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未来3天Kp指数预报建模与可解释AI应用
1
作者 王听雨 罗冰显 +3 位作者 陈艳红 石育榕 王晶晶 刘四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5,共9页
当前业务中对未来3天Kp指数预报需求强烈.但地磁暴中多参数耦合导致难以量化各预报因子对Kp值的贡献,制约了预报精度提升.本文构建了神经网络3天Kp指数预报模型,并使用人工智能(AI)可解释性算法定量化各因子贡献.结果显示,行星际磁场南... 当前业务中对未来3天Kp指数预报需求强烈.但地磁暴中多参数耦合导致难以量化各预报因子对Kp值的贡献,制约了预报精度提升.本文构建了神经网络3天Kp指数预报模型,并使用人工智能(AI)可解释性算法定量化各因子贡献.结果显示,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在提前3 h对Kp指数的贡献为37.15%,为主要因子,说明模型能捕捉符合物理特征的主要预报因子.Kp指数历史特征贡献随提前量逐渐增加,提前3天总体贡献占68.06%,验证了对冕洞高速流引起的地磁暴事件的预报能力.对2015和2017年特大地磁暴进行贡献分析,模型准确捕捉了地磁暴多参数耦合的复杂特性.研究表明,可解释AI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定量化各预报因子对Kp指数的预报贡献,有助于改进未来3天Kp指数AI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暴 未来3天Kp指数预报 神经网络 可解释性 AI算法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极光形态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22
2
作者 胡红桥 刘瑞源 +4 位作者 王敬芳 杨惠根 KAZUO MAKITA 王幸 NATSUO SATO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8,共11页
利用极光全天空摄象机1995年和1997年在南极中山站观测的极光数据,对中山站上空极光的出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南极中山站,午后(磁地方时1400~1800MLT)和子夜前后(2200~0300MLT)出现极光的情... 利用极光全天空摄象机1995年和1997年在南极中山站观测的极光数据,对中山站上空极光的出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南极中山站,午后(磁地方时1400~1800MLT)和子夜前后(2200~0300MLT)出现极光的情况比较多,在傍晚(1800~2200MLT)出现极光的情况要少一些;较强的极光主要也出现在午后和子夜附近。冕状极光主要出现在子夜附近和午后的极向侧和天顶,在傍晚出现很少;带状极光主要出现在午后和赤道侧的傍晚与子夜;极光浪涌主要出现在子夜前后;向日极光弧则主要出现在子夜前后,子夜前比子夜后多,极向和天顶比赤道侧多。除向日极光弧外,其它形态的极光在中山站的出现情况与Kp指数相关。中山站进入极光带的时间通常在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光 极光带 KP指数 中山站 南极
下载PDF
北京地磁台K指数3小时扰幅修正及K指数计算机标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齐玮 王仁明 +2 位作者 王秀芳 李夕海 刘代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61-1670,共10页
我国基本处于磁纬40°以下地区,K指数的3小时扰幅一般取:3—6—12—24—40—70—120—200—300 nT.这一K指数3小时扰幅是以磁纬20.88°的佘山地磁台观测数据为基础,按照Bartels提出的一系列准则而确定的.然而,由于不同地磁台地... 我国基本处于磁纬40°以下地区,K指数的3小时扰幅一般取:3—6—12—24—40—70—120—200—300 nT.这一K指数3小时扰幅是以磁纬20.88°的佘山地磁台观测数据为基础,按照Bartels提出的一系列准则而确定的.然而,由于不同地磁台地磁纬度的不同,K指数的3小时扰幅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本文以北京地磁台(磁纬29.63°)为例,通过频次比较的方法,分别以佘山台K指数和Kp为标准,根据1994~1999年共6年的北京地磁台H分量分均值数据,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北京地磁台K指数3小时扰幅:3.9—7.8—15.6—31.2—47.5—70120—200—300 nT.基于这一3小时扰幅,采用修正的FMI方法标定了1997年北京地磁台的K指数.将标定结果与磁暴基础数据库中北京台、佘山台和Kp指数进行频次比对,并进行同一3小时段标定差异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修正后比修正前K指数的标定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K指数 3小时扰幅 FMI方法 KP指数
下载PDF
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波动与地磁暴警报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文耿 沈华 +2 位作者 刘四清 钟秋珍 陈艳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5,共8页
地球磁场捕获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带,地磁场的扰动将导致带电粒子通量的变化.根据磁暴期间外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起伏和波动的特点及规律,利用GOES卫星实时发布的5 min分辨率高能电子微分通量数据,构建了高能电子通量波动指数,并分析了该指... 地球磁场捕获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带,地磁场的扰动将导致带电粒子通量的变化.根据磁暴期间外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起伏和波动的特点及规律,利用GOES卫星实时发布的5 min分辨率高能电子微分通量数据,构建了高能电子通量波动指数,并分析了该指数与地磁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高能电子通量波动指数与地磁事件有很好的相关性,能起到地磁暴发生的指示剂作用,相对于目前空间环境业务化预报过程中广泛使用的3 h K_p指数,高能电子通量波动指数能更早地警报地磁暴的发生,是潜在有效的地磁暴警报辅助手段,能为空间环境预报中的地磁暴实时警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 辐射带 磁暴 KP指数
