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tation of the KIT Gene, excluding Exon 11,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1
作者 LIU Qiu Yu KONG Ling Fei +2 位作者 XU Zi Gung LI Zhen XUE Huan Zho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69-373,共5页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are derived from the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and are the most common mesenchymal tumo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1].KIT proto-oncogene,receptor tyrosine kinase(KIT),and p...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are derived from the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and are the most common mesenchymal tumo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1].KIT proto-oncogene,receptor tyrosine kinase(KIT),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gene mutations are found in approximately 85%–90% cases of G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luding Exon 11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Mutation of the kit gene kit
下载PDF
基于转录测序技术对KIT基因在听觉色素障碍类疾病初步研究
2
作者 李雨青 任巍 +4 位作者 石岩 郑凡君 王晨晨 郭维维 赵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 利用KITF860S突变耳聋小鼠模型研究探讨KIT基因突变导致听觉色素障碍类疾病致聋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稳定遗传的KITF860S小鼠模型家系,并对家系中不同表型个体进行长期听觉电生理测试、同窝不同表型小鼠病理切片、进行全基因组转... 目的 利用KITF860S突变耳聋小鼠模型研究探讨KIT基因突变导致听觉色素障碍类疾病致聋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稳定遗传的KITF860S小鼠模型家系,并对家系中不同表型个体进行长期听觉电生理测试、同窝不同表型小鼠病理切片、进行全基因组转录测序分析其表达差异基因。结果 该小鼠模型家系内杂合型小鼠在初期与野生型小鼠听力表型并无明显差距,在5月龄时表现为渐进性听力下降,纯合型小鼠在听力形成初期即表现为先天性中重度听力下降,10周龄时即表现为全聋表现。转录测序结果显示,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氧化磷酸化通路在KIT基因纯合突变及杂合突变中均表现为下调,紧密连接通路在KIT基因不同组别比较中为不同上下调表现。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KIT基因突变所致听觉色素障碍类疾病表现与氧化磷酸化、紧密连接等通路相关目的基因靶蛋白表达异常有一定相关性,最终导致听力损失。对KIT基因突变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丰富人类耳聋基因库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相关综合征类疾病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色素障碍 kit基因 转录测序 分子机制 神经嵴
下载PDF
基于drop-off ddPCR方法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及其临床应用
3
作者 李婷 金晔 +7 位作者 袁倩 姚冬明 向鹤麟 肖高飞 于迪 冷加燕 林江 钱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1-155,160,共6页
目的: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的drop-off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C-KIT基因第17外显子设计一对引物及探针,优化drop... 目的: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的drop-off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C-KIT基因第17外显子设计一对引物及探针,优化drop-off ddPCR反应条件及体系,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使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40例已行Sanger测序的AML初诊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并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验证结果;用drop-off ddPCR对3例阳性患者化疗后C-KIT突变频率进行动态监测。结果:drop-off ddPCR检测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4℃,空白检测限为1.62拷贝数/μL,最低检测下限为10.12拷贝数/μL,线性良好。140例AML初诊患者样本中Sanger测序检出2例阳性(1.4%),而ddPCR共检出突变7例(5.0%),突变频率为0.29%~7.41%;进一步应用常规NGS方法对ddPCR阳性样本进行验证,共检出阳性3例(2.1%),等位基因频率为1.26%~8.00%。动态监测3例阳性患者C-KIT突变频率,结果显示治疗达完全缓解时C-KIT突变频率明显下降甚至降低至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检测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的drop-off ddPCR技术,具有良好的方法学检测性能,其灵敏度高于Sanger测序和NGS,有望用于阳性患者缓解后的可检测残留疾病监测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off微滴式数字PCR C-kit基因 基因突变 微小残留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KIT杂合大片段缺失导致斑驳病一家系的临床表型
4
作者 张睿 谭妍 +2 位作者 马东来 王蓉蓉 张学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54-958,共5页
目的鉴定一个斑驳病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收集斑驳病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qPCR验证目的基因的缺失;采用gap-PCR结合Sanger测序法确定具体缺失的大小以及位点。结果在先证者4号染色体上... 目的鉴定一个斑驳病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收集斑驳病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qPCR验证目的基因的缺失;采用gap-PCR结合Sanger测序法确定具体缺失的大小以及位点。结果在先证者4号染色体上存在约1.74 Mb的杂合大片段缺失突变,其中包括了全部KIT(斑驳病的致病基因)。该缺失在家系中呈基因型-表型共分离,在dbSNV数据库中未见该区域的缺失报道。该缺失是目前报道的最小的因KIT全长缺失而导致斑驳病表型的片段缺失。结论KIT缺失是导致该家系斑驳病表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驳病 基因缺失 kit 基因诊断 拷贝数变异(CNV)
下载PDF
哺乳动物毛色候选基因c-KIT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芩 徐睿 +3 位作者 王晋康 八千张加 陈俊宇 黄秋月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46,共6页
