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理性扩展热力学的L-S热声弹性理论框架
1
作者 李元燮 刘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5-687,共33页
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理性扩展热力学分析流程,将L-S(Lord and Shulman)热弹性理论与声弹性理论相结合,建立L-S热声弹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运动学、力学与热力学、本构方程与演化方程、基本场方程四部分。在运动学部分,区分了Lagrang... 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理性扩展热力学分析流程,将L-S(Lord and Shulman)热弹性理论与声弹性理论相结合,建立L-S热声弹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运动学、力学与热力学、本构方程与演化方程、基本场方程四部分。在运动学部分,区分了Lagrange描述和Euler描述,以及3种不同的状态和构形,同时针对热声弹性情况定义了两类从自然状态到初始状态的转变过程;在力学与热力学部分,给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熵产不等式,从而引出经典不可逆热力学的局限性;在本构方程与演化方程部分,介绍了扩展不可逆热力学原理,并基于理性扩展热力学流程,推导了从自然状态到初始状态、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热声弹性本构方程与演化方程,将热流作为本构自变量并考虑了热流与应变和温度的相关性;在最后一部分给出了基本场方程的运动方程形式和适用于数值模拟的一阶速度-应力-热流-温度微分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理论 热弹性 声弹性 连续介质力学 理性扩展热力学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友龙 张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L-选择素(L-selectin)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SLNM)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147例乳腺癌,根据SLNM情况分为SLNM组67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L-选择素(L-selectin)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SLNM)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147例乳腺癌,根据SLNM情况分为SLNM组67例、无SLNM组80例,比较2组及不同T分期、区域淋巴结分期患者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乳腺癌SLNM的危险因素,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分析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评估SLNM的临床效用和与实际情况的符合度。结果SLNM组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高于无SLNM组(P<0.01)。随着T分期和区域淋巴结分期升高,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均是乳腺癌患者S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绘制DCA曲线显示,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评估乳腺癌患者SLNM均有正向的净获益,临床效用排序:Oct-4、L-selectin、VEGF-D,三者联合较单独指标评估的临床获益度均明显升高;绘制CIC显示,阈概率值>0.6时,三者联合评估SLNM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与SLNM及肿瘤分期有关,是患者发生SLNM的一个潜在机制,三者联合评估SLNM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度,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SLNM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l-选择素 诊断价值
下载PDF
L-SeMC对酒精致中枢兴奋小鼠学习记忆和自发活动的影响
3
作者 雒磊 吴张良 +5 位作者 李霁宇 王阳 胡慧娟 张继业 胡浩 李帆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selenium-methylselenocysteine,L-SeMC)对酒精致中枢兴奋小鼠学习记忆和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及L-SeMC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L-SeMC 10.4、13.0、39.0μ... 目的探讨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selenium-methylselenocysteine,L-SeMC)对酒精致中枢兴奋小鼠学习记忆和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及L-SeMC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L-SeMC 10.4、13.0、39.0μg·kg^(-1),30 min后给予酒精1.5 g·kg^(-1),进行自发活动检测、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检测血清ALT和AST、肝脏组织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10.4、13.0、39.0μg·kg^(-1)L-SeMC可显著减少酒精致中枢兴奋小鼠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10.4μg·kg^(-1)L-SeMC可显著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13.0μg·kg^(-1)L-SeMC可显著延长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10.4μg·kg^(-1)L-SeMC可显著延长避暗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3个剂量L-SeMC可降低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脏组织MDA含量,增强SOD活性。结论10.4、13.0μg·kg^(-1)L-SeMC可改善酒精致中枢兴奋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降低,抑制酒精引起的中枢兴奋自发活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酒精致中枢兴奋小鼠的肝功能和肝脏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seMC) 酒精 中枢兴奋 学习记忆 自发活动
下载PDF
外源添加L-脯氨酸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
作者 赵卫松 郭庆港 +3 位作者 崔钠淇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3-2160,共18页
