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E FLUID GEOCHEMISTRY OF THE JINLONGSHAN CARLIN-TYPE GOLD ORE BELT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静 陈衍景 +1 位作者 张复新 李超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1期23-32,共10页
The Jinlongshan gold ore belt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contains a number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the Qinling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 Their fluid inclusions are of the Na-Cl- type. From the main metallog... The Jinlongshan gold ore belt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contains a number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the Qinling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 Their fluid inclusions are of the Na-Cl- type. From the main metallogenic stage to later stages, the total quantity of anions and cations, temperature and deoxidation parameter (R) for fluid inclusions all gradually decreased, suggesting the gradual intensification of fluid oxidation, the reduction of metallogenic depth and the input of meteoric water and organic components. The deposits were formed during crustal uplifting and hence had similar tectonic settings to orogenic gold deposits. The CO-2 contents and CO-2/H-2O values of the ore fluid increased from early to late stages, and the wall-rock alteration is represented by decarbonation,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ogenic gold deposits.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 Na, K, SO{2-}-4, Cl- and the total amounts of anions and cations in the inclusions in quartz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existing calcite. The H, O and C isotope ratios indicate that the ore fluid was sourced from meteoric water and metamorphic devolatilis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rocks that host the ores. The high background {δ{}{18}O} and {δ{}{13}C} values of wall rocks resulted in high {δ{}{18}O} and {δ{}{13}C} values of ore fluid and also high {δ{}{18}O} and {δ{}{13}C} values of hydrothermal minerals such as quartz and carbonate. The carbon in ore fluid stemmed largely from the hosting strata. The {δ{}{18}O} and {δ{}{13}C} values of Fe-calcite and the δD values of fluid inclusion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calcite and quartz. In terms of the theory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all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ascribed to water-rock interaction in the same fluid system, instead, to the multi-source of ore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带 流动性 同位素
下载PDF
基于一维黏塑性运动模型的大型慢速滑坡变形预测研究
2
作者 姚杰 李秀珍 郑玲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8-216,共9页
慢速滑坡变形缓慢,持续时间长,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具有隐蔽性强和突发性高等特点,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与危害,并且有数量众多的大型慢速滑坡经过长期缓慢变形后演化成高速滑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依托金龙山大型... 慢速滑坡变形缓慢,持续时间长,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具有隐蔽性强和突发性高等特点,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与危害,并且有数量众多的大型慢速滑坡经过长期缓慢变形后演化成高速滑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依托金龙山大型慢速滑坡丰富的监测资料,考虑黏性力对于慢速滑坡变形的作用,基于无限边坡模型和宾汉姆模型建立一维黏塑性运动模型,从雨季和旱季2个典型研究时段对滑坡的变形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计算得到的变形模拟数据与其监测数据一致性均较好,其中雨季和旱季累计位移的相关性系数高达0.9941和0.9979,变化趋势高度一致;(2)预测时段金龙山滑坡雨季和旱季累计位移的相对误差均在1%左右,其中雨季累计位移最终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48%,旱季累计位移最终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86%,模型预测精度较高;(3)模型的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慢速滑坡变形的季节波动性,其中旱季的模拟结果要优于雨季。一维黏塑性运动模型强调慢速滑坡变形过程中的力学作用过程,实现了大型慢速滑坡变形的定量预测,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型慢速滑坡变形的预测及评价和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慢速滑坡 黏性力 金龙山滑坡 变形定量预测
