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王东迁年代与史事新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40,F0002,共12页
在传统认知上,幽王失国,平王东迁,是前后两年相继发生的事情。近年清华简《系年》问世后,人们始知平王东迁经历了多种力量的角逐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两周之际重大的历史变局。依清华简《系年》所示,幽王死后,携王立二十一年,复经无王... 在传统认知上,幽王失国,平王东迁,是前后两年相继发生的事情。近年清华简《系年》问世后,人们始知平王东迁经历了多种力量的角逐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两周之际重大的历史变局。依清华简《系年》所示,幽王死后,携王立二十一年,复经无王九年,平王被正式迎立,三年后东迁洛邑,此时已到了平王三十四年(公元前737年)。这一时间节点,粗看起来似已超出助力东迁事宜的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在位年代的下限,然据新出清华简《系年》、古本《竹书纪年》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记晋、郑、秦三君年代详加考察,发现均有舛误,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平王三十四年东迁之后辞世的。在这个乱云飞渡的历史过程中,东周国家虽遭内乱外患的严重打击,但文明未曾中断,重启了接续发展的新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王东迁 清华简《系年》 年代 史事 《十二诸侯年表》
下载PDF
“既丧酆镐”:《史记》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及其深意
2
作者 张若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以《国语》《吕氏春秋》《秦记》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以《国语》《吕氏春秋》《秦记》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个后人藉以了解平王东迁史的基本框架。然而,受史料来源的限制与原始察终史观的影响,太史公并没有完整翔实地叙述两周之际的史事,而是致力于揭示事件背后蕴含的兴衰缘由,突出“幽厉昏乱,既丧酆镐”的标志性意义:幽王的昏庸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秦襄公则获得了凭藉攻逐戎寇以占据宗周故地的权力,而这正是周秦之际大变局的最初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两周之际 平王东迁 秦襄公 历史书写
下载PDF
竹简《文子》“天王”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葛刚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8-773,共6页
关于《文子》中“平王”的身分,自古以来,说法不一。通过检对八角廊《文子》简文,我们发现其中保留有两处“天王”的记载,通过对“天王”一词的考证发现,简文中的“天王”是文子对谈话对方的称呼用语。《文子》中的“平王”应是周平王... 关于《文子》中“平王”的身分,自古以来,说法不一。通过检对八角廊《文子》简文,我们发现其中保留有两处“天王”的记载,通过对“天王”一词的考证发现,简文中的“天王”是文子对谈话对方的称呼用语。《文子》中的“平王”应是周平王宜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文子》 天王 平王
下载PDF
清华简《系年》“周亡王九年”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6期111-119,共9页
"周亡王九年"指的是"幽王死后九年",两周之际没有出现过无王当政的时期。狭义的"二王并立"是指携王9年至携王被杀的12年时间,广义的"二王并立"是指幽王死后至携王被杀的21年时间。传世文献和... "周亡王九年"指的是"幽王死后九年",两周之际没有出现过无王当政的时期。狭义的"二王并立"是指携王9年至携王被杀的12年时间,广义的"二王并立"是指幽王死后至携王被杀的21年时间。传世文献和《系年》简文的立场均认为平王为正统,后世史家整合史料时将平王元年前移了9年,这是导致《史记》中秦襄公纪年与《系年》简文不合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亡王九年 二王并立 平王元年 秦襄公纪年
下载PDF
楚平王时的采菱城和城州屈——兼论屈原祖籍汉寿说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隆福 侯明忠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2-66,共5页
春秋吴楚争衡时期,楚平王在内忧外患中为巩固统治,对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外恢复了陈、蔡诸侯国的地位,减少对外战争,实行"城州屈"和筑采菱城"为舟师伐濮"的措施。历史文献和汉寿出土的文物,显现出沅水下游常德... 春秋吴楚争衡时期,楚平王在内忧外患中为巩固统治,对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外恢复了陈、蔡诸侯国的地位,减少对外战争,实行"城州屈"和筑采菱城"为舟师伐濮"的措施。历史文献和汉寿出土的文物,显现出沅水下游常德、汉寿在楚国及屈氏家族地位的重要。由此可见,屈原祖籍汉寿说并非臆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平王 采菱城 城州屈 屈原
下载PDF
简本《文子》散论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仲祥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6期55-59,共5页
