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7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at Collection 1 Dataset 被引量:1
1
作者 Shuang Li Weile Wang +1 位作者 Sangram Ganguly Ramakrishna R. Nemani 《Advances in Remote Sensing》 2018年第3期203-217,共15页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long-term radiometric performance of the USGS new released Landsat Collection 1 archive, including the absolute calibration of each Landsat sensor as well as the relative cross-calibration amo...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long-term radiometric performance of the USGS new released Landsat Collection 1 archive, including the absolute calibration of each Landsat sensor as well as the relative cross-calibration among the four most popular Landsat sensors. A total of 920 Landsat Collection 1 scene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the corresponding Pre-Collection images over a Pseudo-Invariant Site, Railroad Valley Playa Nevada, United States (RVPN). The radiometric performance of the six Landsat solar reflective bands, in terms of both Digital Numbers (DNs) and at-sensor Top of Atmosphere (TOA) reflectance, on the sensor cross-calibration was examined. Results show that absolut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at DNs level was applied to the Landsat-4 and -5 TM (L4 TM and L5 TM) by –1.119% to 0.126%. For L4 TM and L5 TM, the cross-calibration decreased the radiometric measurement level by rescaling at-sensor radiance to DN values. The radiometric changes, –0.77% for L4 TM, 0.95% for L5 TM, –0.26% for L7 ETM+, and –0.01% for L8 OLI,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cross-calibration stage of converting DNs into TOA reflectance. This study ha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long-term radiometric performance for the Landsat Collection 1 archive is promising. Supports of these conclusions were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time-series analysis based on the Landsat Collection 1 image stack. Nevertheless, the radiometric changes across the four Landsat sensors raised concerns of the previous Landsat Pre-Collection based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Landsat us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ces in results from Pre-Collection and Collection 1 time-series data 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Collection 1 CROSS-CALIBRATION landsat-4 (L4) THEMATIC MAPPER (TM) landsat-5 (L5) THEMATIC MAPPER (TM) landsat-7 (L7)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ETM+) landsat-8 (L8) Operational Land Imager (OLI)
下载PDF
利用样点调查与Landsat8影像数据建立山体地表温度与坡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传 黄晓园 +1 位作者 王艳霞 崔换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山区地表温度是林火预测预报的重要影响因子。山区地表温度机理的研究受稀疏气象观测站点及MODIS产品(1 km)空间尺度的限制,常以综合作用规律及宏观地形因子分析为主,缺乏微尺度地形要素的相对独立作用阐释。以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为研究... 山区地表温度是林火预测预报的重要影响因子。山区地表温度机理的研究受稀疏气象观测站点及MODIS产品(1 km)空间尺度的限制,常以综合作用规律及宏观地形因子分析为主,缺乏微尺度地形要素的相对独立作用阐释。以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为研究区,利用多期landsat8影像数据及样点实测数据,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消除或减弱海拔、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影响,定量分析坡度与地表温度相对独立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下地表温度、地表温度标准差与坡度的关系受坡向影响不同。(2)30 m尺度上,西、西北、北、东北坡向的坡面上地表温度与坡度呈负向相关关系,坡度越大,地表温度空间变异越小,地表温度递减率分别为0.202、0.239、0.207、0.166℃/(°);东坡向的坡面上的地表温度与坡度呈先减小后微弱增大的二次曲线变化关系;东南、南、西南坡地表温度随着坡度增大分别以13.6、13.92、11.51℃上下波动。(3)样点尺度上,北、东北、东南、南、西南和西坡向的坡面上地表温度与坡度也呈负相关关系,地表温度递减率分别为0.106、0.396、0.168、0.111、0.235、0.077℃/(°);东、西北坡向内地表温度随着坡度的增大总体上减小,样点尺度的地表温度更易受到局地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影像 地表温度 坡度 坡度指数
