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潮流套脱落反气旋涡对声传播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路露 南峰 +3 位作者 梁向前 于非 陈子飞 徐安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46,共15页
黑潮在冬季常以流套的方式入侵南海,并多伴随着反气旋涡的脱落,脱落的反气旋涡将黑潮高温、高盐水带入南海,影响南海东北部水文要素和声速场的空间分布,目前尚未有对黑潮流套脱落反气旋涡声学效应的研究。利用2009~2020年卫星高度计数... 黑潮在冬季常以流套的方式入侵南海,并多伴随着反气旋涡的脱落,脱落的反气旋涡将黑潮高温、高盐水带入南海,影响南海东北部水文要素和声速场的空间分布,目前尚未有对黑潮流套脱落反气旋涡声学效应的研究。利用2009~2020年卫星高度计数据和再分析数据,在南海东北部选取了6个冬季黑潮流套脱落反气旋涡,研究了其水文和声场结构,并应用Bellhop高斯射线模型仿真给出了其对声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1)6个黑潮脱落反气旋涡平均半径为110~135km,垂向深度可达1000~1200 m,最大旋转速度为0.4~0.6 m/s。反气旋涡中心暖水下沉,温度异常均为正异常,暖核位置位于100~250 m处,最大正异常达到2.5℃。中心盐度异常呈现负-正-负的三核结构。反气旋涡在100~900 m深度声速为正异常,最大正异常超过8 m/s,出现在400 m左右。(2)声波从涡外穿过涡旋和从涡内向外传播,当地形不会影响声线的反转时,会聚区的位置发生后移,后移的距离在5~10 km;当地形阻碍声线的反转时,声线与地形接触的位置不同,会聚区可能出现前移或后移,后移最大为29km,前移最大可达23km。(3)当声源深度和接收深度都为300m时,涡旋引起的声传播损失相比与无涡环境下最大增加10~15dB,同时地形与海底的反射也会使得声传播损失增大5~10dB。本文研究结果对南海东北部深海通信、远程探测、舰艇侦察与反侦察等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黑潮流套 反气旋涡 会聚区 传播损失
下载PDF
入侵南海的黑潮流套及其脱落涡旋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景松 冯颖 +1 位作者 袁业立 郭炳火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7-544,共8页
将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秋、冬季在吕宋海峡投放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Argos)资料用于分析黑潮通过吕宋海峡时的流型。结果表明,秋、冬季黑潮表层流存在3种类型:北向型、西向型和流套-涡旋型,后两种入侵南海。统计分析指出吕宋海峡表层... 将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秋、冬季在吕宋海峡投放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Argos)资料用于分析黑潮通过吕宋海峡时的流型。结果表明,秋、冬季黑潮表层流存在3种类型:北向型、西向型和流套-涡旋型,后两种入侵南海。统计分析指出吕宋海峡表层流进入流套-涡旋型路径的概率为0.23,黑潮流套的纬向尺度最大达210km,仅发生在恒春海脊西侧的台湾岛西南海域。黑潮流套仅是黑潮流分离的一部分,而非黑潮整体蛇形入侵南海,这与墨西哥湾的蛇形流不一样。在流套内西向流速大于东向流速,这可能是流套西向发展的原因之一,黑潮流套常可演变成脱落涡旋,也可能就地消亡。脱落涡旋以约10cm/s速度西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流浮标轨迹 黑潮流套 脱落涡旋 统计分析 吕宋海峡
下载PDF
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秦玉 刘倬腾 +2 位作者 郑世培 徐启春 李薇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413-420,共8页
根据1990年以来对吕宋海峡和中国南海(SCS)北部的WOCE水文资料和其它海洋调查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同一海区的卫星遥测海表温度(SST)的资料处理,推断在吕宋海峡常年存在黑潮路径弯曲,西折进入SCS并又流出SCS的... 根据1990年以来对吕宋海峡和中国南海(SCS)北部的WOCE水文资料和其它海洋调查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同一海区的卫星遥测海表温度(SST)的资料处理,推断在吕宋海峡常年存在黑潮路径弯曲,西折进入SCS并又流出SCS的现象,作者将黑潮的这种变形称为“黑潮流套”。黑潮变形进入SCS的位置在冬季位于海峡中部、南部附近,范围较大;在夏季略向北移,较集中于海峡中部,范围较小。作者认为,黑潮流套现象可用位涡守恒理论作定性的解释:当黑潮在吕宋海峡失去西边界支持后,其流轴以西贴近西边界的一部分流体,因具有较大的相对正涡度,会脱离黑潮主体在南海东北部形成反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的环流,而黑潮主体会以顺时针旋转的形式在海峡以西的海域出现。整个黑潮以弯曲、扩展的形式在海峡处产生形变,在海峡东侧出现反气旋涡旋的倾向。吕宋海峡黑潮流套及南海北部的诱生环流之流型,会因黑潮本身以及副热带环流整体的变化而变化,也与海峡的宽度有关。总之,吕宋海峡黑潮流套的形成是由当地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转β效应这些内部机制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黑潮流套 吕宋海峡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吕宋海峡海洋环流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薇 刘秦玉 杨海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345-352,共8页
根据对高分辨率的并行海洋气候模式输出的较长时间序列的海面高度(SSH)场的分析,推断在吕宋海峡附近海区常年存在吕宋海峡黑潮流套,该流套出现于吕宋海峡的中部和北部,表现为一个舌状的SSH的高值中心自海峡东部的太平洋向西... 根据对高分辨率的并行海洋气候模式输出的较长时间序列的海面高度(SSH)场的分析,推断在吕宋海峡附近海区常年存在吕宋海峡黑潮流套,该流套出现于吕宋海峡的中部和北部,表现为一个舌状的SSH的高值中心自海峡东部的太平洋向西扩展到南海北部,大致到达110°E的位置,但其位置、形状、强度等表现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季节内时间尺度变化的特征。在吕宋海峡东侧的大洋上,经常出现位置和范围时有变化的反气旋涡,与之对应,在SSH的月平均经向和纬向剖面上,吕宋海峡东侧的大洋上有永久存在的SSH高值中心。另外在1995年1~7月期间有一次完整的黑潮流环脱离黑潮主体并在南海北部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宋海峡 黑潮流套 反气旋涡 海洋环流 环流
下载PDF