哺乳动物的皮毛颜色主要受毛发中黑色素的种类和数量影响。c-KIT基因编码一种酪氨酸激酶跨膜受体,被称为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与黑色素生物合成相关。c-KIT基因突变会抑制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功能,导致黑色素细胞的生成、成熟、增殖... 哺乳动物的皮毛颜色主要受毛发中黑色素的种类和数量影响。c-KIT基因编码一种酪氨酸激酶跨膜受体,被称为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与黑色素生物合成相关。c-KIT基因突变会抑制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功能,导致黑色素细胞的生成、成熟、增殖、分化和迁移等过程受到影响。本文就哺乳动物毛色形成的机制和主效基因、c-KIT基因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哺乳动物毛色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哺乳动物毛色遗传机制以及不同毛色的选种和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C-kit基因 毛色
下载PDF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Human c-Kit Mutant D816V
6
作者 Shilpa Sharma Gurudutta Gangenahalli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6年第6期439-454,共16页
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III, c-Kit/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 and its ligand, human stem cell factor (huSCF) are the predominant regulator of mitogenesis in the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However, ga... 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III, c-Kit/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 and its ligand, human stem cell factor (huSCF) are the predominant regulator of mitogenesis in the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However, gain-of-function mutations alter c-Kit auto-regulatory mechanisms to aberrant c-Kit signaling, leading to the onset or progression of cancerous transformations. The most common mutation of c-Kit is the substitution of aspartic acid residue in position 816 to valine (D816V), which is majorly responsible for its ligand-independent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and is implicated in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Currentl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hot spot due to its specificity and low toxicity. A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D816V-c-Kit mediated tumorogenicity are largely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816V-c-Kit signaling mediated downstream molecular targets. Specifically, we created c-Kit active mutant form D816V and performed inducible gene expression of mutant D816V-c-Kit in monomyelocytic cell line U937. Mutant D816V-c-Kit expressing cells reveale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ellular mitogenic activity compared to wild-type c-Kit expressing cells independent of huSCF. To examine the molecular targets regulating tumorogenic proliferation, we evaluated the consequences of mutant D816V-c-Kit expression on downstream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by high throughput microarray technology. The levels of some of the relevant genes (PIK3CB, eIF4B, PRKCDBP, MOAP1) were validated by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LA, STAT5B, MAP3K2 and MAPK14 emerged as important downstream molecular targets of mutant D816V-c-Kit. Further, by dissecting the signaling pathways, w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D816V-c-Kit mediated hematopoietic cell proliferation is dependent on molecular target p38 MAP kin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it Mutant Hematopoietic Cells 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PROLIFERATION
下载PDF
Kit基因对白马被毛褪色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白东义 杨丽华 +4 位作者 乌尼尔夫 赵一萍 赵启南 哈斯高娃 芒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1-1178,共8页
马毛色是品种鉴定和个体识别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育种方案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性状之一。因此,研究马被毛褪色已成为当今国际马毛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试图弄清导致马被毛褪色的真正机理。目前已经发现,许多马种被毛褪色表型个体中3号染... 马毛色是品种鉴定和个体识别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育种方案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性状之一。因此,研究马被毛褪色已成为当今国际马毛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试图弄清导致马被毛褪色的真正机理。目前已经发现,许多马种被毛褪色表型个体中3号染色体上的kit基因存在不同的显著突变。研究结果表明马kit基因的正常表达与否与表皮中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的形成密切相关,从而控制是否出现褪色表型。然而,研究证明在不同马种间褪色表型个体在该位点上出现的突变存在着较大的种间差异。具有被毛完全褪色表型的马群非常少见,只是偶尔见于有些马种,但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生存着较大数量的被毛褪色表型个体,被称为蒙古白马。然而,造成其被毛褪色的机理还没有得到证实,有趣的是至今为止在蒙古白马kit基因的21个外显子中还没有发现任何典型突变。因此,文章对近些年国际上对马被毛褪色的分子研究进展做一比较系统的综合叙述,为蒙古白马毛色形成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为今后的马匹毛色研究及其育种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t基因 白马 被毛 褪色
下载PDF
