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1CAM基因沉默对人神经鞘瘤细胞粘附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健 陈实 +1 位作者 刘水源 刘盛泽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神经鞘瘤是一种常见的椎管肿瘤。L1CAM参与多种肿瘤的增殖等过程,但其在神经鞘瘤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方法:使用GEO2R等生信工具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相应分析。采用MTT、细胞粘附等方法检测细胞功能。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 目的:神经鞘瘤是一种常见的椎管肿瘤。L1CAM参与多种肿瘤的增殖等过程,但其在神经鞘瘤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方法:使用GEO2R等生信工具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相应分析。采用MTT、细胞粘附等方法检测细胞功能。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L1CAM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001)。下调L1CAM表达可显著抑制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和粘附,促进其发生凋亡和G1/S周期停滞(p<0.001)。结论:L1CAM参与神经鞘瘤的细胞粘附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l1cam 细胞粘附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X连锁遗传性脑积水的L1CAM基因突变检测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凤霞 张为民 +6 位作者 高劲松 陈蔚琳 刘欣燕 郝娜 周京 戴晴 刘俊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讨X连锁遗传性脑积水的L1CAM基因突变检测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CR-直接序列测定法对一个X连锁遗传性脑积水家系进行L1CAM基因突变分析,并对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结果该家系先证者在L1CAM基因外显子28存在c.3581C>T(p.... 目的探讨X连锁遗传性脑积水的L1CAM基因突变检测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CR-直接序列测定法对一个X连锁遗传性脑积水家系进行L1CAM基因突变分析,并对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结果该家系先证者在L1CAM基因外显子28存在c.3581C>T(p.S1194L)致病突变,患者的姐姐和母亲均为携带者,姨和表妹均未检测到该致病突变。对携带有该基因突变的姐姐先后进行了3次产前基因诊断(包括1例羊水检测,1例双胎羊水检测,1例绒毛检测),均证实为获得致病突变的男性胎儿。结论对于B超发现的男性脑积水胎儿,可以对其进行L1CAM基因突变筛查,有助于对下次妊娠的复发风险或携带者的妊娠风险进行评估;对携带突变基因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避免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遗传性脑积水 l1cam基因 产前诊断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肠壁组织中L1CAM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振杰 杜俊鹏 +4 位作者 杨婵婵 孙雪花 黄华 谷雅川 陈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肠壁组织中L1CAM的表达情况,从而分析L1CAM与HD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法检测48例HD患儿狭窄段和扩张段肠壁组织以及46例正常结肠肠壁组织中L1CAM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HD狭窄段肠壁组织中L1...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肠壁组织中L1CAM的表达情况,从而分析L1CAM与HD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法检测48例HD患儿狭窄段和扩张段肠壁组织以及46例正常结肠肠壁组织中L1CAM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HD狭窄段肠壁组织中L1CAM蛋白表达量为(13.147 0±0.519 8),低于HD扩张段及正常结肠肠壁组织的(16.961 8±0.905 4)、(17.908 3±0.740 6)(t配对/t=27.697、25.346,P均<0.001)。HD狭窄段肠壁组织中L1CAM mRNA表达量为(4.316 4±0.387 0),低于HD扩张段及正常结肠肠壁组织的(5.717 8±0.486 0)、(6.344 3±0.236 6)(t配对/t=19.661、14.237,P均<0.001)。狭窄段肠壁组织中L1CAM蛋白和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968,P<0.001)。结论:L1CAM蛋白和mRNA的异常低表达可能参与了HD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l1cam
下载PDF
L1CAM及α5-整合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王奕智 葛春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998-1004,共7页
目的:探究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系中L1CAM与α5-整合素产生促血管生成因子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方面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c DNA3.1-L1CAM和α5-整合素小干扰RNA分别转入Patu8988和Capan-2胰腺癌细胞系上调和下调靶基因的表达。Western b... 目的:探究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系中L1CAM与α5-整合素产生促血管生成因子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方面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c DNA3.1-L1CAM和α5-整合素小干扰RNA分别转入Patu8988和Capan-2胰腺癌细胞系上调和下调靶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检测Patu8988及Capan-2胰腺癌细胞系中促血管生成因子[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水平差异;血管生成实验检测改变L1CAM及α5-整合素表达水平后Patu8988和Capan-2胰腺癌细胞系上清液对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上调Patu8988及Capan-2胰腺癌细胞系中L1CAM的表达水平可促进pSTAT3、VEGF-A及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um cell,HUVEC)的完整血管形成(P<0.01)。而抑制Patu8988及Capan-2胰腺癌细胞系中的α5-整合素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STAT3、VEGF-A及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明显削减了HUVEC的成管能力(P<0.01)。结论: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系中,L1CAM表达水平增加显著促进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和血管生成能力;而抑制α5-整合素的表达水平则可显著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和成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l1cam 血管生成 α5-整合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组织中XPO4、STC2及L1CAM表达水平及对病情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李娟 倪惠华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1期164-168,共5页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组织中L1-细胞粘附分子(L1CAM)、斯钙素(STC2)、输出蛋白4(XPO4)表达水平及对病情复发的预测价值,从而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组织中L1-细胞粘附分子(L1CAM)、斯钙素(STC2)、输出蛋白4(XPO4)表达水平及对病情复发的预测价值,从而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细针获取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近2 cm),检测XPO4、STC2及L1CAM表达水平。随访5个月,统计患者复发情况。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XPO4、STC2及L1CAM表达情况,分析复发患者XPO4、STC2及L1CAM表达,探讨其预测价值。结果 癌组织中XPO4阳性率为8.00%,STC2阳性率为84.09%,L1CAM阳性率为96.59%;癌旁组织中XPO4阳性率为73.86%,STC2阳性率为13.64%,L1CAM阳性率为11.36%。癌组织中XPO4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P<0.05),STC2及L1CAM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0.300,P>0.05)。24例患者复发,64例患者未复发。复发患者中XPO4阳性例数有3例,未复发患者4例,复发患者XPO4、L1CAM阳性率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3、1.164,P>0.05)。复发患者STC2阳性率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5,P<0.05)。XPO4表达预测子宫内膜癌病情复发价值最高(AUC=0.838)。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组织中XPO4低表达,STC2及L1CAM未见异常表达,检测XPO4有利于预测病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XPO4 STC2 l1cam 病情 复发 价值
