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rief Account of Professor Li Ao
1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9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li A Brief Account of Professor li ao
下载PDF
A Brief Account of Professor Li Ao
2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8年第3期235-237,共2页
关键词 li A Brief Account of Professor li ao
全文增补中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burn medicine from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in memory of its pioneer,Professor Li Ao 被引量:7
3
作者 Haisheng Li Junyi Zhou +12 位作者 Yizhi Peng Jiaping Zhang Xi Peng Qizhi Luo Zhiqiang Yuan Hong Yan Daizhi Peng Weifeng He Fengjun Wang Guangping Liang Yuesheng Huang Jun Wu Gaoxing Luo 《Burns & Trauma》 2017年第2期68-78,共11页
Professor Li Ao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hinese burn medicine and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doctors and researchers of burns in China. He established one of the Chinese earliest special departments for burns at Thir... Professor Li Ao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hinese burn medicine and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doctors and researchers of burns in China. He established one of the Chinese earliest special departments for burns at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MMU) in 1958. To memorialize Professor Li Ao on his 100th birthday in 2017 and introduce our extensive experience, it is our honor to briefly review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of the Chinese burn medicine from TMMU. The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admitted burn patients since 1958 were reviewed. Furthermore, main achievements of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for the past roughly 60 years were presented. These achievements mainly included the Chinese Rule of Nine, fluid resuscitation protocol, experience in inhalation injury, wound treatment strategi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urn infections, nutrition therapy, organ support therapies, and rehabilitation. The progress shaped and enriched modern Chinese burn medicine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burn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 INJURY Chinese BURN MEDICINE li ao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Inhalation INJURY
原文传递
地埋式一体化AO工艺处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废水工程实例
4
作者 潘文琛 李桂荣 李卓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6期153-155,共3页
针对废水有机成分复杂,且石油及氨氮浓度比较高等特点,某公司采用选用"地埋式一体化AO工艺"的方式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为2000~5500 mg/L、进水石油类浓度为3300~8200mg/L时,其出水效果显著且各项指标均达到... 针对废水有机成分复杂,且石油及氨氮浓度比较高等特点,某公司采用选用"地埋式一体化AO工艺"的方式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为2000~5500 mg/L、进水石油类浓度为3300~8200mg/L时,其出水效果显著且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废水 地埋式一体化 ao工艺
下载PDF
儒学复兴运动视域下儒家生死观更新的两种路向——以韩愈、李翱、周敦颐的生死观为中心
5
作者 盛宁 《哲学分析》 2023年第6期76-87,191,192,共14页
近世儒学复兴运动之后,儒家对生死议题的探讨带有重新发现的意味,这既是对儒学内部主动回避这一问题的反弹,也是出于响应佛、道挑战以捍卫中华文化本根精神的价值自觉。在这个过程中,可区分出三个阶段,即关切—直面—超越。其中,关切阶... 近世儒学复兴运动之后,儒家对生死议题的探讨带有重新发现的意味,这既是对儒学内部主动回避这一问题的反弹,也是出于响应佛、道挑战以捍卫中华文化本根精神的价值自觉。在这个过程中,可区分出三个阶段,即关切—直面—超越。其中,关切阶段,从理学自身的建构脉络来看,主要以韩愈、李翱、周敦颐三人为代表。他们如何转变态度进行思考、响应生死议题的内在逻辑、更新传统儒学生死观,展示出在近世儒学复兴中,其应对佛教挑战过程中的角色意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观 韩愈 李翱 周敦颐 儒学复兴
下载PDF
韩愈、李翱的经学思想透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宏海 曹清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38,共4页
《论语笔解》是韩愈、李翱对《论语》的新解,今人研究甚少,忽视了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韩、李以心解经、神化孔子和改动经文的经学思想标志着真正开启了宋学,也表明了中国解释学的转向。二者的经学思想的建构对今天理论上的综合创... 《论语笔解》是韩愈、李翱对《论语》的新解,今人研究甚少,忽视了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韩、李以心解经、神化孔子和改动经文的经学思想标志着真正开启了宋学,也表明了中国解释学的转向。二者的经学思想的建构对今天理论上的综合创新,复兴民族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笔解》 韩愈 李翱 经学
下载PDF
韩愈、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 被引量:4
7
作者 贾发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3,55,共6页
韩愈和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是对唐代佛教"世系"、"传灯"思潮的一种反动,是先秦以来儒家伦理学说的恢复和传承。唐代中期佛教日盛,对中唐民众伦理思想冲击甚大。为了扭转佛教伦理思想对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和破坏,... 韩愈和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是对唐代佛教"世系"、"传灯"思潮的一种反动,是先秦以来儒家伦理学说的恢复和传承。唐代中期佛教日盛,对中唐民众伦理思想冲击甚大。为了扭转佛教伦理思想对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和破坏,韩愈和李翱吸收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的某些思想,提出"道统"和"复性"的主张,客观上遏制了中唐佛教伦理思想的影响,为宋明新儒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李翱 道统说 性情论
