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oziwan-Majiashan Area of Jiyuan Oilfield Analysis of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 Factors in Long 4 5 Section
1
作者 Zhengxi Cui Zhipeng Zhang Mingling Shen 《Open Journal of Yangtze Oil and Gas》 2024年第2期48-64,共17页
Based on the shee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high pressure mercury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takes Jiyuan oilfield-Ma Jia mountain district 4 5 sandstone reservoi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reservoir ... Based on the shee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high pressure mercury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takes Jiyuan oilfield-Ma Jia mountain district 4 5 sandstone reservoi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reservoir petrology, pore type and porosity, permeability, the system analyzed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ontro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stone in the 4 5 section of Baoziwan-Majiashan area of Jiyuan oilfield is fine in size and high in filling content. The pore types were dominated by intergranular pores and dissolved pores, with a low face rate. The reservoir property is relatively poor, with mean porosity of 11.11% and mean permeability of 1.16 × 10<sup>−</sup><sup>3</sup> µm<sup>2</sup>. In the low porous, low otonic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vely high pore hypertonic areas.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should play a destructive role in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dissolution shoul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reservoir properties. Compaction adjusts the migration of clay minerals and miscellaneous bases in the original sediment in the study area, greatly reducing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ment cement, carbonate cementation and some quartz secondary compounds reduces the storage space;the dissolution effect, especially the secondary dissolution pores of the reservoir, which obviously improv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jiyuan Area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Control Factor Long 4 5 Section
下载PDF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reservoir accumulation of Triassic Chang 6 Member in Jiyuan-Wuqi area,Ordos Basin,NW China
2
作者 CHEN Shijia LEI Junjie +5 位作者 LIU Chun YAO Jingli LI Yong LI Shixiang SU Kaiming XIAO Zhengl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2期253-264,共12页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Jiyuan-Wuqi area, Ordos Basin, the Chang 6 reservoir is contacted to the Chang 7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but the oil pool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nd complex in oil and water d...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Jiyuan-Wuqi area, Ordos Basin, the Chang 6 reservoir is contacted to the Chang 7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but the oil pool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nd complex in oil and water distribution. Through cores observation and fracture statistics,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physical property, mercury injection, logging and geochemical data, and comparisons of the sandbodies scales,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rgillaceous laminae and fractures between source and reservoir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oil-bearing areas and in the central water producing area, it is found that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atterns are different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provenance were sorted out.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ude oil in the eastern area has different Pr/Ph and sterane distribution from that in the western area. The oil and gas primarily migrated vertically.