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定量RT-PCR法对“苦参”在心肌炎模型中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曙霞
成威
+3 位作者
谢龙山
钱富荣
陈美芳
刘晶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用定量RT-PCR法检测“苦参”中抗柯萨奇B病毒有效成份“抗柯注射液”,在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病毒血症时,对抗“柯萨奇B病毒”的药效。 方法取48只雄性18-22g 8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A-H共8组,每组6只。1.各治疗组(A-F组)...
目的用定量RT-PCR法检测“苦参”中抗柯萨奇B病毒有效成份“抗柯注射液”,在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病毒血症时,对抗“柯萨奇B病毒”的药效。 方法取48只雄性18-22g 8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A-H共8组,每组6只。1.各治疗组(A-F组),每只小鼠从腹腔接种0.1ml l04TCID50 CVB3m病毒2h后,每天从尾静脉分别注射抗柯注射液,5、10、15、20、25、30mg/kg,2次/d,连续用药3d。2.病毒组(G组),注射病毒同上法,2h后从尾静脉注入0.3ml无菌生理盐水,2次/d,连续3d。3.空白对照组(H组),腹腔内注射无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2h后从尾静脉注入0.3ml无菌生理盐水,2次/d,连续3d。 结果 空白组CVB-RNA(-)对接种CVB3m感染后用不同剂量“抗柯注射液”治疗的各小组血液中CVB3m-RNA含量与病毒组相比明显下降,其抑制率(%)与所用抗柯注射液的剂量呈正比,即“抗柯”剂量增加,CVB3m-RNA含量下降的幅度亦增加,每天5-30mg,/kg中的各剂量都有明显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 结论用定量RT-PCR法检测到“抗柯注射液”对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病毒血症时效果明显,最小有效剂量为5mg·kg-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抗柯注射液
柯萨奇B病毒
定量RT
-
PCR
病毒性心肌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量RT-PCR检测肝细胞P450酶基因与苦参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曙霞
谢龙山
+4 位作者
钱富荣
钱培丽
张君玮
邓中平
陈美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明确肝脏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与苦参中对抗CVB病毒的有效成分抗柯注射液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的关系。方法 用定量RT-PCR法,在Begale犬长毒试验的不同时期(45、90、135 d),用不同剂量抗柯注射液(7.5、15、30 mg/kg)检测肝脏...
目的 明确肝脏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与苦参中对抗CVB病毒的有效成分抗柯注射液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的关系。方法 用定量RT-PCR法,在Begale犬长毒试验的不同时期(45、90、135 d),用不同剂量抗柯注射液(7.5、15、30 mg/kg)检测肝脏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β-actin/P450)的特异mRNA。结果 P450酶基因(β-actin/P450)特异信使核糖核酸mRNA随所用抗柯注射液剂量及用药时间而增加(P<0.01)。结论 P450的比值随药物剂量及时间延长而上升,可视为机体抵抗中毒而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用于有关药物的毒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RT
-
PCR
检测
肝细胞
P450酶基因
苦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病毒性心肌炎(病)患者中IFNγ和IL10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陈曙霞
徐欣辉
+4 位作者
张冬青
梅尚文
谢龙山
陈美芳
钱富荣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炎 (病 )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 γ及IL 10浓度 ,以RT PCR检测柯萨奇B病毒 (CVB )表达情况 ,并观察“抗柯”注射液给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 ,(1)急性期者 ,CVB RNA阳性者居多 ,Th1均增高 ,Th2类细...