下载PDF
Ezrin及L1CAM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恩宇 高凯 +2 位作者 郑斯卓 石刚 张睿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33-336,343,共5页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Ezrin及L1细胞黏附因子(L1CAM)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结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Ezrin及L1细胞黏附因子(L1CAM)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结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Ezrin、L1CAM蛋白及mRNA的表达,观察其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检验Ezrin与L1CAM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Ezrin、L1CAM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01);结肠癌组织中Ezrin及L1CAM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肠癌组织中Ezrin与L1CAM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864,95%CI:0.579 6~0.818 4,P<0.000 1)。结论 Ezrin及L1CAM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结肠癌侵袭及转移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基因 l1cam基因 结肠癌
下载PDF
WISP-1,β-catenin,L1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蹇顺海 陈筱莉 +4 位作者 何琳莉 王莉 黄一凡 殷秀 文彬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67-671,共5页
目的:分析Wnt诱导的分泌型蛋白1(Wnt-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β-catenin,L1CAM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及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食管癌组织和57例癌旁组织WISP-1,β-c... 目的:分析Wnt诱导的分泌型蛋白1(Wnt-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β-catenin,L1CAM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及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食管癌组织和57例癌旁组织WISP-1,β-catenin,L1CAM蛋白的表达。结果:(1) 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WISP-1、β-catenin、L1CAM的阳性表达率或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 7%,100%和43. 3%,均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9. 6%、0和3. 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2) WIS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 01),高分化鳞癌表达比率和强度高于低分化癌,而与性别、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β-catenin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P=0. 034),分期越高,表达缺失越多,与性别、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不相关。L1CAM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有关(P <0. 05),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3)食管鳞癌中WISP-1与L1CAM之间的表达及WISP-1与β-catenin异常表达之间无相关性。L1CAM与β-catenin异常表达有显著相关性,β-catenin肿瘤细胞胞质和核阳性者,前者的阳性细胞数和比例增高(r=-0. 495,P <0. 001)。结论:WISP-1、L1CAM蛋白在食管癌表达的增加,以及β-catenin异常表达均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L1CAM表达与β-catenin核表达在食管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WISP-1,β-catenin,L1CAM有望成为食管癌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WISP-1 Β-CATENIN L1 CAM 免疫组化
下载PDF
L1CAM胞内区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8
作者 张玲 黄兴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4-358,共5页
L1细胞粘附分子(L1cell adhesion molecular,L1CAM)属于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是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Ⅰ型跨膜糖蛋白.L1主要在神经系统中表达,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学习记忆等重要过程作用.L1的胞内区可能参与信号转导,对于L1的功能非常重要... L1细胞粘附分子(L1cell adhesion molecular,L1CAM)属于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是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Ⅰ型跨膜糖蛋白.L1主要在神经系统中表达,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学习记忆等重要过程作用.L1的胞内区可能参与信号转导,对于L1的功能非常重要,为探讨L1胞内区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以L1胞内区为诱饵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人脑cDNA文库中筛选其结合蛋白,挑选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检索,阳性克隆编码几个不同的蛋白质,其中一个候选蛋白为PAX6转录因子.为进一步验证L1胞内区和PAX6的相互作用,克隆其基因到表达质粒共转染COS-7细胞,免疫共沉淀证实了L1胞内区和PAX6的相互作用,提示L1胞内区可能参与转录调节,为深入探讨其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细胞粘附分子(l1cam) 酵母双杂交 PAX6 蛋白质相互作用
下载PDF
L1CAM overexpression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through recruitment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被引量:2
9
作者 Xuan Zhao Shasha Liu +10 位作者 Xinfeng Chen Jianyi Zhao Feng Li Qitai Zhao Tan Xie Lan Huang Zhen Zhang Yu Qi Yang Yang Song Zhao Yi Zhang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547-561,共15页