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nd favorable source-reservoir-cap combination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large-scal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Vertically, the oil and gas enrichment is controlled by the scale of sandbody and the difference of physical properties, while on the plane, it is controlled by the connectivity of sandbodies, the argillaceous laminae between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and the fractures. The sandbodies of oil-rich zone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areas have large thickness, low shale content, good physical properties, weak heterogeneity, few argillaceous laminae and abundant fractures, all of which are favorable for the vertica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In contrast, in the middle area with converging provenances, the reservoirs, composed of thin sandbodies, features rapid variation in litholog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strong heterogeneity, poor continuity of sandbodies, abundant argillaceous laminae between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and few fractures,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oil and gas to migrate vertically, and results in low oil enrichment degree ultimatel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continental multiple-provenance tight reservoirs, not only the good-property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s, but more importantly the source-reservoir contact relationship and the effect of fractures on th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6 MEMBER oil RESERVOIR distribu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difference jiyuan-Wuqi area ORDOS basin
下载PDF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分析
3
作者 廖宇斌 李涛 +3 位作者 于志栋 肖骁 王守志 刘国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6-2254,共9页
为确定长8油层储层现今表征,储层物性受黏土矿物胶结物控制模式,储层沉积作用和沉积后期所经历的成岩变化,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储层基本特征和成岩作用及沉积作用,在整体低渗的背景下,部分位于相对渗透率较高区域的油井... 为确定长8油层储层现今表征,储层物性受黏土矿物胶结物控制模式,储层沉积作用和沉积后期所经历的成岩变化,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储层基本特征和成岩作用及沉积作用,在整体低渗的背景下,部分位于相对渗透率较高区域的油井有较高的产量,理清研究区长8储层富集规律,对地区内岩石孔隙度下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姬塬地区有利储层多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特别是砂体中心部位储层物性是最好,可见长8油层组的储集性能和渗流性能好,即粒间孔型、粒间孔+溶孔型和溶孔+粒间孔型。溶孔型、粒间孔+微孔型两种孔隙组合类型的渗流性能较差。微孔型和溶孔+微孔型两种孔隙组合类型的储集空间主要由半径极小的微孔构成,连通性较差,其孔隙内表面积和渗流阻力,储集性能和渗流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8油层组 姬塬地区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姬塬油田浅层高效油藏识别方法的应用
4
作者 贺燚平 张悦 +3 位作者 路巍 罗仁敏 杨浩 付小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油藏埋深浅、储层孔渗条件好,具备较高的经济开发效益,但由于姬塬油田勘探开发程度高,目前尚未发现的浅层高效油藏存在隐蔽性强、油藏规模小、局部富集高产等特征,常规的勘探评价方法难以满足实际效益建产需求。因此,本文... 鄂尔多斯盆地油藏埋深浅、储层孔渗条件好,具备较高的经济开发效益,但由于姬塬油田勘探开发程度高,目前尚未发现的浅层高效油藏存在隐蔽性强、油藏规模小、局部富集高产等特征,常规的勘探评价方法难以满足实际效益建产需求。因此,本文立足于生产实践,以老井复查为基础,创新形成了5项关键技术:目标区预测技术、精细砂体刻画及预测技术、精细测井二次解释技术、有利区优选技术、措施井优选评价技术。建立了浅层高效油藏识别技术序列,应用此技术序列成功勘探开发了G179长2油藏,达产年井均产能3.4 t。结果表明,浅层高效油藏在有利区范围内取得了滚动建产效益好的成果。研究成果对于姬塬油田浅层高效油藏的勘探开发具备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油田 浅层高效油藏 识别方法 勘探开发
下载PDF
古环境、古气候分析对P-T之交灭绝事件的启示——以豫西济源孙家沟组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伟 许欣 +5 位作者 齐永安 邢智峰 刘云龙 李婉颖 吴盼盼 张湘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2-408,共17页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和陆地均经历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危机,大灭绝事件前后沉积环境的恢复及古气候的重建是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的基础。济源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二叠纪—三叠纪陆相地层发育完整且接触清晰,是研究华北板块二...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和陆地均经历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危机,大灭绝事件前后沉积环境的恢复及古气候的重建是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的基础。济源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二叠纪—三叠纪陆相地层发育完整且接触清晰,是研究华北板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气候和沉积环境演化的良好区域。以豫西济源大峪镇剖面孙家沟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济源孙家沟组从下部曲流河环境逐渐过渡为滨湖环境。孙家沟组下、中段地化数据表明当时的年降水量较低,古温度与化学风化强度较高,反映了干旱—半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可能为全球性巨型季风影响的结果,并由此导致了“济源动物群”的消失和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的发育。中段沉积期末期气候向湿润转变,到上段顶部干旱气候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并持续至早三叠世。整体上,孙家沟组沉积期呈湿润—干旱—半湿润—干旱的气候变化,干旱炎热的气候可能是研究区陆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环境的退化加剧了陆相生物灭绝;根据岩性特征、古气候、古环境、MISS等,综合推测P-T之交灭绝事件发生在孙家沟组沉积期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源盆地 孙家沟组 沉积环境 古气候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灭绝事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古河道砂岩储集层成岩演化及主要胶结物来源
