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grouting simulation method for quick-setting slurry in karst conduit:The sequential flow and solidification method 被引量:5
1
作者 Zhenhao Xu Dongdong Pan +3 位作者 Shucai Li Yichi Zhang Zehua Bu Jie Li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423-435,共13页
It is difficult to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track and characterize the slurry viscosity in flowing water during grouting simulation.In this study,a sequential flow and solidification(SFS)method considering the spatial... It is difficult to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track and characterize the slurry viscosity in flowing water during grouting simulation.In this study,a sequential flow and solidification(SFS)method considering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slurry viscosity in flowing water in karst conduit is proposed.First,a time-dependent model for the threshold function of slurry viscosity is established.During the grouting process,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slurry viscosity is revealed by tracking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the slurry injected at different times.This method is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gradual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slurry during grouting.Furthermore,a physical model of grouting in a karst conduit is developed.Second,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FS method in grouting simulation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 of grouting conduit in flowing water.The SFS method enable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fluid velocity and pressure during grouting in flowing water and provides a feasibl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revealing the grouting plugging mechanism in complex karst conduits at different engineering scales.In addition,it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design of grouting tests in flowing water,improve cost efficiency,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optimizing grouting design and slurry se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conduit Sequential flow and solidification(SFS) Quick-setting slurry Grouting simulation method Grouting in flowing water
下载PDF
Karst conduit flow and its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Houzhai River drainage basin in Fueling,Guizhou,China as an example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Lachun & ZHANG YongzhanDepartment, of Urban & Resource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Coast & Island Developmen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S1期45-51,共7页
