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岳兵 蒋国强 +4 位作者 卢斌 欧阳甲 罗科锋 陆继业 史超路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988-993,共6页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所有患者术前有腰腿痛病史,其中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滑脱3例(Ⅰ度滑脱2例,Ⅱ度滑脱1例),所有病例的责任节段为单节段,并且责任间隙的相邻椎间盘至少有1节已经出现明显退变。进行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及植入K-Rod脊柱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其中责任间隙行椎间融合,退变邻椎行动态稳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标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退变邻椎节段活动度(ROM)、椎间盘高度及椎间盘信号(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症状均明显缓解,腰腿痛VAS、JOA及ODI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责任节段均已融合,未见内植物松动、移位及断裂。术后相邻椎间盘的ROM有所减少(P〈0.05)。相邻退变椎间盘的高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5个相邻椎间盘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并对比,术后1年共有8个(32%)椎间盘在评级中有所好转,15个(60%)椎间盘在评级中无变化,2个(8%)椎间盘在评级中退变加重。结论:应用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的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普有登 杨俊宇 +6 位作者 周兆文 段洪 尹劲 孙启增 金雄 张涵 蓝天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2-48,53,共8页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其对邻近上位节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65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其对邻近上位节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65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21~73岁,平均(53.4±10.8)岁;融合组(n=21),非融合组(n=20),“融合+非融合”组(n=24)。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根据术前及各随访时间腰痛、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比较3组病例术前及随访时间腰椎侧位X线片、腰椎MRI手术及邻近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盘退变Pfirrmann's分级情况。结果经72~84个月,平均(72.0±8.6)个月随访。3组组内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改善率,融合组为66.4%、76.7%,非融合组为84.4%、72.4%,“融合+非融合”组为70.8%、77.8%;邻近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s分级:非融合组、“融合+非融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指数:3组组内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椎间高度指数:非融合组、“融合+非融合”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行非融合及“非融合+融合”术治疗,中期随访疗效良好,一定程度上可延缓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对退变的椎间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动态稳定 邻近节段退变 中期随访
下载PDF
K-Rod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涛 强晓军 +1 位作者 冯纪川 卓瑞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K-R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采用K-Rod共治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L3/4者2例;L4.5者3例;L5S1者15例;L4.5L5S1双节段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3.5... 目的探讨K-R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采用K-Rod共治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L3/4者2例;L4.5者3例;L5S1者15例;L4.5L5S1双节段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3.5岁。随访12~16个月,通过VAS评分、ODI指数和影像学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患者术后,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差异无显著变化,置入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活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K-Ro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动态内固定 外科手术 krod
下载PDF
K-Rod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2 位作者 刘军 于海龙 陈语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 目的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腰背痛改善率、术后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ROM值(腰椎屈伸活动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评估该技术近期临床疗效。结果28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背痛改善率为(87.0±2.0)%、平均手术时问为(99.6±16.2)min,平均失血量为(70.5±31.5)m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1.2±2.6)d。结论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多节段 融合 非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1 位作者 刘军 于海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 目前对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文中比较分析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方法在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 目的 目前对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文中比较分析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方法在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56例接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K-Rod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和传统融合组。其中K-Rod组28例患者行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传统融合组28例患者行传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比较2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X线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评估2种技术对于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疗效。结果 2组共56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与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Rod组与传统融合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19.6±14.2)min vs(155.5±17.5)min]、平均失血量[(235.5±32.5)m L vs(367.5±29.5)m L]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5±2.2)d vs(14.2±2.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较传统腰椎融合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极外侧间盘突出 多节段 融合 非融合
下载PDF
