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Discovery o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Affecting Pore Morphology in the Juhugeng Coal Mining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Anmin CAO Daiyong +2 位作者 LI Jing JIANG Ailin YANG Cheng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932-1933,共2页
Objective The Juhugeng mining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of northwest China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mong geologists for it hosts typical coal measure gases.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were reformed by intensive struc... Objective The Juhugeng mining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of northwest China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mong geologists for it hosts typical coal measure gases.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were reformed by intensive structural movements during geological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ew Discovery o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Affecting Pore Morphology in the juhugeng coal Mining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下载PDF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53
2
作者 马世斌 李生辉 +2 位作者 安萍 杨文芳 辛荣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并将矿山环境调查结果与矿区基础地理及地质资料相结合,根据矿区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及权重指标,对该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聚乎更煤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有影响的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近10 km2,主要是地表植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破坏,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程远远跟不上矿山环境恶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ONOS2 聚乎更煤矿 遥感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
下载PDF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含煤地层对比与划分 被引量:9
3
作者 耿庆明 牛志新 +6 位作者 金盛伟 张丽霞 牛索安 窦路 王新亮 张永安 赵广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57-265,共9页
通过对木里煤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含煤盆地发展模式、含煤地层沉积体系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煤层沉积规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江仓组下段(J2j1)和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其中,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 通过对木里煤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含煤盆地发展模式、含煤地层沉积体系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煤层沉积规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江仓组下段(J2j1)和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其中,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最发育,是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整个煤田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性的构造运动,对含煤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控制作用。含煤地层形成过程中总的沉积环境或地貌景观为山间盆地型的开放式泄水湖泊环境类型。通过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各井田含煤地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各含煤地层划分及各矿区煤层对比关系的统一方案,从而基本解决了木里煤田以往在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中所存在的对比不清、划分不明的现象,为该区煤层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煤田 聚乎更矿区 含煤地层 划分 对比
下载PDF
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木里组煤层发育特征及煤层对比 被引量:5
4
作者 吕景高 邵龙义 +2 位作者 张文龙 李永红 文怀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5期14-19,共6页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根据岩性特征、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含煤性,将木里组分为上、下两段。木里组上段地层为含煤层段,含2层煤,分别命名为下1煤和下2煤。其中下1煤平均厚度11.55m,下2煤平均厚度11.43 m,全...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根据岩性特征、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含煤性,将木里组分为上、下两段。木里组上段地层为含煤层段,含2层煤,分别命名为下1煤和下2煤。其中下1煤平均厚度11.55m,下2煤平均厚度11.43 m,全区稳定可采。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岩性组合法、煤岩煤质法、测井曲线法等对煤层进行对比分析,为正确划分含煤地层,准确估算煤炭资源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乎更矿区 木里组 煤层发育特征 煤层对比
下载PDF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四井田煤质特征及煤类分布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振新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12期24-29,共6页
木里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产地,煤类以炼焦用煤为主。聚乎更矿区四井田位于木里煤田的最西端,经详查、勘探提交煤炭资源量2.5亿t,煤类为气煤、1/3焦煤、焦煤、1/2中粘煤、弱粘、瘦煤、贫瘦煤、贫煤、不粘煤。通过对下2煤层物理性质、化... 木里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产地,煤类以炼焦用煤为主。聚乎更矿区四井田位于木里煤田的最西端,经详查、勘探提交煤炭资源量2.5亿t,煤类为气煤、1/3焦煤、焦煤、1/2中粘煤、弱粘、瘦煤、贫瘦煤、贫煤、不粘煤。通过对下2煤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煤岩特征及煤类的统计分析,认为区内同一煤层的变质程度随含煤地层和上覆岩系的总厚度增大而增高,在垂向上随煤层层位的降低而增高;四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其煤类分布总体表现北东到南西沿煤层倾向变质程度逐渐增高,沿煤层走向呈带状分布,但在井田边界断层附近煤的变质程度要比其它地段相同深度煤层的变质程度稍高;四井田煤的变质作用类型主要为深成变质作用,部分地段受动力变质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特征 煤类分布 变质作用 聚乎更矿区四井田
下载PDF
青海聚乎更矿区侏罗纪含煤岩系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德寿 王青平 童海奎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12期15-17,共3页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位于祁连拗褶带西段,区内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和江仓组。根据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的观察及测井曲线特征,对中侏罗统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统木里组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位于祁连拗褶带西段,区内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和江仓组。根据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的观察及测井曲线特征,对中侏罗统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统木里组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江仓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厚煤层多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且物源多来自研究区东北部托莱山和南部大通山地区。该结论有利于查明潜在的赋煤区,为下一步的煤炭地质勘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体系 含煤岩系 中侏罗统 聚乎更矿区
下载PDF
青海省侏罗系陆相成煤环境典型矿床研究——以聚乎更矿区为例
7
作者 杨振宁 李永红 +3 位作者 梁振新 李清海 马小海 卢晓航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1期139-143,共5页
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一种,勘查技术尤为重要。以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对象,对青海省侏罗系陆相成煤环境进行典型矿床研究,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煤层和煤质特征4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聚煤规律及构造控煤样式,进行了找矿远景分析,为煤炭... 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一种,勘查技术尤为重要。以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对象,对青海省侏罗系陆相成煤环境进行典型矿床研究,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煤层和煤质特征4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聚煤规律及构造控煤样式,进行了找矿远景分析,为煤炭资源勘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陆相 成煤环境 典型矿床 聚乎更矿区
下载PDF
巨厚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垂向非均质性特征——以青海聚乎更矿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安民 曹代勇 +1 位作者 聂敬 秦荣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1-701,共11页
中国北方含煤盆地广泛发育侏罗系巨厚煤储层。以青海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利用扫描电镜、压汞、低温液氮等实验方法,探讨了中侏罗统巨厚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垂向非均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发育在丝质体和半丝质体中的孔隙较多,结构相对较... 中国北方含煤盆地广泛发育侏罗系巨厚煤储层。以青海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利用扫描电镜、压汞、低温液氮等实验方法,探讨了中侏罗统巨厚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垂向非均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发育在丝质体和半丝质体中的孔隙较多,结构相对较好,丝质体和半丝质体含量越高,样品的孔隙结构复杂程度越低;基质镜质体和均质镜质体中则较少见孔隙发育,其含量越高、样品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越强。依据镜惰比与凝胶化指数将研究区巨厚煤储层划分出3个水退旋回(旋回Ⅰ、旋回Ⅱ和旋回Ⅲ),大孔和小孔的分形维数随水退表现出减小的趋势,大孔孔容、中孔孔容和孔隙度随水退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其本质是水退致使丝质体和半丝质体含量增大,从而使得孔容增大、孔隙结构复杂程度降低。比较3个旋回的孔隙结构可以发现:旋回Ⅰ较旋回Ⅱ和旋回Ⅲ的孔隙连通性差,整体上孔隙度的分布为旋回Ⅰ>旋回Ⅱ>旋回Ⅲ;大孔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表现为旋回Ⅲ>旋回Ⅰ>旋回Ⅱ,中孔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则表现为旋回Ⅰ>旋回Ⅱ>旋回Ⅲ,而各旋回小孔的孔隙结构相差不大。对巨厚煤储层进行旋回性划分,再比较各旋回孔隙结构的差异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巨厚煤储层物性研究方法,可以为巨厚煤储层评价及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储层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旋回 聚乎更矿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