Conduit flow is a special geomorphologic and hydrological phenomenon in karst area. Houzhai River drainage basin in Puding, Guizhou Province is a large-scale test field in the main and broad karst area in the southern... Conduit flow is a special geomorphologic and hydrological phenomenon in karst area. Houzhai River drainage basin in Puding, Guizhou Province is a large-scale test field in the main and broad karst area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where conduit flow is a general reserve and drainage system for groundwater. Based on the great deal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oor research work during the 1970s-1980s, pulse tests were done four times there during 1988-1991 in wet and dry seasons. It shows that water level at each observation site changes from 10 to 1800 mm, with the larger variation in upper stream and at karst windows than in lower reaches and at each exit along subterraneous rivers.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in conduit system is determined within 200-800 m/h, with the less change from flood to dry seasons, and it is higher in principal conduits and in upper stream area. Also, the reliable divided discharge ratio among each hydrological conduit of sunken system has been got. Thus, combined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uit flow karst pulse test Houzhai River.
原文传递
岩溶管道构造影响下浅部地层温度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邱俊豪 张延军 +2 位作者 张庆 张通 于子望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当含水岩溶构造体存在时,浅部地层温度场会产生变化。浅层测温法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得浅层地温数据,通过温度差异反演出岩溶构造的分布。为了研究以贵州省盘州市某场地及其周围场地为对象时,浅层测温技术探测岩溶管道构造体的可行性,笔者... 当含水岩溶构造体存在时,浅部地层温度场会产生变化。浅层测温法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得浅层地温数据,通过温度差异反演出岩溶构造的分布。为了研究以贵州省盘州市某场地及其周围场地为对象时,浅层测温技术探测岩溶管道构造体的可行性,笔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构造体不同的埋深会显著改变浅部地层的温度,对于单个岩溶构造体(等效直径为0.5 m,水温12℃),可探测深度极限约为66 m;在管道内流体的温度为12℃时,岩溶管道构造体有效流动截面积的增大会降低浅部地层温度,等效直径在0.1~1.0 m区间内改变时,2.0 m处地层温度的变化在0.02℃以内,这使得利用浅层测温法识别岩溶构造体的有效流动截面积变得困难;流体温度在一定范围内(12~18℃)的变化会改变浅部地层温度,尤其是低温流体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测温法 岩溶管道构造 数值模型 地层温度场变化
下载PDF
管道-裂隙型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室内试验研究
4
作者 黄磊群 梁家珲 +2 位作者 朱金海 杨鹏帅 李天雨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1-48,共8页
岩溶区管道-裂隙的发育特征影响着含水层水位面分布。可视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含水层的水位面特征,并揭示管道-裂隙发育特征影响规律的有效工具之一。为揭示不同裂隙组合、裂隙开度、裂隙发育程度、管道流量等因素对含水... 岩溶区管道-裂隙的发育特征影响着含水层水位面分布。可视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含水层的水位面特征,并揭示管道-裂隙发育特征影响规律的有效工具之一。为揭示不同裂隙组合、裂隙开度、裂隙发育程度、管道流量等因素对含水层水位面的影响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管道-裂隙型双重导水介质物理模型,开展管道、裂隙发育特征对含水层水位面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岩溶管道-裂隙发育地区,横向裂隙的主要导水特征是运输或传输,而竖向裂隙的主要导水特征是排泄;管道流量对含水层水位具有主控作用,而裂隙特征具有调控作用,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横、竖向裂隙差异性、横向裂隙开度、裂隙发育程度、竖向裂隙开度;管道和裂隙发育特征对沿水流方向的水力坡降值产生影响,但裂隙特征的影响程度随管道流量的减小逐渐降低。研究结果能够为岩溶区管道、裂隙发育特征的揭露及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管道-裂隙介质 地下水水位面 室内模型试验 裂隙发育程度
下载PDF
地下工程流–固耦合试验新技术及其在充填型岩溶管道突水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毅 李术才 +6 位作者 李利平 张乾青 石少帅 宋曙光 王康 陈迪杨 孙尚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2-1240,共9页
