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德兴双桥山群中硅质岩对“金山式”金矿的找矿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庆胜 《地质与资源》 CAS 2004年第4期233-236,共4页
从江西北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中硅质岩的分布入手,对硅质岩的岩石特征及含矿性进行了描述,从空间分布、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上探讨了硅质岩与韧性剪切带及“金山式”金矿的联系,指出了该套硅质岩在德兴地区不仅是“金山式”金矿的直接赋... 从江西北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中硅质岩的分布入手,对硅质岩的岩石特征及含矿性进行了描述,从空间分布、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上探讨了硅质岩与韧性剪切带及“金山式”金矿的联系,指出了该套硅质岩在德兴地区不仅是“金山式”金矿的直接赋矿岩石,更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对德兴以外的其他地区寻找“金山式”金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金山 双桥山群 金矿 找矿意义 含矿性 物质来源 西德 江西 北部
下载PDF
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成矿特征 被引量:33
2
作者 季峻峰 孙承辕 郑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1-367,共7页
本文通过对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类型、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的研究,认为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是由早期产生的不含金石英脉在遭受碎裂和糜棱岩化时被晚期自然金矿化叠加而形成。自然金... 本文通过对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类型、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的研究,认为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是由早期产生的不含金石英脉在遭受碎裂和糜棱岩化时被晚期自然金矿化叠加而形成。自然金矿化的叠加是通过地下热水作用而实现的,而引起自然金沉淀的因素主要是流体的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含金 石英脉 成矿特征
下载PDF
福建金山花岗质复式岩体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真 邱检生 +2 位作者 蒋少涌 徐夕生 胡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527,共13页
金山复式岩体位于福建南部华安县和南靖县交界地区,为一燕山晚期的花岗质复式大岩基,由早白垩世早期的华安洋竹径单元(锆石U-Pb年龄为140.3±1.2Ma)和早白垩世晚期的南靖龙山单元(锆石U-Pb年龄为105.1±0.8Ma)组成。复式岩体东... 金山复式岩体位于福建南部华安县和南靖县交界地区,为一燕山晚期的花岗质复式大岩基,由早白垩世早期的华安洋竹径单元(锆石U-Pb年龄为140.3±1.2Ma)和早白垩世晚期的南靖龙山单元(锆石U-Pb年龄为105.1±0.8Ma)组成。复式岩体东部的洋竹径单元主体岩性为中粒钾长花岗岩,在中心部位发育部分黑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上,该单元岩石总体为弱过铝质(A/NKC值变化于1.00~1.05),富硅,碱含量中等(K2O+Na2O介于8.30%~8.84%),碱铝指数(AKI值)变化于0.80~0.90,富钾(K2O含量变化于4.59%~5.58%,K2O/Na2O值介于1.18~1.95),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h、Th等),贫Ba、Sr、Ti、P,Rb/Sr值高,具中到强的铕负异常。复式岩体西部的龙山单元主体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洋竹径单元相比,其硅、碱含量及Rb/Sr值均相对偏低,轻重稀土比值更高,而铕负异常相对不明显。复式岩体各单元岩石的Ga/Al值以及Zr、Nb、Ce、Y等高场强元素含量较之典型的A型花岗岩均偏低,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指示该复式岩体应属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洋竹径单元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具有一致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值分别为-1.13和-1.16~-1.94,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二者应为同源岩浆经分异演化的产物。