【目的】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微生物进行互作的信号媒介,对于植物病害发生和植株生长均具有重要调控功能。论文旨在明确棉花根系分泌物L-脯氨酸抵御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揭示L-脯氨酸介导的根际微生物与棉花黄萎病发生的互作... 【目的】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微生物进行互作的信号媒介,对于植物病害发生和植株生长均具有重要调控功能。论文旨在明确棉花根系分泌物L-脯氨酸抵御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揭示L-脯氨酸介导的根际微生物与棉花黄萎病发生的互作关系,为构建生物防治土传病害的有益菌群提供新视角。【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L-脯氨酸(0、50、100、200和400 mmol·L^(-1))为试验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DNA拷贝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采用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冗余分析研究土壤养分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利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代谢途径的相关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低浓度(50 mmol·L^(-1))L-脯氨酸处理不能够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高浓度(100、200和400 mmol·L^(-1))L-脯氨酸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下降22.51%、60.23%和64.23%。qPCR结果表明,L-脯氨酸处理不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拷贝数量。宏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L-脯氨酸处理后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真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呈下降趋势。在属水平上,L-脯氨酸处理后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溶杆菌属(Lysobacter)、节杆菌属(Arthrobacter)、Phyci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毛霉菌属(Mucor)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线性判别分析表明,除浓度为100 mmol·L^(-1)的L-脯氨酸外,外源添加L-脯氨酸处理后根际土壤微生物KEGG通路的富集情况发生改变。冗余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组成受pH、电导率、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质显著影响,而真菌群落组成与铵态氮存在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细菌的KEGG代谢通路与pH、有机质、铵态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电导率和硝态氮呈正相关关系;真菌的大部分KEGG代谢通路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较差。【结论】外源添加适量L-脯氨酸通过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增加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从而影响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但其不能够改变病原菌数量。同时,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均与土壤养分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脯氨酸 根际微生物 棉花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土壤养分
下载PDF
Γ-半群的L-反模糊理想
5
作者 田振际 柴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给出了L-反模糊子半群和L-反模糊Γ-子半群的定义,并研究了Γ-半群的L-反模糊理想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得到Γ-半群的L-模糊子集是L-反模糊双Γ-理想的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 l-反模糊子半群 l-反模糊Γ-子半群 l-反模糊理想 l-反模糊双Γ-理想
下载PDF
湿法热解法制备L-焦谷氨酸的工艺优化研究
6
作者 王艳领 田春美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4期150-152,共3页
采用湿法热解法,以L-谷氨酸为原料,探究L-焦谷氨酸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制备L-焦谷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时间4 h、加水量15 g、反应温度150℃,此时所得L-谷氨酸的转化率为97.37%。这种... 采用湿法热解法,以L-谷氨酸为原料,探究L-焦谷氨酸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制备L-焦谷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时间4 h、加水量15 g、反应温度150℃,此时所得L-谷氨酸的转化率为97.37%。这种方法是用水作为反应载体,无需催化剂与压力等条件,既节能减排,又产量高,为清洁高效生产L-焦谷氨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焦谷氨酸 l-谷氨酸 湿法热解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基于纳米银/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泡菜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7
作者 黄宝美 左岳瑶 +5 位作者 李媛 浦贤翠 贾悦 钟欣恒 余杰 代钰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2-506,共5页
