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国思想史中的“波兰问题”--保守派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建刚 唐薇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1,共19页
"波兰问题"是19世纪俄国政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却一直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在1863年波兰爆发独立事件后,俄国政论家斯特拉霍夫、卡特科夫、阿克萨科夫等人分别从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分析"波兰问题"及国家利益、民... "波兰问题"是19世纪俄国政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却一直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在1863年波兰爆发独立事件后,俄国政论家斯特拉霍夫、卡特科夫、阿克萨科夫等人分别从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分析"波兰问题"及国家利益、民族文化身份的关系,体现了十九世纪俄国社会中民主普世价值与民族主义的激烈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问题 卡特科夫 斯特拉霍夫 阿克萨科夫
原文传递
政治的批评与批评的政治——论卡特科夫与屠格涅夫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建刚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8年第2期52-59,共8页
在屠格涅夫研究史上,卡特科夫的名字并不多见。但从《父与子》的发表前后的论争情况来看,卡特科夫的两篇批评文章意义不可低估。本文立足这两篇文章,结合批评家的其它文章,介绍了卡特科夫对屠格涅夫作品的剖析,展示了19世纪60年代之后... 在屠格涅夫研究史上,卡特科夫的名字并不多见。但从《父与子》的发表前后的论争情况来看,卡特科夫的两篇批评文章意义不可低估。本文立足这两篇文章,结合批评家的其它文章,介绍了卡特科夫对屠格涅夫作品的剖析,展示了19世纪60年代之后俄国文学界与思想界的形势变换,概括了卡特科夫文学批评的政治化特征,也由两人关系之变化揭露了俄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逐步分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特科夫 屠格涅夫 文学批评 政治化
原文传递
M.H.卡特科夫:爱国的反动派与反动的爱国者
3
作者 朱建刚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共6页
卡特科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政论家,出版家,但因意识形态等原因直至今日才避渐为人所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其生平遭遇、思想观点揭示俄国保守主义思潮在今日俄罗斯的复兴。
关键词 卡特科夫 俄国 保守主义
原文传递
庆典中的阴影——略析“卡特科夫”事件
4
作者 朱建刚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米·尼·卡特科夫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关键性人物,他以一报一刊撑起了俄国反虚无主义大旗,与别、车、杜为首的革命民主主义阵营相抗衡。本文选取普希金纪念碑揭幕典礼为切入口,分析了卡特科夫在典礼上的遭遇,进而管中窥豹,对1... 米·尼·卡特科夫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关键性人物,他以一报一刊撑起了俄国反虚无主义大旗,与别、车、杜为首的革命民主主义阵营相抗衡。本文选取普希金纪念碑揭幕典礼为切入口,分析了卡特科夫在典礼上的遭遇,进而管中窥豹,对19世纪俄国文学界思想界的丰富与复杂有所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特科夫 普希金纪念碑典礼 知识阶层
原文传递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卡特科夫
5
作者 朱建刚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7年第4期50-58,共9页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生涯里,卡特科夫的作用不容小觑。作家从1860年代与之争论开始,到1880年在普希金纪念碑落成仪式上的惺惺相惜,期间走过了一段争论与合作的时期。全文通过两方面揭示卡特科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意义:即1860年...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生涯里,卡特科夫的作用不容小觑。作家从1860年代与之争论开始,到1880年在普希金纪念碑落成仪式上的惺惺相惜,期间走过了一段争论与合作的时期。全文通过两方面揭示卡特科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意义:即1860年代卡特科夫与作家在《现代人》问题、"女性解放"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另一方面则是两人关于《罪与罚》和《群魔》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争论。文章认为:卡特科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总体来说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两人在思想倾向上的一致。这一点是此前陀学研究较少涉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特科夫 《时报》 《俄国导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