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the pharynx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detected with TDI-FP and modified Giemsa stain 被引量:6
1
作者 Jiang-Ping Zhang Zhen-Hui Peng +2 位作者 Ju Zhang Xiang-Hong Zhang Qing Yin Zh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68-472,共5页
AIM: To detect whether there is 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 colonization in the pharynx mucous membrane of healthy people and whether chronic pharyngitis is related to Hpylori infection. METHODS: Fifty cases of ... AIM: To detect whether there is 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 colonization in the pharynx mucous membrane of healthy people and whether chronic pharyngitis is related to Hpylori infection. METHODS: Fifty cases of chronic pharyngitis refractory over three months were prospectively studied from March 2004 to August 2004 in the otolaryngology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emplate-directed dye-terminator incorporated with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detection (TDI-FP) and modified Giemsa stain were used to examine pharynx mucous membrane tissue for H pylori coloniz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and the healthy people as a control group.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people were detected to have Hpylori in the pharynx. In contrast, in 50 case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19 (38.0%) cases were H pylori positive with a TDI-FP assay and 4 (8%) cases were TDI-FP positive with Giemsa staining in the pharynx. Sixteen of the 50 pharyngitis cases had stomach ailment history, 11 cases (68.8%) of these 16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to be H pylori positive in the pharynx with the TDI-FP assay. 2,2 test showed that this infection rate was remarkably higher (P= 0.0007) than that in the cases without stomach ailment history. Giemsa staining showed that 3 cases (18.8%) of the patients with stomach ailment history were infected with H pylori in the pharynx, which was remarkably higher (P = 0.042) than that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stomach ailment history (1 case, which was 2.9%). CONCLUSION: H pylori may not be detected in the pharynx of healthy people. Chronic pharyngitis may be related to H pylori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ith Hpylori in the pharynx i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stomach ailment histories than in patients without stomach ailment histories, suggesting that chronic pharyngitis may be related to stomach ailment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pharyngitis h pylori modified Giemsa stain
下载PDF
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methyl Ether to Dimethoxymethane over Cs Modified H_3PW_(12)O_(40)/SiO_2 Catalysts 被引量:7
2
作者 Qingde Zhang Yisheng Tan +3 位作者 Caihong Yang Yizhuo Han Jun Shamoto Noritatsu Tsubaki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22-325,共4页
