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下”的近代歧说--对近代以来几种相关解读的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中国传统天下观体现了古人对于内外秩序与理想道德形态的设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今天有不少重新审视传统天下观的论著,但要想深化讨论,至少需要明晰传统天下观在近代的命运。晚清以降,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理论传入中国,传统天下观受到... 中国传统天下观体现了古人对于内外秩序与理想道德形态的设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今天有不少重新审视传统天下观的论著,但要想深化讨论,至少需要明晰传统天下观在近代的命运。晚清以降,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理论传入中国,传统天下观受到了各种各样新的诠释。既有中国知识分子基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态来反思传统天下观,又有近代日本东洋学家从为日本侵略辩护的角度,刻意扭曲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内容。而随着一战的结束,一些人士又强调传统天下观有超越近代民族国家的一面,因而值得提倡。但这番看法,似乎并未得到西方汉学家的认可,他们或是认为传统天下观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自大”的一面,或是强调中国古代对周边秩序的思考并无传统天下观声称的那般有道义性。辨析近代天下观的种种歧说,可为建立天下观的“正说”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儒学普遍主义 梁启超 内藤湖南 矢野仁一 费正清
下载PDF
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理性考察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新谦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8,共6页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始于费正清。在半个多世纪里,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考察中国。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了著名的“冲击反应”模式,用来作为其解释中西文明冲突的工具。多年来,史学界对此多有争论,对他的中国史观也褒贬不一。对费正清...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始于费正清。在半个多世纪里,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考察中国。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了著名的“冲击反应”模式,用来作为其解释中西文明冲突的工具。多年来,史学界对此多有争论,对他的中国史观也褒贬不一。对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以及他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的背景及其实质进行一些理性探讨,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汉学 儒家思想 "冲击-反应"模式
下载PDF
在“西方中心”与“中国中心”之间——论《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费正清的史学研究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哲铭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9-84,共6页
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虽然总体上是在费正清以文明冲突为核心的“冲击—反应”的研究模式指导下编著而成的,但是作为一部出版于1978年的著作,该书的研究模式表现出了明显的从“西方中心观”向“中国中心观”的过渡。
关键词 《剑桥中国晚清史》 费正清 西方中心观 中国中心观
下载PDF
从《中国新史》看费正清的中国观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静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美国的汉学家对中国的认识是认识中国的视角之一。费正清是公认的美国中国学的创始人,他以历史学家的身份研究中国,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从而形成了他的中国观。《中国新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中国观的总结。费氏的中国观... 美国的汉学家对中国的认识是认识中国的视角之一。费正清是公认的美国中国学的创始人,他以历史学家的身份研究中国,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从而形成了他的中国观。《中国新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中国观的总结。费氏的中国观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以考古学领域发现为佐证,强调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同一性;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从美中关系的发展出发,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观 费正清 《中国新史》 中国文化 连续性 同一性 特殊性
下载PDF
费正清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中的作用和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新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费正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智囊之一。20世纪40年代,他两度来华通过对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命运、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和对共产党人的观察、思考,认为国民党政府气数已尽,美国必须调整其... 费正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智囊之一。20世纪40年代,他两度来华通过对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命运、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和对共产党人的观察、思考,认为国民党政府气数已尽,美国必须调整其对华政策。正是由于费正清等人的远见卓识和极力建议,美国决策层及时地调整了对华政策,从而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自由派知识分子 国民党 中关关系
下载PDF
略论费正清对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贡献与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静林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45-47,共3页
欧洲,尤指法国是传统汉学的中心,"中国研究"则是以美国为中心。费正清是公认的中国学创始人,也是"中国学之父"。他打破了美国传统汉学的模式,研究近现代的中国从而确立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研究。本文旨在从4个方面... 欧洲,尤指法国是传统汉学的中心,"中国研究"则是以美国为中心。费正清是公认的中国学创始人,也是"中国学之父"。他打破了美国传统汉学的模式,研究近现代的中国从而确立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研究。本文旨在从4个方面探讨费氏对美国的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美国中国学研究由传统的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学研究过渡的领军人物;促使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形成学科化、机构化的特点;"冲击—反应"研究模式的特点和影响;使美中关系史研究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略窥到美国汉学(中国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美国汉学(中国学) 传统汉学 学术化和机构化 冲击-反应模式 美中关系
下载PDF
试论费正清对中共革命及社会建设的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原元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42-48,共7页
费正清不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专家,同时也是中共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观察思考,费正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识几经变化:新中国成立前,迷恋与赞赏中共革命;新中国建立初期,拒绝与仇视中共革命及社... 费正清不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专家,同时也是中共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观察思考,费正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识几经变化:新中国成立前,迷恋与赞赏中共革命;新中国建立初期,拒绝与仇视中共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进入1950年代中后期,对中共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持不确定与批判的态度;中美关系解冻后,则转变为承认并理解中共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费正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识的嬗变,启示我们必须正确、理性的看待西方学者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中共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认识嬗变
