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及Na^+、K^+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倩 刘景辉 +2 位作者 武俊英 李立军 张磊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2,共5页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燕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NaCl与Na2SO4摩尔浓度1∶1的混盐按土壤含盐量配成0(CK),0.2%,0.3%,0.4%,0.5%,0.6%,0.7%,0.8%8个盐浓度梯度,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和Na+、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燕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NaCl与Na2SO4摩尔浓度1∶1的混盐按土壤含盐量配成0(CK),0.2%,0.3%,0.4%,0.5%,0.6%,0.7%,0.8%8个盐浓度梯度,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和Na+、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且随生育时期的推进,不同盐分胁迫间的质膜相对透性差量也逐渐增大;丙二醛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基本呈递增趋势,盐浓度0.4%时值略有降低;燕麦根、茎、叶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Na+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盐胁迫增加时根吸收的Na+逐渐向茎、叶中转移;燕麦根、茎、叶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K+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根中K+含量各生育时期差量很小且含量很低,苗期各器官中差量较大,叶中K+含量是根中的4.24倍,是茎中的1.80倍;成熟收获期,不同盐胁迫下,燕麦根中的Na+和K+各项指标均低于地上部位,根和地上部位Na+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盐胁迫 质膜透性 na+、k+吸收
下载PDF
不同盐碱化草地披碱草生物量形成及根系对K^+、Na^+的选择性吸收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慧森 方志红 +2 位作者 杨桂英 赵祥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387,共5页
于2008年7月选取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草地种植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通过测定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的Na+、K+、Ca2+、Mg2+、Fe2+、Zn2+含量、K+-Na+运输选择性系数、地上、地下生物量及粗蛋白(CP)含量,研究不同盐碱化草地对披碱草生... 于2008年7月选取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草地种植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通过测定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的Na+、K+、Ca2+、Mg2+、Fe2+、Zn2+含量、K+-Na+运输选择性系数、地上、地下生物量及粗蛋白(CP)含量,研究不同盐碱化草地对披碱草生长及离子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耐盐碱饲草选育及盐碱地生物治理提供理论参数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随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强,披碱草地上部、地下部Na+含量显著增加(P<0.05),K+含量显著降低(P<0.05),根系的选择性运输能力显著下降(P<0.05);不论盐碱胁迫的强度如何,披碱草地上部始终较地下部保持较高的K+/Na+值;地上、地下生物量,CP含量均随盐碱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因此,披碱草地上部保持较高的K+含量和K+/Na+比值可能是其耐盐碱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 盐碱度 k+-na+选择性
下载PDF
NaCl胁迫对不同葡萄品种Na^+、K^+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秦红艳 艾军 +4 位作者 杨义明 范书田 耿文静 姜英 沈育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7,205,共7页
以2个山葡萄品种"双丰"、"左山二"和1个欧美杂种"金玫瑰"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以及Na+、K+吸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植株吸水困难,生长受到抑制,新梢生长量与叶片含水量均明... 以2个山葡萄品种"双丰"、"左山二"和1个欧美杂种"金玫瑰"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以及Na+、K+吸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植株吸水困难,生长受到抑制,新梢生长量与叶片含水量均明显下降,"金玫瑰"生长量下降程度及叶片受害程度均低于"左山二"和"双丰"。NaCl胁迫下,Na+、K+在各器官区域分布不同,各部位N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成龄叶>幼叶,不同品种间Na+升高幅度为双丰>左山二>金玫瑰;幼叶、成龄叶中K+呈升高趋势,但茎和根中变化无规律;NaCl胁迫下,植株各器官K+/Na+均显著下降,其中茎的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成龄叶,根系与幼叶相对较小;"左山二"和"双丰"的茎与叶片的SK,Na选择性系数呈增加趋势,而根与茎的SK,Na选择性系数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葡萄 na+ k+ 吸收 分布