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大型交通、水利水电及矿山工程的需要,开展大比尺流–固耦合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包括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三维可视化固液耦合试验系统以及多物理场信息监测分析技术。提出了流–固耦合相似材料... 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大型交通、水利水电及矿山工程的需要,开展大比尺流–固耦合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包括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三维可视化固液耦合试验系统以及多物理场信息监测分析技术。提出了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的配制原则,选择了多种性能耦合较小的调节剂,实现了强度、渗透性、重度等指标的独立调节,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相似度,保证材料能够在水长期作用下保持稳定的性质,很好地模拟中、低强度的岩体、破碎带及充填物。三维可视化固液耦合试验系统具备了自动化静力加载和数字化水压加载功能,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有压水体与相似材料的大面积直接作用,为流—固耦合条件下渗流和突涌水过程的模拟提供了可视化的试验场所。光纤技术、电阻元件柔性防水技术和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实现了水环境下模型体内部渗压、应变和位移的精确采集和分析。最后,依托湖北省保康至宜昌高速公路尚家湾隧道,开展了充填型岩溶管道失稳突水的大比尺三维模型试验研究,真实再现了工程中的突涌水过程,揭示了充填型岩溶管道突水的灾变特征。流–固耦合试验新技术得到成功应用,为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流–固耦合 模型试验技术 充填型岩溶管道 突水
下载PDF
岩溶地下河浊度来源及对示踪试验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良杰 夏日元 +3 位作者 易连兴 杨杨 王喆 卢海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1-246,共6页
定量示踪技术是分析岩溶含水层水力特征和岩溶水系统结构的重要手段,地下河浊度是制约定量示踪试验精确性的关键因素。针对西南典型岩溶地下河,以三次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示踪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浊度、流量及示踪剂浓度变化探讨... 定量示踪技术是分析岩溶含水层水力特征和岩溶水系统结构的重要手段,地下河浊度是制约定量示踪试验精确性的关键因素。针对西南典型岩溶地下河,以三次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示踪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浊度、流量及示踪剂浓度变化探讨浊度来源及其对示踪剂和管道参数的影响。试验过程中,确定存在上、下临界流量使水流从层流过渡为紊流状态,浊度主要来源从管道内部再悬浮颗粒过渡为外源悬浮物,计算上、下临界流量分别为0.7 m^3/s和0.4 m^3/s。通过浊度与示踪剂的相关关系研究浊度对示踪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浊度大于25时,浊度与示踪剂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且浊度越大,对示踪剂的影响越大。最后通过对比确定,第一次示踪试验浊度影响较小,并估算了岩溶管道参数,为进一步水资源评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示踪试验 地下河浊度 示踪剂 岩溶管道
下载PDF
基于CFP的岩溶管道流数值模拟研究--以桂林寨底地下河子系统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赵良杰 夏日元 +3 位作者 杨杨 邵景力 曹建文 樊连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32,共8页
为了描述岩溶多重含水介质存在非达西流问题,研究管道流CFP模型在岩溶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在分析管道流CFP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概念模型算例(5个管道,上下临界雷诺数分别为2 000和4 000),探讨不同管道水文地质参数对出口流量及... 为了描述岩溶多重含水介质存在非达西流问题,研究管道流CFP模型在岩溶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在分析管道流CFP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概念模型算例(5个管道,上下临界雷诺数分别为2 000和4 000),探讨不同管道水文地质参数对出口流量及水流状态的影响,并对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最后将CFPM1模型应用于广西寨底岩溶地下河系统,探讨在实际应用中的管道流模型适用性。概念模型结果表明,参数敏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管道直径、水力梯度、管道渗透系数、弯曲度及粗糙度,流量与雷诺数随管道参数增大而增大,水流状态从层流变为紊流。寨底岩溶管道流模型中3个观测井及地下河出口实测流量表明CFPM1能较好地模拟出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得出结论:CFPM1管道流模型允许岩溶管道与基岩含水层进行水流交换,能够较好地刻画岩溶区管道介质非达西流特征,但管道参数获取较为困难,且不能刻画岩溶管道形态变化。该方法具有一定通用性,可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流模型 非达西流 岩溶管道 含水介质
下载PDF
应力-渗流耦合三轴渗透试验系统研制及其在充填介质渗透特性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利平 柳尚 +6 位作者 李术才 石少帅 陈迪杨 周毅 林鹏 王健华 刘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53-3061,共9页
