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itation and Distortion---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on of John Dryden and Translation Theory of Mao dun
1
作者 Li Yihu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翻译过程 模仿 扭曲 空间限制 时间 相似
下载PDF
Literature Assertions of John Dryden Reflected in Mac Flecknoe
2
作者 景韵 《海外英语》 2015年第7期233-235,共3页
John Dryden’s poem Mac Flecknoe satirizes his literary enemy Thomas Shadwell by the aid of the image of Flecknoewhile it reveals some of his literature assertions.This paper tries to expound them from the following t... John Dryden’s poem Mac Flecknoe satirizes his literary enemy Thomas Shadwell by the aid of the image of Flecknoewhile it reveals some of his literature assertions.This paper tries to expound them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perspectives:the attitudes towards Ben Johnson,the proposals for drama language and the selection,and the attitudes towards French classicism forthe purpose of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about John Dryd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hn dryden MAC Flecknoe LITERATURE ASSERTION
下载PDF
英国文学公共领域、咖啡馆与约翰·德莱顿的文学公共活动 被引量:1
3
作者 霍盛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38-143,共6页
哈贝马斯在研究资本阶级公共领域时提出了"文学公共领域"的概念,并指出这一领域的出现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英国文学家通过在咖啡馆中进行的文学公共活动介入他们所关注的公共问题,德莱顿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位。以他... 哈贝马斯在研究资本阶级公共领域时提出了"文学公共领域"的概念,并指出这一领域的出现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英国文学家通过在咖啡馆中进行的文学公共活动介入他们所关注的公共问题,德莱顿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位。以他为首的一批英国作家通过在维尔咖啡馆中对文学话题的讨论和辩论,训练了资产阶级使用文学实施的"辩论机制""理性交往"以及"公共舆论",从而间接促进英国文学公共领域迅速走向顶峰并继而向资产阶级政治公共领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公共领域 维尔咖啡馆 约翰·德莱顿
下载PDF
论梁启超“豪杰译”与德莱顿“拟译”之异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丹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6期62-63,共2页
清朝末年,"豪杰译"出现并盛行于中国译坛。"豪杰译"与英国翻译家德莱顿提出的"拟译"都主张在翻译时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不同的是作为翻译清末政治小说的主要方法",豪杰译"以其杂糅的文... 清朝末年,"豪杰译"出现并盛行于中国译坛。"豪杰译"与英国翻译家德莱顿提出的"拟译"都主张在翻译时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不同的是作为翻译清末政治小说的主要方法",豪杰译"以其杂糅的文白语体和雄壮激越的气势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德莱顿的"拟译"则没有在英国产生类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豪杰译 德莱顿 拟译 差异
下载PDF
严复与德莱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5
作者 黎晴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47-50,共4页
梳理严复与德莱顿的翻译实践和译论,比较分析两者在翻译标准与方法、翻译之难、翻译目的与功用和译者素养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中外翻译理论共通的内在规律,揭示翻译的复杂性及其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严复 德莱顿 翻译思想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艺化之神与神化之艺:约翰·德莱顿诗歌中的音乐讽喻
6
作者 宣奔昂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8-66,共9页
批评界长期关注音乐对约翰·德莱顿戏剧创作的影响,而少有考察其诗歌对音乐的多重表现。文章从音乐讽喻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圣塞西莉亚节之歌》和《亚历山大的盛宴》,并结合作者的其他诗歌、文论和歌剧来展开讨论,由此发现德莱顿在... 批评界长期关注音乐对约翰·德莱顿戏剧创作的影响,而少有考察其诗歌对音乐的多重表现。文章从音乐讽喻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圣塞西莉亚节之歌》和《亚历山大的盛宴》,并结合作者的其他诗歌、文论和歌剧来展开讨论,由此发现德莱顿在诗歌中用艺术热情代替宗教狂热,又借助音乐将世俗艺术提升至更高精神层次的双向努力,他将两者结合起来推动复辟戏剧超越寓言式书写,达到娱乐与教化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德莱顿 音乐 讽喻 颂诗 复辟戏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