Objective: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L1 CAM)exhibits oncogenic activity in tumors.However,the link between L1 CAM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 Objective: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L1 CAM)exhibits oncogenic activity in tumors.However,the link between L1 CAM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how L1 CAM expression in ESCC affects the onc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 cells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Methods:Human ESCC samples were collected,and the m 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L1 CAM were examined by real-time 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Overexpression and knockdown gene expression assays were used for mechanistic studies.Th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were measured with CCK-8 assays and flow cytometry.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y were measured with Transwell assays.Multiplex bead-based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ty the factors downstream of L1 CAM.Xenograft studies were performed in nude mic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1 CAM on tumor growth and regulatory T cell(Treg)recruitment.Results:L1 CAM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ESCC tissues(P<0.001)and correlated with poorer prognosis(P<0.05).Ablation of L1 CAM in ESCC cells inhibited tumor growth and migration,and increased tumor cell apoptosis(P<0.05).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L1 CAM expression correlated with Treg infiltration in ESCC by affecting CCL22 secretion.Mechanistically,L1 CAM facilitated CCL22 expression by activating the PI3 K/Akt/NF-κB signaling pathway.Furthermore,CCL22 promoted Treg recruitment to the tumor site;the Tregs then secreted TGF-β,which in turn promoted L1 CAM expression via Smad2/3 in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Conclusions:Our findings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immune evasion mediated by L1 CAM,suggesting that targeting L1 CAM-CCL22-TGF-βcrosstalk between tumor cells and Tregs may offer a unique means to impro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cam CCL22 TREGS TGF-β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下载PDF
L1CAM在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二臣 陆晓媛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0期1008-1009,1012,共3页
目的:对L1CAM在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试验对其病理标本中的L1CAM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分析50例研究对象的L1CAM检测结... 目的:对L1CAM在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试验对其病理标本中的L1CAM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分析50例研究对象的L1CAM检测结果情况以及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情况。结果:分别对50例患者实施检测后,阳性患者所占百分比(72.00%)与阴性患者所占百分比(28.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情况(83.33%)与阴性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情况(14.28%)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1CAM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不表达,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且L1CAM阳性的患者其术后的5年生存率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可以用于对子宫内膜癌的检测与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cam 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1CAM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关系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伟 王国庆 +2 位作者 施启丰 陈璐 王昊珏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7例,检测并比较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1CAM、ER、PR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L1CAM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关系。分析L1CAM表达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L1CAM阳性表达更高,ER、PR阳性表达更低(P <0.05);L1CAM与ER、PR呈负相关性(r=-0.298、-0.556,P=0.003、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ER、PR是影响癌组织中L1CAM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P <0.05);L1CAM评估生存预后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697;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发现低表达L1CAM的患者生存率较高。结论 L1CAM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异常高表达,且与ER、PR呈负相关性;L1CAM阳性表达可对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情况、ER、PR产生影响,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l1cam 临床病理特征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电针调控L1CAM表达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保护中的作用
12
