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age and method of "cauterization" in Khitans people medicine based on the contents of the valuable text of medical exchanges between Iran and China called "Tanksuq-nāmeh"
1
作者 Gholam Reza Bateni 《History & Philosophy of Medicine》 2022年第4期16-19,共4页
Cauterization(Perian:Dāgh/Arabic:Al-Kayy or Al-Wasm)is one of the oldest methods of treatment in most ancient cultures and medical schools;the history of these methods,with archaeological studies,is estimated to be m... Cauterization(Perian:Dāgh/Arabic:Al-Kayy or Al-Wasm)is one of the oldest methods of treatment in most ancient cultures and medical schools;the history of these methods,with archaeological studies,is estimated to be more than a few thousand years,and this issue can determine the reason for the spread of cauterizing methods in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including Iran and China.The present research,as a descriptive/historical research,tries to examine the text of the manuscript of Tanksuq-nāmeh;and identif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practical methods of cauterization in Chinese and Khitans medicine,based on one of the key texts of the Ilkhanid period.(Tex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to Persian in the 14th century AD)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cauteriz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mong the Chinese and Khitans peoples and has been performed in different ways and for different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uterizing khitans traditional medicine Iran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 Ilkhanid Tanksuq-nāmeh
下载PDF
Genetic Structure Analysis of Human Remains from Khitan Noble Necropolis
2
作者 XU Yue ZHANG Xiao-lei +3 位作者 CUI Yin-qiu ZHANG Quan-chao ZHOU Hui ZHU Ho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Ancient DNA was extracted from 13 skeletal remains from the burial groups of Khitan nobles, which were excavated in northeast China. The hypervariable segment Ⅰ sequences(HVSⅠ)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 Ancient DNA was extracted from 13 skeletal remains from the burial groups of Khitan nobles, which were excavated in northeast China. The hypervariable segment Ⅰ sequences(HVSⅠ)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in the 13 individuals, were used as genetic markers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and the genetic affinity to other interrelated populations by using the known database of mtDNA. Based o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se ancient DNA sequences, the genetic structures of two Khitan noble kindreds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the Yel Yuzhi′s kindred and the Xiao He′s kindred.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Khitan nobles and some modern interrelated populations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the gene flows of the ancient Khitans and their demographic expansion in history was d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人DNA 线粒体DNA 系统分析 骨骼遗迹 中国 人类历史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俄语中“契丹”是源自辽朝的强盛吗?