龙山单元的成岩年龄明显晚于洋竹径单元,二者有约35Ma的成岩时差,且该单元的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洋竹径单元存在较明显的差别,相关的元素演变趋势表明两单元岩石不可能为同一原始岩浆分异演化所形成,而应是不同岩浆事件的产物。综合分析表明,金山复式岩体极可能是在弧后伸展背景下,由于持续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早期底侵物质(初生地壳)与古老基底地壳混合的地壳原岩叠次熔融复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福建金山复式岩体
下载PDF
江西金山金矿田矿床工业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开平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金山金矿田金山、石坞、朱林西、雷高雾4个矿区(床)同产于一条含矿剪切带,主矿体为同一地质体,但各矿区(段)分别采用"1、3、5","1、2、4"指标圈矿,技术上不尽合理,且与当前黄金价格变化脱节。据近年黄金市场价格、... 金山金矿田金山、石坞、朱林西、雷高雾4个矿区(床)同产于一条含矿剪切带,主矿体为同一地质体,但各矿区(段)分别采用"1、3、5","1、2、4"指标圈矿,技术上不尽合理,且与当前黄金价格变化脱节。据近年黄金市场价格、矿山技术经济指标,采用"1、1.5、2.2"指标重新圈矿,矿体变得厚大,走向倾向连续性更为稳定,四个矿区可利用资源储量由原来70 183.54 kg增加到106 757.45 kg,矿块生产能力有所提高,矿区的服务年限有所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 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 金山金矿田
下载PDF
招远金山金矿特征及深部含矿性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文丰 姚德刚 王凤华 《吉林地质》 2011年第1期48-52,64,共6页
金山金矿位于招掖金矿带的中西部,该区岩性为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弱片麻状细粒石榴二长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大草屋单元斑状细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断裂构造发育,规模较小。矿床成因为热液型,属小型蚀变岩... 金山金矿位于招掖金矿带的中西部,该区岩性为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弱片麻状细粒石榴二长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大草屋单元斑状细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断裂构造发育,规模较小。矿床成因为热液型,属小型蚀变岩型金矿,形成于玲珑岩体侵入后期,主要分布有两条矿体,长分别为112 m和370 m,斜深104 m和133 m,真厚度0.40 m和1.54 m,平均品位分别为19.68×10-6及3.67×10-6。矿体分别赋存在80 m及-15 m标高之上。根据其成因分析及深部钻孔控制,认为本区深部含矿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金矿 玲珑超单元 郭家岭超单元 热液型 深部含矿性
下载PDF
甘肃金山、马泉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其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洪波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10,共10页
金山、马泉金矿床是礼县-白云-山阳大断裂西段膨大、分支锐角夹持区的两个中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等要素的对比分析;对中川岩体及含金性特征及中石炭统、中泥盆统含金性的研究,认为金矿的金源应来自浅... 金山、马泉金矿床是礼县-白云-山阳大断裂西段膨大、分支锐角夹持区的两个中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等要素的对比分析;对中川岩体及含金性特征及中石炭统、中泥盆统含金性的研究,认为金矿的金源应来自浅部地层。通过对石英样品δ18O的测定,认为矿石的主要物质成分——氧来自地层;通过成矿溶液水的氧氢同位素特征的测定,认为成矿溶液水是少量岩浆水渗入了大量的大气降水组成的混合热液水;通过分析硫同位素特征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认为硫具深源性,而稀土元素来自地层。对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认为在中低温弱矿化度、弱酸性、弱还原条件下成矿。中川岩体是矿床形成的热源体;矿床应属微细浸染型(即卡林型)金矿床。认为这2个矿床应属较大的金矿床,在以后的地质勘查中应统筹考虑、(特别是在两个矿床的结合部),以便扩大金矿床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床类型 对比研究 金山-马泉