作者 杨学花 卫哲 周赞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细胞粘附分子L1(L1CAM)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APP/PS1小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非穴组,每组10只小鼠,另取10只C57BL/6小鼠纳入对照组。电针组小鼠给予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细胞粘附分子L1(L1CAM)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APP/PS1小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非穴组,每组10只小鼠,另取10只C57BL/6小鼠纳入对照组。电针组小鼠给予电针刺激百会、肾俞穴,电刺激频率50 Hz,连续波,电流强度1 mA,每天刺激1次,连续干预14 d;非穴组小鼠在百会、肾俞穴附近给予电针刺激,其它操作均与电针组相同;模型组、对照组小鼠均继续常规饲养,未给予电针等特殊处理。于干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选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L1CAM、PTEN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比较,模型组在第1,2,3,4,5天时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结果比较,电针组在第2,3,4,5天时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L1CAM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PTEN及p5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与电针组比较,非穴组在第2,3,4,5天时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L1CAM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PTEN及p5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实验小鼠逃避潜伏期与L1CAM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与p53、PTE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L1CAM参与实验小鼠学习记忆过程,电针穴位可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组织中L1CAM蛋白表达、抑制PTEN及p5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l1cam MORRIS水迷宫
原文传递
一个L1CAM基因新变异导致的HSAS综合征的家系分析
13
作者 洪志丹 马玲 毛艳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对1个HSAS综合征家系L1CAM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该家系脑积水胎儿的致病原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孕中期经超声发现胎儿脑积水引产儿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用Sanger测序对疑似致病变异进行家系验证... 目的对1个HSAS综合征家系L1CAM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该家系脑积水胎儿的致病原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孕中期经超声发现胎儿脑积水引产儿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用Sanger测序对疑似致病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胎儿L1CAM基因(OMIM*308840)存在c.620A>G(p.Tyr207Cys)半合子变异,胎儿姐姐与母亲携带c.620A>G(p.Tyr207Cys)杂合变异,其父亲、外祖父母、舅舅该位点均为野生型。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为可能致病变异(PM1+PM2+PP3+PP4)。结论L1CAM基因的c.620A>G半合子变异很可能是该家系胎儿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cam基因 HSAS综合征 脑积水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产前超声结合全外显子组测序诊断HSAS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何玉婷 张海春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4期785-788,共4页
目的:分析X-连锁性脑积水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位点及产前超声特点,提高产前诊断准确性及指导优生优育。方法:结合孕产史及胎儿性别,分析一例孕中期产前超声发现的胎儿脑积水,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行L1CAM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产前超声示胎... 目的:分析X-连锁性脑积水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位点及产前超声特点,提高产前诊断准确性及指导优生优育。方法:结合孕产史及胎儿性别,分析一例孕中期产前超声发现的胎儿脑积水,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行L1CAM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产前超声示胎儿脑积水并双手拇指内收,全外显子组测序示胎儿存在L1CAM基因的c.1224C>G(p.Asn408Lys)半合子变异,孕妇及其女儿、母亲均为携带者,引产儿为男性,且有相似不良孕史。结论:对于反复出现男性胎儿脑积水的家庭,尤其是合并拇指内收时,需考虑X-连锁性脑积水综合征可能,这对指导再次妊娠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性脑积水综合征 产前诊断 产前超声 l1cam
下载PDF
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性脑积水家系L1CAM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爽 王莉 +1 位作者 刘宁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 分析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性脑积水家系中L1CAM基因的变异,并为其提供产前诊断.方法 该夫妇先后3次在妊娠22周左右经B超发现胎儿脑积水,且引产儿均为男性.提取其第3次妊娠流产物的DNA,首先进行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目的 分析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性脑积水家系中L1CAM基因的变异,并为其提供产前诊断.方法 该夫妇先后3次在妊娠22周左右经B超发现胎儿脑积水,且引产儿均为男性.提取其第3次妊娠流产物的DNA,首先进行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之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用Sanger测序对疑似突变进行验证.结果 胎儿叶酸代谢能力基因(MTHFR C677T)以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均未见异常,但携带L1CAM基因的c.512G>A(p.Trp171Ter)半合子变异,后者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该变异为新变异,具有致病性.结论 L1CAM基因的c.512G>A(p.Trp171Ter)变异很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变异.对于反复孕育男性脑积水胎儿的夫妇,可对其进行L1CAM基因的变异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遗传性脑积水 l1cam基因 突变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L1CAM基因检测诊断胎儿X连锁脑积水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琦嫦 孙丽 +3 位作者 许亚松 杨小梅 孙世宇 王文博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97-900,共4页
目的分析1例再发性胎儿先天性脑积水的遗传学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一例再发性先天性脑积水的胎儿进行L1CAM基因突变检测,对发现的致病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对孕妇及家族成员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L1CAM基因突变检测.结... 目的分析1例再发性胎儿先天性脑积水的遗传学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一例再发性先天性脑积水的胎儿进行L1CAM基因突变检测,对发现的致病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对孕妇及家族成员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L1CAM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先证者胎儿L1CAM基因第14外显子存在c.1765T>C(p.Tyr589 His)致病突变,孕妇为携带者,家族成员均未检测出致病突变.结论对产前超声发现的再发性先天性脑积水的男性胎儿进行L1CAM基因变异检测,不仅有助于遗传学病因的明确,而且能够为进一步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脑积水 l1cam基因 胎儿 高通量测序技术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Ezrin及L1CAM蛋白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赵金 黄涛 +2 位作者 赵磊 张伟 杜彦斌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的Ezrin蛋白、细胞黏附分子L1(L1CAM)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手术切除获取的8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另外4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作为...