6
作者 杨尚锋 鲍志东 +8 位作者 沈延伟 高银山 林艳波 朱立华 陈小宏 丁圣 朱博华 齐晴 李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6-919,共14页
成岩作用直接影响储集层物性演化进而控制储集层品质,厘清储集层成岩作用的相对先后顺序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染色)薄片、扫描电镜(SEM)、阴极发光(CL)、X衍射、流体包裹体以及碳氧同位素等多种测试手... 成岩作用直接影响储集层物性演化进而控制储集层品质,厘清储集层成岩作用的相对先后顺序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染色)薄片、扫描电镜(SEM)、阴极发光(CL)、X衍射、流体包裹体以及碳氧同位素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古河道砂岩成岩演化过程及其主要胶结物来源进行研究,并定量分析了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对粒间孔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延安组古河道砂岩储集层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平均孔隙度15.1%,平均渗透率19.5×10^(-3)μm^(2),属中孔低渗储集层;先后经历压实、早期胶结、中期溶蚀、晚期胶结和晚期交代等成岩作用;其中,铁方解石胶结物含量最高,高岭石分布最广泛。胶结作用是原始粒间孔隙体积减少的最主要贡献者,平均贡献量为37.5%;压实作用次之,平均贡献量为29.4%。方解石胶结物直接来源于与大气降水相关的成岩流体,白云石是早期方解石与薄煤层、泥岩热演化产物联合供源,铁方解石则直接来源于薄煤层和泥岩夹层的热演化产物。本次研究建立了姬塬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古河道砂岩储集层的成岩演化序列,可为后续深入勘探、开发提供储集层评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胶结物来源 延安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致密砂岩石油富集规律
7
作者 王伟 焦彤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新安边致密油藏发现,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通过铸体薄片、压汞测试、测井资料和岩心观察等手段,结合生产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姬塬致密油藏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规模发育的优质烃源岩是... 新安边致密油藏发现,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通过铸体薄片、压汞测试、测井资料和岩心观察等手段,结合生产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姬塬致密油藏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规模发育的优质烃源岩是致密砂岩油藏的基础,储层孔隙结构以微米级孔隙和纳米级喉道为主,其中高渗流能力的喉道是石油运移主要通道。由于毛细管力的阻碍,运移进储层的油水混合物未产生明显分异,在砂体中大面积、低丰度分布。研究区致密砂岩油藏主要受储层的规模及渗流性影响,勘探有利区集中在砂体连片发育的高渗透有利成岩相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致密油藏 石油富集规律
下载PDF
豫西济源地区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湖相遗迹化石及遗迹组构 被引量:22
8
作者 胡斌 杨文涛 +2 位作者 宋慧波 王敏 钟明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3-582,共10页
豫西济源地区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滨浅湖沉积中动物遗迹化石共鉴定出9个遗迹属10个遗迹种。包括Areni-colites isp.,Beaconites coronus,Cylindricum isp.,Palaeophycus heberti,Palaeophycus tubularis,Planolites isp.,Psilonich-nus isp... 豫西济源地区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滨浅湖沉积中动物遗迹化石共鉴定出9个遗迹属10个遗迹种。包括Areni-colites isp.,Beaconites coronus,Cylindricum isp.,Palaeophycus heberti,Palaeophycus tubularis,Planolites isp.,Psilonich-nus isp.,Scoyenia gracilis,Skolithos linearis和Taenidium barretti等。根据遗迹化石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可识别出三种遗迹组构1)Scoyenia遗迹组构,反映了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滨湖沉积环境;2)Planolites—Taenidium遗迹组构,属于湖泊水体逐渐变浅的浅湖沉积环境;3)Psilonichnus遗迹组构,代表了水动力由弱到强的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源 三叠纪 湖泊沉积环境 遗迹化石 和尚沟组
下载PDF
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4
9
作者 焦艳军 王广才 +3 位作者 崔霖峰 韩永 胡亚男 陈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2-968,共7页
