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学家闵福德的翻译策略探赜——基于《鹿鼎记》英译本的个案考察
1
作者 徐赛颖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闵福德披荆斩棘,耗时十年有余,终完成金庸小说《鹿鼎记》的英译并出版。研究发现,闵福德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他之所以选择最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学——《鹿鼎记》加以译介,是为了能给西方读者呈现“最好的中国”。在翻译过程中,他... 闵福德披荆斩棘,耗时十年有余,终完成金庸小说《鹿鼎记》的英译并出版。研究发现,闵福德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他之所以选择最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学——《鹿鼎记》加以译介,是为了能给西方读者呈现“最好的中国”。在翻译过程中,他秉持文化传递和读者关怀的立场,通过改编文本结构、解构章回标题、直译武功招式、建构副文本等多样化翻译策略,成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实现了《鹿鼎记》的顺利“西游”,为中国武侠文学“走出去”并“走进去”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福德 中国武侠文学 《鹿鼎记》 翻译目的 翻译策略
下载PDF
闵福德《聊斋志异》译本显化翻译研究
2
作者 周畅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2期75-88,共14页
文章以闵福德《聊斋志异》显化翻译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二对一”对比研究模式,对照原作,同时参照翟理斯译本,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显化三个层面以及显性显化翻译和隐性显化翻译两个类别剖析31篇重合选择的故事,认为闵福... 文章以闵福德《聊斋志异》显化翻译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二对一”对比研究模式,对照原作,同时参照翟理斯译本,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显化三个层面以及显性显化翻译和隐性显化翻译两个类别剖析31篇重合选择的故事,认为闵福德显化翻译导向译本准确、晓畅易懂的风格。文章进一步分析显化翻译的深层动因在于闵福德沟通中西的文化立场与重构两个层面的“异”的翻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福德 聊斋 显化 动因
下载PDF
译者闵福德研究(1996—2016):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许明武 王烟朦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闵福德在中国文学领域译笔不辍40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为了解译者闵福德在国内的研究状况,本文对1996—2016年间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学者的相关发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总体态势良好,与国外译... 闵福德在中国文学领域译笔不辍40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为了解译者闵福德在国内的研究状况,本文对1996—2016年间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学者的相关发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总体态势良好,与国外译者研究重点接轨且呈现出跨学科的特征。但还存在研究作品范围窄、中文底本意识弱和研究深度聚焦浅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促进译者闵福德研究及推动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闵福德 中国“大陆、台湾、港澳” 中国文学
下载PDF
闵福德《易经》英译与《易经》外译的两个系统——兼论中华古籍外译的当代化取向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晓农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
闵福德的《易经》英译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其"一本双译"的文本构成,即一个译本包括《易经》"青铜时代"的占筮书译文和"智慧之书"译文,反映了当前《易经》英译的新尝试。迄今的《易经》翻译分为经传合一... 闵福德的《易经》英译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其"一本双译"的文本构成,即一个译本包括《易经》"青铜时代"的占筮书译文和"智慧之书"译文,反映了当前《易经》英译的新尝试。迄今的《易经》翻译分为经传合一、以传解经的译本系统和经传分离、专译古经的译本系统,而两个系统的发展最终可能是"一本一译"。现有译本多属前一系统,后一系统的译本尚不多见。为改变这一失衡状态,应着力将20世纪以来《易经》原貌研究的成果纳入翻译,以体现其文献价值。而前一系统的发展也应注意保持《易经》本文和《易传》等后世注疏在概念层面的差异,避免译文的同质化。推而广之,国内典籍外译界应着力反映近年来学界对原典研究的新成就,而这对中国古籍外语复译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福德 《易经》 翻译 系统 取向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整体细译与整体细评——从霍译《红楼梦》分卷标题的汉译谈起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全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0-70,共11页
受文学批评中"整体细读"法的启发,本文提出了文学翻译中"整体细译"以及文学翻译批评中"整体细评"的两个概念,强调局部与整体的互动以及整体对局部的控制作用,涉及文本内与文本外两大类因素,包括社会文化... 受文学批评中"整体细读"法的启发,本文提出了文学翻译中"整体细译"以及文学翻译批评中"整体细评"的两个概念,强调局部与整体的互动以及整体对局部的控制作用,涉及文本内与文本外两大类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语境、相关互文资源、文本整体以及文本的所有构成成分。继而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霍译《红楼梦》汉英对照版各卷标题的汉译(如把THE GOLDEN DAYS译为"枉入红尘",把THE DREAMER WAKES译为"万境归空"等)和其它典型的英汉互译案例对之进行了验证与说明。如果译者没有整体细译的意识与能力,这些漂亮的译文是不可能出现的。整体细译应遵循整体性与和谐性两大原则,可有效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同时也预设了整体细评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整体细译 整体细评 霍译《红楼梦》
下载PDF
“聊斋自志”闵福德译文中的翻译艺术
6
作者 郝俊杰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90-95,111,共7页
作为研究《聊斋志异》的重要文献,"聊斋自志"引起了历代"聊斋"译家的注意。企鹅图书(Penguin Books)2006年推出的闵福德(John Minford)《聊斋志异》译本中包含了"自志"的翻译。闵福德独辟蹊径,以大量注... 作为研究《聊斋志异》的重要文献,"聊斋自志"引起了历代"聊斋"译家的注意。企鹅图书(Penguin Books)2006年推出的闵福德(John Minford)《聊斋志异》译本中包含了"自志"的翻译。闵福德独辟蹊径,以大量注释传达"自志"的典故意义、以自由诗体再现"自志"骈散结合的句式风格、以英语韵式补偿"自志"的声律特征,以灵活的手法再现"自志"的丰富意象,创造了如影随形、形神兼备的佳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自志 闵福德 翻译艺术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下载PDF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数据再探 被引量:4
7
作者 范若恩 高霞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3期86-93,203,共9页