下载PDF
午后多重极光弧观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温艳波 杨惠根 +9 位作者 韩德胜 T.Araki 艾勇 刘瑞源 刘勇华 胡泽骏 陈卓天 邓忠新 刘嵘 王晶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5-263,共9页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LT)近夜侧的部分。与地磁活动指数Kp的相关统计分析表明,Kp值为2—3之间时多重极光弧有较大的出现率,这说明中等地磁活动情形下午后多重极光弧有较高的出现率。事件分析表明多重极光弧的强度变化与地磁Pc5脉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有类似的频谱特征,这说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可能与同时出现的Pc5地磁脉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午后极光 多重极光弧 KP指数 中山站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温室甜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鲁鲁 蔡焕杰 +1 位作者 王健 张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2,共5页
以"一品天下208"甜瓜为试验品种,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灌溉试验,采用20蒸发皿的日水面蒸发量为灌溉水量控制指标,设置了不同蒸发量系数(Kp=0.45;0.6;0.75;0.9)的供水处理,探求不同灌溉水量对温室甜瓜生理指标、形态指标和光... 以"一品天下208"甜瓜为试验品种,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灌溉试验,采用20蒸发皿的日水面蒸发量为灌溉水量控制指标,设置了不同蒸发量系数(Kp=0.45;0.6;0.75;0.9)的供水处理,探求不同灌溉水量对温室甜瓜生理指标、形态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外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温室内的温度能够满足甜瓜的正常生长。不同处理的灌溉水量比值始终为T1∶T2∶T3∶T4=0.45∶0.6∶0.75∶0.9;从甜瓜的株高、茎粗、总生物量、根冠比等指标综合分析,采用T2(Kp=0.6)处理均优于其它水分处理,且根冠比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以T2处理最高;各处理的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不同处理的叶片细胞液浓度表现为T1>T2>T3>T4处理。结果表明:采用T2处理的灌溉模式有利于甜瓜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前提下降低灌溉用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蒸发皿系数 生理指标 形态指标
下载PDF
亚洲MAGSAT卫星磁测数据处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安振昌 谭东海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6年第3期82-88,共7页
本文简要介绍使用的MAGSAT数据变量,磁测数据的筛选(包括Kp指数、地理范围、高度范围等),卫星磁异常的提取(包括主磁场、磁层场、感应场和电离层场的改正),以及卫星磁异常图的编绘。
关键词 MAGSAT卫星 数据处理 KP指数 卫星 磁异常
下载PDF
地震地磁低点位移现象与空间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晓灿 陈化然 +2 位作者 王亚丽 杨冬梅 李琪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年第3期7-10,共4页
收集了1960~2006年期间的太阳黑子数和地磁指数Kp资料,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研究它们与地磁“低点位移”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62个地震震例中,发生地震震级的大小与全年的地磁活动水平呈反相关趋势,且Ms7以上大震多发... 收集了1960~2006年期间的太阳黑子数和地磁指数Kp资料,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研究它们与地磁“低点位移”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62个地震震例中,发生地震震级的大小与全年的地磁活动水平呈反相关趋势,且Ms7以上大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下降时段;而低点位移异常的出现与太阳黑子数和地磁指数Kp之间未发现明确的相关关系。因此,地磁低点位移现象的根本来源,也许是地下地震的孕育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低点位移 太阳黑子 地磁指数
下载PDF
太阳活动低年广州地区地磁扰动与电离层闪烁的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林峰 邓柏昌 +4 位作者 黄江 徐杰 刘伟峰 刘作莲 全宏俊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2,共8页