采用电沉积和电聚合的方式,将纳米银和L-谷氨酸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得纳米银/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oly-L-Glu/Nano-Ag/GCE)。以0.2 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为支持电解质,以Poly-L-Glu/Nano-Ag/GC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 采用电沉积和电聚合的方式,将纳米银和L-谷氨酸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得纳米银/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oly-L-Glu/Nano-Ag/GCE)。以0.2 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为支持电解质,以Poly-L-Glu/Nano-Ag/GC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在最佳检测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oly-L-Glu/Nano-Ag/GCE对亚硝酸钠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亚硝酸钠的浓度在4.14×10^(-6)~1.35×10^(-3) mol·L^(-1)内与对应的氧化峰电流的绝对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4.14×10^(-7) mol·L^(-1),并且该电极的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将PolyL-Glu/Nano-Ag/GCE用于泡菜样品中亚硝酸钠的测定,检出量为1.33×10^(-5) mol·L^(-1),加标回收率为98.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l-谷氨酸 亚硝酸钠 修饰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测定
8
作者 匡立学 聂继云 徐国锋 《中国果树》 2024年第8期104-108,共5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苹果、梨、橙鲜果和苹果汁、桃罐头、蓝莓果酱、苹果脆片为试材,建立了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流动相、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温和流速的筛选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检测条件。结果表...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苹果、梨、橙鲜果和苹果汁、桃罐头、蓝莓果酱、苹果脆片为试材,建立了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流动相、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温和流速的筛选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苹果酸的2种对映异构体浓度在0.02~1.0 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L-苹果酸和D-苹果酸在水果及其制品中添加回收率在81.2%~112.3%,5次平行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反映本标准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能满足实际检测需要。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水果制品 l-苹果酸 D-苹果酸 液相色谱
下载PDF
金纳米“关-开”型荧光探针测定三价铁离子和L-赖氨酸
9
作者 石佳 董文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8-1567,共10页
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合成单层修饰的、水溶性良好的金纳米簇(AuNCs),采用TEM、FTIR、UV-Vis和PL等分析测试技术对AuNCs的形貌特征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AuNCs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当激发... 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合成单层修饰的、水溶性良好的金纳米簇(AuNCs),采用TEM、FTIR、UV-Vis和PL等分析测试技术对AuNCs的形貌特征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AuNCs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当激发波长为520 nm时,其最大发射波长为620 nm。研究发现,Fe^(3+)能强烈猝灭AuNCs的荧光,而加入L-赖氨酸后,AuNCs的荧光被恢复。AuNCs的荧光猝灭和恢复的程度与Fe^(3+)和L-赖氨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Fe^(3+)和L-赖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65~163.35μmol·L^(-1)和13.36~266.64μmol·L^(-1),检出限分别为1.65μmol·L^(-1)和1.28μmol·L^(-1)。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AuNCs荧光的“关-开”型传感体系依次用于Fe^(3+)和L-赖氨酸的检测,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簇 “关-开”型荧光探针 三价铁离子 l-赖氨酸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N-乙酰-L-酪氨酸生产工艺的中间物监控分析
10
作者 王艳领 田春美 刘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7-2142,共6页
为了探讨在生产N-乙酰-L-酪氨酸时,中间物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研究了在采用乙酸酐乙酰化生产N-乙酰-L-酪氨酸过程中,对中间产生物料L-酪氨酸、N-乙酰-L-酪氨酸和N,O-二乙酰-L-酪氨酸的中控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含量。具体方法是:把样品... 为了探讨在生产N-乙酰-L-酪氨酸时,中间物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研究了在采用乙酸酐乙酰化生产N-乙酰-L-酪氨酸过程中,对中间产生物料L-酪氨酸、N-乙酰-L-酪氨酸和N,O-二乙酰-L-酪氨酸的中控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含量。具体方法是:把样品用超纯水稀释100倍后,在色谱柱(C_(18),150mm×4.6mm,5μm)上进行分离,以10mmol·L^(-1)磷酸盐(pH3.0)-甲醇(60:40,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在波长270nm处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L-酪氨酸、N-乙酰-L-酪氨酸、N,0-二乙酰-L-酪氨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1000mg·L^(-1),10~1000mg·L^(-1),50~1000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1.1mg L^(-1),1.2mg·L^(-1),14.0mg·L^(-1);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分别在98.4%~105.0%,98.5%~100.8%,98.9%~10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1.8%、0.7%和0.9%,均小于2.0%。说明所建立的高效液相方法切实可行,重现好,精密度高,可用于乙酰酪氨酸生产工艺中间物的监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酪氨酸 N-乙酰-l-酪氨酸 N O-二乙酰-l-酪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产工艺 监控分析