斑驳病c-kit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志淼 徐哲 +1 位作者 卜定方 杨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4-636,共3页
目的:检测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例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c-ki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位点以TaqⅠ酶及SmaⅠ酶... 目的:检测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例斑驳病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c-ki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位点以TaqⅠ酶及SmaⅠ酶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检测。结果:2例患儿c-kit基因分别于第1862位C→A及第1784位T→C,使密码子GCT→GAT和CTG→CCG,导致Ala621Asp及Leu595Pro突变。2例患儿父母以及50名健康对照者不存在此两种基因突变。结论:Ala621Asp及Leu595Pro均为新生(denovo)突变,此突变是2例散发斑驳病患儿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驳病 基因 C-kit 突变 基因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C-kit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军 王伟 +4 位作者 冯建飞 胡豫 王宏 朱绍先 郭晓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8-349,i001,共3页
目的 探讨C kit基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儿童再障C kit、C kit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C kit阳性细胞表达值 (A值 )在慢性再障 (CAA)组、重型再障 (SAA)组和正常... 目的 探讨C kit基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儿童再障C kit、C kit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C kit阳性细胞表达值 (A值 )在慢性再障 (CAA)组、重型再障 (SAA)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0 .5 2± 8.81、0 .4 6± 2 .18、0 .5 8± 7.94 ,CAA、SA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2 .C kitmRNA阳性细胞表达值 (A值 )CAA、SAA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0 .4 7± 6 .0 2、0 .77± 8.0 9、0 .6 1± 3.71。CAA、SA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儿童再障骨髓造血衰竭并非C kit及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C-kit基因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262例中国人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丽 孔燕 +7 位作者 李海夫 于玮玮 代杰 迟志宏 斯璐 盛锡楠 崔传亮 郭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情况。方法采用Real-timeQuantita-tivePCRSYBRgreen染料法检测262例中国人恶性黑色素瘤(MM)C-KIT基因拷贝数变异;存在C-KIT基因扩增的病例,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 目的分析中国人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情况。方法采用Real-timeQuantita-tivePCRSYBRgreen染料法检测262例中国人恶性黑色素瘤(MM)C-KIT基因拷贝数变异;存在C-KIT基因扩增的病例,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其第9、11、13、17和18外显子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表达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肿瘤组织中C-KIT基因存在明显扩增,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比例分别为10.20%(10/98)、8.24%(7/85)和5.06%(4/79);其中2例C-KIT基因扩增同时伴突变;C-KIT基因扩增与CD117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中国两种最常见的黑色素瘤亚型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中,部分患者黑色素瘤组织存在C-KIT基因扩增,提示针对这种扩增的特异靶向药物有可能成为该类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C-kit 基因扩增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PDGFRα和C-kit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彦丽 赵向荣 +2 位作者 白辰光 杨蕾 马大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300-2305,共6页
目的:检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PDGFRα和C-kit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链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CP),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IST 52例中PDGFRα和C-kit基因突变及蛋白... 目的:检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PDGFRα和C-kit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链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CP),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IST 52例中PDGFRα和C-kit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GIST 52例中PDGFRα基因突变5例(9.6%),多见于梭形细胞型的胃源性GIST,C-kit基因突变28例(53.8%),多发生于小肠,并且这两种基因突变互相独立;PDGFRα蛋白表达率100%,C-kit蛋白的表达率为94.2%,突变的5例GIST PDGFRα强于C-kit突变的GIST,正常胃肠道组织和神经鞘瘤:突变与C-kit蛋白表达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5332),而突变与PDGFRα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001).结论:GIST中PDGFRα和C-kit突变在部分GIST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变位点与起源部位和组织学类型有关;大多GIST中蛋白表达与其基因突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C-kit 基因突变 蛋白印迹 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小鼠脊髓挫伤型损伤后caspase-3、bax、bcl-2和c-kit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7
12
