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本“国字”的汉语读音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费锦昌
松冈荣志
-
机构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
-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8,共6页
-
文摘
中国文献、媒体译介日本人名、地名等专名时,用的是形译法。但在记写这些专名的汉字中,有少量是日本“国字”。它们的字音在汉语中空缺,成为汉语媒体和读者的一个难题。本文为34个出现频率较高的日本“国字”拟订了汉语读音,并以它们为例,归纳类型,提出为日本“国字”拟订汉语读音的规则。
-
关键词
日本“国字”
汉语读音
规则
规范
-
Keywords
Japanese kokuji
Chinese Pinyin
rules
prescription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日本“国字”的汉读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何华珍
-
机构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8-44,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YY06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20)
-
文摘
日本在承用中国传统汉字的同时,创制了不少日本独有的"国字"。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字"已被汉语辞书所收录,甚至成为现代汉字的正式成员。鉴别日本"国字"资格,梳理"国字"逆输入之历史,确认日语音训,推荐汉语读音,这对于辞书编纂及国际化背景下汉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日本“国字”
汉语俗字
“国字”汉读
计算机输入法
-
Keywords
Japanese kokuji
popular form of Chinese words
Chinese "pinyin" for kokuji
computer input method
-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谈谈日本的「国字」
- 3
-
-
作者
田苗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日本的汉字绝大部分是自古以来从中国引进的,有极少一部分汉字是日本人模仿汉语的造字法创造出来的,日本人称其为「国字」,即和制汉字。和制汉字多为会意字。本文着重分析了比较常见的和制汉字的造字法,通过分析这些和制汉字的造字倾向,窥视出和制汉字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日本的固有文化。
-
关键词
日语
和制汉字
造字法
和制汉字的特点
-
Keywords
Japanese
kokuji
word-formation of kokuj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okuji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日本国字构形与汉字“六书”辨异
- 4
-
-
作者
芦晓博
杨晓波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
2019年第4期104-108,共5页
-
基金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说文解字叙》的日译研究与实践”(Z19JC093)
-
文摘
本文在“六书”造字法的基础上对比了日本国字与汉字的构形,从国字与汉字的不同起源(他源性vs.自源性)、“六书”对国字构形的不适用、国字与汉字不同的发展进程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国字在结构上基本为“合字”,即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字;其造字基本原则是“合”,包括合音、合意与合音意,这些方法虽与“六书”有重合,但并无实质性关联。也正因如此,国字虽与汉字有亲缘性,但并未像汉字一样繁衍至今。
-
关键词
国字
六书
转注
造字法
-
Keywords
Japanese kokuji
liu-shu(六书)
zhuan-zhu(转注)
methods of creating characters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日本对汉字的加工及其背景
- 5
-
-
作者
笹原宏之
-
机构
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综合学术院
-
出处
《长江学术》
201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日本人倾向于将汉字视作"日本的文字",对其抱有非常微妙的情感,并敢于对汉字进行加工。就平民百姓而言,其汉字观,以及对汉字在实用场所中的各种应用,有很大差异。而且,日本人热衷于适度选择不同性质的文化,借来混合使用,从而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混合使用的拼写方式。本文就影响日本文字书写体系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就日语中只借用汉字的发音或者只借用字义的用字方式(借字),根据民族固有语对汉字进行训读的方式(国训),以及以汉字为基础重新组合各构件来造字以记录本国特有事物的国字,进行了详细介绍。
-
关键词
日本汉字
书写方式
体系混用
借字
国训
国字
-
Keywords
Kanji
The Way of Writing
The Mixed Use of System
Ateji
Kokkun
kokuji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日本地名常用汉字的汉语读音标准化试探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松冈荣志
-
机构
东京学艺大学
日中翻译文化教育协会
-
出处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34-43,254,共10页
-
文摘
最近,中国文献、媒体译介日本地名常用汉字时,汉语注音问题被重视起来,已经开始做《日本地名常用国字读音规范》(假题)等标准化的工作.早在2009年10月,中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第一份绿皮书(推荐性的语言文字规范):《日本汉字的汉语读音规范(草案)》.这个《草案》是在费锦昌、松冈荣志共同研究而撰写的一篇论文《日本“国字”的汉语读音》的基础上研发的.文章介绍新井白石《同文通考》的国字研究,对75个日本地名用国字的汉语读音提出拼音方案,谈谈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关键词
日本“国字”汉语读音
常用地名
《同文通考》
新井白石
-
Keywords
Japanese kokuji
Chinese Pinyin
place name
Doubun Tsukou
Arai Hakuseki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