从历史的层面和现实的层面看,平王应该是楚平王,而非周平王;竹简《文子》早于各种传世本《老子》及《庄子》;兵家思想归依于道,问政实践填补了道家的空白;简本《文子》为今本《文子》洗了罪名,证实了简本《老子》中的"仁"&qu... 从历史的层面和现实的层面看,平王应该是楚平王,而非周平王;竹简《文子》早于各种传世本《老子》及《庄子》;兵家思想归依于道,问政实践填补了道家的空白;简本《文子》为今本《文子》洗了罪名,证实了简本《老子》中的"仁""义""礼"属于老子思想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本文子 平王 兵家思想 问政实践 文献学
下载PDF
周王室大夫怨刺平王与携王“二王并立”组诗考论——以《诗经·小雅》之《雨无正》《角弓》《小旻》《菀柳》为中心
7
作者 邵炳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155,共6页
《诗经·小雅》中的《雨无正》为携王侍臣忧虑平王宜臼与携王余臣兄弟相争之作,《角弓》为周大夫刺平王与携王兄弟相残之作,《小旻》为携王大夫刺携王斗筲用事、治乱乏策之作,《菀柳》为携王侍臣怨刺有功却获罪之作。这四首诗从不... 《诗经·小雅》中的《雨无正》为携王侍臣忧虑平王宜臼与携王余臣兄弟相争之作,《角弓》为周大夫刺平王与携王兄弟相残之作,《小旻》为携王大夫刺携王斗筲用事、治乱乏策之作,《菀柳》为携王侍臣怨刺有功却获罪之作。这四首诗从不同角度表现出诗人对造成“二王并立”政治格局的始作俑者——平王与携王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携王前途命运之忧患意识。由此可见,尽管这些诗篇并非一人所作,但可以将其视为同一时期表达相同主旨的组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王 携王 二王并立 艺术再现 怨刺组诗
下载PDF
《左传》对季平子的态度——兼论左氏的尊“礼”观
8
作者 陈奕奕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
司马迁《史记》关于季平子的记载具有"尊君抑臣"的倾向。《左传》记载季平子的事迹,既体现了左氏对季平子的维护,又表现了他对平子失德、失礼行为的批判,呈现出一种客观的态度。左氏理性的评价与礼坏乐崩的时代背景及他对&qu... 司马迁《史记》关于季平子的记载具有"尊君抑臣"的倾向。《左传》记载季平子的事迹,既体现了左氏对季平子的维护,又表现了他对平子失德、失礼行为的批判,呈现出一种客观的态度。左氏理性的评价与礼坏乐崩的时代背景及他对"礼"的推崇不可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史记》 季平子 史官 尊君抑臣
下载PDF
兢之定铜器群考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镇烽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9,145,146,共10页
澳门出现的一组楚器,数量大。组合比较完整,且大多数铸有铭文,是近年来楚国青铜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它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楚王世系、青铜器铸造,以及楚国与少数部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其形制、纹饰以及铭文... 澳门出现的一组楚器,数量大。组合比较完整,且大多数铸有铭文,是近年来楚国青铜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它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楚王世系、青铜器铸造,以及楚国与少数部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其形制、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其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后段。盘、匜的作器者楚王酓(熊)恷,金文首次出现,亦不见于史书。经考证熊恷就是楚平王熊居,恷、居一名一字。您读为休,休,息止也。居,也有止息之义。名与字意义相因。鼎、簋、豆、鬲的作器者競之定是楚国的一位封君。盘、匜是楚平王所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兢之定 春秋晚期 楚王酓恷 楚平王 封君 秦戎 洛之戎
下载PDF
论“国风”排序体系形成的背景及其含义
10
作者 王红娟 《古代文明》 CSSCI 2012年第4期105-111,114,共7页
《左传》记载的"国风"排序体系是今本《毛诗》"国风"体系产生的基础和直接来源,周平王是该体系的创建者,并于其中寄托了强烈的政治目的。在国风体系中,"二南"至"王风",象征周由兴而盛再至重建... 《左传》记载的"国风"排序体系是今本《毛诗》"国风"体系产生的基础和直接来源,周平王是该体系的创建者,并于其中寄托了强烈的政治目的。在国风体系中,"二南"至"王风",象征周由兴而盛再至重建的历程,表达东周继统的合法性及平王"绍祖"以"明志"的政治追求;自"郑"至"唐",是依照平王以洛邑为中心审视四域方国的排序结果排列的,旨在强调东周仍为天下共主的地位;"陈"以下三"风",是平王择小邦"风诗"代表以为补缀的结果,具有扩充周廷"国风"系统并彰显周廷对小邦诸侯有效掌控力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国风 体系 周平王
下载PDF
不断延续与更新的盘王神话认同框架——瑶族集体和个体经典的类型学研究
11
作者 潘琼阁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8-54,共7页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瑶族人对盘王、盘古和盘瓠有不同认知,瑶族族群叙事评皇券牒和个体叙事信歌,对三者及其神话的叙述多有差异。57篇券牒中出现三种类型神名关系,其主要情节结构仍为盘瓠神话,其深层族群诉求围绕和强化生存特权、族群边界...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瑶族人对盘王、盘古和盘瓠有不同认知,瑶族族群叙事评皇券牒和个体叙事信歌,对三者及其神话的叙述多有差异。57篇券牒中出现三种类型神名关系,其主要情节结构仍为盘瓠神话,其深层族群诉求围绕和强化生存特权、族群边界认同和族群迁移史认同。15篇信歌运用盘王神话时,出现了反向言说,增添了新意义。盘王神话流传地的瑶族人,对其保持了基本认同框架,又注入语义新层次和认知新维度,更新着盘王神话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王 盘古 盘瓠 评皇券牒 瑶族信歌 认同