下载PDF
银根地区Landsat8卫星数据地下水信息反演及其对砂岩型铀矿勘查的指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水石 杨云汉 +2 位作者 邱骏挺 木红旭 邱亮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364-375,共12页
有针对性地利用遥感技术识别铀成矿环境、条件与控矿要素是开展砂岩型铀矿遥感勘查的重要内容。由于砂岩型铀矿中铀的富集过程是成矿流体在储层中迁移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下水是最常见的含铀流体,因此在砂岩区开展地下水信... 有针对性地利用遥感技术识别铀成矿环境、条件与控矿要素是开展砂岩型铀矿遥感勘查的重要内容。由于砂岩型铀矿中铀的富集过程是成矿流体在储层中迁移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下水是最常见的含铀流体,因此在砂岩区开展地下水信息的遥感识别对铀矿勘查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以内蒙古银根地区为研究对象,选择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地下水活动产生的地表热异常、植被异常和湿度异常作为突破口,利用热红外波段结合大气参数反演了地表温度,同时采用多光谱波段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不规则梯形模型(OPTRAM)反演了地表植被和湿度信息。反演结果表明:银根地区地表植被信息与地下水富集程度之间存在良好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识别地下水活动的首选依据,相比而言,地表温度和湿度信息则易受不同岩性和岩石蚀变作用影响,仅可作为识别地下水活动的辅助依据。利用地表植被、温度和湿度信息,在银根地区南部圈定了5处北东走向的富水带。通过将富水带与构造解译结果整合,在银根地区南部斜坡带上成功识别出泄水构造与隐伏泄水构造。结合前人钻探资料,发现所识别的泄水构造与铀矿化存在一定关系,可能促进了地下水循环并控制着铀矿的形成,由此认为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可围绕泄水构造或隐伏泄水构造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 landsat 8 地下水 银根
下载PDF
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
4
作者 孟凤 朱庆伟 +3 位作者 董士伟 刘玉 张欣欣 潘瑜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77,共10页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信息是耕地保护的关键环节。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毯子覆盖法计算多季相遥感影像每个像元的上分形信号和下分形信号,对比分...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信息是耕地保护的关键环节。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毯子覆盖法计算多季相遥感影像每个像元的上分形信号和下分形信号,对比分析耕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特征,选取上分形信号的第3尺度作为特征尺度,提取商河县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采用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Esri land cover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耕地信息提取精度评价;最后分别设置多季相分形提取与单季相分形提取、现有土地利用数据产品的对比实验,并基于点位匹配度和面积匹配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季相数据更能反映农作物生长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耕地信息的提取精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分形尺度的信号值各不相同,分形特征可以在不同尺度上清晰地刻画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异性;基于矢量数据和Esri land cover数据评价的多季相分形特征耕地提取点位匹配度为87.13%和89.83%,面积匹配度为99.73%和97.91%,均比单季相分形提取结果精度高;综合考虑点位匹配度、面积匹配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研发方法能有效区分耕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提取结果更优,且与统计数据有更高的一致性。该方法可准确提取耕地信息,为耕地的动态监测和损害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信息提取 多季相 遥感影像 分形特征 毯子覆盖法 landsat 8 OLI
下载PDF
Landsat和GF数据面向对象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5
作者 尚明 马杰 +5 位作者 李悦 赵菲 顾鹏程 潘光耀 李倩 任阳阳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针对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分类,以河北省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Landsat8 OLI,Landsat5 TM及高分一号(GF1)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及朴素贝叶... 针对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分类,以河北省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Landsat8 OLI,Landsat5 TM及高分一号(GF1)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及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4种分类器的土地覆盖分类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SVM,RF和DT中关键参数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研究区,各分类器结果略有差异,从整体上看其优劣排序为SVM,NB,RF和DT。其中SVM和DT分类精度随参数变化波动较大:对于SVM,当参数C取值不小于103且gamma不大于10^(-1)时,无论哪种情况其分类精度均优于90%;对于DT,当参数树深(Depth)大于3时,各情况下的分类精度相对较高且趋于稳定。RF分类精度随参数变化波动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土地覆盖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分类 分类器 landsat 高分一号 土地覆盖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的节水改造背景下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反演