为研究充填介质在赋存条件下的渗透、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制,改进研制了大比尺三轴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系统,开发了三维应力-渗流耦合压力室,进行了完善的密封和加载系统设计。系统具备自动化轴压加载、围压渗压加载、涌水涌砂量采集和多... 为研究充填介质在赋存条件下的渗透、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制,改进研制了大比尺三轴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系统,开发了三维应力-渗流耦合压力室,进行了完善的密封和加载系统设计。系统具备自动化轴压加载、围压渗压加载、涌水涌砂量采集和多元信息并行监测等功能,该套装置可针对大尺寸、不同规格岩溶管道和裂隙还原其在原始地应力状态下进行渗透性及相关力学试验研究。围压、渗压值可分别加到2 MPa和5 MPa,轴向荷载最大可加到300 kN。光纤技术、电阻元件柔性防水技术和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水环境下试件内部渗压、应变的精确采集和分析。在试验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赋存环境下充填介质渗透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充填介质类型、渗流路径、管道断面形状及应力条件4种因素对渗透特性的影响及充填介质的响应特征,揭示了充填体稳定性和渗透性的变化规律。该装置解决了小水力梯度及赋存条件下的充填介质渗透特性和力学性质试验研究技术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型岩溶管道 充填介质 渗流特性 试验系统
下载PDF
岩溶含水层水流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陶小虎 赵坚 +2 位作者 陈孝兵 甘磊 邱莉婷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84,共9页
以岩溶含水层的复杂结构和水流运动特性为重点,简要阐述了岩溶含水层系统中物理概念和水流模型,包括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裂隙网络模型、双重介质模型、三重介质模型、连续管流耦合模型以及Darcy-Stokes耦合模型,对各模型特点及在应用中... 以岩溶含水层的复杂结构和水流运动特性为重点,简要阐述了岩溶含水层系统中物理概念和水流模型,包括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裂隙网络模型、双重介质模型、三重介质模型、连续管流耦合模型以及Darcy-Stokes耦合模型,对各模型特点及在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述,指出Darcy-Stokes耦合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岩溶含水层的水流模拟细观研究;三重介质模型能较真实反映简单结构岩溶含水介质及岩溶水流态复杂性,应用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已有岩溶水流运动数学模型还不能够真正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岩溶含水层非饱和水流运动机理、交叉岩溶裂隙水力特性、水文地质不确定性以及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含水层 孔隙 裂隙 岩溶管道 水流模型 综述
下载PDF
隧道充填岩溶管道滑移失稳突水机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震 李仕杰 +2 位作者 赵奎 吴锐 钟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9-1126,共8页
为探究隧道充填岩溶管道滑移失稳突水机制,将岩溶管道视为“塞子”,建立岩溶管道滑移失稳突水的地质模型和力学传递模型,推导出充填岩溶管道失稳判据及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分析岩溶管道倾角和含水体水位对岩溶管道安全性的影响... 为探究隧道充填岩溶管道滑移失稳突水机制,将岩溶管道视为“塞子”,建立岩溶管道滑移失稳突水的地质模型和力学传递模型,推导出充填岩溶管道失稳判据及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分析岩溶管道倾角和含水体水位对岩溶管道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透水或不透水的充填岩溶管道在突水过程中的作用类似“塞子”,具有较强阻水性能,此时突水模式为岩溶管道的充填物滑移失稳突水;隧道开挖过程中,作用在岩溶管道的下滑力和抗滑力达到临界条件时,管道发生滑移失稳,最终导致突水的发生;充填岩溶管道的安全系数随着含水体水位增大而不断降低,管道倾角对安全系数的影响比水位的影响小;地下水对岩溶管道安全性的影响很大,其中渗透压力、静水压力和扬压力对管道安全性的影响较大,是触发管道发生滑移失稳、引发突水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突水机制 力学模型 岩溶管道 滑移失稳
下载PDF
不同深度岩溶管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特征 被引量:32
11
作者 郑智杰 甘伏平 曾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2-297,共6页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岩溶山区岩溶管道深度各异,为了探寻岩溶管道深度变化下高密度电阻率的响应规律,本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为基础,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型,模拟均匀介质下不同深度岩溶...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岩溶山区岩溶管道深度各异,为了探寻岩溶管道深度变化下高密度电阻率的响应规律,本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为基础,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型,模拟均匀介质下不同深度岩溶管道的高密度电阻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当岩溶管道深度大于15倍电极距时,矩形 AMN 装置和滚动 MNB 装置未能探测到该深度的岩溶管道;当岩溶管道深度小于10-11倍电极距时,矩形 AMN 和滚动 MNB 装置联合能较精准地定位岩溶管道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岩溶管道反演异常的横向宽度始终大于真实异常横向宽度,反演异常顶部埋深小于或等于真实异常顶部埋深,且岩溶管道深度越浅,反演异常体的形态、大小、埋深越接近真实异常;随岩溶管道深度的增加,岩溶管道的矩形 AMN 装置和滚动 MNB 装置异常反演形态由椭圆向半椭圆、弓形变化,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 电极距 岩溶管道深度 物理模拟试验