基于肇庆地磁台的地磁监测数据和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建立的华南地区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网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太阳活动低年期间广州地区地磁扰动与电离层闪烁的关系.用肇庆台地磁水平分量H的变化量换算出肇庆地磁... 基于肇庆地磁台的地磁监测数据和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建立的华南地区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网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太阳活动低年期间广州地区地磁扰动与电离层闪烁的关系.用肇庆台地磁水平分量H的变化量换算出肇庆地磁指数K,以此来代表广州地区地磁扰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磁暴/强地磁扰动对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的发生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电离层闪烁主要发生在低K值期间,而在K≥4时电离层闪烁的发生呈下降趋势.电离层闪烁发生率随季节和地磁活动的变化规律表现在,春季的弱闪烁发生率、夜间中等以上闪烁发生率和夏季中等以上闪烁的发生率明显与地磁活动指数K相关,即随K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在秋季和冬季闪烁发生率与K指数变化无明显关系.同时还综合分析了地磁与太阳活动的变化对电离层活动的影响,广州地区闪烁主要发生在太阳活动较低的磁静日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 K和Kp指数 电离层闪烁 S_4指数
下载PDF
根系通气对温室甜瓜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敏 蔡焕杰 +2 位作者 刘杰 陈新明 王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2,共4页
以"一品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Φ20蒸发皿的日水面蒸发量为灌溉水量控制指标,设置不同蒸发皿系数(Kp=0.75;1.0)的供水处理;以土壤孔隙率的50%为参照标准,设计1.0和1.5二个加气量系数,探求不同灌水,加气处理对温室甜瓜生长特性... 以"一品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Φ20蒸发皿的日水面蒸发量为灌溉水量控制指标,设置不同蒸发皿系数(Kp=0.75;1.0)的供水处理;以土壤孔隙率的50%为参照标准,设计1.0和1.5二个加气量系数,探求不同灌水,加气处理对温室甜瓜生长特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甜瓜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分干物质量、根干质量、根冠比、单株产量等综合分析,T3(加气系数1.0,Kp=1.0)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下甜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T2(加气系数1.5,Kp=0.75)最高,T3次之。综合考虑,T3处理的水气结合灌水模式为推荐的温室甜瓜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蒸发皿系数 加气量系数 形态指标
下载PDF
等离子体片离子分界线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维贞 曹晋滨 +2 位作者 曾立 王艳 杨俊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05-1514,共10页
等离子体片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在亚暴和磁暴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对于等离子体片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都是通过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来进行的.本文将过去的(U,B)空间中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扩展为固定能量的... 等离子体片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在亚暴和磁暴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对于等离子体片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都是通过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来进行的.本文将过去的(U,B)空间中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扩展为固定能量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讨论了等离子体片质子在向地球输运过程中,不同能量的质子开放轨道和封闭轨道的分界线的特性,及其随Kp指数的变化.在高能端,随着能量的升高,等离子体片质子分界线地心距离逐渐增大,且分界线的晨侧地心距离远远大于昏侧的地心距离.在低能端,随着质子能量的降低,质子分界线地心距离逐渐增大,且其分界线的昏侧地心距离要大于晨侧的地心距离.模拟结果还显示随着Kp指数的增强,等离子体片中不同能量的质子分界线都向地球移动.但在低能端和高能端,质子分界线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低能端,随着Kp指数的增大,质子内边界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但在高能端,随着Kp指数的增大,质子内边界形状也将发生变化.在E=20 keV,Kp=6和E=10 keV,Kp=3两种情况,质子分界线甚至出现了两个分离的区域,一个是环绕地球的封闭轨道区域,一个是晨侧孤立的锥型区域.等离子体片能量为E的质子的内边界就是具有不同磁矩的Alfven层上能量为E的点的连线.TC-1热离子谱仪对等离子体片离子内边界的观测显示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片离子分界线 (U B)空间 KP指数 Alfven层
下载PDF
等离子体片中能量离子的空间分布——Cluster/RAPID观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剑 傅绥燕 +4 位作者 刘文龙 阮鹏 濮祖荫 P.Daly 王永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26-1232,共7页
