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新文学关系考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方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共20页
厨川白村文艺论著自"五四"以来进入中国,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况,从中可以看到学院文化、社会文化认识或接受的不同,看到鲁迅与周作人截然有别的认识和理解及其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鲁迅译介《苦闷的象征》等文艺论著具有独立特... 厨川白村文艺论著自"五四"以来进入中国,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况,从中可以看到学院文化、社会文化认识或接受的不同,看到鲁迅与周作人截然有别的认识和理解及其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鲁迅译介《苦闷的象征》等文艺论著具有独立特征,使之在中国新文学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并显示出他与厨川之间的差异;他通过与俄国文学的联系,深化了厨川文艺论著蕴含的生存意志论、生命哲学和精神分析学,体现了中国新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独立形态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川白村 《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中国新文学 鲁迅 周作人 沈雁冰 穆木天
下载PDF
情绪主观:文艺进化的主流——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文宏 《东疆学刊》 2002年第4期16-25,共10页
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情绪主观是文艺的始终”的主张上 ,他认为 ,不同时代出现的不同流派 ,都是文学的支流 ,尽管在当时风靡盛行 ,但是终不会替代“情绪主观”的主流文学。主流文学也许会在特定的时期 ,由于某种原因沉入... 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情绪主观是文艺的始终”的主张上 ,他认为 ,不同时代出现的不同流派 ,都是文学的支流 ,尽管在当时风靡盛行 ,但是终不会替代“情绪主观”的主流文学。主流文学也许会在特定的时期 ,由于某种原因沉入河底 ,但那仅仅是暂时现象 ,终究还会容纳纷至而来的各种支流 ,又以崭新的姿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川白村 情绪主观 文艺进化 日本 文艺思想
下载PDF
鲁迅的“战士真我”及其译作《出了象牙之塔》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小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6-30,共5页
鲁迅翻译的《出了象牙之塔》深刻地影响了1925年前后鲁迅超越生存虚无、回归“战士真我”的重大生命抉择。鲁迅翻译《出了象牙之塔》不仅在时间上与他创作《野草》,“决战虚无”的时间1925年基本同步,而且,在肯定积极的虚无体认以及真... 鲁迅翻译的《出了象牙之塔》深刻地影响了1925年前后鲁迅超越生存虚无、回归“战士真我”的重大生命抉择。鲁迅翻译《出了象牙之塔》不仅在时间上与他创作《野草》,“决战虚无”的时间1925年基本同步,而且,在肯定积极的虚无体认以及真正生命价值创造的哲学意味上,在推崇“批判——反抗”现实的“战士”生命方式上,《出了象牙之塔》都与《野草》有着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战士真我” 厨川白村 《出了象牙之塔》
下载PDF
论厨川白村对周作人文学观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黎杨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7-72,共6页
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对周作人的文学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灵肉一致”的理想人性、个人与人类的统一、“苦闷的象征”以及小品文理论四个方面,周作人受到厨川白村的启发,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关键词 周作人 厨川白村 文学观
下载PDF
聚焦生命:鲁迅与厨川白村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涛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从生命主体性和有限性为本质内涵的“中间物”意识出发,鲁迅直面生命的孤苦并进行“绝望的抗战”;厨川白村也承认生命的主体性和有限性,却以“宇宙人生的大生命”最终消解之并体悟到“生命的共感”,作出“苦闷的象征”的生命抉择。然而... 从生命主体性和有限性为本质内涵的“中间物”意识出发,鲁迅直面生命的孤苦并进行“绝望的抗战”;厨川白村也承认生命的主体性和有限性,却以“宇宙人生的大生命”最终消解之并体悟到“生命的共感”,作出“苦闷的象征”的生命抉择。然而两人不同的生命体悟却包孕大致相近的气象,确证生命的“行走”或“动底”状态,在永恒的“当下之行”中展露生命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厨川白村 “中间物” “宇宙人生的大生命” “绝望的抗战” “苦闷的象征”
下载PDF
《苦闷的象征》思想渊源探析
6
作者 雷晓敏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89-194,共6页
《苦闷的象征》是厨川白村的遗作,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鲁迅的关注。由于鲁迅等人的积极译介,厨川白村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领域名声鹊起。他的文学观契合了鲁迅当时的文学思想,也影响了鲁迅的文学创作。学界关于... 《苦闷的象征》是厨川白村的遗作,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鲁迅的关注。由于鲁迅等人的积极译介,厨川白村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领域名声鹊起。他的文学观契合了鲁迅当时的文学思想,也影响了鲁迅的文学创作。学界关于厨川白村与鲁迅的比较研究尚处于一般引述状态,而关于厨川学术思想的渊源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厨川白村文学思想的显性源头在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之中,而其隐性的渊源则在马克思学说中。马克思的劳动学说是厨川白村改造日本国民性的重要参照,这也是《苦闷的象征》超越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闷的象征》 厨川白村 鲁迅 思想渊源
下载PDF
略论厨川白村与胡风文艺观之异同
7
作者 魏邦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5-90,共6页
胡风文艺观深受厨川白村影响。厨川白村关于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的创作规律以及创作主体与现实客体相互关联方面的论述予胡风以重要的启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文艺理论家,胡风吸取了厨川白村理论的精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严... 胡风文艺观深受厨川白村影响。厨川白村关于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的创作规律以及创作主体与现实客体相互关联方面的论述予胡风以重要的启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文艺理论家,胡风吸取了厨川白村理论的精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严密而精深的文艺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川白村 胡风 文艺观
下载PDF
厨川白村与弗洛伊德
8
作者 王文宏 《东疆学刊》 2003年第4期29-31,共3页