3
作者 肖爱民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关于俄语中“契丹”的来源,学者均认为是因为辽朝及西辽(哈喇契丹)的强盛,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蒙古西征也是一个原因。实际上,辽朝、西辽均不与罗斯接壤,罗斯也未与辽朝、西辽发生交往,故俄语中称“契丹”并非因为辽朝的强盛而导致... 关于俄语中“契丹”的来源,学者均认为是因为辽朝及西辽(哈喇契丹)的强盛,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蒙古西征也是一个原因。实际上,辽朝、西辽均不与罗斯接壤,罗斯也未与辽朝、西辽发生交往,故俄语中称“契丹”并非因为辽朝的强盛而导致的,而是源自早期蒙古人对辽朝的称谓。因称阻卜或达靼的早期蒙古诸部曾为辽朝西北路招讨司下辖的属部,而辽朝针对契丹人及其他北方民族的契丹文国号为“哈喇契丹”或“契丹”,故早期蒙古人称辽朝为“契丹”。辽朝灭亡后,蒙古人兴起,他们继续称金朝乃至中国为“契丹”。后来随着蒙古人的三次西征,这一称谓也随之远播欧亚。因罗斯曾沦为蒙古金帐汗国的附庸长达两个多世纪,故俄语中称中国为“契丹”是沿袭自蒙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契丹 辽朝 蒙古人 蒙古西征
下载PDF
北朝至唐前期辽西地区粟特人踪迹钩沉
4
作者 王泊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唐代的营州位于今辽西一带,此地区的粟特人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国时期,《魏书·安同传》记载安同的父亲安屈仕于前燕,应是文献可见最早在辽西活动的粟特人。隋末营州靺鞨酋长突地稽举事,石世则对其有推戴之功,这种行为与武威安... 唐代的营州位于今辽西一带,此地区的粟特人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国时期,《魏书·安同传》记载安同的父亲安屈仕于前燕,应是文献可见最早在辽西活动的粟特人。隋末营州靺鞨酋长突地稽举事,石世则对其有推戴之功,这种行为与武威安氏与李轨的关系类似,是粟特人参与隋末地方社会活动的体现。武周时期的营州之乱和玄肃之际的安史之乱各有何阿小、李怀仙参与叛军,他们都有过服务于契丹部落的事迹。这些人物或为鲜卑效命、或奉靺鞨为主、或受契丹驱使,应该是居于营州的粟特人与主导当地的部族势力互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州 粟特 鲜卑 靺鞨 契丹
下载PDF
试论辽圣宗时期契丹南下军事经略及其困境
5
作者 洪纬 王衡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统和五年(987),圣宗将收复三关保证南境安全,作为契丹南下军事经略的目标,但因军需与东西边境危机,这一目标在统和七年收复燕云失地后暂时停止。统和十七年(999),解决危机后圣宗再次南下,其作战目标仍直指三关。但随着宋军在三关之地防... 统和五年(987),圣宗将收复三关保证南境安全,作为契丹南下军事经略的目标,但因军需与东西边境危机,这一目标在统和七年收复燕云失地后暂时停止。统和十七年(999),解决危机后圣宗再次南下,其作战目标仍直指三关。但随着宋军在三关之地防御的加强,契宋两军在河北战场形成了相持局面。澶渊之役中萧挞凛的阵亡使契宋两军陷入新的僵持,和议成为契宋两军唯一的选择,契丹终止了百年南下军事经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军事经略 困境
下载PDF
敖汉地区辽墓壁画生活研究
6
作者 黄晓蕾 林杨 +1 位作者 彭晓静 骆玉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辽代壁画作为墓葬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为装饰,更多为反映墓主人的生前生活而绘制。它不仅从出行、狩猎、放牧、宴饮、风景等多个方面描绘出了当时辽代人民生活的画卷,也反映了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赤峰市敖汉地区发现的辽代遗... 辽代壁画作为墓葬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为装饰,更多为反映墓主人的生前生活而绘制。它不仅从出行、狩猎、放牧、宴饮、风景等多个方面描绘出了当时辽代人民生活的画卷,也反映了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赤峰市敖汉地区发现的辽代遗址众多,其中辽代壁画不但数量较多并且大都保存比较完整,敖汉地区辽墓壁画的内容丰富,除了辽墓壁画中经常出现的出行、狩猎、风景图之外,还有许多内容精彩的场景图,是辽墓壁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墓壁画 敖汉地区 契丹人生活
下载PDF
契丹辽文化特质及其人文历史意义
7