下载PDF
陕西金龙山卡林型金矿带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静 陈衍景 +1 位作者 张复新 李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陕西金龙山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于Na+ _Cl-型;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流体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成矿深度逐渐变浅,大气降水混入增多,有机组分增多。石英包裹体的Na+ 、K+ 、SO2 -4、Cl-以及阴、阳离子总量都高于同期共生的方解... 陕西金龙山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于Na+ _Cl-型;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流体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成矿深度逐渐变浅,大气降水混入增多,有机组分增多。石英包裹体的Na+ 、K+ 、SO2 -4、Cl-以及阴、阳离子总量都高于同期共生的方解石,而Mg2 + 和F-则相反;含铁方解石的δ13 C、δ18O和包裹体δD均低于方解石和石英。用配位化学理论将这些差异解释为同一流体系统水岩作用的结果。氢、氧、碳同位素指示了流体主要来自建造水和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卡林型金矿带 氧同位素 包裹体 氢同位素 碳同位素
下载PDF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床中砷的赋存特征及其对金沉淀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永春 刘家军 +1 位作者 刘新会 吴胜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1-715,共15页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镇安—旬阳盆地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互层组成的浊积岩建造...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镇安—旬阳盆地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互层组成的浊积岩建造。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笔者采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原生矿石中黄铁矿、毒砂等热液矿物中的Fe、As、S等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低含量的砷在黄铁矿中易富集,且砷在黄铁矿中可以稳定存在。但当砷含量大于6%时,以黄铁矿和毒砂两相混合为稳定相。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以及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部分亚稳定相含金的含砷黄铁矿的出溶,可能是金龙山金矿中次显微金以小圆球状和链状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砷的赋存形式 金沉淀 金龙山
下载PDF
中秦岭金龙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新会 刘爽 +1 位作者 杨登美 路自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1-89,共9页
金龙山金矿区主要矿源层和容矿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其上覆盖层下石炭统袁家沟组是次要的含矿层位。矿区弧形构造发育,古楼山、丘岭、腰俭、金龙山等四个短轴背斜分别位于弧形构造的不同部位中。金矿化体主要分布于南羊山组板岩和薄层... 金龙山金矿区主要矿源层和容矿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其上覆盖层下石炭统袁家沟组是次要的含矿层位。矿区弧形构造发育,古楼山、丘岭、腰俭、金龙山等四个短轴背斜分别位于弧形构造的不同部位中。金矿化体主要分布于南羊山组板岩和薄层灰岩层间、南羊山组板岩与袁家沟组灰岩接触带及斜切南羊山组的断裂中,尤其是NE向断裂是主要的含矿断裂。控矿空间相互之间相通,各种类型的矿化体之间有成因联系,形成了"三位一体"成矿模式;盖层中可形成锑金矿化体,其特征是"上(盘、部)有锑矿下(盘、部)有金矿";金龙山矿区由盖层和矿源层共同含矿构成了"二层楼"成矿模式。笔者得出,在金龙山矿区深部具有很大的找金潜力,在其东部锑矿下部有望找到金矿化体,在金鸡岭向斜南翼的公馆-马家沟汞锑矿带内有进一步找金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轴背斜 金矿床 成矿模式 找矿方向 金龙山
下载PDF
南秦岭东沟-金龙山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云华 李真 +4 位作者 周肃 韩一筱 李欢 李兴 周赛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93,共13页
长期以来东沟—金龙山金矿床被认为是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其成矿时代不明。控矿构造为褶冲带短轴背斜。短轴背斜为东西向紧闭背斜与北东向宽缓背斜叠加形成的穹隆构造,成矿作用主要受后期北东向脆性构造及东西向岩性不整合界面的控制;区... 长期以来东沟—金龙山金矿床被认为是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其成矿时代不明。控矿构造为褶冲带短轴背斜。短轴背斜为东西向紧闭背斜与北东向宽缓背斜叠加形成的穹隆构造,成矿作用主要受后期北东向脆性构造及东西向岩性不整合界面的控制;区内Au、As、Sb异常套合较好,异常沿北东向呈串珠状分布并与穹隆构造、遥感解译环形构造套合明显;获得成矿期绢云母40 Ar/39 Ar坪年龄为(142.34±0.83)Ma,等时线年龄为(141.6±2.8)Ma,成矿为晚中生代早期;黄铁矿具有3期形成特征,晚期含金黄铁矿,主要与毒砂、辉锑矿共生。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成矿作用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矿床类型为与深部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有关的远程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141~142 Ma晚中生代早期的挤压-伸展转变期,显示挤压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增温环境是该矿床最为有利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沟—金龙山 金矿 穹隆构造 AR-AR年龄 成矿流体 低温热液矿床