作者 范睿 张昱 +2 位作者 许家玉 鲁亚平 蔡亚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揭示凋亡相关基因和c-kit基因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相互关系,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了caspase-3、bax、bcl-2、c-kit的mRNA和蛋白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结果显示:在SCI后4 h开始出现大量的神经元和... 为揭示凋亡相关基因和c-kit基因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相互关系,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了caspase-3、bax、bcl-2、c-kit的mRNA和蛋白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结果显示:在SCI后4 h开始出现大量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其中促凋亡因子表达增加,而抑制凋亡因子表达量减少。caspase-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SCI后开始增加,并在72 h时达到峰值,bax表达规律与之基本一致,但是其峰值出现在24 h。随着时间的变化,bcl-2与c-kit的表达均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和bax的变化趋势相反,且其调控作用均发生在caspase-3之前。此外,SCI后c-kit基因也呈现抑制凋亡的作用。表明:损伤是导致脊髓发生凋亡的因素之一;bcl-2是凋亡抑制因子,与bax共同控制细胞凋亡,并直接作用于下游caspase-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相关基因 C-kit基因 脊髓损伤 表达
下载PDF
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C-KIT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珺 于水 +3 位作者 陆爱东 左英熹 贾月萍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分析C-KIT基因突变与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CBF-AML患儿中C-KIT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伴随C-KIT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预后。结果 86例CBF-AML患儿中,35例(40.7%... 目的分析C-KIT基因突变与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CBF-AML患儿中C-KIT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伴随C-KIT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预后。结果 86例CBF-AML患儿中,35例(40.7%)C-KIT基因突变阳性。inv(16)/CBFβ-MYH11患儿中C-KIT基因8号外显子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t(8;21)/RUNX1-RUNX1T1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组相比,C-KIT阳性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初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伴随其他基因、髓外白血病、第一疗程完全缓解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KIT基因突变阳性及阴性组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2. 8%和76. 4%,总生存率分别为89.3%和85.9%,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IT基因突变在儿童CBF-AML中发生率高,对CBF-AML患儿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C-kit基因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红 李劲松 +3 位作者 姜晓刚 燕春艳 崔文 王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检测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为临床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骨肉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it蛋白在4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检测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为临床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骨肉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it蛋白在4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c-kit基因第11、1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c-kit在普通型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2.5%(25/40);c-kit高表达者更易局部复发,术后生存时间显著低于c-kit低表达组。未在38例普通型骨肉瘤标本中检测到SSCP银染异常条带,进一步测序证实无基因突变。结论c-kit在普通型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c-kit外显子的突变在骨肉瘤中是低概率事件,不能成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预后 c-kit受体(CD117) C-kit基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斑驳病c-kit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伟平 陆春 +2 位作者 朱国兴 林群娣 冯佩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12-713,729,共3页
目的研究一斑驳病家系先证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经组织病理、电镜检查结合典型的临床特征确立斑驳病的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此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家系中先证者存在k it基因第2565位G→C,使密码子TGT→... 目的研究一斑驳病家系先证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经组织病理、电镜检查结合典型的临床特征确立斑驳病的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此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家系中先证者存在k it基因第2565位G→C,使密码子TGT→TCT,导致Ser862Cys突变。100例健康对照组不存在此突变。结论Ser862Cys是引起该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驳病 kit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羊驼显性白毛调控KIT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巧灵 姜俊兵 +4 位作者 贺俊平 范瑞文 耿建军 赫晓燕 董常生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研究羊驼显性白毛调控基因的结构特点及体外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利用RT-PCR技术,首次从羊驼皮肤组织中扩增出羊驼KIT基因exon10-14 cDNA编码序列。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0-14 cDNA长414bp,包括30 bp的exon10、127 bp的exon11、125... 为研究羊驼显性白毛调控基因的结构特点及体外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利用RT-PCR技术,首次从羊驼皮肤组织中扩增出羊驼KIT基因exon10-14 cDNA编码序列。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0-14 cDNA长414bp,包括30 bp的exon10、127 bp的exon11、125 bp的exon12、91 bp的exon13和41 bp的exon14(全长151 bp),编码含13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羊驼与牛、羊、猪、人、马等相比,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4%、93%、93%、92%、92%,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大于97%。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KIT,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下表达KIT蛋白。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高效特异性融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6 kD,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kit基因 CDNA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羊驼KIT基因exon10-19 cDNA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巧灵 姜俊兵 +1 位作者 范瑞文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3-499,共7页