下载PDF
复盐胁迫下二种虉草K^+、Na^+吸收与运输的特点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永亮 聂微微 +1 位作者 任秀珍 朱铁霞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3,共6页
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模拟土壤盐碱环境条件,对虉草新品系和"川草3号"虉草幼苗进行21d复盐胁迫处理,测定茎、叶和根内K+、Na+含量,探讨复盐胁迫下2种虉草体内K+、Na+吸收与运输特点。结果... 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模拟土壤盐碱环境条件,对虉草新品系和"川草3号"虉草幼苗进行21d复盐胁迫处理,测定茎、叶和根内K+、Na+含量,探讨复盐胁迫下2种虉草体内K+、Na+吸收与运输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强度增加,2种虉草叶、根的Na+含量显著升高,K+含量变化有所不同,新品系叶和根的K+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川草3号"均呈下降趋势。在等盐度下,新品系Na+含量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川草3号"虉草,而K+含量和K+/Na+值、SK,Na(根系K+、Na+运输选择性系数)值显著高于"川草3号"虉草,表明新品系对K+的吸收和运输选择性较强。当盐胁迫浓度超过50mmol.L-1时,碱性盐胁迫使2种虉草体内K+含量下降和Na+含量升高的程度极显著大于中性盐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虉草 盐胁迫 离子吸收与运输
下载PDF
烯效唑(S3307)对湖南稷子整株水平Na^+、K^+选择性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金林 陈托兄 +2 位作者 严学兵 陆妮 王锁民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42-47,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观察测定了烯效唑(S3307)对湖南稷子抗盐性及整株水平Na+、K+选择性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S3307能显著提高湖南稷子根系的Na+、K+选择性吸收能力;由叶鞘向叶片、特别是由根系向叶鞘的选择性运输能力大大提... 采用盆栽试验,观察测定了烯效唑(S3307)对湖南稷子抗盐性及整株水平Na+、K+选择性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S3307能显著提高湖南稷子根系的Na+、K+选择性吸收能力;由叶鞘向叶片、特别是由根系向叶鞘的选择性运输能力大大提高,因而进入植物体内的Na+减少、K+增多,尤以重要光合器官表现突出。但S3307处理后,湖南稷子重要光合器官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并未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S3307) 整株水平 na^+、k^+选择性 游离脯氨酸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茜素中的K、Na、Ca 被引量:4
6
作者 褚连青 王奕 王金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5-626,共2页
本文对茜素中微量元素钾、钠、钙的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方法简单,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钾、钠、钙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2.5%和3.7%。回收率分别为97.5%,98.3%和98.1%。
关键词 茜素 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 测定
下载PDF
NaCl胁迫下高羊茅生长及K^+、Na^+吸收与运输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品芳 杨志成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58-64,共7页
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探讨了NaCl胁迫对高羊茅苗期生长及K+、Na+吸收与运输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羊茅苗期的干物质重和分蘖数随盐分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且与NaCl浓度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902**);NaCl胁迫对高羊... 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探讨了NaCl胁迫对高羊茅苗期生长及K+、Na+吸收与运输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羊茅苗期的干物质重和分蘖数随盐分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且与NaCl浓度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902**);NaCl胁迫对高羊茅苗期茎叶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根系的影响;NaCl盐浓度的增加使高羊茅地上部干物质重、K+的相对含量、K+/Na+、SK+/Na+吸收降低,Na+的相对含量增高;胁迫时间对K+、Na+含量的影响显著。高羊茅根系对K+的吸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收选择性系数SK+/Na+吸收主要受环境盐分浓度的影响,但运输选择性系数S++却主要受胁迫时间的影响,且盐分阈值随胁迫和生长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naCL胁迫 钾钠离子选择性 盐分阈值
