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4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被引量:4
1
作者 Shu-bin WANG Bin-hui LIN +4 位作者 Wei LIU Guo-jun WEI Zong-guang LI Nai-chun YU Guang-rong JI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2021年第4期777-781,共5页
Objective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fractures of the paediatric elbow.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a modifie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Objective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fractures of the paediatric elbow.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a modifie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August 2019,73 patients with Gartland’s type II and III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this modified method.Totally,68 of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12 months(mean 8.25 months).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cluded fracture nonunion,ulnar nerve injury,pin track infection,carrying angle and elbow joint Flynn score.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ne union was observed in all children,one case had an iatrogenic ulnar nerve injury,and the symptoms were completely relieved in 4 months after removing of the medial-side pin.All children had no cubitus varus deformity and no pin track infection,and the rate of satisfactory results according to Flynn’s criteria score was 100%.Conclusion The modified closed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open reduction,the risk of iatrogenic ulnar nerve injury,and the incidence of cubitus varus deformity in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closed reduction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surgical method
下载PDF
Treatment Options for Pin Site Infection during Kirschner Wires in Elective Forefoot Surgery
2
作者 Ismail Mohamed Hussein Lei Wang Bin Yu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1年第2期47-66,共20页
The Kirschner wires (K-wires) are stiff and straight wires made of smooth stainless steel. These are used in surgery to aid in repairing the process of a fractured bone. In forefoot elective surgeries, these pins are ... The Kirschner wires (K-wires) are stiff and straight wires made of smooth stainless steel. These are used in surgery to aid in repairing the process of a fractured bone. In forefoot elective surgeries, these pins are mostly used for fixation of the phalangeal or metatarsal area. These wires are usually either buried or exposed, The exposed wires do not require another operation to remove them and are generally preferred. In using the forefoot surgery history of a single surgeon which was taken for 3 years<span>.</span><sp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occurrence of infections following elective surgeries of the forefoot that were fixed using k-pins and to indicat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for resolving the infection. The inclusion criteria set for this study was to remove any patient having any disease except for diabetes. Moreover, the age limit was set to be 18</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44, making a final sample of 50 people, prescribed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or early removal of k-pins, where necessary. The researcher recorded demographic and biological data from the patients such as age, BMI, and smoking status were recorded.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a Univariate analysis via a Chi-square test. 50</span><b><span> </span></b><span>Patients (82 K-wir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surgery type, BMI, and smoking were three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infection growth significantly while diabetes and type of cleaning disinfectant had marginal effects. 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clarify the best treatments in this area, as the treatment option antibiotics have nearly similar results.</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schner Wires COMPLICATIONS Risk Factors DISINFECTANT Forefoot Surgery Infection Risk Treatment Options
下载PDF
Metatarsal Fractur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by Kirschner Wires: Technical Tip
3
作者 Eli Peled Doron Norman Eyal Melamed 《Surgical Science》 2012年第6期344-346,共3页
The incidence of metatarsal fractures is not precisely known. Malposition might cause future metatarsalgia, mid-foot pain and discomfort, which may dictate an on-going need for in-shoe orthosis, shoe modific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metatarsal fractures is not precisely known. Malposition might cause future metatarsalgia, mid-foot pain and discomfort, which may dictate an on-going need for in-shoe orthosis, shoe modification and, occasionally, operative correction. To minimize and prevent these problems, we describe a simple technique for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metatarsal fractures by Kirschner wires. We have found this technique to be a simple and efficient way of reducing and fixing metatarsal fractures. It is applied easily by the closed and open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REDUCTION kirschner Wire METATARSAL FIXATION METATARSAL FRACTURE METATARSAL REDUCTION
下载PDF
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微型钢板置入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政 张岱捷 李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42-4847,共6页