The attractive utilization route for one-step 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methyl ether to dimethoxymethane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over the H3PW12O40(40%)/SiO2 catalyst, modified by Cs, K, Ni, and V. The Cs modifi... The attractive utilization route for one-step 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methyl ether to dimethoxymethane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over the H3PW12O40(40%)/SiO2 catalyst, modified by Cs, K, Ni, and V. The Cs modification of H3PW12O40(40%)/SiO2 gave the most promising result of 20% dimethyl ether conversion and 34.8% dimethoxymethane selectivity. Dimethoxymethane could be synthe- sized via methoxy groups decomposed from dimethyl ether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acid sites and the redox sites of Cs modified H3PW12O40(40%)/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methyl ether DIMEThOXYMEThANE catalytic oxidation Cs modified h3PW12O40/SiO2 XRD
下载PDF
The Anti-tumor Immunity of Dendritic Cells Modified by IFN γ Gene on Mice Bearing Ascite Hepatoma Cell H22
3
作者 Zi-You CUI Hong-Yan YANG You-Tian HUANG Zhi-min ZHENGMing-Yao ZHAO Zi-Ming DONG(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Basic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China)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The Anti-tumor Immunity of Dendritic Cells modified by IFN Gene on Mice Bearing Ascite hepatoma Cell h22 Cell
下载PDF
KOH改性石墨烯对甲苯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芳 李孟 +4 位作者 李雨薇 齐学进 李炜 赵朝成 韩丰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以改进Hummer's 法制备石墨烯,再经超声辅助KOH浸渍法制备改性石墨烯(MGE)材料,并采用TEM、XRD、N2吸-脱附、FT-IR光谱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官能团、孔径、孔容进行表征。考察不同浓度KOH、超声时间、温度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石墨烯甲苯... 以改进Hummer's 法制备石墨烯,再经超声辅助KOH浸渍法制备改性石墨烯(MGE)材料,并采用TEM、XRD、N2吸-脱附、FT-IR光谱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官能团、孔径、孔容进行表征。考察不同浓度KOH、超声时间、温度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石墨烯甲苯性能,分析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石墨烯和改性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27.72和439.24 m^(2)/g;在一定条件下,甲苯饱和吸附率与超声时间、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随KOH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实验温度为25℃、甲苯质量浓度为1.3 g/m^(3),吸附剂质量为0.3 g条件下,经6 mol/L KOH、3 h超声处理制备的改性石墨烯对甲苯的饱和吸附率为212.75×10^(-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机制为孔道填充、疏水性作用、π-π键作用和H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石墨烯 氢氧化钾 甲苯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芝加哥天蓝与KOH涂片镜检对马拉色菌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钟 李东升 +3 位作者 陈金波 陈柳青 段逸群 樊翌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以培养作为诊断标准,比较芝加哥天蓝涂片镜检和KOH涂片镜检对马拉色菌诊断的阳性率、阅片耗时等方面差异。方法收集门诊可疑马拉色菌感染患者皮屑标本,同时做真菌培养、芝加哥天蓝涂片、KOH涂片,培养阳性的281份标本,对芝加哥天蓝... 目的以培养作为诊断标准,比较芝加哥天蓝涂片镜检和KOH涂片镜检对马拉色菌诊断的阳性率、阅片耗时等方面差异。方法收集门诊可疑马拉色菌感染患者皮屑标本,同时做真菌培养、芝加哥天蓝涂片、KOH涂片,培养阳性的281份标本,对芝加哥天蓝涂片镜检和KOH涂片镜检阳性率、阅片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芝加哥天蓝可将马拉色菌的孢子或菌丝染成蓝色而皮屑等被染成浅紫红色杂质背景,阅片时间(70.99±12.61)s,KOH阅片时间(79.56±15.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阳性的281例马拉色菌标本中芝加哥天蓝染色涂片镜检阳性193例,阳性率68.68%,KOH涂片镜检阳性179例,阳性率6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芝加哥天蓝涂片为马拉色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阳性率高、稳定性强、性价比好、结果易读取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天蓝涂片 koh涂片 马拉色菌 真菌镜检
下载PDF
KOH改性污泥生物碳及对富营养化水体吸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树烽 陈成广 +2 位作者 刘允初 胡艺 胡保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3-49,共7页