下载PDF
水箱-管道系统溶质运移实验研究及其岩溶水文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小二 常勇 +1 位作者 彭伏 吴吉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9-1228,共10页
为了研究岩溶管道中溶潭对溶质运移的影响,在实验室内构建水箱-管道系统,在不同管道结构和水流条件下进行定量示踪实验并得到相应的穿透曲线(BTCs);采用Qtracer2软件分析溶质运移参数,采用滞后系数R分析实验结果与一维经典对流弥散方程... 为了研究岩溶管道中溶潭对溶质运移的影响,在实验室内构建水箱-管道系统,在不同管道结构和水流条件下进行定量示踪实验并得到相应的穿透曲线(BTCs);采用Qtracer2软件分析溶质运移参数,采用滞后系数R分析实验结果与一维经典对流弥散方程解析解之间的差别。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水箱数量的增加,示踪剂(NaCl)峰值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弥散系数和弥散度逐渐增加,穿透曲线拖尾逐渐增长,表明水箱的瞬态存储使溶质运移滞后;与不对称水箱相比,对称水箱BTC拖尾较长;峰现时间随着不对称水箱数量的增多明显滞后;出口流量增加时,弥散度减小,BTC拖尾变短。一维经典对流弥散方程解析解仅对单管道最大流量条件下的BTC拟合较好,对流量较小的单管道和水箱-管道系统的BTC拟合较差,需研究适用的模型解释其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管道 水箱-管道系统 溶质运移 管道结构 水流条件
下载PDF
宜万铁路八字岭隧道岩溶管道冲积物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白明洲 许兆义 +1 位作者 张庆云 刘浩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6-21,共6页
岩溶山区的隧道工程建设中,隧址区的岩溶管道连通性对隧道设计中涌水量、水压力等指标的确定以及隧道施工防灾具有重要意义。以宜万铁路八字岭隧道为例,系统分析了岩溶管道粗颗粒沉积物的粒度、岩石及矿物成分、圆度度组合等特征,通过... 岩溶山区的隧道工程建设中,隧址区的岩溶管道连通性对隧道设计中涌水量、水压力等指标的确定以及隧道施工防灾具有重要意义。以宜万铁路八字岭隧道为例,系统分析了岩溶管道粗颗粒沉积物的粒度、岩石及矿物成分、圆度度组合等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碎屑沉积物的地质联系,研究了沉积物的来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隧址区岩溶管道的连通性,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岩溶管道 碎屑沉积物 管道连通性
下载PDF
地下河不同流量状态下溶质运移的参数及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芳 姜光辉 +1 位作者 于奭 林玉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6-502,共7页
在官村地下河流域一段长为750m的管道进行了十一次弥散试验,以考察岩溶管道流的溶质运移行为.采用NaCl作为示踪剂,利用电导仪记录浓度的变化和流速仪测量管道流的流量.试验表明溶质的平均运移速度为1.3~5.8cm·s-1,通过弥散试验求... 在官村地下河流域一段长为750m的管道进行了十一次弥散试验,以考察岩溶管道流的溶质运移行为.采用NaCl作为示踪剂,利用电导仪记录浓度的变化和流速仪测量管道流的流量.试验表明溶质的平均运移速度为1.3~5.8cm·s-1,通过弥散试验求的管道平均截面面积在不同流量时差别不大,表明岩溶管道处于有压管流状态,并且雷诺数大于20000,据此判断管道流为紊流.弥散系数与溶质平均运移速度之间为近似线性关系.利用经典对流弥散方程以及由试验结果取得的参数模拟溶质的穿透曲线,发现模拟结果的溶质运移总比实际滞后,这种现象与模拟时管道形状的平均化处理无关,是用管道截面平均流速代替管道截面实际流速产生的.改用代表暂存区机理的溶质运移模型模拟试验结果,将管道水流截面分为主流区和不流动区,模拟结果与实际吻合,这解释了溶质平均运移时间提前和穿透曲线出现拖尾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管道 地下河 溶质运移 示踪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扎塘赤泥库岩溶渗漏水动力弥散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坚平 鄢贵权 王伍军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5-221,共7页
本文以扎塘赤泥库为例,把岩溶渗漏污染问题概化为一维水动力弥散数学模型,在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赤泥库废水含碱浓度的变化特征,推导出了岩溶管道中污染质运移迭加模型和随机模型,用总碱度指标进行了扎塘—S407渗漏通道的弥散模拟,取得... 本文以扎塘赤泥库为例,把岩溶渗漏污染问题概化为一维水动力弥散数学模型,在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赤泥库废水含碱浓度的变化特征,推导出了岩溶管道中污染质运移迭加模型和随机模型,用总碱度指标进行了扎塘—S407渗漏通道的弥散模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库 渗漏 岩溶 水动力弥散
下载PDF
贵州省岩溶区管道流及其水动力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腊春 章海生 严苏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5-322,共8页