作者 任笑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7-90,共4页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部族之一,由其建立的辽朝(907—1125)政权,国号在“大辽”或“大契丹”徘徊不定,甚至与北宋政权以“北朝”“南朝”相称。契丹人及其建立的政权,在中国古代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均有着重要影响。契丹辽文化作...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部族之一,由其建立的辽朝(907—1125)政权,国号在“大辽”或“大契丹”徘徊不定,甚至与北宋政权以“北朝”“南朝”相称。契丹人及其建立的政权,在中国古代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均有着重要影响。契丹辽文化作为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之一,其所显示出的特质及人文历史意义,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辽文化 特质 人文历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下载PDF
从部族到王朝国家:契丹族群早期政治生态演进模式的道路抉择
8
作者 高福顺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9,F0003,共11页
契丹族群在进入国家前,尽管始终没有脱离人类学家所总结的人类社会政治生态模式之演进路径,由氏族、部落演进至部落联盟、酋邦,再演进至早期国家,但其演进路径深受农耕族群的政治、文化影响,已非原生态样貌。辽太祖“变家为国”后,改弦... 契丹族群在进入国家前,尽管始终没有脱离人类学家所总结的人类社会政治生态模式之演进路径,由氏族、部落演进至部落联盟、酋邦,再演进至早期国家,但其演进路径深受农耕族群的政治、文化影响,已非原生态样貌。辽太祖“变家为国”后,改弦易辙,做出了实施王朝国家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政治生态模式之道路抉择,极力推行契丹部族体制改造以及使契丹部族首领官僚化的措施,不断强化王朝国家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政治生态模式。太祖的王朝国家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道路抉择,彻底改变了中国古史谱系发展的历史走向,使中国北疆社会的历史演进在辽王朝国家发生重大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族群 政治生态 王朝国家 演进模式 道路抉择
下载PDF
契丹入汴与辽乐的崛起
9
作者 董希平 邸晓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契丹音乐原本是原始部落风格。石晋的进献、尤其是太宗耶律德光灭晋入汴的大规模掳掠,使得契丹乐内容空前充实、功能空前完备。契丹乐显示出强烈的国家属性,成为合格的国家音乐。辽乐的国家化增强了辽对汉人尤其是燕云十六州统治的礼乐... 契丹音乐原本是原始部落风格。石晋的进献、尤其是太宗耶律德光灭晋入汴的大规模掳掠,使得契丹乐内容空前充实、功能空前完备。契丹乐显示出强烈的国家属性,成为合格的国家音乐。辽乐的国家化增强了辽对汉人尤其是燕云十六州统治的礼乐力量,也强化了其兼治契丹与汉人的礼乐自信。辽乐兼并石晋音乐并凸显国家化色彩,也是其后来与北宋抗衡的文化力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入汴 大乐 散乐 雅乐 辽乐崛起
下载PDF
契丹—辽细腰鼓与大鼓文图考辨
10
作者 原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4,I0002,共7页
契丹—辽政权雄踞北方二百余年,在大量接受中原汉文化的同时,保留和创造着独特的契丹文化。在其遗存的乐舞资料中,鼓类乐器多有出现,且种类各异,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腰鼓与大鼓。依据《辽史·乐志》和陈旸《乐书》中的史料,对契丹—辽... 契丹—辽政权雄踞北方二百余年,在大量接受中原汉文化的同时,保留和创造着独特的契丹文化。在其遗存的乐舞资料中,鼓类乐器多有出现,且种类各异,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腰鼓与大鼓。依据《辽史·乐志》和陈旸《乐书》中的史料,对契丹—辽时期的细腰鼓与大鼓的种类、形制进行文图考辨,并结合遗存的契丹—辽乐舞图像资料,再现这两种鼓的演奏场面。在此基础上,思考契丹细腰鼓与大鼓对中原鼓文化的吸收,及对后世北方民族鼓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辽 细腰鼓 大鼓 《辽史·乐志》 《乐书》
下载PDF
论王安石“伴送北使”诗
11
作者 孙振涛 《鹿城学刊》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王安石伴送契丹使者,是其人生经历中的一件大事。王安石“伴送北使”类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价值独特,饱含边塞苦寒、乡关万里、辞亲念归之悲凉思绪。王安石伴送北使的交通路线图曲折复杂,其扬鞭走马匆匆早行的奔波身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王安石伴送契丹使者,是其人生经历中的一件大事。王安石“伴送北使”类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价值独特,饱含边塞苦寒、乡关万里、辞亲念归之悲凉思绪。王安石伴送北使的交通路线图曲折复杂,其扬鞭走马匆匆早行的奔波身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行走在北疆大地上,对沿途风光景物去程时的审美感知与返程时的审美感知风格迥异,形成强烈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契丹使者 交通行旅 审美感知
下载PDF
法藏与十一面观音信仰初探
12
作者 陈金华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141-154,303,共15页