下载PDF
盐胁迫对马蔺生长及K^+、Na^+吸收与运输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白文波 李品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5-420,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马蔺在盐胁迫下的生长状况以及K+、Na+含量和分布情况。采用砂培试验对马蔺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马蔺生物量、株高、干重、肉质化以及K+含量、K+/Na+比值降低,同时根冠比、Na... 本文主要介绍马蔺在盐胁迫下的生长状况以及K+、Na+含量和分布情况。采用砂培试验对马蔺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马蔺生物量、株高、干重、肉质化以及K+含量、K+/Na+比值降低,同时根冠比、Na+含量增加;各盐处理区根系含水量和肉质化程度大于茎叶,但与盐浓度的相关性不大。在土壤盐浓度<20.0g/kg时,盐胁迫使马蔺根系K-Na的选择性吸收降低,但却增强了向茎叶中运输K+的能力。马蔺受NaCl胁迫时,生长受抑制与植物组织内Na+含量提高和K+/Na+比值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naCL胁迫 钾钠选择性
下载PDF
烯效唑(S3307)对大麦整株水平Na^+、K^+选择性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金林 王锁民 +3 位作者 陈托兄 徐震 严学兵 陆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5-660,共6页
为给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大麦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S3307和盆栽的方法,探讨了S3307对植物抗盐性及植株水平上Na+、K+选择性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喷施S3307后大麦根系的Na+、K+选择性... 为给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大麦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S3307和盆栽的方法,探讨了S3307对植物抗盐性及植株水平上Na+、K+选择性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喷施S3307后大麦根系的Na+、K+选择性吸收能力和运输能力并未提高,由茎向叶鞘、由叶鞘向叶片、由茎向穗的Na+、K+选择性运输能力也均未得到提高;然而,喷施S3307却大幅度地提高了大麦地上部分,特别是重要光合器官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从而增强了其对盐胁迫的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烯效唑(S3307) na^+ k^+ 游离脯氨酸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不同K^+吸收抑制剂对小麦根系K^+/Na^+比和质膜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华宁 李孟军 +2 位作者 郭秀林 张艳敏 刘子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4-162,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K^+吸收途径在小麦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小麦耐盐品种沧6005(C6005)和敏感品种矮抗58(AK58)为材料,通过K^+吸收相关抑制剂和NaCl对幼苗进行根系处理,测定并分析了根系K^+、Na^+含量、比值和质膜K^+转运相关蛋白活性的变化。... 为了研究不同K^+吸收途径在小麦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小麦耐盐品种沧6005(C6005)和敏感品种矮抗58(AK58)为材料,通过K^+吸收相关抑制剂和NaCl对幼苗进行根系处理,测定并分析了根系K^+、Na^+含量、比值和质膜K^+转运相关蛋白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条件生长小麦相比,250 mmol/L NaCl处理7 d后,2种耐盐性不同的小麦根系中的K^+/Na^+比明显降低,同时与敏感品种相比,耐盐品种能保持较高的K^+/Na^+比;NaCl胁迫下,通过3种抑制剂处理对K^+含量及K^+/Na^+比值的影响发现,与钾离子通道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途径相比,小麦根系K^+吸收主要通过钾载体途径;当该途径被抑制时,沧6005的K^+/Na^+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矮抗58,表明耐盐品种更依赖该途径;NaCl胁迫下,钾载体途径被抑制时,小麦根系质膜质子泵H^+-ATPase和H^+-PPase活性明显降低,且沧6005降低幅度相对更大;NaCl胁迫下,钾载体抑制剂处理,对沧6005质膜K^+/H^+转运蛋白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矮抗58,进一步证明上述结果。研究表明,盐胁迫下小麦主要通过钾载体途径吸收K^+,耐盐品种沧6005对钾转运载体的依赖程度更高;高NaCl环境中,细胞质膜质子泵活性和钾载体活性的提高对于维持K^+/Na^+比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解析小麦耐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k+/na+比 质膜蛋白 k+抑制剂