下载PDF
德兴市朱林西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基本规律分析
7
作者 刘建平 朱聪 +2 位作者 李宁 周城 吴小林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24期129-131,共3页
朱林西金矿床地处赣东北韧性剪切带蛇绿岩构造混杂带中的金山推覆剪切变形带中[1]。矿区控矿构造为金山-朱林韧性剪切带(Ⅰ1)和西蒋-石碑韧性剪切带(Ⅰ2)。V1、V8是主矿体,矿体呈"三位一体"产出,矿体主要赋存在韧性剪切带应... 朱林西金矿床地处赣东北韧性剪切带蛇绿岩构造混杂带中的金山推覆剪切变形带中[1]。矿区控矿构造为金山-朱林韧性剪切带(Ⅰ1)和西蒋-石碑韧性剪切带(Ⅰ2)。V1、V8是主矿体,矿体呈"三位一体"产出,矿体主要赋存在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的超糜棱岩、糜棱岩带中,产状严格受主剪切面控制,呈似层状,舒缓波状产出。本文通过分析其矿床地质特征,得出了矿床多层韧性剪切带控矿、容矿的特征,总结出该矿床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丰富了"金山式"金矿的成矿理论,预测矿区边深部具有成矿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金矿床 推覆剪切 韧性剪切带 “金山式”金矿
下载PDF
云开地区庞西垌-金山银金矿田元素迁移特征及成矿地质过程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玺 郑义 +1 位作者 虞鹏鹏 曾长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5-380,共16页
粤西‒桂东交界的庞西垌‒金山矿田位于扬子和华夏地块构造结合的钦-杭成矿带内。矿田主要包括庞西垌、金山、中苏、竹根坡、高村等银金矿床,已探明银储量超过1400 t,平均品位195 g/t,金储量超过10 t,是我国重要的银金成矿基地。该矿田中... 粤西‒桂东交界的庞西垌‒金山矿田位于扬子和华夏地块构造结合的钦-杭成矿带内。矿田主要包括庞西垌、金山、中苏、竹根坡、高村等银金矿床,已探明银储量超过1400 t,平均品位195 g/t,金储量超过10 t,是我国重要的银金成矿基地。该矿田中,庞西垌‒金山断裂带是主要的控矿和含矿构造;矿体与该断裂韧脆性特征密切相关。本文对庞西垌断裂带与围岩的接触带做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剖面测量,发现断裂中心部位为糜棱岩往北西及南东是对称的碎裂岩、花岗片麻质压碎岩(或压碎状花岗片麻岩),接触带两侧为未经蚀变和变形的花岗片麻岩和花岗岩。蚀变带岩石成分迁移结果表明,庞西垌矿区Th、Al、U、Hf、Na和Nb相对迁出、Fe相对迁入,其余元素如Ca、Mg、Y、Ba和K在压碎岩中相对迁入,碎裂岩中相对迁出;金山矿区Si、Ca、Fe、Mg、Y、Nb、Ta和Mn均相对未蚀变岩迁出,Th、Al和Rb则相对迁入,U、Hf、Na和Ba的迁入迁出状态取决于何种蚀变岩性。前人研究表明,庞西垌矿床主成矿期包裹体具有富CO2特点,表现为中低温、低盐度特点,与典型造山型金矿一致。庞西垌和金山矿床矿体产出位置与花岗片麻岩关系密切,矿体稀土元素特征与花岗片麻岩相近,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围岩花岗片麻岩类似,表明矿质可能来源于断裂带接触的花岗片麻岩。结合庞西垌‒金山矿田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矿体就位与断裂带燕山期韧脆性剪切带形成的破裂面密切相关,高孔隙度的压碎岩、碎裂岩为流体的迁移和沉淀提供了极佳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 钦-杭成矿带 庞西垌‒金山矿田 韧脆性剪切带 蚀变岩成分迁移
下载PDF
石坞金矿成矿规律浅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方结平 万国春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9年第2期4-5,9,共3页
概括介绍了石坞金矿矿床受上、下两层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地质特征,对该矿的矿床成因及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金山金矿田 石坞金矿床 韧性剪切带 成因类型 矿化富集规律.
下载PDF
弹性体交联密度测定仪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芦明 宋永莱 +2 位作者 袁其凤 刘洪 黄志萍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交联密度测定仪。该仪器可在小形变范围内通过测定溶胀平衡试样的载荷形变曲线,进而求出弹性体交联密度,其测试灵敏度和精密度较原仪器有明显提高,可用于复合固体推进剂等各种热固性弹性体交联密度的测定。
关键词 弹性体 复合固体推进剂 交联密度 密度测定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