下载PDF
再论洛阳体育场路C1M10123的墓主
12
作者 张振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4,共9页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高等级墓葬的铜器组合差别表明有无明器鼎、簋及明器酒器随葬可能是划分春秋早期早晚段高等级墓葬的一条参考标准,根据组合和器形的比较,洛阳体育场路C1M10122与C1M10123...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高等级墓葬的铜器组合差别表明有无明器鼎、簋及明器酒器随葬可能是划分春秋早期早晚段高等级墓葬的一条参考标准,根据组合和器形的比较,洛阳体育场路C1M10122与C1M10123的年代应为春秋早期早段。相关文献记载表明,周襄王之前的诸代东周周王均采用了四条墓道的墓葬规格。结合墓葬形制、规模及随葬品特征,推定C1M10122为平王之墓是有道理的,但C1M10123的墓主应为《史记》中记载的平王之子、桓王之父洩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早期 断代 周平王 洩父
原文传递
清华简《系年》“京师”与平王东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永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7,59,共12页
平王东迁是周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清华简《系年》中的"京师"不仅是平王东迁路线上的关键节点,更是晋国拓土的首要选择。从晋国的角度分析,"京师"并非整理者所说的镐京,而是在晋南。以晋文侯立平王于"京师... 平王东迁是周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清华简《系年》中的"京师"不仅是平王东迁路线上的关键节点,更是晋国拓土的首要选择。从晋国的角度分析,"京师"并非整理者所说的镐京,而是在晋南。以晋文侯立平王于"京师"为界,平王东迁可分为平王由西申至"京师"、处"京师"三年、由"京师"至洛邑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平王积极拉拢宗周旧族,造成了区域动荡,加剧了四夷对诸夏的威胁,但也孕育了霸政因素。平王东迁是王政向霸政转变的肇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年》 京师 平王东迁 政治格局 清华简
原文传递
由清华简郑国史料重拟两周之际编年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博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7-194,共8页
清华简《系年》第二章与《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均出自郑国史料系统,其在涉及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的史事时提到的“三年”,应是郑国史官有关“平王东迁”年份的确切记载。二者系联,似可重新推拟清华简郑国史料记述下的两周变局:幽王十一年... 清华简《系年》第二章与《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均出自郑国史料系统,其在涉及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的史事时提到的“三年”,应是郑国史官有关“平王东迁”年份的确切记载。二者系联,似可重新推拟清华简郑国史料记述下的两周变局: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死难,王子余臣被以虢公翰为首的“邦君诸正”立于西虢的携地。幽王死后第二年、晋文侯十二年(前769年),郑桓公克桧。幽王死后第四年(前767年),郑桓公灭东虢。幽王死后第九年(前762年),平王得到晋文侯、郑武公的支持,立之于京师。幽王死后第十二年(前759年),携王伐西戎大捷,平王东徙,止于成周。幽王死后第二十一年(前750年),携王被晋文侯所杀,平王正统地位确立,郑武公得正之东方诸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系年》 郑国史料 平王东迁 三年乃东徙
原文传递
从清华简《系年》论两周之际局势变迁
15
作者 李贝贝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63,共13页
清华简《系年》中的“周亡王九年”,是指周幽王在位的前九年,此间诸侯开始不朝于周。幽王九年,周与申、缯等国发生战争,后者联合西戎进行反击,周幽王败逃,晋文侯趁镐京空虚之机拥立宜臼于此。幽王于在位第十一年兵败,被杀于骊山之下,宜... 清华简《系年》中的“周亡王九年”,是指周幽王在位的前九年,此间诸侯开始不朝于周。幽王九年,周与申、缯等国发生战争,后者联合西戎进行反击,周幽王败逃,晋文侯趁镐京空虚之机拥立宜臼于此。幽王于在位第十一年兵败,被杀于骊山之下,宜臼正式即位,并于次年开始东迁。从宜臼与幽王反目开始,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政治立场的抉择,最后以平王集团的胜利告终,东周初年的形势也因此奠定。在平王继位与东迁相关史事上,《系年》中的记述虽与诸多文献看似不符,但它们往往只是记述角度不同,实际内容并非完全不可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西周灭亡 平王 洛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