6
作者 刘伟 史海滨 +3 位作者 苗庆丰 刘晓志 段倢 王禹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为探明沈乌灌域节水改造后因渠道衬砌、引排水量减少引起的土壤含盐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采用区域土壤信息定点监测,结合经典统计学、空间插值以及机器学习建模反演等技术手段,利用Landsat 8卫星获取光谱数据,通过对实测土壤含盐... 为探明沈乌灌域节水改造后因渠道衬砌、引排水量减少引起的土壤含盐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采用区域土壤信息定点监测,结合经典统计学、空间插值以及机器学习建模反演等技术手段,利用Landsat 8卫星获取光谱数据,通过对实测土壤含盐量、光谱指数及波段反射率进行处理,运用Adaboost回归、BP神经网络回归、梯度提升树回归、KNN回归、决策树回归、随机森林回归方法构建了沈乌灌域土壤含盐量空间反演模型。采用最优反演模型对沈乌灌域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遥感反演。结果表明:通过全变量单一回归法筛选出相关系数大于0.55的9个光谱因子,使用SPSS PRO软件构建6种机器学习反演模型,对比6种反演模型精度,验证集决定系数R2由大到小依次为随机森林回归、梯度提升树回归、Adaboost回归、KNN回归、决策树回归、BP神经网络回归。其中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最佳,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34和0.86,说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反演效果较好。反演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后非盐渍土面积增加391.7 km^(2),占灌域总面积的21%,中度盐渍土面积、重度盐渍土面积、盐土面积分别减少95.61、63.37、45.7 km^(2),分别占灌域总面积的5%、3%、2%。综上所述,节水改造工程完成后,沈乌灌域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作物生长安全区面积增加,但由于渠道衬砌以及引排水量减少,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减弱,土壤盐分在灌域内部运移,整体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局部地区出现盐分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改造 土壤含盐量 遥感反演 landsat 8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时间序列的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提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嘉敏 何俊 +4 位作者 高富东 李敏 孙兆军 李茜 楠菲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农田防护林在西北多风沙地区发挥了重要防护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解农田防护林的空间分布特征,需要对防护林进行有效提取,采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农田防护林提取成为重要途径。以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 农田防护林在西北多风沙地区发挥了重要防护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解农田防护林的空间分布特征,需要对防护林进行有效提取,采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农田防护林提取成为重要途径。以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影像中选取7期可以代表4个季度地物特征的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在影像预处理基础上,融入水体指数、植被特征和植被指数,提取植被的物候特征,掩膜去除研究区内其他地物,从而实现农田防护林的提取。同时利用野外调查结果和土地利用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防护林提取的总体精度为85.16%,野外调查的50个采样点中有44个点被准确提取,精度达到88.00%。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多以林带的形式呈现,林带主要沿排水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序遥感影像 青铜峡市 物候特征 农田防护林 landsat8 OLI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 OLI的东圳水库水质参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欢 陈文惠 张忠婷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遥感技术是监测内陆水体水质的有效手段,东圳水库是莆田市水源地,为了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其空间分布情况,本文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结合124个采样点实测获得的Chl-a、浊度、COD浓度分别构建统计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XG... 遥感技术是监测内陆水体水质的有效手段,东圳水库是莆田市水源地,为了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其空间分布情况,本文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结合124个采样点实测获得的Chl-a、浊度、COD浓度分别构建统计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XGBoost模型,并采用R^(2)、MAE、RMSE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效果优于统计回归模型,R^(2)均大于0.9,但存在过拟合现象;XGBoost模型可以有效防止过拟合,表现出较强的拟合能力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8 OLI 水质参数 BP神经网络模型 XGBoost模型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和机器学习的塔城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
9
作者 杨延晓 曹姗姗 +2 位作者 李全胜 张鲜花 孙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66-71,共6页