下载PDF
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叉头框蛋白A1及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价值
11
作者 周敏 荣鹿 +2 位作者 于鲁欣 万静 吕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叉头框蛋白A1(FOXA1)、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4例小肝癌或FNH可疑患... 目的探讨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叉头框蛋白A1(FOXA1)、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4例小肝癌或FNH可疑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小肝癌组(87例)和FNH组(177例)。采用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相关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和比较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及FNH的诊断价值。采用四格表分析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及FNH的鉴别价值。结果小肝癌组对比剂早于周围到达、对比剂灌注缺损、动脉期增强后扩大>10%占比均高于FNH组,Kupffer相有高增强环占比低于FN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肝癌组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水平均高于FNH组[(64±6)U/L比(36±5)U/L,(18.4±2.5)μg/L比(13.3±2.2)μg/L,(120±16)μg/L比(84±1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944、16.829、18.925,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诊断小肝癌和FNH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置信区间:0.857~0.934)、0.900(95%置信区间:0.861~0.940)、0.866(95%置信区间:0.820~0.913),三者联合诊断小肝癌和FNH的曲线下面积为0.979(95%置信区间:0.965~0.994)。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检测小肝癌和FNH的准确度高于AFU、FOXA1、簇集蛋白单独检测,略低于四者联合检测。结论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可提高对小肝癌和FNH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局灶性结节增生 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 αl-岩藻糖苷酶 叉头框蛋白A1 簇集蛋白
下载PDF
血清L-Arg和IL-4水平预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
12
作者 刘懿 苏晓明 +1 位作者 王媛媛 巨涛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L-精氨酸(L-Arg)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预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96例... 目的探讨血清L-精氨酸(L-Arg)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预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9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性状和斑块新生血管密度相关参数[基线强度、峰值强度和时间-强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TC)],并检测血清L-Arg和IL-4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是否再发IS分为再发组(35例)和未再发组(16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Arg和IL-4水平判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效能。结果再发组峰值强度、AUCTC、颈动脉狭窄率高于未再发组(P<0.001),血清L-Arg和IL-4水平均低于未再发组(P<0.05)。血清L-Arg和IL-4水平与峰值强度、AUCTC和颈动脉狭窄率均呈负相关(P<0.05)。L-Arg降低、IL-4降低、峰值强度增加、AUCTC增加、颈动脉重度狭窄、高血脂和易损斑块均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L-Arg、IL-4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60、0.845。根据L-Arg和IL-4的最佳临界值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降低组和未降低组。L-Arg降低组和IL-4降低组易损斑块所占比例分别高于L-Arg未降低组和IL-4未降低组(P<0.001)。结论低水平L-Arg和IL-4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有关,或可作为IS再发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白细胞介素-4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再发
下载PDF
L-抗坏血酸联合超声处理对鲜切芋艿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琳 胡兴成 +4 位作者 罗紫玮 王冕 涂晓媛 陈炳智 江玉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7-277,共11页
为探究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A)联合超声(ultrasound,US)(AS)处理对鲜切芋艿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永定六月红芋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AA溶液浸泡15 min后,进行US(53 kHz、400 W、10 min)处理,测定贮藏期间鲜切芋艿感官... 为探究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A)联合超声(ultrasound,US)(AS)处理对鲜切芋艿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永定六月红芋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AA溶液浸泡15 min后,进行US(53 kHz、400 W、10 min)处理,测定贮藏期间鲜切芋艿感官品质及褐变相关酶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S处理可以降低鲜切芋艿的失水率,维持较高的硬度,延缓褐变指数升高,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抑制丙二醛含量累积,抑制表面微生物繁殖,从而维持鲜切芋艿较高的感官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贮藏期间AS处理组还能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抑制酚类物质消耗速率,并减缓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物质的流失速率,抑制可溶性醌的积累,延缓风味劣变。上述结果表明,AS处理能够保持鲜切芋艿较好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芋艿 l-抗坏血酸 超声处理 褐变 贮藏品质