背景:第五掌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手术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但术后大多数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需二次住院治疗。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不需再次住院手术取出等优点,但对第五掌骨干骨折的应用效果不明确。目的... 背景:第五掌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手术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但术后大多数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需二次住院治疗。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不需再次住院手术取出等优点,但对第五掌骨干骨折的应用效果不明确。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微型钢板置入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第五掌骨干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钢板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克氏针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其中5例小切口切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握力、第五掌指关节活动度等,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估患者的手指功能。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克氏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钢板组(P<0.05),钢板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克氏针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依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估疗效,克氏针组优良率为87%,钢板组优良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末次随访的第五掌指关节活动度、握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克氏针组术后有1例发生钉道感染,周围略有红肿,给予碘伏加强换药后感染得到控制;1例出现针尾刺激皮肤症状,拔除克氏针后症状消失;钢板组有12例因个人原因于术后12个月以后住院行钢板取出术,克氏针组全都在门诊取出;钢板组出现3例第五掌骨远端背侧及小指指背侧皮肤感觉麻木,术后口服甲钴胺,症状逐渐消失;两组均未出现骨不愈合及内固定取出再骨折等情况;⑤结果表明,这两种术式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均获得良好疗效,手指功能恢复佳,但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费用低、内固定取出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 克氏针 横行固定 第五掌骨干骨折 掌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 吕欣 +1 位作者 李兴业 刘晋元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2~36(17.47±6.17)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30(17.70±4.06)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骨痂形成时间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评价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内固定稳定、牢靠,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带线锚钉 空心钉 克氏针张力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和交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易申德 蔡军 邹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和交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按照克氏针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髓内固定组(n=4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和交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按照克氏针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髓内固定组(n=40)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交叉固定组(n=40)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骨折畸形愈合和骨折再移位发生情况、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Dienst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长度均得到明显改善,髓内固定组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交叉固定组,桡骨缩短长度短于交叉固定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畸形愈合率、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交叉固定组,骨折再移位发生率低于交叉固定组(P<0.05)。髓内固定组术后2、4、8周PRWE评分均低于交叉固定组(P<0.05)。结论: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中,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的近期效果优于交叉固定,可增加稳定性并加快骨折愈合,但两种置针方式的安全性并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克氏针 髓内固定 交叉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石油产品蒸馏实验的改进
7
作者 文萍 刘坤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前我校化工教学实验每次只是单独使用一种蒸馏方法,分别为实沸点(TBP)蒸馏、恩氏蒸馏、克氏蒸馏实验。为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石油炼制领域的实际问题,针对炼油厂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石油产品,在开设实沸点(TBP)蒸馏、恩氏蒸馏、克... 目前我校化工教学实验每次只是单独使用一种蒸馏方法,分别为实沸点(TBP)蒸馏、恩氏蒸馏、克氏蒸馏实验。为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石油炼制领域的实际问题,针对炼油厂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石油产品,在开设实沸点(TBP)蒸馏、恩氏蒸馏、克氏蒸馏实验的同时,开设气相色谱模拟蒸馏实验。学生需掌握模拟蒸馏数据与其他蒸馏方法特点,同时考察各蒸馏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沸点蒸馏 恩氏蒸馏 克氏蒸馏 模拟蒸馏 改进
下载PDF
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8
作者 余向阳 吴改革 +3 位作者 汪航 黄凌岸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文献。根据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为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延迟愈合率或骨不连率、感染率、活动受限(>10°)发生率,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回顾性研究涉及647例患者,其中螺钉固定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255例,克氏针固定组392例。Meta分析显示,与克氏针组相比,螺钉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在术后有更低的感染率[OR=0.22,95%CI(0.09,0.56),P=0.001]。两组间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单纯螺钉组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克氏针组[OR=0.18,95%CI(0.05,0.65),P=0.009]。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与克氏针内固定和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单纯螺钉内固定拥有更低的感染率。而在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方面三者无显著差异。就术后疗效及内固定安全性方面而言,更推荐骨科医师使用螺钉进行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螺钉 克氏针 内固定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黄连膏预防儿童克氏针针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何霏 李涛 +3 位作者 王尧 郭永强 王文博 黄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膏预防儿童克氏针针道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黄连膏预防儿童克氏针针道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75%医用酒精进行针道换药,治疗组患儿采用黄连膏进行针道换药。采用Checketts-Otterburn8感染分级对患儿感染情况进行评定;术后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儿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儿术后拔除克氏针的时间,以影像学形成稳定骨痂为拔针标准;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感染率(13.33%)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同时期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4周时,2组患儿VAS评分均低于第1周,且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患儿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不同时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拔除克氏针时间(39.33±4.43)d,对照组拔除克氏针时间(40.60±6.36)d。2组患儿拔除克氏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发生的不良反应均未做特殊处理,自主痊愈,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膏作为中医传统外用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儿童骨折术后外置克氏针针道感染,在初期能明显降低患儿的痛觉,不影响拔除克氏针时间,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为预防针道感染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膏 儿童骨折 克氏针针道感染 针道护理