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缺氧热解成生物碳,并进行了KOH改性,研究了其对富营养化模拟废水中NH_4^+-N、PO4_3^--P和COD的吸附,探索了KOH改性方式、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生物碳比表面积大小与热解温度和... 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缺氧热解成生物碳,并进行了KOH改性,研究了其对富营养化模拟废水中NH_4^+-N、PO4_3^--P和COD的吸附,探索了KOH改性方式、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生物碳比表面积大小与热解温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而其平均孔径情况则反之;KOH共热解方式不利于改善生物碳的理化性能;污泥600℃热解的生物碳对NH_4^+-N和PO_4^(3-)-P均呈正吸附;生物碳的KOH改性对NH_4^+-N吸附不利,但与KOH共热解时能很好吸附PO_4^(3-)-P;8种生物碳吸附COD在3 h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koh改性 生物碳 吸附 富营养化水体
下载PDF
KOH/NH3·H2O复合预处理秸秆过程中化学组分及木质纤维素形态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罗娟 李南锟 +4 位作者 袁海荣 左晓宇 刘研萍 邹德勋 李秀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7-1433,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KOH/NH3·H2O复合预处理对秸秆产气性能影响的内在原因,分别采用1%KOH+1%NH3·H2O(1K+1N)复合试剂以及2%KOH(2K),2%NH3·H2O(2N)单试剂预处理稻草48 h,对预处理过程中化学组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比对,并利用傅立叶... 为进一步了解KOH/NH3·H2O复合预处理对秸秆产气性能影响的内在原因,分别采用1%KOH+1%NH3·H2O(1K+1N)复合试剂以及2%KOH(2K),2%NH3·H2O(2N)单试剂预处理稻草48 h,对预处理过程中化学组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比对,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技术,对KOH/NH3·H2O复合预处理过程中稻草木质纤维素形态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组分分析表明,1K+1N复合预处理液中可溶性物质增多,木质纤维素的脱除率比单试剂预处理提高了7.2%~34.8%。结构分析表明,1K+1N复合预处理明显促使木质素中部分官能团、纤维素的氢键和糖苷键以及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之间的连接键断裂,使包裹在木素中的纤维素更好地释放出来被溶胀降解,并破坏其晶体结构。稻草的这些内部结构变化是提高稻草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Nhh2O复合预处理 化学组分 木质纤维素 形态结构
下载PDF
KOH改性活性炭及其对微量乙烷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霜 齐天勤机 张永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6-180,共5页
采用KOH改性椰壳活性炭(AC)作为吸附剂,调变KOH和AC的质量比(KOH/AC,以下简称碱碳比)和活化温度制备一系列改性吸附剂,通过动态吸附法评价其脱除微量乙烷的性能,并与AC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KOH和吸附剂的最佳碱... 采用KOH改性椰壳活性炭(AC)作为吸附剂,调变KOH和AC的质量比(KOH/AC,以下简称碱碳比)和活化温度制备一系列改性吸附剂,通过动态吸附法评价其脱除微量乙烷的性能,并与AC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KOH和吸附剂的最佳碱碳比为0. 5,最佳活化温度为800℃。在该条件下制备的KOH改性AC吸附剂的乙烷穿透吸附量达到482. 1μg/g,高于AC的169. 6μg/g。表征结果显示,与AC相比,KOH改性AC表面的氧含量更高,并增加了吸附剂的微孔数量,微孔比率从75. 3%增加到了83. 9%,并有适量的介孔,该结构有利于对乙烷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koh改性 乙烷 穿透吸附量
下载PDF
改良复方KOH在真菌镜检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袁中行 仇红霞 刘庆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93-99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复方KOH载浮液在皮肤真菌检验中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标本保存时间,为临床快速诊断真菌感染和标本保存提供依据。方法用复方KOH和改良复方KOH两种载浮液检查皮肤真菌,比较两者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标本室温放置不同时间保持率。结... 目的探讨改良复方KOH载浮液在皮肤真菌检验中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标本保存时间,为临床快速诊断真菌感染和标本保存提供依据。方法用复方KOH和改良复方KOH两种载浮液检查皮肤真菌,比较两者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标本室温放置不同时间保持率。结果复方KOH真菌阳性检出率68.66%,改良复方KOH真菌阳性检出率73.73%,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查出真菌阳性室温放置2h(χ2=8.26,P<0.01),3h(χ2=27.04,P<0.01)和5h(χ2=34.32,P<0.01)阳性保持率均大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复方KOH载浮液检验皮肤真菌阳性率和室温放置阳性保持率高,适宜大批量皮肤真菌检验和教学示教片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复方 koh 真菌 载浮液
下载PDF