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的Ezrin蛋白、细胞黏附分子L1(L1CAM)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手术切除获取的8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另外4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的Ezrin蛋白、L1CAM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不同肿瘤最长径、Dukes分期、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的结肠癌组织中Ezrin蛋白、L1CAM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肠癌组织中Ezrin蛋白、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5%、68.7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5.0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Dukes分期为C~D期、发生浆膜侵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Dukes分期为A~B期、不发生浆膜侵犯、不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Dukes分期为C~D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L1CAM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Dukes分期为A~B期、不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Ezrin及L1CAM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且在不同病理特征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EZRIN蛋白 l1cam蛋白
下载PDF
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安莉 孙思柏 +1 位作者 李恒 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均位于幕上,男性6例、女性5例,发... 目的探讨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均位于幕上,男性6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3~56岁,平均27岁。影像学示幕上占位性病变。镜下见分支状毛细血管网和真/假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GFAP、L1CAM、Cyclin D1均呈弥漫阳性,EMA呈核旁点状阳性,多数病例表达nestin,Olig-2均阴性。结论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好发于年轻人的幕上,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和基因表型,预后较差,需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RELA融合基因 l1cam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L1细胞黏附分子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奕智 葛春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9-353,共5页
胰腺癌是当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以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手段缺乏、肿瘤标志物不特异、容易发生早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晚期难以手术治愈而被称为"癌中之王"。由于胰腺癌手术治疗晚期癌症疗效不佳及对放化疗方案的耐... 胰腺癌是当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以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手段缺乏、肿瘤标志物不特异、容易发生早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晚期难以手术治愈而被称为"癌中之王"。由于胰腺癌手术治疗晚期癌症疗效不佳及对放化疗方案的耐药性,目前对于胰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是细胞黏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通常表达于正常的神经组织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1CAM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异常增多,并且可以与α5-integrin结合,作用于下游TGF-β1/JUK/slug通路,激活下游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因子,介导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omsition,EMT)、耐药性以及异常血管生成等方面的效应,从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因此,深入的研究和实验或许可以促进胰腺癌未来的治疗发展,为胰腺癌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L1细胞黏附分子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Matrix interactions modulate neurotrophin-mediated neurite outgrowth and pathfinding 被引量:3
20
作者 Christopher M.Madl Sarah C.Heilshor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14-517,共4页
Both matrix biochemistry and neurotrophic factors are known to modulate neurite outgrowth and pathifnding; however,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se two factors is less studied. While previous work has shown that the bioch... Both matrix biochemistry and neurotrophic factors are known to modulate neurite outgrowth and pathifnding; however,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se two factors is less studied. While previous work has shown that the biochemical identity of the matrix can alter the outgrowth of neurites in response to neurotrophi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cell-adhesive ligands is unknown. Using engineered elastin-like protein matrices, we recently demonstrated a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matrix-bound cell-adhesive ligand density and soluble nerve growth factor treat-ment on neurite outgrowth from dorsal root ganglia. This synergism was mediated by Schwann cell-neurite contact through L1CAM. Cell-adhesive ligand density was also shown to alter the pathifnding behavior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ites in response to a gradient of nerve growth factor. While more cell-adhesive matrices promoted neurite outgrowth, less cell-adhesive ma-trices promoted more faithful neurite pathifnding. These studi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both matrix biochemistry and neurotrophic factors when designing biomaterials for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trophic factors cell-adhesive ligands dorsal root ganglia l1cam nerve growth factor biomaterials elastin-like protei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