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leist-Jahr 2011 Heinrich von Kleist——ein Leben voller Rtsel
1
《德语学习》 2011年第6期4-6,共3页
Als man versuchte , den Schdel der Leiche zuffnen , zerbrach die Kopfsge und musste für einen Taler und zwlf Groschen repariert werden.So steht es im Bericht des Hofmedicus Doctor Stememann und
关键词 der kleist-Jahr 2011 Heinrich von kleist ein Leben voller R
原文传递
主宰家庭和城市社会的父权机制——解读克莱斯特的叙事文本《智利地震》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薇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了父权统治下的社会秩序,男性在家庭、宗教及世俗社会机构中拥有特权。与父权社会秩序相对的是母权社会秩序,人们通常将后者与自然、情感等所谓女性特质联系在一起,而将前者与社会性、理智等男性特质相联... 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了父权统治下的社会秩序,男性在家庭、宗教及世俗社会机构中拥有特权。与父权社会秩序相对的是母权社会秩序,人们通常将后者与自然、情感等所谓女性特质联系在一起,而将前者与社会性、理智等男性特质相联系。克莱斯特的叙事文本《智利地震》展现的是这两种秩序在一种自然的、非人力所决定的条件下发生的碰撞,揭示了人们最终在父权社会秩序的思维定势中重新臣服于父权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希·冯·克莱斯特 智利地震 父权机制 社会规范 公众暴力
下载PDF
现代中国的克莱斯特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叶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94-98,共5页
本文选择德国古典时代的重要作家克莱斯特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情况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试图提供一条清晰可见的历史性轨迹,另一方面则希望能够借助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家接受史研究,探讨接受史研究中,诸如本国接受史与外国接受史、影响史... 本文选择德国古典时代的重要作家克莱斯特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情况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试图提供一条清晰可见的历史性轨迹,另一方面则希望能够借助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家接受史研究,探讨接受史研究中,诸如本国接受史与外国接受史、影响史与接受史、学术研究史与文化传播史的区分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 克莱斯特 接受史 中德文学关系
下载PDF
双影人主题透视的现代危机——以让·保尔和克莱斯特的作品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蕾莲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7-185,192,共10页
德国杰出作家让·保尔和克莱斯特对双影人主题的演绎堪称经典,透视了自我分裂与丧失身份认同等现代危机。让·保尔在长篇小说《齐本凯斯》中对“双影人”的演绎给德语文学中这一概念和主题带来重要突破。主人公在其双影人莱普... 德国杰出作家让·保尔和克莱斯特对双影人主题的演绎堪称经典,透视了自我分裂与丧失身份认同等现代危机。让·保尔在长篇小说《齐本凯斯》中对“双影人”的演绎给德语文学中这一概念和主题带来重要突破。主人公在其双影人莱普盖伯的帮助下经历假死闹剧,开启新的诗艺人生。放弃身份的莱普盖伯在长篇小说《提坦神》中化名硕普,他因受费希特“绝对自我”的影响惧怕并厌恶自我,死于精神分裂。克莱斯特的喜剧《安菲特律翁》通过主神朱庇特与陆军元帅构成的双影人演绎现代普遍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元帅夫人陷入真假丈夫难辨的深度情感迷惑中,经历最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仆从层面的双影人更多以喜剧色彩演绎了丧失身份认同的困惑。中篇小说《养子》通过演绎代表善恶两极道德的双影人,揭示现代人格分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保尔 克莱斯特 双影人 自我分裂 身份认同危机
下载PDF