本文关注华严宗大师法藏的一个罕为人知的方士才能,以及与此相关的彪炳军功。据传,在七世纪底的一场弹压契丹反叛的战役中,法藏利用其密法的造诣,发功生起幻象,帮助大周军队击败契丹军。本文将法藏生涯中此一重要但未被学者所触及的片... 本文关注华严宗大师法藏的一个罕为人知的方士才能,以及与此相关的彪炳军功。据传,在七世纪底的一场弹压契丹反叛的战役中,法藏利用其密法的造诣,发功生起幻象,帮助大周军队击败契丹军。本文将法藏生涯中此一重要但未被学者所触及的片段置于宽广的政治、军事和宗教背景之中进行考察;这些背景包括696-697年的契丹叛乱和镇压,以及武则天统治时期发展起来的观音(特别十一面观音)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 十一面观音 法藏 武则天 云居寺 契丹 崔致远
下载PDF
俄藏黑水城TK326号写本与《契丹藏》的关系考辨
13
作者 张旭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6,共9页
黑水城出土的TK326号写本抄录了《佛说菩萨本行经》、《贤愚经》和《佛说护净经》。此前学者们关注较少,尚无专门的研究。笔者从千字文帙号以及《契丹藏》校勘记两个方面,阐明TK326号写本抄录的三种佛经与《契丹藏》紧密相关,它所依据... 黑水城出土的TK326号写本抄录了《佛说菩萨本行经》、《贤愚经》和《佛说护净经》。此前学者们关注较少,尚无专门的研究。笔者从千字文帙号以及《契丹藏》校勘记两个方面,阐明TK326号写本抄录的三种佛经与《契丹藏》紧密相关,它所依据的底本应为《契丹藏》或依据《契丹藏》刊刻的单刻经。此前学者们大多是从西夏文献中体现的与辽代佛教思想相近的内容来说明辽与西夏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揭示西夏和辽之间佛教典籍的交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本文献 西夏佛教 黑水城文献 《契丹藏》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辽代契丹女性研究综述
14
作者 王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9-29,共11页
21世纪以来,随着材料丰富度的提升以及研究视角的开阔,辽代契丹女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对象涵盖了不同阶层的契丹女性,研究视角也从关注女性自身到探索其与社会、国家的互动。截至目前,学界围绕契丹女性政治参与、社会地位、日常... 21世纪以来,随着材料丰富度的提升以及研究视角的开阔,辽代契丹女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对象涵盖了不同阶层的契丹女性,研究视角也从关注女性自身到探索其与社会、国家的互动。截至目前,学界围绕契丹女性政治参与、社会地位、日常生活、婚姻、教育、思想文化等问题展开了专题性研究,但各专题研究成果多寡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契丹女性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北大王墓志铭》所见若干契丹大字考释
15
作者 苏龙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通过对比契丹大、小字组合字,列举其可能存在的对应形式,利用已知大、小字对应关系,推断未知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对《北大王墓志铭》所见若干大字进行拟音、释义。提出大字与小字相对应,读?ɑ-t;大字■相当于小字■,义为“诸可汗”;... 本文通过对比契丹大、小字组合字,列举其可能存在的对应形式,利用已知大、小字对应关系,推断未知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对《北大王墓志铭》所见若干大字进行拟音、释义。提出大字与小字相对应,读?ɑ-t;大字■相当于小字■,义为“诸可汗”;大字■相当于小字■和■,读?-ru或?-ud;大字■相当于小字■和■(n-?-ru-i或n-?-ud-i),表示“部(之)”;大字■(u-ul-?n)表示“乌古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大字 考释 北大王墓志铭
下载PDF
10—13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与欧洲人的契丹印象
16
作者 孙立梅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1-87,共7页
10—13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相继建立政权,形成辽宋夏金对峙时期。这一时期契丹人对草原丝绸之路的贯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时的欧亚大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契丹”一词成为中亚地区对中国的称呼。文章通过梳理契丹王... 10—13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相继建立政权,形成辽宋夏金对峙时期。这一时期契丹人对草原丝绸之路的贯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时的欧亚大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契丹”一词成为中亚地区对中国的称呼。文章通过梳理契丹王朝对草原丝绸之路的拓通,以及域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探讨了伴随着丝织品、茶叶等物产的输出,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欧洲人构筑了繁荣富庶的契丹(中国)形象,使中国形象进入到世界视域之中。这与契丹独特的二元制及捺钵游牧文化是分不开的,契丹人在草原丝绸之路留下的印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13世纪 契丹 草原丝绸之路 域外文献 中国形象