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生命力受了压力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主张上,他的这一文艺主张显然有独到之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很大影响... 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生命力受了压力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主张上,他的这一文艺主张显然有独到之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很大影响,但是他的接受态度还是客观的,他从苦闷产生的原因为性的压抑和消解压抑的途径这两个方面批判并补充了"精神分析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厨川白村 弗洛伊德 文艺思想 生命力 压抑 苦闷 升华 精神分析心理学
下载PDF
鲁迅的革命与政治之“眼”
9
作者 白海君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2-88,共7页
作为知识人的鲁迅如何理解、阐释并促进中国的革命问题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关于鲁迅与革命文学的研究,或者纠缠于“革命文学能否成立”和“什么人具备资格”(革命人能否成立)的问题,或者引用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中与其言论表... 作为知识人的鲁迅如何理解、阐释并促进中国的革命问题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关于鲁迅与革命文学的研究,或者纠缠于“革命文学能否成立”和“什么人具备资格”(革命人能否成立)的问题,或者引用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中与其言论表达相似的观点作为证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生活、文学、政治、革命之间的转换机制问题,而这个问题更多地涉及鲁迅如何形成革命文学观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鲁迅所弃译的厨川白村和鹤见祐辅的几篇关于政治、文学与民众关系的文章则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者 厨川白村 托洛茨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下载PDF
放不下的苦闷——厨川白村创作论视域下的《弟兄》解读
10
作者 张小璐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以鲁迅翻译厨川白村著作前后的生活境遇为基点,将《弟兄》置于白村创作论的框架之下进行观照。以《弟兄》产生的缘由、凸显于其中的鲁迅的生命的力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三个维度来展示该篇小说的创作机制并由此窥探根植于鲁迅内心深处... 以鲁迅翻译厨川白村著作前后的生活境遇为基点,将《弟兄》置于白村创作论的框架之下进行观照。以《弟兄》产生的缘由、凸显于其中的鲁迅的生命的力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三个维度来展示该篇小说的创作机制并由此窥探根植于鲁迅内心深处的苦闷与焦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弟兄》 厨川白村 创作论 象征手法
下载PDF
柏格森、厨川白村与胡风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玉宝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胡风的文艺理论较多地吸收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厨川白村的文艺心理学的影响,柏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绵延”、“直觉”概念及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的文艺观,影响了有“主观战斗精神”的胡风文艺理论。
关键词 柏格森 生命哲学 厨川白村 《苦闷的象征》 胡风 主现战斗精神 文艺理论
下载PDF
“文艺是苦闷的象征”——丰子恺与厨川白村文艺观之比较
12
作者 薛雅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丰子恺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他认同厨川白村"文艺是苦闷的象征"的相关论断,与厨川白村一样关注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体验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以及对人格自我完善的坚持,使丰子恺对"苦闷"的... 丰子恺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他认同厨川白村"文艺是苦闷的象征"的相关论断,与厨川白村一样关注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体验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以及对人格自我完善的坚持,使丰子恺对"苦闷"的接受、对"本我"的解读以及对"文艺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厨川白村颇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丰子恺对厨川白村只能走近而没能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川白村 丰子恺 文艺观
下载PDF
从“白日梦”到“苦闷的象征”——论厨川白村对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接受与批判
13
作者 彭正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17,37,共3页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这一思想明显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性意识升华理论的影响,但是,他去除了弗洛伊德理论某些生理学因素,注入社会学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
关键词 苦闷 压抑 厨川白村 弗洛伊德
下载PDF
中国厨川白村研究评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强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3,共8页
厨川白村是活跃于日本大正文坛的著名文艺思想家、批评家和理论家。从20世纪初开始,厨川白村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坛译介的重要对象。在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初,他的九部主要著作相继被译成中文出版,并多层面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批... 厨川白村是活跃于日本大正文坛的著名文艺思想家、批评家和理论家。从20世纪初开始,厨川白村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坛译介的重要对象。在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初,他的九部主要著作相继被译成中文出版,并多层面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批重要人物,他与中国现代文坛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中日现代文学交流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本文拟对中国的厨川白村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川白村研究 译介 影响 梳理 评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