以新疆塔城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植被指数、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作为自变量,结合研究区样地实测生物量数据,分析并比较K近邻回归(KNN)、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随机森林回归(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5种机器学习模型... 以新疆塔城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植被指数、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作为自变量,结合研究区样地实测生物量数据,分析并比较K近邻回归(KNN)、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随机森林回归(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5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而分析并比较采用投票回归器(Voting regressor)和堆叠(Stacking)方法构建的2种集成学习模型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性能最优,R^(2)达0.764,RMSE和MAE分别为23.29 g/m^(2)和16.8 g/m^(2),进而利用最优模型进行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反演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landsat 8 遥感影像 机器学习 估测模型 新疆塔城地区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鄱阳湖面积监测及其与水位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辉 陈振 +3 位作者 冯超帆 张通 赵学晶 张兆旭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6,共9页
湖泊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湖泊水域的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近年来多次出现洪旱灾害现象,因此对鄱阳湖进行动态监测意义重大。文章以2000—2021年鄱阳湖175期Landsa... 湖泊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湖泊水域的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近年来多次出现洪旱灾害现象,因此对鄱阳湖进行动态监测意义重大。文章以2000—2021年鄱阳湖175期Landsat影像作为数据源,对比分析了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自动水体提取指数(automated water extraction index,AWEI)、谱间关系法(spectrum photometric method,SPM)这4种水体提取方法,优选最适宜鄱阳湖的水体提取模型;利用175期面积数据分析了鄱阳湖2000—2021年面积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年内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结合2009—2013年和2017—2018年同时期的50组水位数据,建立面积-水位关系模型。结果表明:①AWEI模型提取水体精度优于其他3种,该文最终选用AWEI进行鄱阳湖水体提取;②鄱阳湖面积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丰水季面积年际波动大,枯水季较平缓;③棠荫水位站湖泊面积-水位分段线性模型为最佳模型,从而可以根据鄱阳湖区域的实时水位观测值对水体覆盖面积进行预测,以弥补云雨天气时利用可见光遥感手段难以监测到湖泊水体淹没情况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landsat 水体提取 面积变化 面积-水位模型
下载PDF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的湖南省新邵县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逸飞 谭炳香 +2 位作者 杜志 伍汉斌 贺晨瑞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植被覆盖度是植被的直观量化指标,能够反映植被的生长情况,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2000-2021年间新邵县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和2021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差异植被指... 植被覆盖度是植被的直观量化指标,能够反映植被的生长情况,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2000-2021年间新邵县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和2021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不同时期新邵县的植被覆盖度,并进行差值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到2021年,新邵县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长趋势,且西部、南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增加明显,这与当地封山育林、绿化造林等政策实施密切相关。这也反映出新邵县在2000-2021年期间注重生态保护建设,森林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像元二分模型 landsat 植被覆盖度 新邵县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影像提取豫中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分布信息的最佳时相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荣荣 丛楠 赵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1-733,共13页
遥感技术对大尺度农业实时监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手段,遥感影像植被分类的最佳时相对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非常重要。本文选取2020年至2021年的6景Landsat 8影像,覆盖了夏玉米从乳熟到收获、冬小麦从越冬到成熟的生育期,以此分析不同时... 遥感技术对大尺度农业实时监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手段,遥感影像植被分类的最佳时相对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非常重要。本文选取2020年至2021年的6景Landsat 8影像,覆盖了夏玉米从乳熟到收获、冬小麦从越冬到成熟的生育期,以此分析不同时相的冬小麦-夏玉米与其他地类在光谱特征和NDVI上的差异,通过决策树的方法提取豫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提取到的面积比有所不同,对于夏玉米而言,乳熟时期的提取效果要优于之后的时期,其在2020年8月26日的总体精度最高,为83.60%,Kappa系数为0.72,分类质量很好;对于冬小麦而言,最佳识别时期则处于冬小麦的越冬期,其在2021年1月1日的总体精度最高,为92.36%,Kappa系数为0.81,信息提取效果很好。除了作物自身生长过程的覆盖度变化,分类精度随成像时间而改变。多时相信息提取也发现,受到天气等环境条件限制,夏玉米和冬小麦的种植区域不完全重叠,山区冬季不适合冬小麦种植从而没有与夏玉米出现重叠分布。本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对作物分布及生长状况作出及时有效的判断,对农业监测,特别是对轮作农田的信息管理和作物物候、种植面积等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 光谱特征 决策树分类 分类精度 landsat 8-OLI遥感影像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的常用水体指数法分类精度对比