下载PDF
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0
作者 年争好 张中礼 +3 位作者 孙军 唐淼 许康永 刘长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 目的探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术后均无针道感染、肘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环、小指麻木,不能完全伸直,于术后第2天拔除尺侧克氏针后症状逐渐消失。35例骨折均愈合,时间4~6周。末次随访时,患儿均无明显疼痛不适;肘关节伸直0°~8°、屈曲115°~145°,前臂旋前75°~85°、旋后70°~80°,腕关节背伸35°~60°、掌屈50°~60°,患侧活动度均与健侧无明显区别;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2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及时减轻患儿痛苦,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人急诊 闭合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下载PDF
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11
作者 王浩然 张文杰 +3 位作者 郑宏瑞 何斌 王云华 范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PFNA治疗2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PFNA治疗2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术后无切口感染情况发生。术中出血量95~110(100.5±8.0)ml,手术时间45~57(50.5±4.5)min。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20例,功能复位5例,复位不良3例。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67~95(88.32±8.07)分,其中优20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25/28。26例骨折愈合,时间3~4个月,其中1例术后髋内翻畸形,无螺钉松动,应患者要求未做特殊处理;1例术后螺旋刀片向外侧切出、1例术后骨折不愈合,考虑二次行翻修手术治疗。结论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影响PFNA操作,可辅助增强牵引床的牵引作用,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顶棒 克氏针 复位钳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克氏针与Slongo式外固定架治疗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李永犇 宋效雷 +1 位作者 李娜 赵彬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8-204,共7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与Slongo式外固定架治疗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95例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男童61例,女童34例;年龄... 目的比较克氏针与Slongo式外固定架治疗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95例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男童61例,女童34例;年龄4~12岁,平均6.1岁;左侧70例,右侧25例;摔伤86例,道路交通伤9例;BMI 13.2~18.3kg/m^(2),平均15.1kg/m^(2);受伤至手术时间2~19h,平均10.3 h。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克氏针组(65例)和外固定架组(30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开复位比例、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采用Flynn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外固定架组手术时间(27.1±5.3)min、透视次数(13.9±4.0)次少于克氏针组[(40.6±3.9)min、(26.1±2.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切开复位比例(9.2%)与克氏针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针道均无深部感染,外固定架组针道浅表感染率(16.7%)显著高于克氏针组(3.1%,P<0.05)。两组患儿均于术后4周去除固定装置(克氏针和外固定架)。克氏针组Baumann角(76.9±3.3)°小于外固定架组(78.2±3.4)°,两组均小于正常儿童(平均值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矢状面畸形率(7.7%)与外固定架组(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克氏针组术后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45.1±6.3)°、(143.6±6.0)°,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6.1±3.9)%、(95.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克氏针固定相比,采用Slongo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但也存在针道浅表感染率较高的风险。因此,临床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 外固定架 骨折分型 疗效 儿童
下载PDF
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大龄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张远鉴 王意菊 +1 位作者 尹同珍 刘阳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大龄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大龄儿童股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采用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大龄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大龄儿童股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采用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情况以及骨折再移位率,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短(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的疗效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1例(3.2%)骨折再移位,对照组8例(26.7%)骨折再移位,骨折再移位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髁上骨折,无需塑形、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特点,效果良好;与克氏针治疗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患儿可以更早功能锻炼,骨折再移位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 克氏针 儿童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刘琦 苏联彬 李楠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闭合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接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合石膏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拆除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骨折部位疼痛程度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48 h及出院后1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PRW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RWE评分为(47.32±6.18)分,对照组为(48.62±6.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占比2.33%,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9例,占比20.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固定物拆除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在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拆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 石膏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15