运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作为水循环过程的示踪剂,研究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现场调查,系统地采集了该区浅层、中深层地下水和河水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水化学成分(K+、Na+、Ca2+、Mg2+、Cl-、SO2-4、HCO-3)和... 运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作为水循环过程的示踪剂,研究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现场调查,系统地采集了该区浅层、中深层地下水和河水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水化学成分(K+、Na+、Ca2+、Mg2+、Cl-、SO2-4、HCO-3)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组分(D、18O)测定.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测定结果,揭示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特征.水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济源盆地水体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Mg,属于低矿化度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水联系紧密,不同水体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到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大气降水是盆地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在接受降水的补给后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中深层地下水受蒸发影响较小,浅层地下水和河水受蒸发影响较大.浅层地下水和河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表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补给,中深层地下水接受北部太行山区的径流补给,补给高程为620—118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水循环 济源盆地
下载PDF
豫西济源盆地侏罗系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和物源示踪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明龙 郑德顺 +4 位作者 戴光忠 刘昌雄 周璐 程涌 李成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本文通过对济源盆地侏罗系泥质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探讨了其形成的环境和物源。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后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式,δEu均值0.64,中度负异常,δCe均值0.90,轻微亏损,LREE/HREE、(La/Yb)N均值分别为9.1... 本文通过对济源盆地侏罗系泥质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探讨了其形成的环境和物源。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后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式,δEu均值0.64,中度负异常,δCe均值0.90,轻微亏损,LREE/HREE、(La/Yb)N均值分别为9.1和9.5,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该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及物源特征,结果表明:济源盆地侏罗纪总体处于弱氧化—还原环境,且还原性自下而上依次减弱,水体逐渐变浅;早侏罗世鞍腰组和中侏罗世早期杨树庄组沉积时期,济源盆地处于鄂尔多斯大型盆地开放体系中,气候逐渐干旱并未影响水体盐度,总体为淡水沉积;中侏罗世晚期马凹组沉积时期,太行山复背斜隆升使济源盆地完全封闭,气候干旱造成水体盐度增大,总体为半咸水沉积;济源盆地侏罗系沉积物源自下而上有长英质物质逐步减少、基性火成物质逐步增加的趋势,说明济源盆地在侏罗纪受到太行山复背斜隆升和剥蚀的控制,其早期大量物源来自复背斜上被剥蚀的复旋回长英质盖层,到晚期,随着复背斜的隆升和剥蚀的加强,其核部古元古—太古界基性物质成为盆地重要的沉积物源之一。与此同时,秦岭造山带也向济源盆地侏罗系贡献了部分物源。因此,济源盆地的侏罗系揭示了太行山复背斜逐步隆升-剥蚀的过程,成为我们理解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一个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济源盆地 地球化学 物源 沉积环境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中生代济源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秦岭、太行山隆升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文涛 王敏 杜远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74,共15页
中生代是济源盆地形成并发展的重要时期。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造山以及太行山在中侏罗世隆升对济源盆地的沉积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这段时间,盆地始终处在一个盆山相互作用的阶段,将盆地与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联系起来,有利于更好的认识这... 中生代是济源盆地形成并发展的重要时期。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造山以及太行山在中侏罗世隆升对济源盆地的沉积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这段时间,盆地始终处在一个盆山相互作用的阶段,将盆地与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联系起来,有利于更好的认识这一构造沉积响应过程。本文通过对济源盆地中生代地层、沉积及其充填特征的研究,将盆地中生界划分为4个构造层序:TS1、TS2、TS3、TS4,其中TS1充填了下三叠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和中三叠统二马营组、油房庄组,它是在扬子、秦岭及华北板块汇聚的背景下形成的内陆克拉通型层序。TS2、TS3分别充填了上三叠统椿树腰组、谭庄组和下侏罗统鞍腰组(义马组)、中侏罗统杨树庄组,它们都具有前陆盆地型充填特征,分别响应的是秦岭造山带造山作用沿洛南—栾川断裂以及三门峡—鲁山—舞阳断裂发生的逆冲推覆作用。TS4充填的是中侏罗统马凹组,受太行山隆升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厚层的磨拉石堆积。在此基础上,可将济源盆地盆山系统演化归为3个阶段:早—中三叠世大陆基底隆升与内陆克拉通型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秦岭造山与前陆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太行山隆升与山间盆地。显然,济源盆地响应了秦岭造山及太行山隆升,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造山表现为两次逆冲推覆作用,而太行山主体隆升应在中侏罗世晚期,标志着华北克拉通破坏进入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秦岭造山带 太行山 济源盆地 盆山系统演化
下载PDF
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砂岩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明龙 郑德顺 +2 位作者 龚文磊 周璐 程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5-31,共7页
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下段发育厚约80m的中细粒砂岩,前人在许多文献中称其为长石石英砂岩。通过对所取砂岩样品薄片镜下观察,将其命名为岩屑石英砂岩。该段砂岩自下而上粒度具有以下特征:平均粒径(Mz)总体由大变小,标准偏差(σ)反映... 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下段发育厚约80m的中细粒砂岩,前人在许多文献中称其为长石石英砂岩。通过对所取砂岩样品薄片镜下观察,将其命名为岩屑石英砂岩。该段砂岩自下而上粒度具有以下特征:平均粒径(Mz)总体由大变小,标准偏差(σ)反映砂岩分选由中等逐渐变好,标准偏差(σ)和偏度(SK1)都具有典型河流沉积物特征。频率曲线表现为不对称三峰或双峰,概率累积曲线由"低斜四段"式渐变为"高斜跳悬两段"式。该套砂岩沉积时期水流不稳,有多期洪流出现,表现为平均粒径和标准偏差的局部来回振荡。其C-M图显示主要发育牵引流PQ、QR、RS段,符合经典曲流河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曲流河 沉积环境 马凹组 济源盆地