改良复方KOH湿片法与荧光染色法在皮肤癣菌病涂片镜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诗语 谢莉 +2 位作者 汤强 吴童讯 保勇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2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对传统KOH湿片法进行改良,探讨荧光染色法与改良复方KOH湿片法在皮肤癣菌病涂片镜检中的优势,为临床快速诊断真菌感染和保存示教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8—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2例疑似皮肤癣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对传统KOH湿片法进行改良,探讨荧光染色法与改良复方KOH湿片法在皮肤癣菌病涂片镜检中的优势,为临床快速诊断真菌感染和保存示教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8—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2例疑似皮肤癣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同一患处采样,将每份样本平均分成两份,分别进行改良复方KOH湿片法与荧光染色法真菌涂片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制片时间、阅片时间及室温下不同放置时间的阳性保持率。结果共采集标本262份,采用荧光染色法的体癣阳性率和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改良复方KOH湿片法(体藓阳性率:11.63%比4.65%,总阳性率:17.94%比10.31%,均P<0.05),采用两种方法的甲癣和头癣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荧光染色法获得的阳性标本于室温条件下放置3 h和5 h的阳性保持率均明显高于改良复方KOH湿片法(3 h:93.59%比77.78%,5 h:87.23%比66.67%,均P<0.05)。采用荧光染色法的制片时间和阅片时间均明显少于改良复方KOH法〔制片时间(s):11.88±4.38比23.78±7.02,阅片时间(s):54.80±19.73比73.97±34.13,均P<0.05〕。结论荧光染色法检测皮肤癣菌病的总阳性率、中长时段阳性保持率、制片和阅片时间均优于改良复方KOH法,可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以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复方koh湿片法 荧光染色法 皮肤癣菌病
下载PDF
一种提高级联H桥逆变器功率不平衡运行能力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金玉 陈杰 +1 位作者 龚春英 何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31-2743,共13页
在光伏逆变等以传递有功功率为主的应用场合,由于部分光伏模块光照被遮挡、老化等原因造成模块间功率不平衡较严重时,传统调制波注入策略控制的级联H桥并网逆变器会出现并网电流畸变的问题。传统调制波注入策略中不平衡模块的调制信号... 在光伏逆变等以传递有功功率为主的应用场合,由于部分光伏模块光照被遮挡、老化等原因造成模块间功率不平衡较严重时,传统调制波注入策略控制的级联H桥并网逆变器会出现并网电流畸变的问题。传统调制波注入策略中不平衡模块的调制信号微调量为部分调制波,而该文提出由方波(与电流同相位)和共同调制波的部分差值量作为微调量,从而实现功率不平衡下的控制。该文所提方法除了具有谐波补偿法的优点(最高调制比达1.27),同时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能够进一步提高功率较高模块的工作能力(所提方法不仅使高功率模块的调制波基波峰值可达到1.27,而且使此模块的基波电压和电流同相位,从而传输最大有功功率);(2)能够克服谐波补偿法中的低功率模块因叠加过多反向谐波而部分区域过调制导致的并网电流畸变问题。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h 电流畸变 功率不平衡 改进策略
下载PDF
KOH添加量对煤基电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迪 宋永辉 +2 位作者 张珊 田宇红 兰新哲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7,55,共8页
采用KOH-HNO_3联合法对自制煤基电极进行改性处理,主要研究了KOH添加量对煤基电极材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N_2吸附法对煤基电极的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及孔径分布进行分析表征.研究表... 采用KOH-HNO_3联合法对自制煤基电极进行改性处理,主要研究了KOH添加量对煤基电极材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N_2吸附法对煤基电极的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及孔径分布进行分析表征.研究表明:随着KOH添加量的增加,煤基电极材料的碘吸附值逐渐增大,而抗压强度与收率则逐渐减小,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微孔孔容逐渐增大.当KOH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时,碘吸附值达810.8mg/g,抗压强度为4.47 MPa,活化收率为59.5%,比表面积为377 m^2/g,总孔容为0.187cm^3/g,微孔孔容为0.160cm^3/g,微孔率达到85.56%.微孔和中孔数量及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增加,导致形成发达的蜂窝状孔结构,有利于电解液进入形成双电层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KOH添加量越大,煤基电极的扩散阻抗越小,比电容越大.以煤基电极为阴阳极,活性炭为粒子电极,采用三维电极体系处理氰化废水,当电压为4V、时间为5h时,处理后的废水中离子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 煤基电极材料 改性 氰化废水 吸附性能
下载PDF
KOH/NH_3·H_2O复合预处理稻草厌氧消化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娟 刘春梅 +4 位作者 袁海荣 刘研萍 邹德勋 左晓宇 李秀金 《中国沼气》 2019年第1期48-53,共6页
