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
1
作者 杨梅 魏学斌 +2 位作者 赵为永 王铎 雷涛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6期76-81,87,共7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铀源条件、构造特征、岩性岩相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氧化还原条件和已发现的铀矿化信息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该区具备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本条件,切6区块构造主体断层附近和北部近昆北断裂附近的下油砂山组滩坝...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铀源条件、构造特征、岩性岩相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氧化还原条件和已发现的铀矿化信息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该区具备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本条件,切6区块构造主体断层附近和北部近昆北断裂附近的下油砂山组滩坝砂发育部位是目前找矿的重点方向。南缘的昆仑山造山带为该区提供了丰富的铀源,斜坡构造有利于蚀源区铀离子随含氧水向盆地迁移,发育的断裂和不整合面为深部油气向上运移形成有利于铀离子沉淀的氧化—还原过渡环境提供了良好通道,深部油气的轻烃分子是该区还原剂的主要来源,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泥砂互层和滩坝砂,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完善。自然伽马异常筛查、土壤氡测试和相位激电测试结果均表明,昆北地区的铀运聚明显受构造、断裂、不整合面和优势储层控制,潜在铀矿点均位于大斜坡上的局部构造高点,集中分布于断层附近、沿断裂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昆北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冲断带古隆起油藏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24
2
作者 付锁堂 马达德 +5 位作者 汪立群 冯乔 薛建勤 陈琰 张小莉 寇福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5-682,共8页
基于露头、钻录井、测井、地震、测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昆北冲断带是在古地貌隆起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受昆仑山前和昆北Ⅰ、Ⅱ号断层控制的新生代古构造带,发育古地貌隆起、地层-岩性和背斜构造等多种类型圈闭,形成了多类型... 基于露头、钻录井、测井、地震、测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昆北冲断带是在古地貌隆起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受昆仑山前和昆北Ⅰ、Ⅱ号断层控制的新生代古构造带,发育古地貌隆起、地层-岩性和背斜构造等多种类型圈闭,形成了多类型的油气藏。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包括早期的古地貌隆起、良好的断层-不整合疏导体系、稳定的细粒区域盖层、充足的远源供给和断层持续活动导致的长期油气充注,从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油气藏。昆北油田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领域,深化了油气成藏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断块构造 油藏特征 成藏条件 昆北地区
下载PDF
柴西南昆北地区花岗岩基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丽梅 李建明 +1 位作者 马达德 吴光大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7-60,166,共4页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和祁漫塔格-东昆仑造山带的过渡带的昆北断阶带。钻探揭示第三系盆地基底广泛分布花岗岩基岩。岩石学特征表明属二长花岗岩类,副矿物以锆石为主。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具较高含量的SiO2和Al2O3,属过铝的钙碱...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和祁漫塔格-东昆仑造山带的过渡带的昆北断阶带。钻探揭示第三系盆地基底广泛分布花岗岩基岩。岩石学特征表明属二长花岗岩类,副矿物以锆石为主。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具较高含量的SiO2和Al2O3,属过铝的钙碱性系列。岩石中强不相容元素Rb、Ba、Zr等强烈富集,Ta、Ce、Nb、Sr、Th等中等不相容元素富集中等;弱不相容元素Y富集。岩石稀土总含量大多在194.41~231.63μg/g之间;LREE/HREE比值为2.31~2.4;岩石属轻稀土富集型。岩石中Eu负异常明显,中等亏损;Ce略有亏损;Eu/Sm值在0.15~0.16间。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物质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熔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样品投影于同碰撞期的区间,岩石是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为早古生代洋陆转换时的岩浆活动,属于加里东期造山旋回时期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昆北地区 柴西南
下载PDF
昆北油田切6井区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文龙 牟中海 +2 位作者 屈信忠 滕贤清 黄婧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6期13-17,共5页
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对昆北油田切6井区E1+2和E31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演化阶段、演化序列及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1+2和E31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A亚期的末期,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 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对昆北油田切6井区E1+2和E31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演化阶段、演化序列及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1+2和E31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A亚期的末期,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较强的压实作用、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及硬石膏等矿物的胶结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长石、岩屑和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蚀作用以及砂岩破裂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 储层物性 切6井区 昆北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泥岩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平辉 马锦龙 +2 位作者 廖建波 李志勇 邸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9-686,共8页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的昆仑山前缘,该地区构造活动频繁,地层完整,是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理想地区。