下载PDF
西秦岭金龙山卡林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涛 朱赖民 +3 位作者 李犇 罗增智 曹东宏 王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复理石褶冲带中,赋矿围岩为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矿化明显受地层岩性与韧-脆性构造发育程度的控制。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和特征参数基本一致,表明成...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复理石褶冲带中,赋矿围岩为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矿化明显受地层岩性与韧-脆性构造发育程度的控制。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和特征参数基本一致,表明成矿流体应主要来自于赋矿地层。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地层岩石、矿石和热液矿物均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成因的铅同位素组成,且均落入南秦岭造山带的泥盆系范围内,暗示铅也主要来自赋矿地层。对前人已有的碳-氧-硫-氢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数据综合分析表明,碳和氧应主要来自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硫主要来自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及δD值向大气降水线"漂移",指示成矿流体以盆地建造水和变质水为主,在晚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金龙山金矿床与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应属于卡林型金矿床,其形成于秦岭造山带陆内造山作用过程中,多层次陆壳叠置加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陆内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山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EH4连续电导率仪在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矿区控矿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斌 陈孝强 +1 位作者 樊战军 陈瑞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4-571,共8页
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细碎屑岩-碳酸盐岩既是金龙山矿区的容矿地层,又是金等成矿物质的矿源层。金矿脉的产出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尤其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金龙山金... 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细碎屑岩-碳酸盐岩既是金龙山矿区的容矿地层,又是金等成矿物质的矿源层。金矿脉的产出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尤其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金龙山金矿绝大多数的矿脉产出。在金龙山金矿区金龙山矿段106号金矿脉应用EH4连续电导率仪成功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岩性,并识别出了3条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测区内灰岩表现为高阻异常特征,页岩表现为低阻异常特征。近EW走向的断裂构造Fa为测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构造,深部延伸较深;NE向的断裂构造Fb与Fc近平行产出,并且深部均与Fa交汇,其中Fb为106号金矿脉所处断裂构造,而Fc为测区内一条锑矿脉所处的断裂构造。Fa断裂与区域上EW走向的深大断裂倾向一致,为SN向推覆过程中形成的,在成矿过程中为成矿热液提供运移通道;NE向断裂Fb与Fc具有容矿条件,推测应为张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 电法勘查 金龙山金矿 陕西镇安
下载PDF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复新 马建秦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23,共4页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金矿床产于华北与扬子两地块会聚结合带的扩张海盆复杂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中。通过海底火山热液作用和生物活动的沉积成矿作用,形成成矿元素初始富集的矿源层。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特征 卡林型金矿 秦岭
下载PDF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锑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复新 马建秦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14,共3页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Sb—Au矿床的形成受沉积建造和岩相、剪切变形构造、后生成矿作用3种因素的控制,矿床属沉积—改造成因类型。根据REE含量、组成和特征参数,即REE、Ce/Y、(La/Sm)N、(La/Yb)N、δEu、δCe,探讨了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Sb—Au矿床的形成受沉积建造和岩相、剪切变形构造、后生成矿作用3种因素的控制,矿床属沉积—改造成因类型。根据REE含量、组成和特征参数,即REE、Ce/Y、(La/Sm)N、(La/Yb)N、δEu、δCe,探讨了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它与金龙山—丘岭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稀土元素特征 锑矿床 金矿床
下载PDF