13
作者 李龙杰 杨永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5-765,共11页
以南水北调受水区的石家庄为对象,以同期Sentinel-2 MSI影像的目视结果作为标准水体,使用11种常见水体指数,从Landsat 8 OLI影像中提取水体分布信息,基于转移矩阵的面积精度检验法、抽样精度检验法,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 以南水北调受水区的石家庄为对象,以同期Sentinel-2 MSI影像的目视结果作为标准水体,使用11种常见水体指数,从Landsat 8 OLI影像中提取水体分布信息,基于转移矩阵的面积精度检验法、抽样精度检验法,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各水体指数法提取宽阔水面(如大型水库、湖泊)的区别不大,城区小水系、小型河道更能检验水体指数的提取能力,WI2019在对比的水体指数中表现最佳。分析表明,南水北调通水后,石家庄市除去大型水库后地表水体面积显著增加,从2014年42.0 km^(2)增长到2020年62.5 km^(2)。南水北调通水后受水区地表水体面积增长较快,鉴于大部分新增水体底部存在人工衬砌,地下水补给功能较差、无效蒸发较多,建议适当控制水体规模,以便有效减少外调水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指数 精度验证 landsat 8 OLI GEE 南水北调工程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数据的广东石马河流域水质参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丙波 杨帅 +2 位作者 詹国旗 周小飞 杨岳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1-195,共5页
针对河流水域水质进行高效快速监测的需要,本文以2021年2月广东石马河流域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的OLI遥感影像对试验区域的环城河化学需氧量进行遥感反演研究。本文首先对实测水质数据和相应卫星影像数据波段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针对河流水域水质进行高效快速监测的需要,本文以2021年2月广东石马河流域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的OLI遥感影像对试验区域的环城河化学需氧量进行遥感反演研究。本文首先对实测水质数据和相应卫星影像数据波段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选取相关性最高的遥感波段值对水质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建立了适用于石马河流域的三次多项式反演模型。经反演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水质数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水质反演模型能对石马河流域水质化学需氧量浓度进行高效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8 石马河 遥感影像 水质反演 COD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数据的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研究
15
作者 闫宇 邓焯 +1 位作者 李斌 赵天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0,77,共9页
为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探讨特征变量选择与新型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建立桉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精度。以广西高峰林场为研究区,以Landsat 8遥感数据结合实测样地数据,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合随机森林的特征变量选... 为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探讨特征变量选择与新型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建立桉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精度。以广西高峰林场为研究区,以Landsat 8遥感数据结合实测样地数据,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合随机森林的特征变量选择方法,分别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MLR)、K最邻近(KNN)、随机森林(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使用模型评价指标对比不同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拟合精度最高,验证结果R^(2)为0.75、RMSE为30.15 t/hm^(2)、MAE为20.27 t/hm^(2);RF、KNN和MLR模型次之,R^(2)分别为0.69、0.54和0.52。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合随机森林相较于仅使用随机森林筛选变量的方法,R^(2)提高了27.12%、RMSE降低了11.44 t/hm^(2)、MAE降低了8.70 t/hm^(2)。采用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更有优势,其中新型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在生物量估测方面有巨大潜力。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合随机森林的特征选择方法能够减少冗余变量对模型估测精度的影响,有效提高模型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上生物量 变量筛选 机器学习 XGBoost landsat 8
下载PDF
A phenology-based vegetation index for improving ratoon rice mapping using harmonized Landsat and Sentinel-2 data 被引量:2
16