下载PDF
L-精氨酸或L-赖氨酸对反复冻融鸭肉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孟孟 何蜀峰 孙杨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6,共9页
本文研究L-精氨酸或L-赖氨酸对反复冻融鸭肉饼品质的影响,旨在为L-精氨酸或L-赖氨酸作为冷冻保护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鸭肉饼加工工艺中,于腌制环节添加L-精氨酸或L-赖氨酸,并将制作好的鸭肉饼进行反复冻融循环,从质构、... 本文研究L-精氨酸或L-赖氨酸对反复冻融鸭肉饼品质的影响,旨在为L-精氨酸或L-赖氨酸作为冷冻保护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鸭肉饼加工工艺中,于腌制环节添加L-精氨酸或L-赖氨酸,并将制作好的鸭肉饼进行反复冻融循环,从质构、蒸煮损失、色差、pH、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低场核磁共振、微观结构指标来评价鸭肉饼的品质。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空白组鸭肉饼的硬度、弹性、粘聚性、咀嚼性、a^(*)值、pH和P_(21)显著降低(P<0.05),蒸煮损失、TVB-N值和TBARS值显著升高(P<0.05)。在5次冻融循环后,L-精氨酸或L-赖氨酸对鸭肉饼品质的劣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而且L-精氨酸组鸭肉饼的蒸煮损失分别比空白组和三聚磷酸盐(Sodium tripolyphosphate,STP)组低13.23%和6.93%(P<0.05)。此外,在5次冻融循环后,L-精氨酸组的TVB-N值和TBARS值分别比空白组低41.92%和63.47%(P<0.05),均为四组中最低。这表明L-精氨酸或L-赖氨酸处理能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有效抑制鸭肉饼腐败变质、脂肪氧化,改善保水性,使鸭肉饼保持良好的品质特性,且L-精氨酸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l-精氨酸 l-赖氨酸 鸭肉饼 品质
下载PDF
L-半胱氨酸改性甲基纤维素自愈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鸿涛 沈勇 +4 位作者 潘虹 徐丽慧 闫鑫 王飞翔 李天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以甲基纤维素(MC)为水凝胶主体,通过Steglich酯化反应将L-半胱氨酸(Cys)接枝在MC上,从而引入巯基形成动态的二硫键,合成增强型自愈合水凝胶MC-Cy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氢谱仪、流变仪、热重分析仪等对... 以甲基纤维素(MC)为水凝胶主体,通过Steglich酯化反应将L-半胱氨酸(Cys)接枝在MC上,从而引入巯基形成动态的二硫键,合成增强型自愈合水凝胶MC-Cy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氢谱仪、流变仪、热重分析仪等对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C-Cys水凝胶的最大拉伸强度能达到1.251MPa,比纯MC水凝胶拉伸强度(0.626MPa)提高了1倍,动态的二硫键赋予了MC-Cys水凝胶自愈合性,在生物医学、组织工程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纤维素 l-半胱氨酸 自愈合水凝胶 拉伸强度
下载PDF
一株产L-苹果酸黑曲霉菌株的诱变筛选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书彤 石冰冰 +4 位作者 谭奕阳 厉成伟 魏彩霞 王德培 薛鲜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73,共9页
为筛选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菌株,通过紫外诱变与高浓度放线菌酮迭代诱变的方法,将野生型菌株诱变为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菌株,并对其种子或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诱变所得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CGM... 为筛选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菌株,通过紫外诱变与高浓度放线菌酮迭代诱变的方法,将野生型菌株诱变为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菌株,并对其种子或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诱变所得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CGMCC NO.40550菌株,其摇瓶发酵时种子培养基最适葡萄糖浓度为60 g/L、最适氮源为(NH_4)_2SO_4 4.95 g/L,黑曲霉菌球形成最优转速220 r/min;发酵培养基最适葡萄糖和最适(NH_4)_2SO_4浓度分别为180 g/L和4.95 g/L,Cu SO_4·5H_2O为其生产苹果酸最佳微量元素,最适添加量为0.065 g/L。通过单因素实验的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更有利于L-苹果酸的合成,发酵96 h时L-苹果酸产酸量达到18.15 g/L,显著提高了245%,L-苹果酸占总酸的百分比达到71.69%。本研究为L-苹果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紫外诱变 l-苹果酸 摇瓶发酵 培养条件
下载PDF
茉莉酸在L-谷氨酸诱导的番茄果实抗性中的作用
17
作者 杨佳丽 韩笑 +3 位作者 王腾飞 狄建兵 刘亚平 王愈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7,共8页