下载PDF
不同抗盐性小麦叶鞘的Na^+/K^+选择性(英文)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同楼 段培 王宝山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以200mmol/LNaCl处理耐盐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种DK961和盐敏感小麦品种LM153d后,DK961叶鞘中Na+含量和叶片中K+含量均显著高于LM15,这造成DK961叶片中Na+/K+比显著低于LM15。即DK961的叶鞘以其较LM15更强的限制Na+、推动K+向叶... 以200mmol/LNaCl处理耐盐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种DK961和盐敏感小麦品种LM153d后,DK961叶鞘中Na+含量和叶片中K+含量均显著高于LM15,这造成DK961叶片中Na+/K+比显著低于LM15。即DK961的叶鞘以其较LM15更强的限制Na+、推动K+向叶片运输的能力来保持叶片相对较低的Na+/K+比,即叶鞘在小麦抗盐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na^+/k^+选择性 叶鞘 小麦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燕麦水势、干物质积累率以及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波 宋凤斌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研究了自然盐碱胁迫对燕麦植株水势、干物质积累率以及对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升高燕麦叶片和根系的水势较对照均有所降低,其中裸燕麦较皮燕麦水势下降幅度大。干物质积累率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在盐碱胁迫... 研究了自然盐碱胁迫对燕麦植株水势、干物质积累率以及对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升高燕麦叶片和根系的水势较对照均有所降低,其中裸燕麦较皮燕麦水势下降幅度大。干物质积累率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在盐碱胁迫下燕麦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各盐碱处理的干物质积累率大于对照(个别处理除外)。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植株对Na+的吸收增加,K+的吸收受抑制,从而使Na+/K+和S Na+K+值升高,在同一处理内叶片的Na+/K+最高,穗中Na+/K+最低。图1,表4,参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燕麦 水势 干物质积累率 k^+ na^+的选择性吸收
下载PDF
K^+/Na^+比值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13
作者 陈玉川 邓昭科 祝家镇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80-82,共3页
本文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2只大鼠36个烧伤局部肌肉标本的 K^+/Na^+值,检测结果:生前60、 30、 15min 以及死后20min 肌肉标本的 K^+/Na^+值比对照组分别下降:69~94%(平均86%)、56~89%(平均77%)、47~82%(平均71%)、4~38%... 本文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2只大鼠36个烧伤局部肌肉标本的 K^+/Na^+值,检测结果:生前60、 30、 15min 以及死后20min 肌肉标本的 K^+/Na^+值比对照组分别下降:69~94%(平均86%)、56~89%(平均77%)、47~82%(平均71%)、4~38%(平均27%),此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生前伤与死后伤的 K^+/Na^+比值的下降率有明显差异。同时发现生前损伤的各实验组随存活时间的延长,K^+/Na 比值的下降率有增加的倾向。笔者认为,此方法是烧伤时间推断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对法医学实践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k^+/na^+值 损伤时间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成 黎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结果:K+、Na+、Ca2+、Mg2+离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μg~1.8μg(r=0.9957);20μg~100μg(r=0.... 目的:建立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结果:K+、Na+、Ca2+、Mg2+离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μg~1.8μg(r=0.9957);20μg~100μg(r=0.9973);1μg~5μg(r=0.9997);0.2μg~1.0μg(r=0.9897);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2.8%、97.1%、101.2%、108.3%;RSD为1.5%、2.3%、2.6%、2.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k^+、na^+、Ca2^+、Mg^2+离子
下载PDF