作者 Yunping Chen Jie Hu +6 位作者 Zhiwen Cai Jingya Yang Wei Zhou Qiong Hu Cong Wang Liangzhi You Baodong X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164-1178,共15页
Ratoon rice,which refers to a second harvest of rice obtained from the regenerated tillers originating from the stubble of the first harvested crop,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th food security and agroecology while r... Ratoon rice,which refers to a second harvest of rice obtained from the regenerated tillers originating from the stubble of the first harvested crop,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th food security and agroecology while requiring minimal agricultural inputs.However,accurately identifying ratoon rice crops i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similarity of its spectral features with other rice cropping systems(e.g.,double rice).Moreover,images with a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are essential since ratoon rice is generally cultivated in fragmented croplands within regions that frequently exhibit cloudy and rainy weather.In this study,taking Qichun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China as an example,we developed a new phenology-based ratoon rice vegetation index(PRVI)for the purpose of ratoon rice mapping at a 30 m spatial resolution using a robust time series generated from Harmonized Landsat and Sentinel-2(HLS)images.The PRVI that incorporated the red,near-infrared,and shortwave infrared 1 band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pectro-phenological separability and feature selection.Based on actual field samples,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VI for ratoon rice mapping was carefully evaluated by comparing it to several vegetation indices,including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and 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RVI could sufficiently capture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ratoon rice,leading to a favorable separability between ratoon rice and other land cover types.Furthermore,the PRVI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for identifying ratoon rice in the phenological phases characterized by grain filling and harvesting to tillering of the ratoon crop(GHS-TS2),indicating that only several images are required to obtain an accurate ratoon rice map.Finally,the PRVI performed better than NDVI,EVI,LSWI and their combination at the GHS-TS2 stages,with producer's accuracy and user's accuracy of 92.22 and 89.30%,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PRVI based on HLS data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ratoon rice in fragmented croplands at crucial phenological stages,which is promising for identifying the earliest timing of ratoon rice planting and can provide a fundamental dataset for crop management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oon rice phenology-based ratoon rice vegetation index(PRVI) phenological phase feature selection Harmonized landsat Sentinel-2 data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 OLI和资源3号立体像对数据的桉树森林蓄积量估测
17
作者 张方圆 吴胜义 +1 位作者 乔海亮 许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目的】探索Landsat8 OLI数据和立体数据在估算桉树森林蓄积量(forest stock volume,FSV)中的潜力,并且准确地估计桉树的FSV。【方法】以3幅Landsat8 OLI图像和资源3号立体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并且结合少量地面调查数据实现了桉树FSV的... 【目的】探索Landsat8 OLI数据和立体数据在估算桉树森林蓄积量(forest stock volume,FSV)中的潜力,并且准确地估计桉树的FSV。【方法】以3幅Landsat8 OLI图像和资源3号立体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并且结合少量地面调查数据实现了桉树FSV的遥感估计。