下载PDF
济源盆地谭庄组(T_(2-3))上段湖相沉积及遗迹化石特征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国成 曾玉凤 +1 位作者 Buatois LA Mangano MG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济源市西南郊出露有中—上三叠统谭庄组,代表了济源中生代盆地充填的一部分。在湖相剖面中识别出六种岩相组成的两类相序,相序 1呈叠置的向上变粗的序列,由下到上由富有机质页岩 (相E,类型Ⅰ ),纹层粉砂岩 (相A)和水流波痕层理砂岩(相B... 济源市西南郊出露有中—上三叠统谭庄组,代表了济源中生代盆地充填的一部分。在湖相剖面中识别出六种岩相组成的两类相序,相序 1呈叠置的向上变粗的序列,由下到上由富有机质页岩 (相E,类型Ⅰ ),纹层粉砂岩 (相A)和水流波痕层理砂岩(相B)组成,记录了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常年性开放湖泊中小型河口坝三角洲的进积作用;相序 2缺少明显的垂直序列,由互层状细粒碳酸盐岩和粉砂岩(相C),变形层理和波浪改造砂岩 (相D),富有机质页岩(相E,类型Ⅱ)和粘土岩组成,虽然也代表了常年性开放浅水湖泊体系,但反映出很强的季节性气候控制特征。湖相剖面的相C中发育丰富的Skolithoslinearis组合,也反映出底层受季节性气候控制。文章深入探讨了该组上段浅湖沉积的环境演替及气候对沉积作用的控制作用,在湖泊演化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过几次水体分层。根据晚三叠世时期的古地理重建,推测谭庄组上段湖相沉积反映出的强烈季节性可以用潘加亚巨型季风影响的设想模式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沉积 谭庄组 盆地充填 上三叠统 气候控制 古地理重建 季风 遗迹化石 晚三叠世 演替
下载PDF
济源盆地三叠系与侏罗系界线地层沉积相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智平 马在平 周瑶琪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5,共6页
对济源盆地承留三皇村的三叠系与侏罗系界线剖面地层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 ,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沉积环境中的元素共生组合关系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该剖面晚三叠世末期的谭庄组上部至早侏罗世的鞍腰组底部可划分出半深... 对济源盆地承留三皇村的三叠系与侏罗系界线剖面地层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 ,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沉积环境中的元素共生组合关系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该剖面晚三叠世末期的谭庄组上部至早侏罗世的鞍腰组底部可划分出半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及冲积平原的河漫滩和泛滥盆地亚相等类型。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 ,元素的组合关系、分布特征不同。除了元素本身具有不同的化学特征外 ,沉积环境的水体深度、与物源区的距离、沉积物的粒度大小、水体介质的化学性质 (盐度、pH值、Eh值 )等因素也决定着元素在沉积岩中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济源盆地 三叠系 罗系 界线地层 沉积相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特征 元素分布
下载PDF
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上段混合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德顺 程涌 +4 位作者 李明龙 吴伟 周璐 孙风波 王鹏晓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目前陆相地层的混合沉积研究相对薄弱。混合沉积在豫西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上段较发育,本文综合应用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古生物地层学方法对其特征及控制...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目前陆相地层的混合沉积研究相对薄弱。混合沉积在豫西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上段较发育,本文综合应用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古生物地层学方法对其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凹组上段发育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和含灰泥岩等多种岩性组成的成分混合沉积和由其夹层或互层组成的结构混合沉积,较干燥炎热气候条件及弱氧化-弱还原的半咸水环境有利于混合沉积发育,混合沉积是古构造、古气候和物源供给共同控制的结果。本研究对于充实沉积机理理论有一定的意义,亦为陆相混合沉积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沉积 混积岩 马凹组 地球化学 济源盆地
下载PDF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87
16
作者 韩永林 王成玉 +4 位作者 王海红 李士春 郑荣才 王昌勇 廖一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7-1064,共8页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偏西部地区,晚三叠世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的物源控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上三叠统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物源方向、古生物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偏西部地区,晚三叠世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的物源控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上三叠统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物源方向、古生物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长8沉积时期姬塬地区地形平缓,河流作用较弱,主要发育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沉积作用和砂体展布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方向控制明显,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意义,表现为:①湖平面上升期,湖岸线快速向物源方向迁移,以发育长条状和鸟足状水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②下降期以发育三角洲平原为主,来自不同物源方向的前缘砂体在研究区中部交汇;③湖平面上升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席状发育以及岩性遮挡条件更好,因而比湖平面下降期发育的砂体更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 长8油层组 浅水三角洲 岩性油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_8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马海勇 周立发 +3 位作者 张小刚 韩天佑 李继宏 刘广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生的溶蚀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孔隙的连通性和渗透性,成岩早期形成的绿泥石粘土膜保留了大量原生粒间孔,保持了较好的储层物性。