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炎 (病 )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 γ及IL 10浓度 ,以RT PCR检测柯萨奇B病毒 (CVB )表达情况 ,并观察“抗柯”注射液给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 ,(1)急性期者 ,CVB RNA阳性者居多 ,Th1均增高 ,Th2类细胞因子IL 10正常或偏低 ;(2 )恢复期者 ,CVB RNA阴性者居多 ,IL 10均增高 ,IFN γ正常或偏低 ;(3)慢性期者 (包括扩张型心肌病 )Th1/Th2均降低 ,内含CVB RNA持续阳性者。表明心肌炎的炎症主要是Th1细胞所介导 ,而Th2类细胞因子对其有抑制作用 ,抗柯注射液提高Th2活性 ,抑制Th1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人群
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
表达
IFN
-
Γ
IL
-
10
原文传递
题名
定量RT-PCR法对“苦参”在心肌炎模型中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曙霞
成威
谢龙山
钱富荣
陈美芳
刘晶星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心内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570314)
上海市卫生局及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994319223)
文摘
目的用定量RT-PCR法检测“苦参”中抗柯萨奇B病毒有效成份“抗柯注射液”,在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病毒血症时,对抗“柯萨奇B病毒”的药效。 方法取48只雄性18-22g 8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A-H共8组,每组6只。1.各治疗组(A-F组),每只小鼠从腹腔接种0.1ml l04TCID50 CVB3m病毒2h后,每天从尾静脉分别注射抗柯注射液,5、10、15、20、25、30mg/kg,2次/d,连续用药3d。2.病毒组(G组),注射病毒同上法,2h后从尾静脉注入0.3ml无菌生理盐水,2次/d,连续3d。3.空白对照组(H组),腹腔内注射无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2h后从尾静脉注入0.3ml无菌生理盐水,2次/d,连续3d。 结果 空白组CVB-RNA(-)对接种CVB3m感染后用不同剂量“抗柯注射液”治疗的各小组血液中CVB3m-RNA含量与病毒组相比明显下降,其抑制率(%)与所用抗柯注射液的剂量呈正比,即“抗柯”剂量增加,CVB3m-RNA含量下降的幅度亦增加,每天5-30mg,/kg中的各剂量都有明显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 结论用定量RT-PCR法检测到“抗柯注射液”对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病毒血症时效果明显,最小有效剂量为5mg·kg-1·d-1。
关键词
苦参
抗柯注射液
柯萨奇B病毒
定量RT
-
PCR
病毒性心肌炎
动物模型
Keywords
Ku
-
Shen
kang - ke injective
quantitative RT
-
PCR
Coxsachie virus
myocarditis mice model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量RT-PCR检测肝细胞P450酶基因与苦参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曙霞
谢龙山
钱富荣
钱培丽
张君玮
邓中平
陈美芳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心内科
国家上海市新药安全评价中心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基金
上海市现代生物与新药产业发展基金(9943192237)
文摘
目的 明确肝脏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与苦参中对抗CVB病毒的有效成分抗柯注射液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的关系。方法 用定量RT-PCR法,在Begale犬长毒试验的不同时期(45、90、135 d),用不同剂量抗柯注射液(7.5、15、30 mg/kg)检测肝脏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β-actin/P450)的特异mRNA。结果 P450酶基因(β-actin/P450)特异信使核糖核酸mRNA随所用抗柯注射液剂量及用药时间而增加(P<0.01)。结论 P450的比值随药物剂量及时间延长而上升,可视为机体抵抗中毒而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用于有关药物的毒理研究。
关键词
定量RT
-
PCR
检测
肝细胞
P450酶基因
苦参
Keywords
quantitive RT
-
PCR
liver cytochrome 450
long term toxication
kushen
kang
-
ke
inject
ion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病毒性心肌炎(病)患者中IFNγ和IL10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陈曙霞
徐欣辉
张冬青
梅尚文
谢龙山
陈美芳
钱富荣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出处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基金
国家"九五"医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 (部分内容 ) 96 90 6 0 2 137
文摘
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炎 (病 )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 γ及IL 10浓度 ,以RT PCR检测柯萨奇B病毒 (CVB )表达情况 ,并观察“抗柯”注射液给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 ,(1)急性期者 ,CVB RNA阳性者居多 ,Th1均增高 ,Th2类细胞因子IL 10正常或偏低 ;(2 )恢复期者 ,CVB RNA阴性者居多 ,IL 10均增高 ,IFN γ正常或偏低 ;(3)慢性期者 (包括扩张型心肌病 )Th1/Th2均降低 ,内含CVB RNA持续阳性者。表明心肌炎的炎症主要是Th1细胞所介导 ,而Th2类细胞因子对其有抑制作用 ,抗柯注射液提高Th2活性 ,抑制Th1活性。
关键词
患病人群
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
表达
IFN
-
Γ
IL
-
10
Keywords
Th subsets
Th1,Th2 related cytokines
viral myocarditis
dilated cardiomyopathy
kang
ke
inject
ion
分类号
R542.2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定量RT-PCR法对“苦参”在心肌炎模型中药效学研究
陈曙霞
成威
谢龙山
钱富荣
陈美芳
刘晶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定量RT-PCR检测肝细胞P450酶基因与苦参的关系
陈曙霞
谢龙山
钱富荣
钱培丽
张君玮
邓中平
陈美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病毒性心肌炎(病)患者中IFNγ和IL10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陈曙霞
徐欣辉
张冬青
梅尚文
谢龙山
陈美芳
钱富荣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