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效果评估
1
作者 王俊 张辉 +3 位作者 李正远 郝琳 陈圣洪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839-5844,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会经历明显的疼痛,这对功能恢复存在负面影响,探索并寻求有效的镇痛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为探求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有效的围术期镇痛策略,首次提出了一种由吗啡、氟比洛芬酯和复方倍他米松配置而成的新...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会经历明显的疼痛,这对功能恢复存在负面影响,探索并寻求有效的镇痛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为探求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有效的围术期镇痛策略,首次提出了一种由吗啡、氟比洛芬酯和复方倍他米松配置而成的新型局部浸润麻醉制剂,同时探讨该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置换过程中是否使用局部浸润麻醉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腔周围注射吗啡、氟比洛芬酯及复方倍他米松配置而成的局部浸润麻醉制剂,而对照组术中未使用任何镇痛药物作为空白对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学会评分、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置换后6,12及24 h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367,-2.906,-4.199,P<0.05);但在术后48,72 h,两组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Z=-1.287,-1.478,P>0.05);②置换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学会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19,-8.027,P<0.05);③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818,P<0.05);④在术后早期,两组患者的发热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及假体周围感染;⑤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由吗啡、氟比洛芬酯及复方倍他米松组成的局部浸润麻醉制剂,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并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但仍需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局部浸润麻醉 镇痛 复方倍他米松 疼痛目测类比评分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屈伸肌力减弱与疼痛程度的关联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国新 陈文红 张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8-919,共2页
目的: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主观疼痛程度与患膝屈伸肌力减弱的关系。方法:单侧膝OA患者42例。以VAS法询问其下蹲、起立动作时的主观疼痛感觉,分为轻度疼痛(0<VAS≤4)、中度疼痛(4<VAS≤7)和重度疼痛(7<VAS≤10)三组。... 目的: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主观疼痛程度与患膝屈伸肌力减弱的关系。方法:单侧膝OA患者42例。以VAS法询问其下蹲、起立动作时的主观疼痛感觉,分为轻度疼痛(0<VAS≤4)、中度疼痛(4<VAS≤7)和重度疼痛(7<VAS≤10)三组。以健侧膝为对照,比较三组患者患侧膝在等速肌力测试PT、AT、TW、AP和STW方面的下降程度即(健侧—患侧)/健侧。结果:患侧膝屈伸肌群PT、AT、TW、AP、STW下降程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60°/s时伸肌AT和180°/s时屈肌TW组间比较P>0.05外),疼痛越明显,下降程度越显著。结论:膝OA患者的疼痛可导致患侧膝屈伸肌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疼痛 等速测试 主观疼痛评分
下载PDF
红花化瘀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镜术后康复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于国胜 胡艳昭 +3 位作者 刘颜华 崔丽红 刘长利 赵秀泉 《陕西中医》 2020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红花化瘀汤熏洗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 目的:探讨红花化瘀汤熏洗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化瘀汤熏洗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结果:两组术后2周、4周、6周及8周膝关节肿胀度均小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以上时间点膝关节肿胀度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以上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8周疼痛、功能、活动度、畸形、肌力和稳定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NO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F-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化瘀汤熏洗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能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化瘀汤 膝关节镜 膝关节肿胀度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膝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书剑 李春日 +1 位作者 韩煜 董宝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124膝)门诊患者按就诊编号(单双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选择仰卧、侧卧或俯卧,充分暴露患膝病变部位,施灸者坐于患者一侧,左手固定其肢体,右手持点...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124膝)门诊患者按就诊编号(单双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选择仰卧、侧卧或俯卧,充分暴露患膝病变部位,施灸者坐于患者一侧,左手固定其肢体,右手持点燃艾条,采用雀啄灸结合回旋灸,艾条离皮肤约3~5cm,以患者有酸麻等感觉为宜;灸至患者皮肤潮红,局部温热感或灼热感,潮红而不致烫伤,且患者自觉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并扩散至整个膝关节,灸至感传消失为度;取穴4~8个/次,施灸10~15min/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留意患者不适、疼痛主诉,随时调节艾灸点距离;1次/d,7d天为1个疗程。经穴组38例(62膝)按《针灸学》取治疗点:承山、委阳、犊鼻、内膝眼、膝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循经筋辩证组38例(62膝)确定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足阳明经筋型,近端髌下、髌外、髌内下;远端维道次、阴廉次、髀关次。足太阳经筋型,近端承山次、承山外、委阳次;远端承扶次、直立次、环跳次。足少阳经筋型,近端阳陵泉次、髎髎次、腓骨小头;远端腰宜次、健跨次、中空次。足三阴经筋型,近端阴陵上、胫骨内髁、膝关次;远端箕门次、五枢次、阴廉次。临床症状、WOMAC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经筋辨证组62膝基本痊愈14膝,显效15膝,有效20膝,无效13膝,总有效率79.03%。经穴组62膝基本痊愈9膝,显效13膝,有效18膝,无效20膝,总有效率67.74%。经筋辨证组改善优于经穴组(P<0.05)。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有改善(P<0.05),经筋辨证组改善优于经穴组(P<0.01)。[结论]艾灸对膝骨关节炎镇痛作用明显,循经筋规律确定阿是穴灸法镇痛优于传统经穴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艾灸 循经筋辩证 阿是穴 WOMAC骨关节炎指数 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重复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史传岗 徐小青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比较首次经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治疗有效者间隔2周后再次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与疼痛加重后再次行脉冲射频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科疼痛门诊就诊的慢性膝关节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和... 