克莱斯特《洪堡亲王》剧中的不可知论 被引量:1
5
作者 万灿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7,共5页
康德的不可知论认为"物自体"在时空之外,所谓的真理并不是完全可靠的,世界也并不是完全可以认知的。这种认知危机对克莱斯特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亦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之一和作品的特色。本文即着眼于《洪堡亲王》一剧,从主... 康德的不可知论认为"物自体"在时空之外,所谓的真理并不是完全可靠的,世界也并不是完全可以认知的。这种认知危机对克莱斯特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亦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之一和作品的特色。本文即着眼于《洪堡亲王》一剧,从主人公不可知的命运,亦虚亦实的梦来论述康德的不可知论对克莱斯特创作影响来剖析该剧的特点,从而得出克莱斯特对康德不可知论这一哲学论点的阐释是基于他对该理论的亲身体验。这种体验在他剧本中表现在:人无法完全认识外部世界,人的命运和人生发展都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掌控的,人无法按照自己事先设想的道路去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不可知论 克莱斯特 《洪堡亲王》
下载PDF
媒介的自隐和转逆——以克莱斯特小说《侯爵夫人封·O》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冬瑶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37,共6页
本文以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的小说《侯爵夫人封·O》为例,首先分析了文本内人物间"少即是多"的交际模式:从差强人意的口语到公开可信的书面文字,关掉了声音,屏蔽了身体,却达成了共识。跳出情节,不可靠叙述者的... 本文以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的小说《侯爵夫人封·O》为例,首先分析了文本内人物间"少即是多"的交际模式:从差强人意的口语到公开可信的书面文字,关掉了声音,屏蔽了身体,却达成了共识。跳出情节,不可靠叙述者的省略不语有效地刺激了文本与接受间的互动张力。媒介从信息源的一部分抽离成独立的他者信使,为更好传递信息而逐渐自隐的词在描述物的同时也定义了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爵夫人封·O》 克莱斯特 交际模式 沉默 媒介转向
下载PDF
克莱斯特小说中父权下的女性形象
7
作者 罗琛 罗曼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1-52,共2页
德国大作家克莱斯特的小说总是密切结合社会现实,字里行间充满着现实的批判精神,其锋利矛头直指封建统治的支柱。细读其小说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能观察到作者以独特的笔调展示了当时的女性在父权社会、宗教教会制度及种族斗争等多重矛盾... 德国大作家克莱斯特的小说总是密切结合社会现实,字里行间充满着现实的批判精神,其锋利矛头直指封建统治的支柱。细读其小说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能观察到作者以独特的笔调展示了当时的女性在父权社会、宗教教会制度及种族斗争等多重矛盾下的抗争与呐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女性形象 自我意识 父权 教会
下载PDF
评克莱斯特小说《O侯爵夫人》中的不可靠叙述
8
作者 付天海 刘颖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7期103-104,共2页
从人性、父权和宗教三个方面分析了克莱斯特的小说《O侯爵夫人》中的不可靠叙述,揭示了作者在通过不可靠叙述与读者建立的对话中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 克莱斯特 不可靠叙述
下载PDF
想象的女性气质与种族话语的交互——解读克莱斯特的叙事文本《圣多明哥的婚约》
9
作者 郑萌芽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6-60,共5页
关于女性气质问题,西蒙.波伏娃认为,在父权社会中女性气质被两极化了,要么是纯洁的、赋予生命的圣母玛丽亚形象,要么是具有诱惑力、破坏性的夏娃形象。而《圣多明哥的婚约》的女主人公托妮既游离于两极女性气质之间,又同时体现了18世纪... 关于女性气质问题,西蒙.波伏娃认为,在父权社会中女性气质被两极化了,要么是纯洁的、赋予生命的圣母玛丽亚形象,要么是具有诱惑力、破坏性的夏娃形象。而《圣多明哥的婚约》的女主人公托妮既游离于两极女性气质之间,又同时体现了18世纪末出现的种族话语与性别话语之间的交互关系。分析女性性别认同问题还应当注意考察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女性气质 两级化 种族话语