通过采集昆北地区切26井新生界下部泥岩样品,对其进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层界线附近,路乐河组Cu、U、Cr...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的昆仑山前缘,该地区构造活动频繁,地层完整,是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理想地区。通过采集昆北地区切26井新生界下部泥岩样品,对其进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层界线附近,路乐河组Cu、U、Cr、Sr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34×10-6、3.24×10-6、141.68×10-6、107.10×10-6,下干柴沟组下段为28.17×10-6、3.35×10-6、192.07×10-6、217.05×10-6。下干柴沟组下段微量元素有明显增大趋势,指示沉积环境发生变化。U与陆源碎屑来源指示元素Th相关性差(R2=0.174 5),表明U主要为自生成因,因此其含量的增加可以指示原始沉积水体还原程度的增强。Cr与U表现为弱相关(R2=0.420 9),表明水体环境的变化对Cr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氧化还原指标U/Th、V/Cr表明研究区古环境为氧化水体沉积环境,U/Th、V/Cr指标在下干柴沟组下段变大表明水体加深,还原性增强。利用Sr/Cu比值变化以及结合化石种属演化等推测地层界线附近古气候经历了干旱-湿润-干旱的旋回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 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 地球化学 氧化还原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地震解释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管俊亚 李洪革 +4 位作者 沈亚 陈海清 王光华 屈燕微 谭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7-165,188+200,共9页
通过昆北连片二、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明确了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地质结构,应用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技术落实了构造形态和细节,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获得切16等井区勘探突破,并取得以下认识:①昆北地区呈南北分带、东... 通过昆北连片二、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明确了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地质结构,应用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技术落实了构造形态和细节,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获得切16等井区勘探突破,并取得以下认识:①昆北地区呈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以一级断层为界划分为北部跃进斜坡—切克凹陷—乌南斜坡带、南部山前凹陷带和中央昆北断阶带三个构造单元;②昆北断层上盘断层走向主要为南北向或北东向、北西向,靠近区域大断层地层较破碎,小断层发育;③发现了切16井路乐河组(E1+2)地层超覆圈闭,其中以湖进体系域的砂砾岩为主要储层段,以最大湖泛面附近厚为20~40m的较稳定泥岩为区域盖层,具有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良好条件;④利用KL Inversion、Geocyber技术对E1+2的油气检测结果表明,含油主体位置均位于切163井附近,圈定的切16井区有利含油面积为33km2,并在切15井以东发现新目标,有利含油面积为12km2,含油检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程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昆北地区 地质结构 断裂特征 地层(岩性)圈闭 地震解释技术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古近系储集层新认识与勘探发现 被引量:7
7
作者 马达德 王艳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9-537,共9页
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昆北断阶带古近系储集层特征研究,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古近系路乐河组和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相展布、沉积储集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昆北断阶带受古昆仑山物源控制,下干柴沟组下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沉... 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昆北断阶带古近系储集层特征研究,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古近系路乐河组和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相展布、沉积储集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昆北断阶带受古昆仑山物源控制,下干柴沟组下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砂体呈南西—北东向展布;路乐河组下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上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下干柴沟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层物性较好,具有发育优质储集层的有利条件;路乐河组致密储集层中存在甜点储集层,油气分布受泥质杂基含量控制。昆北断阶带沉积储集层新认识对该区油气发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切六号、切十二号和切十六号构造油气勘探获得成功,提交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亿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昆北断阶带 古近系 沉积相 储集层特征 勘探发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阿拉尔地区坡折带及其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传桃 肖胜 +1 位作者 叶飞 梁文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85-2092,共8页
以坡折带理论为基础,按照成因机制,在柴达木盆地昆北—阿拉尔地区识别出3种类型坡折带,即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昆北断裂坡折带和阿拉尔断裂坡折带属于构造坡折带;跃进Ⅱ—Ⅳ号、昆仑山前坡折带属于沉积坡折带;铁木里克... 以坡折带理论为基础,按照成因机制,在柴达木盆地昆北—阿拉尔地区识别出3种类型坡折带,即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昆北断裂坡折带和阿拉尔断裂坡折带属于构造坡折带;跃进Ⅱ—Ⅳ号、昆仑山前坡折带属于沉积坡折带;铁木里克坡折带属于侵蚀坡折带。坡折带对沉积体系和岩性圈闭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构造坡折带控制低水位期近岸三角洲扇体和浊积扇扇体的形成,主要发育河道透镜体型岩性圈闭;沉积坡折带主要控制了低水位期辫状河三角洲扇体的发育,侵蚀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期充填的侵蚀谷岩性圈闭。根据研究区沉积、储层、油源及运移等成藏条件,开展了坡折带背景下的岩性圈闭预测与评价,总结其岩性油气藏发育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认为跃进Ⅱ—Ⅳ号和尕斯坡折带是发育岩性圈闭的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折带 岩性油气藏 沉积体系 成藏模式 昆北—阿拉尔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