目的比较首次经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治疗有效者间隔2周后再次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与疼痛加重后再次行脉冲射频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科疼痛门诊就诊的慢性膝关节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和B组,每组50例。A组为首次治疗有效,间隔2周后再次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B组为首次治疗有效,疼痛加重后再次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VAS评分,A组连续脉冲射频后患者疼痛加重再次行脉冲射频时间,以及B组单次脉冲射频术后至疼痛加重再次行脉冲射频时间。结果 A组需要再次行脉冲射频的平均时间为(10.15±1.37)个月,B组为(5.65±1.44)个月。A组治疗后VAS评分<3分的持续时间为(11.32±1.76)个月,B组为(6.12±1.42)个月。与B组相比,A组在再次行脉冲射频时间和VAS评分<3分的维持时间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治疗有效间隔2周重复膝关节腔脉冲射频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疗效优于疼痛加重后再次行脉冲射频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膝关节痛 脉冲射频 视觉模拟评分 疼痛部分缓解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置换前睡眠质量与置换后早期康复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勋鹏 徐辉 +2 位作者 汪林 王俊 张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06-5811,共6页
背景:膝关节单髁置换是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其手术过程相对标准且统一,不同患者手术造成的创伤颇为相似,但其术后恢复速度与程度却不尽相同。围术期睡眠障碍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有着很高的发生率,然而国内尚缺乏关于术... 背景:膝关节单髁置换是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其手术过程相对标准且统一,不同患者手术造成的创伤颇为相似,但其术后恢复速度与程度却不尽相同。围术期睡眠障碍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有着很高的发生率,然而国内尚缺乏关于术前睡眠质量与膝关节单髁置换后早期康复相关性的研究。目的:探讨置换前睡眠质量对膝关节单髁置换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膝关节单髁置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18例,术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高术前睡眠质量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n=102)和低术前睡眠质量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n=116),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术后屈膝90°(不施加外力且不存在难以忍受的疼痛情况下膝关节至少弯曲90°)所需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量(换算为口服吗啡当量)。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关节侧别、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术前目测类比评分,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相较于低术前睡眠质量组,高术前睡眠质量组术后12,24,48,72 h目测类比评分、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差值更低,屈膝90°所需天数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更少,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表明,提高置换前睡眠质量对改善预后、减少镇痛药使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减轻社会负担等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从多方面、多维度直接或间接加快膝关节单髁置换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单髁置换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术前睡眠质量 术后疼痛 目测类比评分 术后住院时间 早期康复
下载PDF
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平衡功能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薛堃 吴佶 +6 位作者 暴洁 赵海音 赵芸 陆虞荪 许琼 黄春水 孔谐和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电针取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及足三里,电针后配合运动疗法...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电针取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及足三里,电针后配合运动疗法(肌力训练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对照组仅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运动疗法。两组疗程相同,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共12次,随访1个月。用Pro-Kin254P型平衡测试系统测定治疗前、治疗1次后、治疗12次后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共4个时间节点的平衡功能参数;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结果: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1次、治疗12次和治疗后1个月的Romberg面积、Romberg长度及VAS评分均显著下降,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时间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次、治疗12次和治疗后1个月的WOMAC总分均显著下降,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或单独运动疗法均能增强KOA患者的平衡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疼痛的疗效优于单独运动疗法,但在改善关节功能方面,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运动疗法 骨关节炎 平衡功能 视觉模拟量表 疼痛测评
原文传递
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Stoller Ⅲ级半月板损伤效果观察
8
作者 田文明 李邦国 +2 位作者 刘默然 周恩昌 刘士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783-178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Stoller Ⅲ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 年 10 月至 2020年 10 月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Stoller Ⅲ级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Stoller Ⅲ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 年 10 月至 2020年 10 月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Stoller Ⅲ级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膝关节 Lysholm 评分均明显降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4.96、673.19、96.31、124.16、230.99、531.84,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别为(1.1±0.5)分、(0.8±0.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0.7)分、(1.3±0.5)分(t=8.91、4.28,均P<0.001);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86.2±9.1)分、(93.8±1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9.8±11.3)分、(87.5±9.2)分(t=2.42、2.14,均P<0.05);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分别为(17.5±3.6)分、(16.5±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4±5.2)分、(24.8±6.4)分(t=6.84、6.35,均P<0.001)。结论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Stoller Ⅲ级半月板损伤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检查 富血小板血浆 视觉模拟量表 疼痛测定 Lysholm膝关节评分 骨关节炎指数 玻璃酸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