结合成岩作用和沉积特征,研究区可划分出4种主要成岩相带。长石溶蚀成岩相和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是最为有利的成岩相带,分布在刘卯塬—堡子湾一带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以及小涧子一带三角洲分流河道交汇处的砂体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长8储层 三叠系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大油田多层系复合成藏机理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27
18
作者 付金华 李士祥 +3 位作者 刘显阳 杨时雨 罗安湘 惠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5期1-9,共9页
姬塬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延安组、富县组和三叠系延长组均已发现了油藏,发现了储量规模超10×108t级的姬塬大油田。姬塬地区发生了多期湖平面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湖平面的变化形成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 姬塬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延安组、富县组和三叠系延长组均已发现了油藏,发现了储量规模超10×108t级的姬塬大油田。姬塬地区发生了多期湖平面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湖平面的变化形成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滨浅湖砂质滩坝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姬塬地区烃源岩厚度大,具有强大的生排烃能力,生烃增压产生的过剩压力为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生成的油气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沿着裂缝型、裂缝—砂体型、裂缝—不整合面型、裂缝—砂体—不整合面型和砂体型等多种输导体系运移成藏,形成了多层系复合成藏的含油局面。储层致密与油气成藏基本同步进行,具有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研究认为姬塬地区具有"生烃增压、双向主动排烃、近源运聚、多种输导、差异聚集"的成藏特征,姬塬大油田的发现得益于地质理论的创新、勘探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勘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大油田 成藏机理 多层系 勘探意义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裂缝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启宇 郑荣才 +2 位作者 梁晓伟 辛红刚 王昌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8,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及长4+5油层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广泛发育的裂缝系统对储层物性改善和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综合应用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结合测井及镜下鉴定资料对该地区裂缝发育...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及长4+5油层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广泛发育的裂缝系统对储层物性改善和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综合应用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结合测井及镜下鉴定资料对该地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各油层组发育早期东西向和北西-南东向共轭剪切裂缝为主,晚期南北向和北东-南西向共轭剪切裂缝次之的2组高角度裂缝,且多为未充填的有效裂缝;在特定沉积相带背景下的燕山期构造运动和盆地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形成过程的超压作用,是裂缝形成的重要因素;裂缝大量存在是研究区各油层组储层低孔却具备相对高渗带的主要原因,也为油气后期幕式快速充注成藏提供了通道条件,使低孔背景条件下的相对高渗带成为油气富集成藏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裂缝 延长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成岩相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昌勇 王成玉 +3 位作者 梁晓伟 李士祥 辛红刚 郑荣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604,共9页
在综合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期次与成岩流体性质,得到:①研究区长8油层组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自生矿物的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②沉积相对成岩作... 在综合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期次与成岩流体性质,得到:①研究区长8油层组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自生矿物的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②沉积相对成岩作用的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受古湖岸线位置控制的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是原生粒间孔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③压实-压溶作用是造成孔隙缩减的主要原因,这一成岩作用贯穿整个成岩阶段;④自生矿物充填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从早成岩阶段B期延续到中成岩阶段A1期,对储层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溶蚀和破裂作用主要发生在早成岩阶段B期和中成岩阶段A1期,对改善储层物性意义重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将研究区长8油层组划为致密泥岩压实相、绿泥石环边胶结—溶蚀相、溶蚀—碳酸盐胶结相及方解石连生胶结相4个成岩相组合。储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相控制,研究区中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区的绿泥石环边胶结—溶蚀成岩相带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流体 成岩相 长8油层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