文章提出一种KOH/NH_3·H_2O复合预处理稻草进行厌氧消化的绿色环保高效预处理方法,既能使稻草木质纤维素更好地进行生物降解产生物甲烷,同时能调节厌氧消化过程中的C/N,节省营养元素调配成本,且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沼渣含K可直接用作... 文章提出一种KOH/NH_3·H_2O复合预处理稻草进行厌氧消化的绿色环保高效预处理方法,既能使稻草木质纤维素更好地进行生物降解产生物甲烷,同时能调节厌氧消化过程中的C/N,节省营养元素调配成本,且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沼渣含K可直接用作沼肥,不会产生环境污染。运用正交实验法对预处理剂浓度(1%KOH+1%NH_3·H_2O,2%KOH+2%NH_3·H_2O,2%KOH+4%NH_3·H_2O,4%KOH+2%NH_3·H_2O)、预处理温度(20℃,30℃,40℃,50℃)、水添加量(稻草干重的3倍,6倍,9倍,12倍)、预处理时间(1 d,2 d,3 d,4 d)进行了优化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预处理稻草厌氧消化甲烷总产量为8738~10492 mL,比未预处理稻草(7343 mL)提高了19.0%~42.9%,效果明显(p<0.05)。对1%KOH+1%NH_3·H_2O复合预处理与2%KOH,2%NH_3·H_2O单试剂预处理稻草厌氧消化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复合预处理组累积产甲烷量及单位VS产甲烷量分别为10404 mL,244 mL·g^(-1)VS,比未处理稻草提高41.7%,比2%KOH预处理组提高19.4%,比2%NH_3·H_2O预处理组提高16.4%;1%KOH+1%NH_3·H_2O复合预处理组T_(80)为34 d,比未预处理,2%KOH,2%NH_3·H_2O单试剂预处理组分别提前9 d,7 d,2 d。KOH/NH_3·H_2O复合预处理能够促进稻草厌氧消化产甲烷,缩短厌氧消化周期,增加沼渣沼液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Nhh2O 复合预处理 厌氧消化 绿色环保高效
下载PDF
KOH改性生物炭修复As污染土壤的最佳环境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茹茹 闫卫军 高建军 《山西化工》 2020年第4期180-183,共4页
基于调控环境因子来探寻KOH改性生物炭在最适环境条件下对A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KOH改性生物炭修复土壤中总砷的最适pH=7.5;适含水率为20%~25%;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有机质含量为16 g/kg^28 g/kg;最适全氮含量为0.85 g/kg... 基于调控环境因子来探寻KOH改性生物炭在最适环境条件下对A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KOH改性生物炭修复土壤中总砷的最适pH=7.5;适含水率为20%~25%;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有机质含量为16 g/kg^28 g/kg;最适全氮含量为0.85 g/kg^1.25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改性生物炭 土壤修复 As污染
下载PDF
H型护岸桩沉桩产生的超孔压及水平位移计算
15
作者 刘世旭 吴跃东 刘坚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36-43,共8页
H型桩由于特殊的截面形式,打桩过程引起的挤土效应特征不能简单地采用管桩的挤土规律代替。因此基于湖嘉申二期工程现场试验数据,研究其沉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位移规律,通过修正的圆孔扩张模型考虑H型桩在扩孔时的特殊性,推导出... H型桩由于特殊的截面形式,打桩过程引起的挤土效应特征不能简单地采用管桩的挤土规律代替。因此基于湖嘉申二期工程现场试验数据,研究其沉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位移规律,通过修正的圆孔扩张模型考虑H型桩在扩孔时的特殊性,推导出适合H型桩的矩形孔扩张的计算公式。用该公式对沉桩产生的超孔压及土体位移进行计算,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扩孔模型在计算H型桩的超孔压和土体位移方面充分考虑到孔隙水压力沿深度线性变化的特点,结果更加接近实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桩 挤土效应 现场试验 孔隙水压力 土体位移 修正扩孔模型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等效强度参数的工程应用
16
作者 胡其志 刘倩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88-94,99,共8页
为研究重庆至长沙省际公路共和隧道层状围岩稳定性,减小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并充分考虑倾角效应、静水压力效应和罗德角效应,将适用于层状岩体的修正Hoek-Brown(H-B)准则在I_(1)-√J_(2)平面与Mohr-Coulomb(M-C)准则进行瞬时等效,推导... 为研究重庆至长沙省际公路共和隧道层状围岩稳定性,减小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并充分考虑倾角效应、静水压力效应和罗德角效应,将适用于层状岩体的修正Hoek-Brown(H-B)准则在I_(1)-√J_(2)平面与Mohr-Coulomb(M-C)准则进行瞬时等效,推导出用于层状岩体的等效强度参数公式,计算得到不同倾角下砂质页岩等效c、φ值,然后输入FLAC^(3D)遍布节理模型中对原岩体参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1)修正岩体参数法所得关键点位移变化规律与修正前一致,且位移量大于修正前,但当倾角大于60°后,该法适用性有所降低;2)修正后围岩各关键点偏应力(σ_(1)-σ_(3))始终大于修正前,且二者塑性区随倾角变化趋势一致;3)当岩体内摩擦角小于节理内摩擦角时,围岩塑性区面积较大;反之,当岩体内摩擦角大于节理内摩擦角时,塑性区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hoek-Brown(h-B)准则 层状岩体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 遍布节理模型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对机械臂最优时间轨迹规划
17
作者 郭北涛 金福鑫 张丽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7,共5页