作者 柳松 钟晓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采用Flynn评分评价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闭合复位有手术切口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下载PDF
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文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 目的:研究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钛板内固定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掌倾角、尺偏角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桡骨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愈合时间,且骨折复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内固定 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
17
作者 宋永清 宋儒龙 +1 位作者 欧意权 陈泽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3~15(8.0±0.5)岁;左侧18例,右侧14例;桡、尺骨双骨折24例,Monteggia骨... 目的:探讨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3~15(8.0±0.5)岁;左侧18例,右侧14例;桡、尺骨双骨折24例,Monteggia骨折3例,Galeazzi骨折4例,桡骨颈“歪戴帽”骨折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并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Grace-Eversman前臂双骨折评价系统评估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12(7.16±2.51)个月。术中出血量(20.68±5.50)ml,X线透视次数(5.80±2.50)次,手术时间(24.34±5.10)min。32例均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8.82±1.62)周。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拇长伸肌腱断裂,1例术后预制弯度克氏针在骨髓腔旋转导致骨折明显移位。DASH评分0~16(8.32±1.50)分;依据Grace-Eversman前臂双骨折评价系统:优28例,良2例,可2例。结论: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复位好、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骨折 儿童 克氏针 预制弯度 内固定
下载PDF
闭合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18
作者 孟超 孟真 +2 位作者 黄欣 杨群 赵逢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79-2286,共8页
背景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哪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 背景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哪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ORKF)在小儿肱骨外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在内的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立至2023-01-01。筛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后,对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括1165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RPP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ORKF组(MD=-11.81,95%CI=-15.04~-8.58,P<0.00001),术中出血量低于ORKF组(MD=-3.36,95%CI=-4.37~-2.36,P<0.00001),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ORKF组(MD=-3.92,95%CI=-6.80~-1.03,P=0.008),克氏针存留时间短于ORKF组(MD=-3.35,95%CI=-6.33~-0.38,P=0.03),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率低于ORKF组(OR=0.44,95%CI=0.25~0.76,P=0.006),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ORKF组(OR=0.33,95%CI=0.19~0.56,P<0.0001),浅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ORKF组(OR=0.39,95%CI=0.21~0.73,P=0.003);而两组深部感染、不良愈合、肱骨外髁缺血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无论从效果还是从整体并发症上均优于ORKF,但在具体并发症方面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肱骨外髁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足舟骨骨折
19
作者 李先仙 白尚 +1 位作者 马大年 张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4-34,共1页
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科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8例足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0~60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骨折Sangeorzan分型:Ⅱ型6例,Ⅲ型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1... 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科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8例足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0~60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骨折Sangeorzan分型:Ⅱ型6例,Ⅲ型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14 d。1.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于足背内侧及外侧做双纵向切口,皮下纵向开1~2窗,有限显露骨折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骨折 外固定架 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Herscovici B型及C型内踝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20
作者 包哲元 张文龙 +2 位作者 冯柏涵 王吉祝 王志峰 《骨科》 CAS 202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法,探究不同内固定方式及不同置入角度固定Herscovici B型及C型内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应用Mimics 19.0软件建立胫骨远端三维模型,通过Geomagic Studio 2013及SolidWorks 2017软件对模型进行加工以及内置... 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法,探究不同内固定方式及不同置入角度固定Herscovici B型及C型内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应用Mimics 19.0软件建立胫骨远端三维模型,通过Geomagic Studio 2013及SolidWorks 2017软件对模型进行加工以及内置物的装配,建立Herscovici B型及C型内踝骨折以及全螺纹螺钉、半螺纹螺钉、克氏针张力带三种不同内固定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 17.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设定以及载荷施加,分析骨折端应力、位移及内置物应力及位移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Herscovici B型骨折,在相同载荷下,三种内固定方式均在与骨折线成130°~140°角范围内的置入角度下最稳定(P<0.05);载荷及内置物置入角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全螺纹螺钉组相对于其他两种内固定方式更稳定。对于Herscovici C型骨折,在相同载荷下,三种内固定方式均在与骨折线成130°~140°角范围内的置入角度下最稳定(P<0.05);载荷及内置物置入角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全螺纹螺钉组相对于其他两种内固定方式更稳定。结论 针对Herscovici B型及C型骨折,全螺纹螺钉相较于半螺纹螺钉及克氏针张力带稳定性更佳,且置入角度为与骨折线成130°~140°角范围内的稳定效果更好。这对临床治疗Herscovici B型及C型内踝骨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骨折 有限元分析 角度 全螺纹螺钉 半螺纹螺钉 克氏针张力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