K-RO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学良 曲扬 +2 位作者 董荣鹏 康明阳 赵建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K-RO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K-ROD系统治疗,11例)和对照组(采用单节段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9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 目的探讨K-RO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K-ROD系统治疗,11例)和对照组(采用单节段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9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腰、腿部疼痛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和影像学指标(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34~53(44.55±6.52)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31~54(40.22±9.26)个月。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长(多)于对照组(P<0.05)。②临床疗效: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影像学指标: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观察组退变椎间盘节段椎间活动度(ROM 1)均降低(P<0.05),退变椎间盘上位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ROM 2)均增高(P<0.05),对照组ROM 1、ROM 2均增高(P<0.05),ROM 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出现邻椎退变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OD系统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相邻节段退变临床疗效较好,可延缓手术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系统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谢雁春 刘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5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 K-Rod 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28... 目的:比较分析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5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 K-Rod 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28例和融合组28例,分析比较 K-Rod 组和融合组手术前后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 X 射线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2种手术方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K-Rod 组和融合组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K-Rod 组和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Rod 组优于融合组。结论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前者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 椎弓根动态固定稳定系统 多节段
下载PDF
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K&C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潘筱 孙延伟 高继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82,共4页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试验技术,发现某SUV后悬架横向刚度偏低容易产生过度转向趋势的问题。针对该后悬架各硬点改变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将下拉杆前点降低30mm、上拉杆外移130mm及上拉杆后点提高30mm,可以弥补原车过度转向的问题,仿真结果...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试验技术,发现某SUV后悬架横向刚度偏低容易产生过度转向趋势的问题。针对该后悬架各硬点改变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将下拉杆前点降低30mm、上拉杆外移130mm及上拉杆后点提高30mm,可以弥补原车过度转向的问题,仿真结果提高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通过对原车和改进后车辆进行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结果是改进后车辆操纵稳定性得到很大改进,与仿真结果趋势一致,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可以为新车悬架性能调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 k&C特性 仿真试验
下载PDF
K装药杆式射流形成及侵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欢 李伟兵 +2 位作者 李文彬 陈闯 吴巍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6,86,共6页
针对K装药结构,基于改进的射流成型理论,建立了K装药射流形成与侵彻理论模型,并通过Mathematica软件编程计算射流成型过程。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锥形罩装药,同样药型罩结构的K装药形成射流的头部速度提高了31.02%,质量堆积点降低了23.8%... 针对K装药结构,基于改进的射流成型理论,建立了K装药射流形成与侵彻理论模型,并通过Mathematica软件编程计算射流成型过程。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锥形罩装药,同样药型罩结构的K装药形成射流的头部速度提高了31.02%,质量堆积点降低了23.8%,射流长度增加了30.5%。优化设计适用于K装药的偏心亚半球型药型罩,形成了速度较高、质量比大、质量堆积点降低且更易拉长的杆式射流,并进行了静爆试验验证,理论计算与试验的侵彻深度结果误差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装药 药型罩 杆式射流 侵彻深度
下载PDF
用改进后的Naylor K—G模型分析对拉式挡墙的受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雄志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用改进后的 NaylorK—G 模型对对拉式挡墙进行了受力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墙后填料使墙面板产生弯曲变形,墙顶超载使墙面板发生平行移动。
关键词 对拉式挡墙 k—G 模型 本构关系
下载PDF
基于K均值聚类方法的抽油机井系统能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辉萍 檀朝东 +2 位作者 任桂山 刘萍 杨若谷 《数码设计》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在智慧油田的助力下,大多数油田已基本实现了油田生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然而这些数量巨大、维度高的数据信息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将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到抽油机井能耗数据分析中,进行了能耗数据异常识别和油井能耗分类的工作。在... 在智慧油田的助力下,大多数油田已基本实现了油田生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然而这些数量巨大、维度高的数据信息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将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到抽油机井能耗数据分析中,进行了能耗数据异常识别和油井能耗分类的工作。在分析过程中,分别选取单项、多项能耗指标对抽油机井进行自动分类,以高效地寻找高能耗油井,进而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油井进行措施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聚类 抽油机井 能耗指标 数据预处理
下载PDF
SWRCH45K冷镦钢盘条显微组织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泽尧 彭碧辉 《金属制品》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Φ6.5 mm SWRCH45K盘条经球化退火,在冷镦过程中开裂。对盘条进行金相检验,钢中夹杂物总级别为2级,未发现大型夹杂物,盘条显微组织出现局部偏析和魏氏组织。采用热模拟试验,将6.5 mm SWRCH45K盘条分别加热到860,900℃,并分别进行炉冷... Φ6.5 mm SWRCH45K盘条经球化退火,在冷镦过程中开裂。对盘条进行金相检验,钢中夹杂物总级别为2级,未发现大型夹杂物,盘条显微组织出现局部偏析和魏氏组织。采用热模拟试验,将6.5 mm SWRCH45K盘条分别加热到860,900℃,并分别进行炉冷、空冷、吹风冷却,对SWRCH45K盘条的显微组织和晶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860℃加热并炉冷后,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基本上未形成魏氏组织,晶粒度较均匀。提出适当调整精轧、终轧与吐丝温度,降低斯太尔摩线的辊道速度,可消除魏氏组织,改善偏析与晶粒不均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RCH45k盘条 冷镦钢 球化退火 魏氏组织 混晶 偏析 夹杂物 晶粒度
下载PDF
用K_D计算法设计棒线材拉拔配模规程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宜淼 周紫箭 《上海有色金属》 CAS 2002年第3期111-114,共4页
KD 计算法是KD KS 计算法在编制棒、线材拉拔配模规程中的应用 ,它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的几种计算法。该法计算依据较为合理 ,运算操作简便。
关键词 圆棒 圆线 拉拔 配模规程 kD计算法
下载PDF
K波段螺旋行波管夹持杆损耗量分布测量
14
作者 冯瑞敏 易红霞 +5 位作者 陈之亮 李延威 尚新文 赵建东 张欣玲 肖刘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2-356,共5页
利用矩形波导TE10模式的电磁场特点,设计K波段螺旋线行波管夹持杆损耗量分布测量件,通过传输的方法对夹持杆的损耗参量进行微波意义上的测量。测量系统通过对S11和S21两个传输参量的运算,去除无功损耗的影响得出夹持杆衰减涂层损耗量沿... 利用矩形波导TE10模式的电磁场特点,设计K波段螺旋线行波管夹持杆损耗量分布测量件,通过传输的方法对夹持杆的损耗参量进行微波意义上的测量。测量系统通过对S11和S21两个传输参量的运算,去除无功损耗的影响得出夹持杆衰减涂层损耗量沿轴分布规律。在K波段对加载两段衰减器的夹持杆样品进行了测量,得出的衰减量分布比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更准确的反映了集中衰减器的损耗量分布规律,对于集中衰减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波段 夹持杆 衰减分布 测量