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在轨迹规划过程中,运动耗时长、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于6R机械臂轨迹优化算法。通过加入改进的自适应调节机制,自适应的去改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首先,建立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型... 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在轨迹规划过程中,运动耗时长、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于6R机械臂轨迹优化算法。通过加入改进的自适应调节机制,自适应的去改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首先,建立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型,采用改进型D-H参数法获得机器人连杆参数数据;其次,通过4-1-4多项式插值的方法进行轨迹规划,以运行时间为优化目标,利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结合蚁群算法对运动轨迹进行优化;最后,通过目标函数解决运动学约束问题。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相比于传统的遗传算法,该轨迹的运行时间从12.23 s减少到了9.05 s,整体运行轨迹时间缩短3.18 s,优化后的效率提高近26%。适应度提高1.73,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加快轨迹的运行时间,提高了机械臂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蚁群算法 改进D-h 轨迹规划 适应度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ER8机器人轨迹规划
18
作者 郭北涛 刘磊 张丽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共6页
为解决传统机器人工作效率低、稳定性不足和传统粒子群算法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优化了粒子群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首先,以国产ER8型机器... 为解决传统机器人工作效率低、稳定性不足和传统粒子群算法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优化了粒子群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首先,以国产ER8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型D-H参数法获得机器人连杆参数数据,同时通过运动学正逆解理论计算求出了轨迹插值点;其次,利用MATLAB机器人工具箱建立了ER8机器人仿真模型,由于正逆解理论值与仿真结果完全相一致,证明了所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得到机器人3-5-3多项式插值构造的轨迹中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在满足运动学约束的前提下,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3-5-3混合多项式插值函数构造的轨迹,机器人用于完成轨迹的时间从3 s减少到1.0375 s,相对于优化前,整体运行时间缩短了大约65%,证明文中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实现时间最优的轨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D-h 运动学 多项式插值 改进粒子群算法 轨迹规划
下载PDF
D-H法建立连杆坐标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被引量:32
19
作者 郭发勇 梅涛 赵江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710-2714,共5页
广泛使用的标准D-H法允许坐标系建立在轴线的延长线上,会导致不能针对所有关节连杆进行建模、建立的机器人模型与实体不一致,以及无法进行局部关节位置分析等问题。为了得到统一、直观、准确的模型建立方法,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实体建模方... 广泛使用的标准D-H法允许坐标系建立在轴线的延长线上,会导致不能针对所有关节连杆进行建模、建立的机器人模型与实体不一致,以及无法进行局部关节位置分析等问题。为了得到统一、直观、准确的模型建立方法,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实体建模方法——坐标系固定在实体上的D-H表示法(简称CFDH法)。说明了CFDH法坐标系建立的方法、参数获取过程。以一个六自由度机械臂作为仿真对象,分别用D-H法和CFDH法对其进行建模,然后采用Newton-Raphson求逆解,比较两者计算复杂度并对两种建模方法进行整体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CFDH法满足机器人运动学建模的需求,解决了D-H法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D-h 坐标系固定的D-h 运动学 机器人建模
下载PDF
碱改性Hβ分子筛催化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胜平 马新宾 +3 位作者 高宁 巩金龙 杨霞 陈学成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研究了以KOH碱改性Hβ分子筛为催化剂,苯酚和草酸二甲酯(DMO)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DPO)反应。通过对催化剂进行吸附吡啶的IR光谱和NH3-TPD测试,对催化剂的表面状态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弱酸中心的酸强度改变不影响苯甲醚选择...  研究了以KOH碱改性Hβ分子筛为催化剂,苯酚和草酸二甲酯(DMO)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DPO)反应。通过对催化剂进行吸附吡啶的IR光谱和NH3-TPD测试,对催化剂的表面状态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弱酸中心的酸强度改变不影响苯甲醚选择性,只有强酸中心的酸强度减弱或酸量减少才使苯甲醚选择性降低。当用少量的KOH改性Hβ时,强酸中心酸量和酸强度不变,只是弱酸中心酸强度进一步减弱,所以苯甲醚选择性不变。同时因为K2O活性中心和酸中心协同催化作用,DMO转化率增加。当K负载量增大到0.32%时,强酸中心消失,苯甲醚选择性显著降低,但因为弱酸中心同时大量减少导致了DMO转化率的降低。当K负载量为0.04%时,K改性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相对较好,DMO转化率62.4%,MPO,DPO和苯甲醚选择性分别为51.8%,14.8%,30.2%,MPO和DPO收率分别为32.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工艺 草酸二甲酯 草酸二苯酯 碳酸二苯脂 DPC 非光气法 合成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