下载PDF
克莱斯特的语言理论及其现代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慧山 焦海龙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0-93,共4页
克莱斯特关于语言表达功能的批评理论具有超前的现代性, 是文学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克莱斯特对语言的表达能力持有深刻的怀疑态度, 认为语言无法全面表达人的思想。尼采、卡夫卡和后来的其他作家也曾研究过语言表达功能的理论, 但都未... 克莱斯特关于语言表达功能的批评理论具有超前的现代性, 是文学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克莱斯特对语言的表达能力持有深刻的怀疑态度, 认为语言无法全面表达人的思想。尼采、卡夫卡和后来的其他作家也曾研究过语言表达功能的理论, 但都未能达到他的认识深度。他把语言怀疑观融入其创作中, 使用一种对语言本身进行否定的语言, 与主题保持一定距离, 避免直接的主观涉入。他作品中的语言因此常有令人费解之处, 这也正是他的创作用意之一。在认识克莱斯特关于语言表达功能的批评理论时, 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潜藏在其中的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语言怀疑论 文学现代主义
下载PDF
文明社会批判和重返自然——评克莱斯特中篇小说《智利地震》 被引量:1
11
作者 庄玮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克莱斯特深受同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文明批判论、自然主义学说以及伏尔泰和爱尔维修的宗教批判思想的影响。1807年,其创作的中篇小说《智利地震》出版。该小说以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演绎了作为革命隐喻的地震前后“城市—... 克莱斯特深受同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文明批判论、自然主义学说以及伏尔泰和爱尔维修的宗教批判思想的影响。1807年,其创作的中篇小说《智利地震》出版。该小说以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演绎了作为革命隐喻的地震前后“城市—山谷—城市”这一空间转换过程中人们道德意识和社会秩序的变迁,嘲讽了各式人物针对该偶然性自然事件基于神正论所做出的宗教性阐释和行为,批判了以私有制和等级制为基础的人类文明社会使本性纯良的民众道德堕落的虚伪本质,抨击了反人性的社会规范和天主教教会及世俗政权等社会权力机构对个体自然爱欲和自由平等诉求的压迫和异化。然而,作者否认了人类摆脱社会制约重返自然状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智利地震》 文明社会批判 重返自然
下载PDF
由雅入俗的克莱斯特——一个侨易个案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盛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海因里希·封·克莱斯特是德语文学史上一个非常典型的侨易个体。可能由于如今克氏之为经典作家的身份,研究往往忽略了他的一段因侨而易、由雅入俗的写作过程。文章欲先落实1800年前后德语地区雅俗话语的若干面向,以便以此为据... 海因里希·封·克莱斯特是德语文学史上一个非常典型的侨易个体。可能由于如今克氏之为经典作家的身份,研究往往忽略了他的一段因侨而易、由雅入俗的写作过程。文章欲先落实1800年前后德语地区雅俗话语的若干面向,以便以此为据,简要勾勒克莱斯特写作生涯中的两个重要节点以对观之,最后运用侨易学概念,明确这份个案中的侨元四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侨易学 雅俗文化
下载PDF
《智利地震》和乌合之众的平庸之恶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环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德国作家海因利希·冯·克莱斯特的成名作,短篇小说《智利地震》叙述了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伦惨剧:家庭教师罗尼莫·鲁赫拉和自己的学生何塞法小姐自由恋爱,造成后者未婚先孕,最终,男女主角在一场感恩弥撒中双双被暴民... 德国作家海因利希·冯·克莱斯特的成名作,短篇小说《智利地震》叙述了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伦惨剧:家庭教师罗尼莫·鲁赫拉和自己的学生何塞法小姐自由恋爱,造成后者未婚先孕,最终,男女主角在一场感恩弥撒中双双被暴民乱棍打死。结合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德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以及美国作家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等的相关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探求小说悲剧发生的根源,认为《智利地震》的悲剧之所以发生,本质上是一个乌合之众的平庸之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因利希·冯·克莱斯特 《智利地震》 平庸之恶 乌合之众 《狂热分子》