下载PDF
费正清视阈中的毛泽东时代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原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9-13,共5页
费正清不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专家,同时也是毛泽东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费正清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观察思考,认为毛泽东所领导的革命是一场"为了老百姓"而重建中国的革命,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是福音;毛泽东所领导的社... 费正清不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专家,同时也是毛泽东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费正清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观察思考,认为毛泽东所领导的革命是一场"为了老百姓"而重建中国的革命,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是福音;毛泽东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虽出现过一些失误,但仍不失为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性成就。无论是毛泽东所领导的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是由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谋自由、民主、幸福这两大梦想所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中共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时代
下载PDF
从费正清的中国史观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变革 被引量:1
9
作者 覃延华 《科教文汇》 2013年第9期10-10,12,共2页
对于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的冲突,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的理论,这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中国史观也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视角。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变革的过程,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着千丝... 对于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的冲突,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的理论,这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中国史观也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视角。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变革的过程,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是在这种冲击下的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冲突-反应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
下载PDF
司徒雷登与费正清等往来书信四通考析
10
作者 张红扬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4期141-148,203,共9页
本文研究了藏于北大图书馆的司徒雷登与费正清等的四通往来书信,书信的主要内容,一是关于司徒雷登1949年10月访问哈佛,与费正清及其主持的中国地区研究项目人员的交流情况;二是费正清对司徒雷登向其推荐郑友揆的回复,表示对郑友揆所著... 本文研究了藏于北大图书馆的司徒雷登与费正清等的四通往来书信,书信的主要内容,一是关于司徒雷登1949年10月访问哈佛,与费正清及其主持的中国地区研究项目人员的交流情况;二是费正清对司徒雷登向其推荐郑友揆的回复,表示对郑友揆所著《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书稿很感兴趣;三是司徒雷登对美国务院忠诚–安全委员会问询的答复,说明驻华外交官梅尔比及其与费慰梅的关系均无损害国家利益之处。将司徒雷登与费正清的书信往来放在美国的中国研究发展史中来看,可将其视为老一辈与新一代美国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在中国研究转向之际的交流。司徒雷登为梅尔比所写的证词,揭示了在麦卡锡主义时代,梅尔比等遭遇的不公正审查,蒙受的歧见和非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徒雷登 费正清 费慰梅 梅尔比 郑友揆 美国的中国研究 书信
下载PDF
费正清的两岸关系论述及其台湾效应
11
作者 蒋小波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1年第4期70-77,共8页
冷战时期,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美国学术界以台湾作为研究中国的基地,而费正清也积极地介入两岸关系与台湾事务。费正清的"大陆—台湾"论述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亲共",中期的"反共",与后期的"两岸共... 冷战时期,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美国学术界以台湾作为研究中国的基地,而费正清也积极地介入两岸关系与台湾事务。费正清的"大陆—台湾"论述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亲共",中期的"反共",与后期的"两岸共治"。费正清多变的面孔反映了美国不同时期基于美国国家利益而做出的对中国两岸政策的调整,而台湾对费正清体系的反应则体现了冷战时期西方同盟内部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矛盾,以及两种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中国研究 大陆—台湾论述 冷战 台湾政学界 反弹
下载PDF
论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的撰纂特点与学术影响
12
作者 黄涛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43-49,共7页
费正清是现代美国中国学巨擘,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作等身,对美国现代中国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美国与中国》是他的成名之作,是对其长期以来中国研究的集中总结,是历史研究与现实服务相结合的学术典范,有助于美国... 费正清是现代美国中国学巨擘,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作等身,对美国现代中国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美国与中国》是他的成名之作,是对其长期以来中国研究的集中总结,是历史研究与现实服务相结合的学术典范,有助于美国中国学研究事业和中美文化交流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 撰纂特点 学术影响 中美关系
下载PDF
论“费正清时代”中国学研究在美国国内的影响
13
作者 黄涛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完成了从古典汉学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学,并建立了近现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同时致力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他以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为... 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完成了从古典汉学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学,并建立了近现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同时致力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他以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为核心的中国研究事业赢得了“费正清时代”的美誉,其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底蕴和巨大影响,对美国国内的中国研究事业产生了深远的推动作用,费正清时代的历史研究成果和科学方法值得探究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费正清时代 中国研究 国内学术影响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费正清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贡献
14
作者 杨静林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28-29,36,共3页