下载PDF
由区域结构探索“幽云十六州”战略价值
17
作者 卜凡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幽云十六州”并入契丹政权版图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政治地理格局演变的重要事件。结合自然地理与唐末至五代的区划沿革,“幽云十六州”当由卢龙军和代北地两大部分组成,又可以细分为六个区域。从各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民族... “幽云十六州”并入契丹政权版图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政治地理格局演变的重要事件。结合自然地理与唐末至五代的区划沿革,“幽云十六州”当由卢龙军和代北地两大部分组成,又可以细分为六个区域。从各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民族特征,及契丹与后唐等政权在各区域的博弈情况可以看出“幽云十六州”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具有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云十六州” 契丹 区域结构
下载PDF
《契丹国志》研究综述
18
作者 刘思辰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3期95-97,116,共4页
1985年,贾敬颜、林荣贵从文献整理的角度点校了《契丹国志》。关于《契丹国志》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主要剖析作者与成书年代、史料来源、史料价值。虽有较多学者质疑《契丹国志》,但《契丹国志》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契丹国志》研... 1985年,贾敬颜、林荣贵从文献整理的角度点校了《契丹国志》。关于《契丹国志》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主要剖析作者与成书年代、史料来源、史料价值。虽有较多学者质疑《契丹国志》,但《契丹国志》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契丹国志》研究存在未解决的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国志》 叶隆礼 史源
下载PDF
古代契丹与现代达斡尔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月 张小雷 +3 位作者 张全超 崔银秋 周慧 朱泓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对23个契丹人骨样本线粒体第一高可变区(364 bp)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得到22个不同序列.构建了契丹、达斡尔及对比人群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契丹与外蒙的遗传关系最近,与达斡尔的遗传关系也较近;契丹与达斡尔的序列在突变位点和突变率上... 对23个契丹人骨样本线粒体第一高可变区(364 bp)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得到22个不同序列.构建了契丹、达斡尔及对比人群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契丹与外蒙的遗传关系最近,与达斡尔的遗传关系也较近;契丹与达斡尔的序列在突变位点和突变率上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虽然契丹与达斡尔之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达斡尔不一定是契丹的直接后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古DNA 线粒体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关于辽代玉田韩氏家族契丹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20
作者 都兴智 赵浩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玉田韩氏家族为辽朝继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之后的第三大家族,终辽之世,地位极为显赫。韩氏家族契丹化有两个特征:一是契丹化较早,自韩知古晚年起,就呈现出自然同化的趋势;二是契丹化更为彻底,包括血统、民族风俗、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 玉田韩氏家族为辽朝继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之后的第三大家族,终辽之世,地位极为显赫。韩氏家族契丹化有两个特征:一是契丹化较早,自韩知古晚年起,就呈现出自然同化的趋势;二是契丹化更为彻底,包括血统、民族风俗、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的认同。韩氏在契丹化的过程中,除了与契丹族通婚,还有起契丹名、接受契丹婚俗、崇尚武力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韩氏家族最终融入契丹上层社会,直至跻身于皇族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田韩氏家族 契丹化 收继婚 甥舅婚 契丹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