本文根据Cluster卫星上的粒子成像质谱仪(RAPID)探测器在穿越地球等离子体片过程中的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等离子体片中能量离子能量密度的空间分布(氢离子能量范围从40keV到1500keV,氦离子和氧离子从10keV到1500keV),并且给出了离子能... 本文根据Cluster卫星上的粒子成像质谱仪(RAPID)探测器在穿越地球等离子体片过程中的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等离子体片中能量离子能量密度的空间分布(氢离子能量范围从40keV到1500keV,氦离子和氧离子从10keV到1500keV),并且给出了离子能量密度在不同地磁活动时期随GSE-Z向分布的剖面.研究表明能量离子的能量密度以及能量密度的梯度与地磁活动指数Kp之间存在近似线性的关系.观测结果表明形成这种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地磁活动期间在电流片附近离子能量密度的增加,特别是其中的重离子成分增加更为显著.本文通过一个简化的电流片模型的数值计算,定性地研究了形成能量离子空间分布的机理.计算表明重离子在电流片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电流片加速可能是形成能量密度分布变化的一种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离子 等离子体片 KP指数 电流片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Kp预报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杨 罗冰显 +1 位作者 刘四清 龚建村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2期70-80,共11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报磁暴(Kp〉5)的发生,充分利用ACE卫星积累的上游行星际条件的数据,以开磁通生成速率函数dφMp/dt和太阳风磁层粘滞作用项n^1/2v^2为主要输入参数,应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三个模型,预报三小时时段的Kp值。根...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报磁暴(Kp〉5)的发生,充分利用ACE卫星积累的上游行星际条件的数据,以开磁通生成速率函数dφMp/dt和太阳风磁层粘滞作用项n^1/2v^2为主要输入参数,应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三个模型,预报三小时时段的Kp值。根据实际需要,这三个模型采用了不同的训练集构造方法和提前时间量。模型1输入当前的开磁通生成率,粘滞作用项,太阳风速度、密度,和行星际磁场总强度、By分量、Bz分量,提前1~3.5h预报Kp;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Kp现报,提前1~3.5h预报Kp;模型3输入9小时延迟的开磁通生成率和粘滞作用项,当前的太阳风速度、密度,行星际磁场总强度、By分量、Bz分量,提前3小时预报Kp。对1998年、2002年和2006年的测试结果表明:三个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0、0.85,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5、0.62、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指数 神经网络 能量耦合函数 开磁通生成率 粘滞作用项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Kp指数现报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庚 罗冰显 +1 位作者 刘四清 龚建村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66,共14页
在评估国际常用Kp指数现报模式Takahashi及其应用于中国地磁台站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地磁Kp指数现报模式,其可以有效识别地磁规则日变化的逐日变化特性,反映地磁扰动的季节效应和地方时效应,从而提升了Kp指数现报的准确性.采... 在评估国际常用Kp指数现报模式Takahashi及其应用于中国地磁台站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地磁Kp指数现报模式,其可以有效识别地磁规则日变化的逐日变化特性,反映地磁扰动的季节效应和地方时效应,从而提升了Kp指数现报的准确性.采用Takahashi模式开发时所使用的台站数据进行对比,新模式将单站地磁Kp指数现报效率由0.77提升至0.84,多站联合Kp指数现报效率由0.88提升至0.92;采用2000—2006年北京十三陵台站(BMT,磁纬29°N)数据进行评估,Kp指数现报效率由0.70提升至0.80.对Kp指数现报结果的误差分析发现,现报误差存在明显的地方时差异和一定的季节差异,误差随扰动强度变化并在中强磁扰时最大.利用SuperMAG的指数分析表明,Kp台站的经度不均匀分布会对现报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_p指数 S_q指数 FMI方法 现报 磁扰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相似度算法的Kp指数预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子思禹 师立勤 +5 位作者 刘四清 钟秋珍 陈艳红 闫晓辉 石育榕 何欣燃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基于机器学习中的相似度算法,建立了在历史太阳风数据中寻找与当前太阳风特征相近事例的推荐模型,用来预报地磁Kp指数。使用1998-2019年间随机选择的120个太阳风事例作为测试数据集,该模型能够推荐得到历史上与输入太阳风造成相似地磁... 基于机器学习中的相似度算法,建立了在历史太阳风数据中寻找与当前太阳风特征相近事例的推荐模型,用来预报地磁Kp指数。使用1998-2019年间随机选择的120个太阳风事例作为测试数据集,该模型能够推荐得到历史上与输入太阳风造成相似地磁影响的太阳风事例,最优事例的Kp指数与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79,相关系数为0.93。本文的推荐模型不仅能获得推荐的太阳风事例的地磁Kp指数用作预报,还可以给出太阳风特征参数按时间序列变化情况对比,让预报员可以更好地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 机器学习 相似度算法 地磁Kp 指数 预报
下载PDF