研究中提取了三类遥感特征用于估计桉树FSV:第一类是包括植被指数和单波段反射率在内的光谱特征;第二类是基于Landsat 8 OLI图像的单波段提取的8种纹理特征;第三类是基于资源3号立体像对数据和开源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提取的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利用Boruta算法对三类遥感特征进行提取,之后建立了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机器学习模型以及传统的多源线性回归模型(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并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RMSE)作为评价指标对模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基于ZY-3立体像对数据和开源的DEM数据提取的CHM与桉树的FSV具有很强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了0.71。仅仅利用基于Landsat 8 OLI图像提取的光谱和纹理特征难以准确2地估计桉树的FSV,估测模型的R为0.29~0.38,rRMSE为35.65%~43.30%,存在严重的数据饱和问题。2当变量集中加入CHM后,模型的估测精度明显提高,R达到了0.64~0.66,rRMSE为25.74%~26.41%。【结论】使用Landsat 8 OLI数据估算桉树FSV时存在严重的数据饱和问题,并且使用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纹理特征难以有效地改善森林蓄积量的估计精度。利用资源3号立体像对数据和开源的DEM数据可以提取较为准确的CHM,并且所提取的CHM可以解决改善光学数据的饱和问题,从而提高桉树FSV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 landsat 8 OLI 立体像对 冠层高度模型 遥感建模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影像的高原湖泊水体表面温度反演
18
作者 杭媛芳 张鹏林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7-987,共11页
目前,在高原环境下的水体表面温度反演成果相对较少,本文结合Landsat-8影像和辐射传输方程法对纳木错湖水体表面温度进行反演并验证其有效性。首先,计算研究区的地表比辐射率;其次,计算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亮度;最后,利用普朗克函数计算... 目前,在高原环境下的水体表面温度反演成果相对较少,本文结合Landsat-8影像和辐射传输方程法对纳木错湖水体表面温度进行反演并验证其有效性。首先,计算研究区的地表比辐射率;其次,计算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亮度;最后,利用普朗克函数计算水体表面温度并基于MODIS地表温度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湖泊水体表面温度反演绝对误差最小值为0.449℃、最大值为1.685℃,均方根误差最小值为1.269℃、最大值为1.781℃,反演结果与MODIS温度产品的日均温结果较接近,夏季湖泊水体表面温度变化特征基本与纳木错气温一致。该方法可为后续高原湖泊水体水表温度反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湖泊表面温度反演 辐射传输方程法 纳木错湖 landsat-8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数据的重庆市热环境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19
作者 孟珂宇 徐丽华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3期751-758,共8页
针对当前热环境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采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和Landsat数据对2001年和2019年重庆市主城九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进行反演,对研究区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基于此选取景观... 针对当前热环境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采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和Landsat数据对2001年和2019年重庆市主城九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进行反演,对研究区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基于此选取景观指数和驱动因子对热力景观格局变化和热环境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19年,重庆市主城九区城市热环境明显增强,高温区域明显增多且整体向北扩张,到2019年LST总体呈现“内高外低”的分布格局。②中温区最大斑块指数增长了近12倍,代替次低温区成为研究区优势斑块类型。斑块数量和密度均下降了约62%,说明重庆市主城区的热力景观总体上呈聚集化,连通性较强。③NDVI和DEM与LST呈负相关,NDBI与LST呈正相关,影响程度为NDBI>NDVI>D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地表温度反演 landsat数据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基于Acolite模型的Landsat8卫星影像大气校正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誉霏 刘珊珊 +2 位作者 王丽娜 诸葛瑞龙 吕春光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大气校正是将卫星传感器观测值转换为真实地表反射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各类卫星遥感产品的前提基础。本研究以临沂市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应用Acolite模型对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开展植被、水体和人造地表等多种地物目标的大气校正,并... 大气校正是将卫星传感器观测值转换为真实地表反射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各类卫星遥感产品的前提基础。本研究以临沂市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应用Acolite模型对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开展植被、水体和人造地表等多种地物目标的大气校正,并对校正结果进行分析及精度评价。通过其与FLAASH模型及Landsat8 Collection2表面反射率数据集进行综合对比,可以发现,Acolite及FLAASH都能够在不同程度去除大气影响。相比而言,Acolite模型大气校正效果优于FLAASH模型,其地表双向反射率光谱曲线与Landsat8 Collection2表面反射率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来看,Acolite模型对各类地物目标的大气校正整体精度较高,且应用该模型的方案具有操作简便,人工干预少等优点,可为各类地表遥感反演产品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OLI 大气校正 Acolite 地表双向反射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