从羊驼皮肤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羊驼显性白毛控制基因(KIT)cDNA序列(DQ450844),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0-19 cDNA长1 044 bp,编码含34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蛋白质同源性比较... 从羊驼皮肤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羊驼显性白毛控制基因(KIT)cDNA序列(DQ450844),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0-19 cDNA长1 044 bp,编码含34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蛋白质同源性比较显示,羊驼与牛、羊、猪、人、马、猩猩等的同源性大于98%,与鼠的同源性为95%。羊驼aa2编码缬氨酸,而猪、人与牛等动物则编码异亮氨酸,均属于非极性氨基酸;羊驼aa201编码脯氨酸,是非极性氨基酸,而猪、人与牛等动物则编码丝氨酸,是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羊驼aa344编码精氨酸,而猪、人与牛等动物则编码赖氨酸,均为带正电荷的极性氨基酸。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功能分析结果显示:此二级结构中含有大量的α-螺旋;该蛋白编码肥大细胞/干细胞生长因子,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其蛋白激酶活性位点位于248~260之间。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KIT基因与羊驼毛色遗传的关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kit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C-kit和SCF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秀金 杨焕星 +2 位作者 王晓茜 唐南洪 陈燕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探讨C -kit、SCF基因编码的蛋白在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肝癌中C -kit、SCF蛋白表达,同时取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及30例良性肝病组织作对照。结果显示,HCC中有较强的C -kit和SCF蛋白表达,癌旁组... 探讨C -kit、SCF基因编码的蛋白在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肝癌中C -kit、SCF蛋白表达,同时取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及30例良性肝病组织作对照。结果显示,HCC中有较强的C -kit和SCF蛋白表达,癌旁组织呈弱表达,良性肝病组织则呈阴性表达。C -kit、SCF阳性率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良性肝病组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 . 0 1)。C -kit、SCF蛋白表达与AFP异常、肝癌分级、门脉癌栓有关。C -kit、SCF蛋白过表达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kit基因 SCF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KIT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艳菲 张廷荣 孙金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3,共4页
选取野生型乌苏里貉、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各3只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技术,得到长为276 bp的KIT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分析其多态性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结果显示:红褐色乌苏里貉KIT基因第二外显子与犬、狐、家猫、虎鲸、野猪... 选取野生型乌苏里貉、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各3只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技术,得到长为276 bp的KIT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分析其多态性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结果显示:红褐色乌苏里貉KIT基因第二外显子与犬、狐、家猫、虎鲸、野猪、马的同源性分别为97%,97%,92%,89%,87%,87%;对野生型乌苏里貉、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KIT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3种貉序列完全匹配,说明在此处未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t基因 克隆 多态性
下载PDF
C-KIT基因在鼻咽癌患者中的突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培钰 张力 +3 位作者 张星 洪明晃 麦海强 罗东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6-269,共4页
背景与目的: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应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有效的真正分子标记,鼻咽癌是否存在C-KIT基因突变尚不清楚。我们检测了鼻咽癌患者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期望为伊马替尼治疗鼻咽癌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 背景与目的: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应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有效的真正分子标记,鼻咽癌是否存在C-KIT基因突变尚不清楚。我们检测了鼻咽癌患者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期望为伊马替尼治疗鼻咽癌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34例鼻咽癌组织中C-KIT基因9至21号外显子序列。结果:在34例鼻咽癌患者的442个外显子中,发现10个外显子存在突变,其中3个是点突变,1个是缺失突变。9、10、18、21号外显子的总突变频率分别是2.9%(1/34),5.9%(2/34),17.6%(6/34),2.9%(1/34)。结论:鼻咽癌组织中C-KIT基因9、10、18、21号外显子存在突变,为进一步研究伊马替尼在鼻咽癌中的治疗价值提供了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kit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