下载PDF
德意志自由的第一缕气息——克莱斯特《日耳曼尼亚》中的民族与战争观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4-75,100,共13页
1809年,德国戏剧家及中篇小说家克莱斯特为自己计划出版的《日耳曼尼亚》杂志撰写了一系列政治文章,目的是要为德意志的反拿破仑战争作舆论宣传。这批政治文章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需要在政治历史的框架下进行解读。本文结合《... 1809年,德国戏剧家及中篇小说家克莱斯特为自己计划出版的《日耳曼尼亚》杂志撰写了一系列政治文章,目的是要为德意志的反拿破仑战争作舆论宣传。这批政治文章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需要在政治历史的框架下进行解读。本文结合《日耳曼尼亚》成文时的政治局势和历史事件,从地缘政治、敌我划分及“总体战”策略等角度出发,揭示了《日耳曼尼亚》中提出的实现德意志民族身份认同的方法及巩固民族认同的途径,认为在克莱斯特那里,民族认同与解放战争构成了德意志民族自由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克莱斯特的作者身份,同时正确认识克莱斯特的民族思想及其作品展现出的特殊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日耳曼尼亚 民族认同 地缘政治 敌我划分 总体战
下载PDF
论克莱斯特《论木偶戏》中的雅俗文化冲突
15
作者 卢盛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论木偶戏》是德国著名经典作家克莱斯特的名篇之一,相关研究众说纷纭,但大多局限于美学和诗学上的解读。文章尝试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该文及其原初语境——克莱斯特主编的《柏林晚报》——进行观照,借此提供一种对《论木偶戏》一文... 《论木偶戏》是德国著名经典作家克莱斯特的名篇之一,相关研究众说纷纭,但大多局限于美学和诗学上的解读。文章尝试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该文及其原初语境——克莱斯特主编的《柏林晚报》——进行观照,借此提供一种对《论木偶戏》一文全新的理解路径,并展现雅俗文化的对抗关系对克莱斯特写作该文的影响;并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试图以《论木偶戏》为范例,说明文本、媒介和语境间的流通交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席勒 《论木偶戏》 《柏林晚报》 大众文化
下载PDF
1800年前后人类学话语张力场探究:克莱斯特《安菲特律翁》中的游戏、身份与认知危机
16
作者 张舒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2期339-351,共13页
作为德语文学1800时期魏玛古典与浪漫主义之间的代表作家,克莱斯特揭露了希腊神话中阴暗、暴力、欲念、疯癫的层面,并在人物身上引入了现代意识。朱庇特化身安菲特律翁的神话素材,在他的创作中获得了全新的演绎。由扮演游戏引发的一系... 作为德语文学1800时期魏玛古典与浪漫主义之间的代表作家,克莱斯特揭露了希腊神话中阴暗、暴力、欲念、疯癫的层面,并在人物身上引入了现代意识。朱庇特化身安菲特律翁的神话素材,在他的创作中获得了全新的演绎。由扮演游戏引发的一系列感知混乱、情感迷惘、理性失效和身份认同问题,对古典人文主义所推崇的“完整的人”理念提出了挑战,映射了错综复杂的时代话语。对神话原型的重新塑造,既体现了对传统权威信仰体系的祛魅、对理性和感知等新型人类学模式的质疑,也暗示了情感冲动与道德、法律构成的冲突,全面展现了1800前后理性与感性、认识与感觉构成的张力场。文学对神话英雄的反复书写和不断替代,恰恰体现了在场的文本与隐匿的话语体系的永恒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双影人 身份认同 克莱斯特 安菲特律翁
下载PDF
地震中的幻灭与希望——试论克莱斯特《智利大地震》中的宗教、政治与文学史隐喻
17
作者 毛明超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9,共11页