管道流是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貌水文现象,它是岩溶双重含水介质和二元结构典型表现,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从岩溶地貌和管道流的补给特征入手,阐述管道流的水动力特征,认为管道流水文特性是受管道结构、补给方式和路径所控制... 管道流是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貌水文现象,它是岩溶双重含水介质和二元结构典型表现,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从岩溶地貌和管道流的补给特征入手,阐述管道流的水动力特征,认为管道流水文特性是受管道结构、补给方式和路径所控制的。文中着重介绍利用流域上游地下水库进行水脉冲试验分析地下河系结构、管道分水比例以及水动力参数的方法和分析结论,这对深入研究岩溶管道流具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管道流 脉冲试验 水动力 岩溶
下载PDF
基于MODFLOW的岩溶管道水流模拟方法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良杰 夏日元 +3 位作者 杨杨 邵景力 易连兴 王喆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针对岩溶管道水流特征,选取广西寨底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MODFLOW)中的Drain和River模块概化模拟岩溶管道特征,结合管道内上游、中游及下游三个观测孔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末期等水位... 针对岩溶管道水流特征,选取广西寨底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MODFLOW)中的Drain和River模块概化模拟岩溶管道特征,结合管道内上游、中游及下游三个观测孔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末期等水位线图中位于管道两侧处流线均有形状突变,符合实际管道水流动态特征,且能模拟出管道内水位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两种方法模拟管道水流的原理,Drain模块中岩溶管道仅起排水作用,不允许管道内水流流向周围含水层,而River模块允许岩溶管道水与周围含水层水流交换,因而相对Drain模块而言,应用River模块概化模拟岩溶管道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水流 岩溶含水层 数值模拟 MODFLOW
下载PDF
基于示踪试验的岩溶管道及水力参数定量解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志强 张强 +1 位作者 班兆玉 胡元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83,共4页
以云南省丽江九子海洼地-甘泽泉一带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为例,探究示踪试验在岩溶地下水通道研究中的应用。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连通性及流场特征、推测岩溶通道位置,并结合Qtracer2计算模型对示踪剂穿透曲线(BTC)进行... 以云南省丽江九子海洼地-甘泽泉一带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为例,探究示踪试验在岩溶地下水通道研究中的应用。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连通性及流场特征、推测岩溶通道位置,并结合Qtracer2计算模型对示踪剂穿透曲线(BTC)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得出了岩溶管道结构参数及水力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九子海洼地-甘泽泉一带存在水力联系,且还有其他岩溶通道存在。由此可判定地下水处于缓速紊流状态。Qtracer2程序可以实现示踪剂穿透曲线(BTC)的定量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试验 岩溶管道 穿透曲线 岩溶地下水
下载PDF
岩溶泉域降雨径流水文过程的模拟——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月霞 蒋勇军 +2 位作者 袁道先 李林立 杨平恒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8,共8页
通过地貌、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地下洞穴管道等实地调查,以及示踪试验确定水房泉泉域范围和地下水文系统特征,并通过代表性点的土壤入渗试验、降雨和流量监测以及DEM数据等获得泉域水文模型所需的面积、结点高程、入渗率、糙率、管... 通过地貌、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地下洞穴管道等实地调查,以及示踪试验确定水房泉泉域范围和地下水文系统特征,并通过代表性点的土壤入渗试验、降雨和流量监测以及DEM数据等获得泉域水文模型所需的面积、结点高程、入渗率、糙率、管道长度、含水层孔隙度、出流系数等参数。选择SCS径流曲线模型估算地表产流,利用SWMM模型模拟泉域对场降雨的径流响应过程。通过运行模型,与实测流量比较,结果显示模拟曲线与观测流量曲线吻合较好,用于校正和验证的两场降雨产流的模拟误差分别为9.5%和12%,表明SWMM可应用于岩溶区以管道流为主要排水系统的含水介质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SWMM 水房泉 管道流 示踪 入渗
下载PDF
岩溶管道水系统物理模拟——以岩滩水电站板文地下河系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文兴 郭纯青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1-357,共7页
从物理模拟的角度出发,论述应用相似原理概化岩溶管道水系统和建立符合能量转化、质量守恒的等效水箱,并采用变径管束组合等效岩溶管道。还介绍了改变模型结构和不改变模型结构的两种模型预报。
关键词 岩溶 管道水系统 物理模拟 地下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