外,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的优势菌属组成非常相似,但是每个菌属在不同茶园中的相对丰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冗余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和铵态氮是造成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养分与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古茶园,不同茶园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属组成高度相似,但其丰度差异显著,与土壤养分呈现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普洱茶 古茶园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普洱景迈山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
10
作者 唐筱 蒙睿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普洱景迈山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在了解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主要制约因子,定量研究普洱景迈山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迈山的旅游空间容量为64969人次/日,旅游生态容量为2468... 普洱景迈山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在了解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主要制约因子,定量研究普洱景迈山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迈山的旅游空间容量为64969人次/日,旅游生态容量为24685人次/日,旅游设施容量为2148人次/日,而旅游社会心理容量可取到无穷大。旅游设施容量成为景迈山旅游接待规模的主要限制因素,旅游空间容量和生态容量虽然较大,但景迈山生态的脆弱性不容许高强度的游客活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做好环境监测、强化分流引导、引进数字技术等对策,以更好地协调景迈山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空间容量 生态容量 设施容量 社会心理容量
下载PDF
乡村遗产的韧性能力与可持续演进——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耀华 秦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1,共7页
乡村遗产作为乡村地区富有遗产价值的典型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活态属性和可持续演进目标。当前,韧性理论已成为研究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范式。基于这2个前提,从探讨韧性与可持续性关系出发,阐述乡村遗产韧性能力概念和构成及... 乡村遗产作为乡村地区富有遗产价值的典型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活态属性和可持续演进目标。当前,韧性理论已成为研究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范式。基于这2个前提,从探讨韧性与可持续性关系出发,阐述乡村遗产韧性能力概念和构成及其与“遗产要素和遗产环境”“持久性和动态性”“保护和发展”3组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遗产要素对应缓冲和适应能力,遗产环境则更多对应适应和转型能力。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例展开实证研究,通过2018年至今的田野调查中开展的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等形式进行数据理论抽样,同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三角剖分,开展主题分析,验证乡村遗产的韧性能力及其与遗产要素和遗产环境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遗产 韧性 韧性能力 可持续演进 景迈山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的过程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耀华 秦芳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5期3-11,共9页
基于遗产价值认知的建构性质,文章通过分析2012年以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内容的变化,提出景迈山遗产价值的认知和思考是一个不断趋于完善和深化的过程。这其中既体现出国际权威话语体系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及真实性、完整性的... 基于遗产价值认知的建构性质,文章通过分析2012年以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内容的变化,提出景迈山遗产价值的认知和思考是一个不断趋于完善和深化的过程。这其中既体现出国际权威话语体系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及真实性、完整性的建构,也包括国家性、民族性和地方性视角对遗产价值内涵的文化自信反馈,具体反映在遗产名称、遗产要素、遗产范围、突出普遍价值及真实性完整性等内容上。遗产价值描述的历次修订充分展现了对景迈山遗产资源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彰显了我国30余年来在遗产申报、保护与管理工作中逐渐显现的文化自信,也对我国未来遗产申报的价值认知与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认知 遗产价值 文化景观 景迈山 古茶林
下载PDF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申报回顾与总结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丕生 陈耀华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5期59-69,共11页
鉴于景迈山古茶林资源特点以及文化景观遗产特性,自2011年开展申遗工作以来,该项目陆续经历了准备期、发展期、整治期和迎评期4个发展阶段,各阶段重点任务明晰。回顾漫长申遗历程,以下经验值得借鉴,即系统挖掘世居民族历史文化价值,同... 鉴于景迈山古茶林资源特点以及文化景观遗产特性,自2011年开展申遗工作以来,该项目陆续经历了准备期、发展期、整治期和迎评期4个发展阶段,各阶段重点任务明晰。回顾漫长申遗历程,以下经验值得借鉴,即系统挖掘世居民族历史文化价值,同时统筹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法规,依法依规加强遗产地科学管理;积极开展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注重价值传播与经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古茶林 遗产申报 回顾 总结
下载PDF
《素问·经脉别论》“权衡”新解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云飞 田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39-541,共3页
《黄帝内经》中关于“权衡”的记载涉及6篇共6处。对其中“权衡”的含义,历代医家多将其理解为“平衡”之意。然而对于《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的记述,或可有其他解读。鉴于此,在对原文的行文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加之参考《后汉... 《黄帝内经》中关于“权衡”的记载涉及6篇共6处。对其中“权衡”的含义,历代医家多将其理解为“平衡”之意。然而对于《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的记述,或可有其他解读。鉴于此,在对原文的行文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加之参考《后汉书》《战国策》及其他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相近的相关历史文献考证,并佐以临床验证,分析得出《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或为描述颧与眉目之间部位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经脉别论 权衡
下载PDF