克莱斯特的《智利大地震》(1807/1810)以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对欧洲知识界、尤其是对启蒙乐观主义神正论的深刻冲击为思想背景,借助地震的革命隐喻,在后魏玛古典文学时代勾勒了宗教救赎、革命理想与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这三重幻灭。小说... 克莱斯特的《智利大地震》(1807/1810)以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对欧洲知识界、尤其是对启蒙乐观主义神正论的深刻冲击为思想背景,借助地震的革命隐喻,在后魏玛古典文学时代勾勒了宗教救赎、革命理想与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这三重幻灭。小说中描绘的宗教恩典、平等博爱与人道关怀均是幻景,秩序的崩塌、重建与再崩塌颠覆了欧洲传统历史哲学三段论。但在克莱斯特的批判中,启蒙乌托邦依旧作为人性潜能存在,正如小说结尾暗示的,在普遍危机中仍有人性与亲情的一丝希望,从伊甸园坠入历史的现代人或许能由此发现重返乐园的后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智利大地震》 神正论 魏玛古典文学 历史三段论
原文传递
在普鲁士传统与拿破仑道路之间——论克莱斯特《洪堡亲王》与普鲁士军事改革
18
作者 史敏岳 曾悦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3年第1期32-44,共13页
克莱斯特的《洪堡亲王》创作于拿破仑战争的语境之下,19世纪初的军事变革和作家的军事知识构成了戏剧文本建构的重要元素。通过改写1675年的费尔贝林战役,克莱斯特演绎了普鲁士军事传统与拿破仑时代军事原则之间的冲突,从而以戏剧的形... 克莱斯特的《洪堡亲王》创作于拿破仑战争的语境之下,19世纪初的军事变革和作家的军事知识构成了戏剧文本建构的重要元素。通过改写1675年的费尔贝林战役,克莱斯特演绎了普鲁士军事传统与拿破仑时代军事原则之间的冲突,从而以戏剧的形式表达了时代的军事文化之变,反映了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困境。《洪堡亲王》的文本与同时代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发展之间的互文关系证明了克莱斯特对军事问题的关切及其人生最后几年中的文学创作与普鲁士军事改革之间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洪堡亲王》 普鲁士军事改革 战争书写
原文传递
木偶之秀美与熊之神性——克莱斯特对古典美学的解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卫东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0,共8页
以席勒为代表的古典美学,将秀美理解为感性与精神性成功协调一致的表现,是对人之构想的理想标准,是人通过审美教育,克服异化、重构人的整体性,最终达到的完美状态。在《论木偶戏》中,克莱斯特借助木偶与人类舞者的比较,展现了木偶所体... 以席勒为代表的古典美学,将秀美理解为感性与精神性成功协调一致的表现,是对人之构想的理想标准,是人通过审美教育,克服异化、重构人的整体性,最终达到的完美状态。在《论木偶戏》中,克莱斯特借助木偶与人类舞者的比较,展现了木偶所体现的人永远无法企及的秀美,否定了人达到秀美的可能性。在人与熊比赛击剑的故事中,克莱斯特让神性在熊的身上展现出来,人只能望尘莫及。克莱斯特指出,人有限的意识和反思,恰恰是人失去秀美、远离神性的根本原因。借助木偶与熊,克莱斯特用戏仿的手法,解构了古典美学的秀美观和人类发展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美 神性 古典美学 克莱斯特
原文传递
替代与悖逆——《养子》中的邪恶美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君君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2,共8页
论文以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养子》为研究文本,探讨了小说对启蒙文化教育理念提出的质疑。《养子》以一个市民家庭的俄狄浦斯式悲剧隐喻了文化对自然本性的驯化过程。从被驱逐的儿子到自戕的父亲,小说呈现了身处理性文化中的人... 论文以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养子》为研究文本,探讨了小说对启蒙文化教育理念提出的质疑。《养子》以一个市民家庭的俄狄浦斯式悲剧隐喻了文化对自然本性的驯化过程。从被驱逐的儿子到自戕的父亲,小说呈现了身处理性文化中的人的异化倾向。"养子"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被扭曲的第一本性,健康善良的"父亲"(理想的人)试图将养子教化成一个有修养的文化人,然而这种教化却缺乏真正的说服力,在杀子的过程中,父亲也抹杀了自己代表的文化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养子》 家庭 俄狄浦斯情结 道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