东海陆架水对黑潮强剪切的动力学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曲媛媛 张庆华 马艳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黑潮冲击东海陆架的动力学效应可分解为两部分,黑潮直接入侵和黑潮强剪切作用。研究了东海陆架对黑潮强剪切的动力学响应。从均匀海水的位涡度方程出发,考虑水平摩擦、海底摩擦和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利用Fourier变换求解该方程得到解析... 黑潮冲击东海陆架的动力学效应可分解为两部分,黑潮直接入侵和黑潮强剪切作用。研究了东海陆架对黑潮强剪切的动力学响应。从均匀海水的位涡度方程出发,考虑水平摩擦、海底摩擦和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利用Fourier变换求解该方程得到解析解。计算结果表明,剪切作用所诱导的流环和海水涌升只局限在剪切点附近,这与卫星资料所显示的存在于台湾岛东北部海区的冷涡位置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强剪切 位涡度方程 流环 海水涌升
下载PDF
东海黑潮主段环流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红霞 袁业立 +2 位作者 华锋 熊学军 郭炳火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45,共9页
通过对多种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东海黑潮主段子环流系统的物理模型,它是由较稳定的东海黑潮主段、经常出现(大概率)的右侧逆流和有条件出现(小概率)的外陆架逆流所构成的一个双环环流结构。部分黑潮水由主段北部进入陆架区形成外... 通过对多种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东海黑潮主段子环流系统的物理模型,它是由较稳定的东海黑潮主段、经常出现(大概率)的右侧逆流和有条件出现(小概率)的外陆架逆流所构成的一个双环环流结构。部分黑潮水由主段北部进入陆架区形成外陆架逆流,或转向黑潮以东海域形成右侧逆流;由主段南部进入黑潮的陆架水,一部分来自外陆架逆流闭合了双环结构的外陆架部分;黑潮右侧逆流水大部分形成反气旋流动重新进入主流,闭合了双环结构的东部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黑潮主段 外陆架逆流 右侧逆流 双环结构
下载PDF
Variability of the currents in the Luzon Strait during spring of 2002 obtained from observations and satellite geostrophic currents and spectral analyses 被引量:3
7
作者 YUAN YaoChu LIAO GuangHong +2 位作者 WANG HuiQun LOU RuYun CHEN 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519-531,共13页
The structure and variability of the currents in the Luzon Strait during spring of 2002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current measurements at the average position of the mooring station (20°49′57"N, 120°48... The structure and variability of the currents in the Luzon Strait during spring of 2002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current measurements at the average position of the mooring station (20°49′57"N, 120°48′12"E) from March 17 to April 15, 2002, satellite geostrophic currents in the Luzon Strait, and the spectral analyses, using the maximum entropy method. The subtidal currents at the mooring station show de-creased amplitudes downward with an anti-cyclonic rot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currents enter and exit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upper and intermediate layers, respectivel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currents in the Luzon Strait suggests strongly the sandwiched structure of the LST, even though the bottom part of the profile is not resolved by the observational grid. The spectral analyses show the following periods of significant spectral peaks: (1) the tidal currents variabilit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2) the period about 4-6 d for the two cases of frequency f >0 and f<0 at the 200 and 500 m levels, but at the 800 m level only for the case of f >0; (3) The fluctuation in the period range is about 2-3 days for the two cases of f >0 and f<0 at the 200, 500 and 800 m levels, namely the Luzon Strait currents exhibit significant synoptical variability throughout the water column up to 800 m deep. Both direct current measurements and in situ hydrographic and satellite survey suggest no Kuroshio loop current in the Luzon Strait during the spring of 2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RENTS in the LUZON STRAIT tidal CURRENTS and synoptical VARIABILITY SATELLITE geostrophic CURRENTS sandwiched structure kuroshio loop curr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