利用H_p分量预测空间环境地磁活动指数K_p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丹 薛炳森 程国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地磁场扰动可以引起近地空间环境(包括电离层和磁层)一系列变化,地磁K_p指数是空间天气扰动的重要参考指标.采用地球同步轨道GOES-8卫星监测到的垂直于同步卫星轨道平面的地磁分量H_p数据,分析了地磁Kp指数与H_p分量波动幅度间的统计关... 地磁场扰动可以引起近地空间环境(包括电离层和磁层)一系列变化,地磁K_p指数是空间天气扰动的重要参考指标.采用地球同步轨道GOES-8卫星监测到的垂直于同步卫星轨道平面的地磁分量H_p数据,分析了地磁Kp指数与H_p分量波动幅度间的统计关系,结果显示,H_p分量的变化与K_p指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回归分析和RBF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Kp指数现报模型,根据地球同步轨道地磁场H_p分量的变化,计算出相同时段的K_p指数.监测结果表明,预报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计算的K_p指数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利用此方法能够在不依赖于地面地磁探测数据的情况下,快速预报地磁扰动,及时为空间天气保障提供参考.同时,鉴于中国即将发射的风云四号搭载有地磁场探测仪,本项研究可为自主数据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HP 分量 KP指数 预测
下载PDF
消岩汤对癌性贫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世杰 郭洪波 +1 位作者 贾军梅 郭亚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9-221,共3页
目的研究消岩汤对癌性贫血患者的相关影响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入的120例癌症贫血患者展开研究,按照信封原则划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输血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岩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 目的研究消岩汤对癌性贫血患者的相关影响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入的120例癌症贫血患者展开研究,按照信封原则划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输血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岩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调素(Hepc)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8.33%(53/6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39/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清sTfR、SF、FI、Hepc、IL-6水平均比对照组低,研究组血清SI水平、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岩汤辅助输血治疗癌性贫血疗效显著,Hepc是调节铁代谢的重要激素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癌性贫血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岩汤 癌性贫血 KPS评分 铁代谢指标 铁调素 白介素-6
下载PDF
火电机组负荷响应优化软件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敏 易凡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0年第4期213-218,共6页
近年来,各大电网对火电机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变负荷调节速度越快,机组性能就越好,电网评估出的性能综合指标Kp就越高。介绍了负荷响应优化软件(URO)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式,URO通过过程建模和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明显的改善了机组负荷跟踪特... 近年来,各大电网对火电机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变负荷调节速度越快,机组性能就越好,电网评估出的性能综合指标Kp就越高。介绍了负荷响应优化软件(URO)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式,URO通过过程建模和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明显的改善了机组负荷跟踪特性,在提升火电机组调节速度的同时,也兼顾了机组的稳定运行,使得锅炉和汽轮机有良好的协调,电网AGC性能综合指标Kp的改善,最终为发电机组带来了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响应优化软件 过程建模 综合指标Kp
下载PDF
Geomagnetic Kp Index and Earthquakes 被引量:2
19
作者 Nobuo Urata Gerald Duma Friedemann Freund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18年第1期39-52,共14页
In the ionosphere, the solar winds generate electrical currents. On the Earth surface, these currents cause magnetic field fluctuations. These fluctuations, penetrating the Earth interior, induce the electrical curren... In the ionosphere, the solar winds generate electrical currents. On the Earth surface, these currents cause magnetic field fluctuations. These fluctuations, penetrating the Earth interior, induce the electrical currents J,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arth magnetic field B, generate electromagnetic force, known as Lorentz force F = J × B. To study the relation of earthquakes and the Lorentz force, acting at the near onset times of strong earthquakes, we