本文就《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数据进行再探。在对两个译本的传播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思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并无本质差别。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的成就及其所代表的外译经验值... 本文就《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数据进行再探。在对两个译本的传播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思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并无本质差别。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的成就及其所代表的外译经验值得进一步重视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杨宪益 戴乃迭 霍克思 闵福德 传播数据
下载PDF
《孙子兵法》英译本译者主体性蠡测——以翟林奈、闵福德二译本为中心 被引量:3
8
作者 谢道挺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翻译活动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活动得以完成的根本保证,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孙子兵法》翟林奈译本和闵福德译本为译例,从底本选择、体例编排、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四个方面,可深入了解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 《孙子兵法》 译者主体性 比较研究 翟林奈 闵福德
下载PDF
大道至简,妙不可言——闵福德《道德经》英译本评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崔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89-95,共7页
《道德经》是一部深邃玄远的中国文化典籍,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出现过诸多译本。就英译本而言,不乏名流大家的珠玉之作。其中英国汉学家约翰·闵福德的英译本甫于2018年底出版刊行,作为其本人同时也是该部哲学经典的最新翻译成果,便... 《道德经》是一部深邃玄远的中国文化典籍,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出现过诸多译本。就英译本而言,不乏名流大家的珠玉之作。其中英国汉学家约翰·闵福德的英译本甫于2018年底出版刊行,作为其本人同时也是该部哲学经典的最新翻译成果,便是不容忽视的一部作品。文章通过描述性地梳理分析发现,译者治学基础扎实而经验丰富,底本选择依循传统又别具匠心,体例编排合理严谨,译笔行文简约精妙,具有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闵福德 文化典籍
下载PDF
《孙子兵法》英译本译者主体性蠡测——以翟林奈、闵福德二译本为中心
10
作者 谢道挺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活动得以完成的根本保证,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选取《孙子兵法》翟林奈译本和闵福德译本中的译例,从底本选择、体例编排、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四个方面,试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孙子兵法》 译者主体性 比较研究 翟林奈 闵福德
下载PDF
基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卫礼贤和闵福德《易经》翻译对比研究
11
作者 刘禹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23期45-48,共4页
《易经》这部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西方广为传播。20世纪70年代,吉迪恩·图里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该文以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指导,对相隔90年的卫礼贤和闵福德的《易经》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翻译技巧... 《易经》这部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西方广为传播。20世纪70年代,吉迪恩·图里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该文以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指导,对相隔90年的卫礼贤和闵福德的《易经》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翻译技巧,找出制约两位译者的规范。以期为《易经》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易经》的重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规范理论 卫礼贤 闵福德 《易经》
下载PDF
闵福德英译《道德经》探讨
12
作者 黄碧蓉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闵福德英译《道德经》运用了西方读圣经时的传统方法灵读与代入。该译本继承了此前闵译《易经》的经验,以特殊的版面形式再现《道德经》的古老特征,特别注重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传译《道德经》的思想智慧。此外,英译《道德经》还体现... 闵福德英译《道德经》运用了西方读圣经时的传统方法灵读与代入。该译本继承了此前闵译《易经》的经验,以特殊的版面形式再现《道德经》的古老特征,特别注重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传译《道德经》的思想智慧。此外,英译《道德经》还体现了闵福德"奇趣汉学"的翻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福德 《道德经》英译 灵读 代入 奇趣汉学
下载PDF
大易视角下翻译距离的成因与调整原则探讨——以闵福德英译《易经》为例
13
作者 陈东成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9,共10页
《周易》弥纶天地之道,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援易入译并以闵福德英译《易经》为例,阐明翻译是一个涉及“言—象—意”和“意—象—言”多级生发的思维过程,其间原作发生变形,翻译距离由此而生。为适当调整翻译距离,译者应以“致中... 《周易》弥纶天地之道,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援易入译并以闵福德英译《易经》为例,阐明翻译是一个涉及“言—象—意”和“意—象—言”多级生发的思维过程,其间原作发生变形,翻译距离由此而生。为适当调整翻译距离,译者应以“致中和”为指归,遵循“适旨、适性、适变、适度”的“四适”原则,灵活运用各种译法、译技,使翻译距离产生翻译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翻译距离 成因 调整原则 闵福德 英译《易经》
原文传递
汉学家闵福德与《易经》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伟荣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62,共13页
闵福德(John Minford)是资深汉学家,早年以翻译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后四十回而名闻国际汉学界。其后,他翻译的《孙子兵法》和《聊斋志异》被企鹅出版社相继出版,并取得了很大反响。近期企鹅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翻译的中国群经之首《易经... 闵福德(John Minford)是资深汉学家,早年以翻译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后四十回而名闻国际汉学界。其后,他翻译的《孙子兵法》和《聊斋志异》被企鹅出版社相继出版,并取得了很大反响。近期企鹅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翻译的中国群经之首《易经》,该译本不同于现有以理雅各、卫礼贤等知名学者为代表的译本,而是采用直译处理,通过类似于中国经典的传统注疏编译形式,从而使读者更易于阅读和接受。本文主要从闵福德的主要汉学成就与翻译《易经》的缘起、英译《易经》的翻译思想及其策略、易学思想内涵等三方面进行评述。最后指出闵福德的翻译实践对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无疑是一个成功范例,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闵福德 翻译思想 易学思想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