陕西金龙山金矿矿石类型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登美 刘新会 +2 位作者 曹东宏 向红林 王淑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通过在南秦岭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岩石矿物研究,将金龙山金矿的原生矿石类型按金属矿物赋存的构造状态划分为4类:浸染状金矿石、片理化金矿石、细脉状金矿石和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石。浸染状及片理化金矿石是赋存在受S、N、W挤压作用的... 通过在南秦岭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岩石矿物研究,将金龙山金矿的原生矿石类型按金属矿物赋存的构造状态划分为4类:浸染状金矿石、片理化金矿石、细脉状金矿石和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石。浸染状及片理化金矿石是赋存在受S、N、W挤压作用的近EW向展布的地层中的压扭性形变层间剪切带中,确立了层间剪切带型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层间剪切带型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构造角砾岩型矿石为次要矿石类型。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是成矿流体在地层里及地层层间渗透形成的,而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是成矿流体沿着断裂构造带扩散形成的。金龙山矿区的矿化体基本由层间剪切带型矿石组成的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和由构造角砾岩型矿石组成的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2种类型的矿化体交会构成。研究金龙山矿区矿石类型及矿化体类型,分析了金龙山金矿的成矿机理,纠正了以往的就矿连矿的错误认识,为今后的矿体连接提供了依据,对金龙山金矿床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类型 矿化体 金龙山金矿 陕西省
下载PDF
鄂东鸡笼山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泽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2,共6页
鸡笼山金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金铜共生矿床,其成矿受地层、岩浆岩和构造联合控制,成矿过程中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构造多次活动,为矿床叠加富集成矿作用提供了条件,热液叠加富集成矿特征明显。工业矿体主要赋存... 鸡笼山金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金铜共生矿床,其成矿受地层、岩浆岩和构造联合控制,成矿过程中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构造多次活动,为矿床叠加富集成矿作用提供了条件,热液叠加富集成矿特征明显。工业矿体主要赋存在岩体与大冶群第五、第六岩性段组成的接触带中及其附近。文章在分析总结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基础上,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了找矿预测,为下步接替资源勘查提出了有利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共生 叠加富集 找矿预测 鸡笼山金铜矿
下载PDF
复合泥浆解决失稳地层钻进难题 被引量:6
13
作者 颜志华 王剑武 石得权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5年第2期57-59,64,共4页
通过对陕西省金龙山金矿区的地层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该矿区地层失稳的原因,试验提出了KClPHPA与SD植物胶的复合型泥浆配方,通过在该矿区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区的地层失稳问题,降低了钻孔事故率,提高了钻进效率,取得了良好的钻... 通过对陕西省金龙山金矿区的地层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该矿区地层失稳的原因,试验提出了KClPHPA与SD植物胶的复合型泥浆配方,通过在该矿区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区的地层失稳问题,降低了钻孔事故率,提高了钻进效率,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技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泥浆 失稳地层 钻进 金龙山矿区
下载PDF
金龙山金矿古楼山—金龙山矿段矿床特征及控矿要素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文胜 杨宝利 +1 位作者 高景刚 刘新会 《矿产勘查》 2012年第3期356-362,共7页
文章在阐述金龙山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矿段典型矿体矿化蚀变强度、矿石组构特征以及构造与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就矿区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总结了金矿床的控矿规律。矿床属于中—低温微细浸... 文章在阐述金龙山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矿段典型矿体矿化蚀变强度、矿石组构特征以及构造与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就矿区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总结了金矿床的控矿规律。矿床属于中—低温微细浸染型矿床,成矿控制因素主要为构造,其空间分布、力学性质以及控矿规模等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控制 构造控矿 微细浸染型金矿 金龙山
下载PDF
陕西金龙山金矿古楼山矿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力子 曹东宏 杨登美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1期28-33,共6页
古楼山矿段位于金龙山金矿田的西北部,与丘岭矿段处于同一地球化学异常中,是另一异常浓集中心,目前在丘岭矿段已探明储量超过50 t,古楼山矿段由于工作程度较低,未取得大的突破。通过对古楼山矿段原生晕的分析,发现原生晕中As、Sb、Au元... 古楼山矿段位于金龙山金矿田的西北部,与丘岭矿段处于同一地球化学异常中,是另一异常浓集中心,目前在丘岭矿段已探明储量超过50 t,古楼山矿段由于工作程度较低,未取得大的突破。通过对古楼山矿段原生晕的分析,发现原生晕中As、Sb、Au元素相关性高且呈正相关关系,表明As、Sb、Au为该区金矿预测的主要元素组合,建立了地球化学原生晕理想模式,元素组合特征表明在该矿段的下部还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楼山矿段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意义 金龙山金矿田
