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L-半胱氨酸对鲢肌球蛋白溶液热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艳敏 于加美 +2 位作者 石彤 袁丽 高瑞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8,共8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分析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鲢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在肌球蛋白溶液中添加5 mmol/L(pH 7.0)的L-Cys溶液,分别进行未加热(25℃、30 min)、一段式加热(90℃、30 min)、二段式加热(40℃、60 min+90℃、3...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分析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鲢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在肌球蛋白溶液中添加5 mmol/L(pH 7.0)的L-Cys溶液,分别进行未加热(25℃、30 min)、一段式加热(90℃、30 min)、二段式加热(40℃、60 min+90℃、30 min)处理,分别测定溶解度、表面疏水性、聚集行为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加热方式低盐条件下L-Cys均显著提高肌球蛋白的溶解度(P<0.05);一段式加热时L-Cys显著提高高/低盐条件下肌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P<0.05),二段式加热时高盐条件下表面疏水性显著提高(P<0.05),其他条件下表面疏水性无明显变化。高/低盐条件下添加L-Cys均能显著改变肌球蛋白聚集行为的表面形貌,使聚集体更加分散,抑制了肌球蛋白的聚集。L-Cys对肌球蛋白溶解度、表面疏水性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其聚集行为,改变其聚集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l-cys) 原子力显微镜 肌球蛋白 表面形貌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比色测定细胞色素c构象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栗娜 周剑章 +2 位作者 林玲玲 韩楠楠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68-2472,共5页
金纳米粒子(AuNPs)的颜色会随着细胞色素c(Cytc)构象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作者在改变原测定流程的基础上利用这种有规律的变化研究和测定了H+和L-半胱氨酸(L-Cys)对Cytc的构象变化.实验中分别加入pH=1-13的Cytc,可以使AuNPs显示青、蓝... 金纳米粒子(AuNPs)的颜色会随着细胞色素c(Cytc)构象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作者在改变原测定流程的基础上利用这种有规律的变化研究和测定了H+和L-半胱氨酸(L-Cys)对Cytc的构象变化.实验中分别加入pH=1-13的Cytc,可以使AuNPs显示青、蓝、紫、红等明显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利用AuNPs比色快速测定不同pH值的Cytc构象变化.在pH=7时,当附加L-Cys浓度从低浓度变化到高浓度时,AuNPs颜色逐渐从紫色变化到蓝色、青色,从而实现利用AuNPs比色测定由L-Cys所引起Cytc构象变化.圆二色(CD)光谱证实了pH=1-13和不同浓度L-Cys下的Cytc构象变化.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明确了加入Cytc后AuNPs的不同聚集状态与其颜色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纳米粒子 比色测定 Cytc构象变化 PH值 l-cys
下载PDF
基于L-半胱氨酸修饰的Fe3O4@TiO2复合纳米颗粒体外光动力疗法灭活HL60细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林凤 黄铭胜 +2 位作者 陈丽 艾保全 熊建文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05-313,共9页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半胱氨酸(L-Cys)修饰的Fe3O4包裹TiO2(Fe3O4@TiO2/L-Cys)复合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复合纳米粒子对HL60细胞体外...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半胱氨酸(L-Cys)修饰的Fe3O4包裹TiO2(Fe3O4@TiO2/L-Cys)复合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复合纳米粒子对HL60细胞体外光动力疗法(PDT)灭活的影响。并对其PDT灭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表明,Fe3O4@TiO2/L-Cys复合纳米粒子分散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对细胞的暗毒性更低,并可以有效增强靶向性,提高PDT灭活效率,在410nm波长的光激发下,光照剂量为18J/cm^2的情况下,当TiO2与Fe3O4的比例为1∶3时,整体PDT效率最高。PDT灭活效率可达6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TiO2/l-cys 光动力疗法 HL60细胞
下载PDF
基于磁性功能复合材料的新型比色法检测Cu^(2+)
4