NaCl胁迫下石榴和桃植株Na^+,K^+含量与耐盐性的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注良驹 马凯 +2 位作者 姜卫兵 凌志奋 王业遴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石榴和桃是两种耐盐性不同的果树。前者在含盐(NaCl,以下同)0.3%土壤上植株Na+含量有少量增加,含盐量达0.4%时才大量增加;后者在含盐0.2%的土壤上Na+含量增加不多,含盐0.3%土壤上急剧增加。盐处理明显... 石榴和桃是两种耐盐性不同的果树。前者在含盐(NaCl,以下同)0.3%土壤上植株Na+含量有少量增加,含盐量达0.4%时才大量增加;后者在含盐0.2%的土壤上Na+含量增加不多,含盐0.3%土壤上急剧增加。盐处理明显增加植株K+含量,K+/Na+增加。植株K+/Na+值,石榴平均约为桃的1.5倍,死亡植株K+/Na+值小于1。RPXKNa、RSKNa及SXPKMA值表明,Na+、K+经过石榴根系时,Na+被韧皮部细胞积累,K+优先进入木质部,Na+、K+从根系向枝条运输时及从枝条木质部向韧皮部转运时,Na+被木质部再吸收,K+优先向地上部及枝条韧皮部积累。桃对Na+、K+的选择吸收运输能力较石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树 桃树 耐盐性 盐胁迫
下载PDF
盐胁迫对苗期湖南稷子K^(+)、Na^(+)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陆安桥 张峰举 +1 位作者 王学琴 许兴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6-403,共8页
以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150、200 mmol·L^(-1))的NaCl和Na_(2)SO_(4)作为胁迫处理,探讨盐胁迫对湖南稷子苗期K^(+)、Na^(+)吸收与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和... 以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150、200 mmol·L^(-1))的NaCl和Na_(2)SO_(4)作为胁迫处理,探讨盐胁迫对湖南稷子苗期K^(+)、Na^(+)吸收与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和Na_(2)SO_(4)浓度的增加,湖南稷子叶片、茎鞘和根系中Na^(+)含量均增加,K^(+)含量均降低,K^(+)/Na^(+)均下降。其中,Na^(+)含量与分布表现为根系>茎鞘>叶片,叶片和茎鞘Na^(+)含量显著低于根系,K^(+)/Na^(+)明显高于根系;K^(+)含量与分布总体表现为低盐浓度时茎鞘>根系>叶片,中、高盐浓度时茎鞘>叶片>根系。盐胁迫下根系向茎鞘的运输选择性系数(ST1_(K,Na))与茎鞘向叶片的运输选择性系数(ST2_(K,Na))在盐浓度>25 mmol·L^(-1)时均显著高于对照,且ST1_(K,Na)值大于ST2_(K,Na)值。当盐浓度≥125 mmol·L^(-1)时,Na_(2)SO_(4)胁迫下地上部K^(+)/Na^(+)趋于稳定,茎鞘和根系中的K^(+)含量和ST1_(K,Na)值高于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叶片和茎鞘中的Na^(+)含量低于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ST2_(K,Na)值在Na_(2)SO_(4)胁迫下呈上升趋势,在NaCl胁迫下先升高后降低。因此,湖南稷子幼苗根系对K^(+)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收能力;高盐浓度下,湖南稷子对Na_(2)SO_(4)具有更强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湖南稷子 苗期 k^(+) na^(+) 运输选择性系数
下载PDF
芭蕉芋中K、Na、Ca、Zn营养元素的测定
17
作者 赵俊 顾向明 +2 位作者 苏军 陈友林 谢武志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0期144-146,166,共4页
芭蕉芋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锌均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元素。然而,由于对芭蕉芋的研究还处在起步萌芽阶段,故有关科研院所只对其中Ca、Zn的测定有极少量的文献报道。但对其中所含金属元素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测定,本实... 芭蕉芋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锌均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元素。然而,由于对芭蕉芋的研究还处在起步萌芽阶段,故有关科研院所只对其中Ca、Zn的测定有极少量的文献报道。但对其中所含金属元素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测定,本实验主要是就预处理好的芭蕉芋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K、Na、Ca、Zn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蕉芋 kna、Ca、Zn含量 原子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苇状羊茅离子吸收与运输及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0
18
作者 李品芳 白文波 杨志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58-1465,共8页
通过室内水培试验,探讨了NaCl胁迫对苇状羊茅离子吸收与运输及生长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使苇状羊茅茎叶和根系的K+含量、K+/Na+、Ca2+/Na+、干物质重下降,而使Na+、Cl-含量、Cl-/Na+及对K+/Na+的吸收与... 通过室内水培试验,探讨了NaCl胁迫对苇状羊茅离子吸收与运输及生长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使苇状羊茅茎叶和根系的K+含量、K+/Na+、Ca2+/Na+、干物质重下降,而使Na+、Cl-含量、Cl-/Na+及对K+/Na+的吸收与运输选择性增高。茎叶Na+含量和Cl-含量增大的幅度大于根系,且Cl-大于Na+,茎叶中Cl-/Na+基本保持在1.6左右,而根系在0.8左右。胁迫时间对植株K+、Na+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K+-Na+吸收选择性主要受环境盐分浓度的影响,而其运输选择性却主要受胁迫时间的影响。盐分对苇状羊茅地上部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系,且Cl-的影响程度大于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苇状羊茅 离子吸收 运输 k^+/na^+ Cl^-含量 Ca^2+ 地上部生长 水培试验 干物质重 盐分浓度 抑制作用 影响程度 根系 时间 茎叶 植株