与农业文化遗产相适配的景迈山古茶林遗产监测方法探索与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天星 陈耀华 李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自然、经济、社会高度复合,具有活态性的遗产类型,其监测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景迈山古茶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要素三位一体,是一项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了实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实施〈...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自然、经济、社会高度复合,具有活态性的遗产类型,其监测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景迈山古茶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要素三位一体,是一项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了实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监测要求,文章在分析文化遗产特征与监测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景迈山在古茶林遗产监测工作中探索与创新的具体做法,并总结了景迈山古茶林监测的效果与管理的有效性,对维系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提升管理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 遗产监测 监测预警系统 景迈山
下载PDF
基于活态遗产保护的田园综合体生态构建路径--以云南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屹豪 刘阳 高璟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73,共7页
田园综合体作为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各省市的试点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以文旅、产业驱动的经济发展为导向,缺失了对乡村地区既有遗产要素的关注。尤其对于具备一定景观资源禀赋的村镇,在构建田园综合体的过程... 田园综合体作为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各省市的试点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以文旅、产业驱动的经济发展为导向,缺失了对乡村地区既有遗产要素的关注。尤其对于具备一定景观资源禀赋的村镇,在构建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困境。从ICCROM界定的活态遗产概念切入,探讨了乡村地区活态遗产“无形-社群-象征-实体”的类型要素和价值认知框架,在比较了国内外乡村遗产的3种保护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田园综合体发展和乡村活态遗产保护的共融路径。以云南省澜沧景迈山田园综合体作为案例实证,围绕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茶林文化景观,深入解读、挖掘景迈山乡村遗产的多元价值群落,通过原生文化景观一体,源流汇生态空间修复;一二三产业融合,聚落单元联动发展;民众参与共建,经济效益共享三项涉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延续性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国田园综合体生态建设和世界乡村遗产保护做出探索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田园综合体 活态遗产 乡村景观 景迈山
下载PDF
旅游创意视角下景迈山古茶林遗产活化研究
17
作者 石晓红 李庆雷 范建荣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57-62,共6页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遗产区有万亩古茶园和少数民族村落。各民族与茶相生相伴,延续千年,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活态属性和崇高的价值体系。基于遗产区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发现遗产区存在...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遗产区有万亩古茶园和少数民族村落。各民族与茶相生相伴,延续千年,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活态属性和崇高的价值体系。基于遗产区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发现遗产区存在体验方式单一、传统文化特质保留困难等问题。有鉴于此,从旅游创意视角提出了相应的遗产活化方案,以期对古茶林遗产区自然风貌和文化价值传承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创意 遗产活化 景迈山古茶林 普洱 遗产地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
18
作者 王珂欣 陈耀华 +1 位作者 周天宏 陈正华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5期12-19,共8页
景迈山古茶林是一个经历了千年演化和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基于集体自觉与契约精神的乡规民约对古茶林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申遗过程中,景迈山针对遗产保护管理实际状况形成了一套由国家法规、行业规定、地方条例、技术... 景迈山古茶林是一个经历了千年演化和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基于集体自觉与契约精神的乡规民约对古茶林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申遗过程中,景迈山针对遗产保护管理实际状况形成了一套由国家法规、行业规定、地方条例、技术规范与导则等共同组成的规章体系,以及由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地方机构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古茶林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助力了申遗工作。文章对景迈山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法规体系进行梳理总结,并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管理提供景迈山实践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管理 法规体系 乡规民约 景迈山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人类学翻译转向与世界遗产——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为例
19
作者 李晋 朱嫱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6,共8页
具有“杰出的普遍价值”是一个遗产项目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必备要求,而从地方经验中提炼普遍价值的过程应该被理解成一个翻译过程。以云南省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为例,文章详细解释了在不同版本的申遗文书中,我国专家是如何从景迈山... 具有“杰出的普遍价值”是一个遗产项目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必备要求,而从地方经验中提炼普遍价值的过程应该被理解成一个翻译过程。以云南省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为例,文章详细解释了在不同版本的申遗文书中,我国专家是如何从景迈山古茶林的布朗族和傣族要素中提取符合文化景观要求的地方经验的,并完成对抽象条例的翻译。这个打通具体与一般的翻译过程是在遗产领域实践费孝通所说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 翻译 文化景观
下载PDF
基于“茶”因子的聚落营建智慧研究——以云南景迈山区传统聚落为例
20
作者 颉文珍 王颖 +1 位作者 程海帆 孔垂锦 《住区》 2023年第2期93-100,共8页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茶叶出产地和文化节点,云南澜沧景迈古茶山一带以茶为生,以茶为本,以茶兴业,“茶”作为重要的物质空间及文化因子,深层次、多方位地全面渗透到了当地多民族聚落的空间秩序与文化传承中,并与之息息相关,血脉相承,...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茶叶出产地和文化节点,云南澜沧景迈古茶山一带以茶为生,以茶为本,以茶兴业,“茶”作为重要的物质空间及文化因子,深层次、多方位地全面渗透到了当地多民族聚落的空间秩序与文化传承中,并与之息息相关,血脉相承,相辅相生。基于此,文章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以“茶”因子为切入点,运用形态分类法深入剖析在“茶”因子影响下,景迈山地区传统聚落的营建模式,进而总结提炼出“茶”因子影响下传统聚落地域适应性规律和营建智慧,以期为申遗背景下景迈山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传承、优化提供一定的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因子 景迈山区 聚落空间 营建智慧 古茶林文化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