中美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由对立走向缓和,由缓和走向正常化,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美两国来讲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美国中国学之父、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自己... 中美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由对立走向缓和,由缓和走向正常化,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美两国来讲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美国中国学之父、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他本人对该时期的中美关系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以中国问题专家的身份,促使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以学者的身份,促进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公民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认识。他提出的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对中美文化差异以及台湾问题的见解和重视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中关关系 70年代 贡献
下载PDF
朝贡制度中建设性的自然秩序——对费正清中国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批判
15
作者 陈国兴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与欧洲基于民族一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相比,中国的朝贡制度是一种封闭、落后的外交制度,必然会在代表主权平等的条约制度的冲击下瓦解,中国的外交因此得以进入近代国际关系网络之中。费正清的这种见解是其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 与欧洲基于民族一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相比,中国的朝贡制度是一种封闭、落后的外交制度,必然会在代表主权平等的条约制度的冲击下瓦解,中国的外交因此得以进入近代国际关系网络之中。费正清的这种见解是其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本观点。本文通过分析朝贡制度和条约制度的实质,认为费正清将二者对立起来是欧美二元对立、线性社会发展的简约化思维逻辑。我们既要看到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背后彰显的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既要看到朝贡制度保守落后的一面,也要看到这种长久形成的制度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就其实质而言,中国的朝贡制度是一种差序包容的互系性的外交关系制度,主张社会、自然、道德、精神的和谐与稳定,在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差序中主张主客包容、反对对立。因此,中国传统的外交制度,对于解决在欧美霸权逻辑和强权政治下产生的国际关系的紧张、对立、冲突,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制度 费正清 条约制度 自然秩序
下载PDF
儒学视角下费正清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阐释——以《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为例
16
作者 杨静林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46-48,共3页
费正清作为美国中国学的奠基人,他的儒学研究虽然只是他中国研究的一部分,但是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他的中国观。费氏本人一生关于中国研究的著作和评论颇多。他对儒家思想的基本认识集中体现... 费正清作为美国中国学的奠基人,他的儒学研究虽然只是他中国研究的一部分,但是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他的中国观。费氏本人一生关于中国研究的著作和评论颇多。他对儒家思想的基本认识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该书在经过修订和不断地补充之后,于1958、1971和1983年三次再版。在书中费氏清晰地勾勒和呈现出了他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并且在该书的再版中增加了新的内容,尤其是儒家思想与近代中国以及发展中美关系等现实问题。本文以费氏的代表作《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为分析文本,从儒学视角下探析费正清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阐释,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正确看待中美两国关系发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同时对于中国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传统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并起着一定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儒学观 《美国与中国》(第四版) 中美关系
下载PDF
费正清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儒学观之比较
17
作者 杨静林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9-31,共3页
对费正清中国研究包括其儒学研究的学术影响来看,费氏1932-1935年的中国经历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他掌握了汉语、收集了很多中国研究的一手资料并坚定了他对中国研究的学术方向;尤为重要的是他结识了当时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 对费正清中国研究包括其儒学研究的学术影响来看,费氏1932-1935年的中国经历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他掌握了汉语、收集了很多中国研究的一手资料并坚定了他对中国研究的学术方向;尤为重要的是他结识了当时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着海外的经历和本族文化背景以及儒学文化的深厚底蕴,费氏本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无限的向往。因此二者在交流上不仅没有语言障碍,就中国的文化历史以及现状也都有着共同话题。鉴于二者的特殊关系,以二者对儒学的基本看法为视角从三个方面,即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儒学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二者对儒学认识的局限性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费氏的儒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儒学观 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下载PDF
福蒂斯丘论英国宪政
18
作者 李筠 《政治思想史》 2016年第1期87-98,199-200,共12页
福蒂斯丘以"君之两体"理论为基础创立了以"政治的与国王的政体"为核心概念的宪政理论。王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处于其中的国王既有权威又受到构成性规范的约束,议会和咨议会与国王共同构成了"君权",享有... 福蒂斯丘以"君之两体"理论为基础创立了以"政治的与国王的政体"为核心概念的宪政理论。王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处于其中的国王既有权威又受到构成性规范的约束,议会和咨议会与国王共同构成了"君权",享有不可动摇的宪政地位。福蒂斯丘的宪政理论既是英国中世纪宪政发展的结晶,也为英国现代宪政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英国宪政近千年的连续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蒂斯丘 英国宪政 君之两体
下载PDF
浅议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自然”与“道德”——以小说《金河王》为中心
19
作者 程诺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9-153,共5页
本文选取罗斯金的一部小说《金河王》作为结构上的切入点,从中提取"自然"与"道德"这两个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元素,指出无论是在对美与自然的体悟,还是美与道德的思辨之中,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始终关注审美主体的感... 本文选取罗斯金的一部小说《金河王》作为结构上的切入点,从中提取"自然"与"道德"这两个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元素,指出无论是在对美与自然的体悟,还是美与道德的思辨之中,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始终关注审美主体的感受,以及审美过程中审美客体对主体引发的道德思考,体现出了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论相结合的特点。罗斯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西方古典美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理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金 《金河王》 自然 道德
下载PDF
《约翰王》:一部应受重视的莎士比亚成熟历史剧
20
作者 张丽 《德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约翰王》应当受到重视。从创作时间上看,它属于莎士比亚的成熟历史剧创作时期创作的作品。该剧具有莎士比亚的成熟历史剧的那些特点:情节生动,主旨深刻,人物性格鲜明,剧中的庶子腓力普形象具有独特的狂欢化色彩。
关键词 《约翰王》 莎士比亚历史剧 狂欢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