为解析植物激素茉莉酸在化学激发子L-谷氨酸诱导抗性机制中的作用,以番茄果实为对象,经0.1 mg/mL L-谷氨酸和0.1 m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后接种链格孢菌孢子悬浮液,观察果实的发病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从转录水平上分析L-谷氨酸对... 为解析植物激素茉莉酸在化学激发子L-谷氨酸诱导抗性机制中的作用,以番茄果实为对象,经0.1 mg/mL L-谷氨酸和0.1 m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后接种链格孢菌孢子悬浮液,观察果实的发病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从转录水平上分析L-谷氨酸对果实茉莉酸合成路径和信号路径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番茄果实经L-谷氨酸处理后其发病率较对照组下降了35%,而在茉莉酸甲酯处理组中,L-谷氨酸与对照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茉莉酸路径上编码脂氧合酶、丙二烯氧化物合酶、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冠菌素不敏感蛋白1、转录因子MYC2和蛋白酶抑制剂PI-II的基因不同程度地被L-谷氨酸下调表达,同时茉莉酸信号路径的负调控因子JAZ1则被诱导上调表达。综上,在番茄果实与链格孢菌互作中,L-谷氨酸可能通过抑制果实的茉莉酸路径来调控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这解析了L-谷氨酸作为激发子响应病原菌侵染的抗性机制,也为其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 诱导抗性 茉莉酸 果实 腐烂
下载PDF
构建大肠杆菌合成生物群落利用混合糖同步发酵生产L-乳酸
18
作者 邱炜玥 李敏 +3 位作者 陈思宇 赵锦芳 王金华 赵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218,共11页
目的:实现大肠杆菌混合糖发酵产L-乳酸过程中对葡萄糖-木糖的同步利用。方法:以L-乳酸工程菌大肠杆菌JH16(E.coli B,△frdBC△pflB△ackA△adhE,ldhA::ldhL)为出发菌株,通过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木糖转运及代谢基因xylFGH、xylE和xylA,... 目的:实现大肠杆菌混合糖发酵产L-乳酸过程中对葡萄糖-木糖的同步利用。方法:以L-乳酸工程菌大肠杆菌JH16(E.coli B,△frdBC△pflB△ackA△adhE,ldhA::ldhL)为出发菌株,通过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木糖转运及代谢基因xylFGH、xylE和xylA,获得不能利用木糖的菌株大肠杆菌JH16031。以大肠杆菌JH2705(E.coli JH16,△ptsG△mglB)为出发菌株,敲除葡萄糖转运及代谢基因crr、malX和galP,获得不能利用葡萄糖的菌株大肠杆菌JH27071,以构建大肠杆菌合成生物群落。通过摇瓶和5 L发酵罐试验确定该合成生物群落在混合糖发酵时较优的混合接种比例。结果:以60 g/L葡萄糖和40 g/L木糖为碳源进行发酵,当JH16031与JH27071初始接种比为1∶50,初始OD_(600nm)=0.5,混合糖的利用率最高,在84 h内消耗97%的糖,并在96 h内结束发酵。葡萄糖消耗速率为705 mg/(L·h),木糖消耗速率为435 mg/(L·h),L-乳酸产率为951 mg/(L·h),L-乳酸产量达到92 g/L,糖酸转化率为91%。结论:构建大肠杆菌合成生物群落可实现利用混合糖发酵产L-乳酸过程中葡萄糖和木糖的同步利用。研究结果为工业发酵生产中,使用低成本的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降低发酵成本,提高混合糖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合成生物群落 混合糖 l-乳酸
下载PDF
L-肉碱、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组合效应对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体沉积率的影响
19
作者 唐雪玉 孙赫 +3 位作者 胡海燕 武志敏 张爱忠 姜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8-272,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L-肉碱、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组合效应对肉鸡营养利用率和体沉积率的影响。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将27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7周。在玉米-豆粕日粮基础上添加L-肉碱(25...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L-肉碱、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组合效应对肉鸡营养利用率和体沉积率的影响。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将27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7周。在玉米-豆粕日粮基础上添加L-肉碱(25、50、75 mg/kg)、纤维素酶(500、1 000、2000mg/kg)与植酸酶(150、250、350mg/kg)。结果表明:当3种饲料添加剂的组合为75mg/kg肉碱、1 000 mg/kg纤维素酶、150 mg/kg植酸酶时,能够提高肉鸡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代谢率,其中植酸酶是影响CP和P代谢率的主效因子,L-肉碱是影响EE和Ca代谢率的主效因子;当3种饲料添加剂的组合为25 mg/kg L-肉碱、500 mg/kg纤维素酶、250 mg/kg植酸酶时,可提高机体CP沉积率,植酸酶是影响机体CP沉积的主效因子;当组合为50 mg/kg L-肉碱、1 000 mg/kg纤维素酶、350 mg/kg植酸酶时,能够改善机体EE沉积率,纤维素酶是影响机体EE沉积的主效因子。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肉鸡日粮中添加75 mg/kg L-肉碱、1 000 mg/kg纤维素酶、150 mg/kg植酸酶,可提高肉鸡营养物质代谢率;添加25 mg/kg L-肉碱、500 mg/kg纤维素酶、250 mg/kg植酸酶,有利于肉鸡机体营养物质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纤维素酶 植酸酶 营养代谢 肉鸡
下载PDF
大肠杆菌产L-酪氨酸发酵工艺优化
20
作者 杜丽红 袁谨怡 +5 位作者 战俊杰 陈雨新 王可答 李杨 朱璇 张金凤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16-22,共7页
L-酪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化工中被广泛应用。该研究以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Y03菌株为L-酪氨酸生产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研究发酵过程中接种量、发酵温度、溶氧量、发酵p... L-酪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化工中被广泛应用。该研究以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Y03菌株为L-酪氨酸生产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研究发酵过程中接种量、发酵温度、溶氧量、发酵pH值和发酵时间对L-酪氨酸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过程中pH控制为6.8,溶氧31.2%,发酵温度35.8℃,在此条件下发酵24 h,L-酪氨酸产量最高达到42.0 g/L。该研究确定了菌株TY03产L-酪氨酸适宜的发酵工艺,同时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酪氨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酪氨酸 大肠杆菌 发酵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