下载PDF
新型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K-Rod)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博来 许鸿智 +3 位作者 杨一帆 林定坤 许宜栋 董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及影像学观察对K-Rod动态稳定系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2011年2~12月期间行K-Rod系统治疗的患者25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VAS、JOA与ODI评分,以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X线及MRI)。[结果]随访时的... [目的]基于临床及影像学观察对K-Rod动态稳定系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2011年2~12月期间行K-Rod系统治疗的患者25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VAS、JOA与ODI评分,以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X线及MRI)。[结果]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JOA评分则显著升高(P<0.01)。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ROM)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上位及下位节段的术前ROM与随访ROM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共有7例患者获得了MRI随访,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显示,3例患者手术节段椎间盘仍有继续退变的表现,大部分患者邻近节段椎间盘信号和高度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随访结果表明K-Rod动态稳定系统能明显地减轻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达到固定和活动的良好平衡,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随访时间尚短,研究样本量较小,长期疗效及其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 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非融合
原文传递
K-Rod 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雁春 刘军 +1 位作者 于海龙 陈语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5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腰椎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 K-Rod 组和 Dynesys 组,各30例。K-Rod 组患者行 K-R... 目的:探讨比较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腰椎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 K-Rod 组和 Dynesys 组,各30例。K-Rod 组患者行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采用责任节段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辅助退变节段非融合内固定术;Dynesys 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探查、Dynesys 非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动力位 X 线片、腰椎 ROM 值(腰椎屈伸活动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评估两种术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K-Rod组和 Dynesys 组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两者均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 椎弓根动态固定稳定系统 DYNESYS 非融合系统 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K-Rod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
17
作者 黄健 张文财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K-Rod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24例经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和ODI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采用影像学观察术后椎间隙活动... 目的:探讨K-Rod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24例经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和ODI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采用影像学观察术后椎间隙活动度(ROM)及椎间隙高度(DHI)。结果: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腰部VAS评分和下肢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节段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ROM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节段ROM较术前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后手术节段及上下节段DH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od对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腰椎内固定手术方式的一种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疾病 krod
原文传递
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2期109-110,共2页
目的分析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非融合组,B组为融合组。结果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A组手术节段ROM较术前减少(P<0.01),上位节段ROM与术前... 目的分析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非融合组,B组为融合组。结果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A组手术节段ROM较术前减少(P<0.01),上位节段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od动态稳定系统能减轻疼痛和功能障碍,达到固定和活动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 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脑fMRI特征重建的分层快速聚类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卫 何华灿 +1 位作者 艾丽蓉 李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93-196,208,共5页
在对大脑fMRI感兴趣区域的分析中,利用特征选择所得到的筛选属性进行特征重建问题上,提出了分层快速聚类的分析方法,同已有K-均值聚类方法相比,在聚类有效性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总体降低了聚类的时间代价,并为后续的回归分析处理提供了精... 在对大脑fMRI感兴趣区域的分析中,利用特征选择所得到的筛选属性进行特征重建问题上,提出了分层快速聚类的分析方法,同已有K-均值聚类方法相比,在聚类有效性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总体降低了聚类的时间代价,并为后续的回归分析处理提供了精确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感兴趣区域 层次聚类 k-均值聚类 特征重建
下载PDF
基于拟合优度检验的连杆疲劳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晨光 王勇 周宇昊 《发电与空调》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在分析常见分布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对连杆疲劳寿命采用极大似然法拟合分布参数,通过K-S假设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参数模型进行优度检验,得出了适于连杆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的通用性分布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连杆的可靠度、可靠度寿... 在分析常见分布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对连杆疲劳寿命采用极大似然法拟合分布参数,通过K-S假设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参数模型进行优度检验,得出了适于连杆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的通用性分布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连杆的可靠度、可靠度寿命和平均寿命,得出了该型连杆的B10寿命。建立了连杆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流程与方法,评估了连杆的可靠度寿命,对连杆的可靠性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疲劳 可靠度 拟合优度 k-S检验 可靠度寿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