下载PDF
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法──以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利青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1-48,共8页
金矿化作用伴随围岩蚀变,且多受断裂控制,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在已发现一定矿(化)作并掌握一般控矿特征的地区,利用已有工程在蚀变带内连续拉块采样,分析有关指示元素,总结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地球化学预... 金矿化作用伴随围岩蚀变,且多受断裂控制,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在已发现一定矿(化)作并掌握一般控矿特征的地区,利用已有工程在蚀变带内连续拉块采样,分析有关指示元素,总结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地球化学预测模式,对已知矿(化)体及外围异常进行地球化学评价。该方法在秦岭南坡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上的应用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成矿预测 金矿床 浸染型矿床
下载PDF
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法——以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利青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5-60,共6页
金矿化作用常伴随围岩蚀变 ,且多受断裂控制 ,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晕。在已发现一定矿 (化 )体并掌握一般控矿特征的地区 ,利用已有工程经科学的组合采样 (主要在蚀变带范围内连续检块采样 ) ,分析有关指示元素 ,总结有... 金矿化作用常伴随围岩蚀变 ,且多受断裂控制 ,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晕。在已发现一定矿 (化 )体并掌握一般控矿特征的地区 ,利用已有工程经科学的组合采样 (主要在蚀变带范围内连续检块采样 ) ,分析有关指示元素 ,总结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 ,建立地球化学预测模式 (从元素异常特征或线金属量、地球化学指标或元素比值、逐步回归方程估值等三方面 ) ,对已知矿 (化 )体及外围异常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研究 ,这就是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法。该方法在秦岭南坡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上应用 ,有较好的效果。本方法的预测是半定量或定性的 ,回归分析估值是近似定量的 ,同时也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成矿预测 蚀变带 金矿床 浸染型
下载PDF
镇安金龙山-丘岭金矿田地质特征、成矿预测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永项 张纯芳 张复新 《西北地质科学》 2000年第1期62-67,共6页
通过容、含矿地层及构造等控矿因素分析 ,表明矿田范围内找矿潜力很大。建议在矿田东西两侧有限范围及矿田剪切带北部开展地表找矿。同时 ,找矿的重点应放在对主矿带的深部预测研究上。
关键词 控矿因素 成矿预测 深部找矿 金矿田 镇安
下载PDF
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法——以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利青 《贵金属地质》 1997年第3期214-220,共7页
金矿化作用伴随围岩蚀变,且多受断裂控制,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晕.在已发现一定矿(化)体并掌握一般控矿特征的地区,利用已有工程,经科学的组合采样(主要在蚀变带范围内连续拣块采样),分析有关指示元素,总结有... 金矿化作用伴随围岩蚀变,且多受断裂控制,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晕.在已发现一定矿(化)体并掌握一般控矿特征的地区,利用已有工程,经科学的组合采样(主要在蚀变带范围内连续拣块采样),分析有关指示元素,总结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地球化学预测模式(从元素异常特征或线金属量、地球化学指标或元素比值、逐步回归方程估值等三方面),对已知矿(化)体及外围异常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研究.这就是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法.该方法在秦岭南坡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上的应用有较好的效果.本方法的预测是半定量或定性的,回归分析估值是近似定量的,同时也是有效的,低成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成矿预测 蚀变带 金矿床
下载PDF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床金属矿物学研究
20
作者 赵淑芳 刘新会 杨登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38-45,共8页
通过显微镜和电子探针鉴定金龙山金矿的矿物种类主要有黄铁矿、砷黄铁矿、毒砂、砷黝铜矿、锌黝铜矿、硫锑铅矿、方铅矿、闪锌矿、辉砷镍矿和雄黄等,其中,砷黝铜矿、锌黝铜矿、硫锑铅矿和辉砷镍矿等为首次在该区发现的矿物种类。通过电... 通过显微镜和电子探针鉴定金龙山金矿的矿物种类主要有黄铁矿、砷黄铁矿、毒砂、砷黝铜矿、锌黝铜矿、硫锑铅矿、方铅矿、闪锌矿、辉砷镍矿和雄黄等,其中,砷黝铜矿、锌黝铜矿、硫锑铅矿和辉砷镍矿等为首次在该区发现的矿物种类。通过电子探针观察与测试,确定黄铁矿具有含砷黄铁矿增生环带,而且条带状黄铁矿具有含砷黄铁矿增生体,形成条带状和斑杂状黄铁矿。金龙山金矿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偏低,多呈稀疏浸染状分布,研究矿物分布特征非常困难。通过野外观察发现,硫化物的分布与构造变形的强弱成正比,构造变形越强则硫化物的含量越高,颗粒越粗大,分布越密集。研究得出强变形带中硫化物多呈条带状分布,弱变形域中硫化物多呈稀疏浸染状分布。经过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确定了硫化物的相互关系,其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阶段为缓慢结晶阶段,中期阶段为快速结晶阶段,晚期阶段为叠加形成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物 空间分布规律 硫化物 成矿阶段 金龙山金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