examine the Kp index, a logarithmic measure of the magnetic field deviation. The time varying Kp index gives us J, which in turn determines F. The variations of the Kp index were stacked by aligning their central times to the times of main earthquake shocks. This stacking method has been a popular and powerful tool in image processing, because it lifts up only the geomagnetic effect like carving a relief. The Lorentz force tilts the subtle force balance in the earth crust towards triggering the release of stress strain energy, initiating an earthquake in a similar way as a mountain climber’s step can trigger the avalanches. The internal dynamics, however, are highly statistical.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newly devised method, which compares the time sequences of hypothetical random earthquakes to real ones. We find that the distinctive patterns of the Kp surges often strongly correlate to the onset of earthquake. This correlation depends on the seismic regions and the magnitudes of earthquakes. The stronger the earthquake is, more closely the Kp surge is associate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nearly 100% is obtained for the Kp variations, synchronizing with more earthquakes in the Pacific Rim region. In parallel with the data analysis the historical studies are reviewed. The solar activit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influence the earthquake occurrences and the relation of the two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the recent years as well as in the past century.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publications is created with the brief introductions for each in the last chap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AGNETIC Earthquake KP INDEX Magnetic STORM LORENTZ Force
下载PDF
The auroral occurrence over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红桥 刘瑞源 杨惠根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99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The auroral data observed by all sky TV camera during 1995 and 1997 at Zhongshan Station of Antarctica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rora over Zhongshan Station. Around postnoon (1200 - 16... The auroral data observed by all sky TV camera during 1995 and 1997 at Zhongshan Station of Antarctica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rora over Zhongshan Station. Around postnoon (1200 - 1600UT ) and midnight (2000 - 0100 UT ), the aurora appears more frequently and stronger than those in evening (1600- 2000UT ). The corona type auroras mainly occur at poleward and overhead of Zhongshan Station during postnoon and around midnight. The hand type auroras mainly appear during postnoon. while during evening and around midnight only appear at equatorward. The active surges mostly appear around midnight,while the transpolar arcs mainly occur after midnight. Except for the transpolar arcs. the occurrences of the other three type auroras are related with Kp index. Usually Zhongshan Station enters the auroral oval at postnoon,the exact time depends on Kp in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ORA auroral occurrence Kp index Antarctica Zhongshan S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