下载PDF
K^+对盐胁迫下罗布麻生长及离子吸收分配的效应 被引量:19
19
作者 夏曾润 王沛东 +3 位作者 贾文 未丽 米莉 王锁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88-2094,共7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钾(0.01mmol·L-1)和正常钾(2.5mmol·L-1)水平对NaCl胁迫下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介质中NaCl浓度的增加,罗布麻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和株高呈下降趋势;...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钾(0.01mmol·L-1)和正常钾(2.5mmol·L-1)水平对NaCl胁迫下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介质中NaCl浓度的增加,罗布麻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和株高呈下降趋势;但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低钾和正常钾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罗布麻各器官中Na+含量随介质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叶中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根和茎;叶和茎中K+随介质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根中K+浓度能保持稳定;低钾和正常钾水平下,与无盐胁迫(对照)相比,50mmol·L-1 NaCl处理植株叶中K+浓度无显著变化。在对照条件下,罗布麻体内积累大量K+,其叶中K+浓度是Na+的15倍多。可见,增强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保持叶部较高的K+含量和K+/Na+比是罗布麻适应盐逆境的重要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k+水平 盐胁迫 离子吸收和分配 k+/na+比
下载PDF
盐响应信号途径SOS与植物K^+吸收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丹丹 陈明 +4 位作者 薛飞洋 徐兆师 李连城 马有志 闵东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967-4977,共11页
【目的】在盐胁迫条件下研究SOS突变体K+吸收的变化,旨在解析植物高盐胁迫响应与K+吸收的关系。【方法】以SOS信号途径的3个主要基因sos1、sos2、sos3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WT)为试验材料,在含有不同Na+/K+浓度比例的培养基上处理试验材... 【目的】在盐胁迫条件下研究SOS突变体K+吸收的变化,旨在解析植物高盐胁迫响应与K+吸收的关系。【方法】以SOS信号途径的3个主要基因sos1、sos2、sos3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WT)为试验材料,在含有不同Na+/K+浓度比例的培养基上处理试验材料,观察各突变体与WT的表型差异,进行根系扫描、测定植物的RGR(相对生长率),植株体内Na+、K+的含量,计算植株体内Na+/K+浓度比值,同时,利用qRT-PCR分析K+转运体基因AKT1、AKT2、SKOR在突变体和WT间的表达差异。【结果】不同浓度K+进行处理时,突变体和WT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30 mmol.L-1NaCl处理下,植株形态、RGR和体内Na+/K+浓度比值,体内K+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当K+浓度从0.2 mmol.L-1增加到60 mmol.L-1时,K+浓度增加缓解了高盐胁迫对突变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所有植株体内的Na+/K+值降低,体内K+浓度提高。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突变体的Na+/K+值高于WT,WT体内K+浓度高于突变体;当K+浓度升高到80 mmol.L-1时,突变体的生长又重新受到抑制。所有植株体内的Na+/K+值升高,体内K+浓度降低。3个K+转运体AKT1、AKT2、SKOR的real-time PCR分析结果显示,在30 mmol.L-1NaCl处理时,在低钾条件下(0.2 mmol.L-1K+)AKT1和SKOR表达比较低,而高钾条件下(20.05 mmol.L-1K+或者60 mmol.L-1K+)AKT1、AKT2、SKOR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这3个基因的表达方式在突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中度盐胁迫条件下,外界K+浓度增加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但是当外界一价阳离子的总浓度高于110 mmol.L-1时,拟南芥的生长重新受到抑制。SOS信号途径对植物K+吸收没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S途径 k^+离子吸收 高盐胁迫 na^+ k^+浓度比值 k^+转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