作者 张涛 刘冰倩 +2 位作者 李君荭 吴念 苏丽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基于新型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磁性功能化磁珠/金/聚苯胺/MnO_(2)复合物复合材料(MB/Au/PANI/MnO_(2)),联合半胱氨酸的选择性反应机制,构建了一种快速且灵敏的Cu^(2+)比色检测法。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MB/Au/PANI/MnO_(2)复合材料,该材料可... 基于新型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磁性功能化磁珠/金/聚苯胺/MnO_(2)复合物复合材料(MB/Au/PANI/MnO_(2)),联合半胱氨酸的选择性反应机制,构建了一种快速且灵敏的Cu^(2+)比色检测法。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MB/Au/PANI/MnO_(2)复合材料,该材料可直接使4,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oxTMB,蓝色);而半胱氨酸(L-Cys)与复合材料结合可以抑制其氧化显色反应。Cu^(2+)存在时,L-Cys优先与Cu^(2+)形成不溶性硫醇盐,从而恢复磁性复合材料氧化TMB显色的能力。在652 nm波长下,随着Cu^(2+)浓度增大,响应信号逐渐增大。最优条件下检测范围为1.0×10^(2)~1.0×10^(7) nmol/L,检测限为1.54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磁性功能化磁珠/金/聚苯胺/MnO_(2)复合材料 l-cys Cu^(2+)
下载PDF
饲粮中过量L-半胱氨酸引起雏鸡致命性代谢性酸中毒
5
作者 Dilger R N Baker D H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年第12期39-39,共1页
选用8日龄雏鸡,进行72h的阶段饲养研究,旨在评价,L-半胱氨酸(L—Cys)毒性作用的生理机制。试验组雏鸡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L—Cys30g·kg,对照组雏鸡采食玉米一豆粕型基础饲粮。收集雏鸡血浆和肝脏样品,测定其生化指标,并... 选用8日龄雏鸡,进行72h的阶段饲养研究,旨在评价,L-半胱氨酸(L—Cys)毒性作用的生理机制。试验组雏鸡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L—Cys30g·kg,对照组雏鸡采食玉米一豆粕型基础饲粮。收集雏鸡血浆和肝脏样品,测定其生化指标,并与对照组的基础数值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食过量L~Cys的雏鸡,多惠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并伴随着死亡率的升高、血浆中HCO3^-减少40%引起的阴离子间隙极显著增大(P〈0.001)、血浆硫酸盐升高2.8倍(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l-cys 过量 生化指标 代谢性酸中毒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酸奶中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芳 郑阿萍 +1 位作者 王力 钱勇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4-208,共5页
为了实现对L-半胱氨酸(L-Cys)的简便、快速检测,采用交替沉积方法(Layer-by-layer,LBL)将聚电解质PSS与多金属氧酸盐α/β-K6P2W18O62.10H2O沉积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2W18/PSS]膜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考察L-... 为了实现对L-半胱氨酸(L-Cys)的简便、快速检测,采用交替沉积方法(Layer-by-layer,LBL)将聚电解质PSS与多金属氧酸盐α/β-K6P2W18O62.10H2O沉积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2W18/PSS]膜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考察L-Cys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极对L-Cys有很明显的电催化作用,L-Cys在1.4×10-4~3.8×10-3mol/L浓度范围与响应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1.0×10-5。该电极制备简单,响应快,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用于检测酸奶中L-Cys含量,回收率较高。本研究结果为多金属氧酸盐应用于催化、化学分析等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交替沉积 l-cys 电催化 酸奶
原文传递
叶施L-半胱氨酸对水稻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雅荟 王常荣 +4 位作者 刘月敏 刘雅萍 刘仲齐 张长波 黄永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045-4052,共8页
为评估将L-半胱氨酸(L-Cys)作为水稻降Cd叶面调理剂的可行性,通过湖南的田间试验,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L-Cys对水稻籽粒中Cd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检测水稻各营养器官的Cd分布和Cd赋存形态的变化,探究了L-Cys调控水稻籽粒Cd积累... 为评估将L-半胱氨酸(L-Cys)作为水稻降Cd叶面调理剂的可行性,通过湖南的田间试验,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L-Cys对水稻籽粒中Cd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检测水稻各营养器官的Cd分布和Cd赋存形态的变化,探究了L-Cys调控水稻籽粒Cd积累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叶面喷施一次L-Cys即可使水稻籽粒Cd含量显著降低,同时提高其Mg和K的含量,对Ca、Mn和Zn的含量无显著影响.L-Cys的降Cd效果随喷施浓度增加而增强,当浓度为10 mmol·L^(-1)时,籽粒中Cd含量降至我国食品安全标准0.2 mg·kg^(-1)以内,降幅达59.2%,同时显著降低了水稻营养器官穗轴、第一节、穗颈、旗叶、第二节间、第二节、第二叶、基部茎叶和根中的Cd含量,降幅分别为58.3%、56.0%、62.7%、67.0%、59.3%、61.5%、60.2%、54.9%和50.3%.水稻不同部位间的Cd转移因子显示,第一节是水稻营养体拦截有害元素Cd的关键器官.叶面喷施L-Cys提高了Cd从旗叶到第一节和第二节间到第一节的转移因子,增幅最高达105.4%和45.8%,并抑制了Cd从第一节继续向上到穗颈的转运,降幅最高达27.5%.在水稻第一节中,L-Cys处理同时降低了无机态、水溶态和残渣态Cd的含量,并提高了其中残渣态Cd的比例至94.4%.由此可见,叶面喷施L-Cys能够降低水稻各营养器官Cd积累量,并促进水稻中Cd向第一节的转运及其对Cd的固定作用,进而提高关键器官第一节对Cd的拦截能力,最终显著抑制Cd向籽粒中的转运积累,同时,叶面喷施L-Cys不降低水稻籽粒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L-半胱氨酸(l-cys) 叶面喷施 矿质元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