下载PDF
李敖与台湾中西文化争论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6-175,共10页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台湾发生的中西文化论争是一场冲决现行文化藩篱的较量,李敖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以极端反潮流、反传统的姿态出场,反映了强烈的时代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李敖树立了一个特立独行的自由主义实践者、领跑者的形象,进...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台湾发生的中西文化论争是一场冲决现行文化藩篱的较量,李敖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以极端反潮流、反传统的姿态出场,反映了强烈的时代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李敖树立了一个特立独行的自由主义实践者、领跑者的形象,进行着民主思想的启蒙与唤醒。当然,争论双方对问题的偏激性表述,降低了论争的理论深度与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20世纪60年代 文化论争
下载PDF
所尚各异 得失互参——李翱、皇甫湜古文理论与创作特色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明庆 王光义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3-16,21,共5页
李翱和皇甫湜,分别继承韩愈古文理论与创作中强调道德教化和追求怪奇文风这两个特点,并更加突出,由此形成各自的特色、成就和不足。究其原因,与二人性格和对道德人格追求的不同有关。对于二人创作异同的梳理,有助于总结中唐古文运动的... 李翱和皇甫湜,分别继承韩愈古文理论与创作中强调道德教化和追求怪奇文风这两个特点,并更加突出,由此形成各自的特色、成就和不足。究其原因,与二人性格和对道德人格追求的不同有关。对于二人创作异同的梳理,有助于总结中唐古文运动的经验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翱 皇甫湜 文与道 平易 怪奇
下载PDF
唐无陈鸿祖其人与《卓异记》作者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占华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6-19,共4页
唐传奇《东城老父传》的作者当是陈鸿,唐并无陈鸿祖其人。《卓异记》的作者是陈翰,文前之《序》则是李翱所作。
关键词 陈鸿 陈鸿祖 东城老父传 李翱 陈翰 卓异记
下载PDF
佛教对儒家道统思想的影响——以李翱《复性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邦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100,共7页
李翱的"道统论"可以说是思想大转折时期进行创造性的学术转换的一个经典案例。他提出这一思想的具体因缘,一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佛教天台宗"法统"的创立者之一梁肃的影响,一是他所参拜的禅师们的启迪。李翱的道统论... 李翱的"道统论"可以说是思想大转折时期进行创造性的学术转换的一个经典案例。他提出这一思想的具体因缘,一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佛教天台宗"法统"的创立者之一梁肃的影响,一是他所参拜的禅师们的启迪。李翱的道统论,继承了天台宗法统思想的三个特点:(1)"复性"的主题,(2)遥接远祖,(3)法统断绝引起的悲情。梁肃、李翱等人的相关文字,明显同一情调。其《复性书》的内涵,是以不同于传统儒家的新范式表达的心性论,但并没有离开儒家的本位立场。他以自己"发现"的《中庸》等经典为依据,以"性情"关系为基本结构,以不同于以往的"事解"的"心通"为释经方法,为儒学开创了新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佛教 儒学 李翱 《复性书》
下载PDF
李翱舒州史实考证与评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晖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82-87,共6页
正史及诸家史料笔记,均不载李翱有舒州刺史仕途经历。本文依据李翱留下的文献资料和文物遗存,不仅考证出李翱舒州刺史的史实,还钩沉出其赴任、到任和离任具体时间。通过对史实的梳理和分析,阐发李翱可贵的执政为民思想及其实践。撰文目... 正史及诸家史料笔记,均不载李翱有舒州刺史仕途经历。本文依据李翱留下的文献资料和文物遗存,不仅考证出李翱舒州刺史的史实,还钩沉出其赴任、到任和离任具体时间。通过对史实的梳理和分析,阐发李翱可贵的执政为民思想及其实践。撰文目的,则是在于拓展其“刻铭于斯,永示群舒”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李翱 舒州刺史 史实考证 文献资料 文物 执政为民思想 历史价值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关于《水川依夫生平三事考》一文的资料检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晓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刊发了拙文《水川依夫生平三事考》,该文纠正了国内关于1940年3月五原大捷中,"击毙日本皇族、陆军中将水川伊夫"的史误,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也有些人,出于单纯的民族感情和义愤,或狭隘意识,不愿承... 《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刊发了拙文《水川依夫生平三事考》,该文纠正了国内关于1940年3月五原大捷中,"击毙日本皇族、陆军中将水川伊夫"的史误,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也有些人,出于单纯的民族感情和义愤,或狭隘意识,不愿承认这一历史事实。认为作者使用的日文考证资料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伪资料,不可信。故在此对《水川依夫生平三事考》一文使用的资料进行说明检讨,以澄清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史研究》 水川依夫 资料检讨
下载PDF
李鳌才教授治疗眩晕经验撷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佳殷 李鳌才(指导)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7期16-17,共2页
总结李鳌才教授对眩晕辨证论治和灵活遣方的经验。眩晕病因病机复杂,李教授认为,本病以虚为主,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眩晕。其辨治思路简明清晰,便于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附验案3则。
关键词 眩晕 辨证论治 李鳌才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佛教对李翱复性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丽华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40-45,共6页
李翱在其《复性书》中提出性善情恶的观点,并以寂然不动的入静之法来去情复性、回复本有的善性。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思想、天台宗的"性具善恶"及"一念无明法性心"、禅宗的"自性即佛&q... 李翱在其《复性书》中提出性善情恶的观点,并以寂然不动的入静之法来去情复性、回复本有的善性。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思想、天台宗的"性具善恶"及"一念无明法性心"、禅宗的"自性即佛"及"无念为宗"、梁肃的"复性明静"思想,都有复性思想,都对李翱的复性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翱复性 性善情恶 佛教如来藏 一心二门 性具善恶
下载PDF
VEGF、MVD和LN与大肠癌微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大为 王助新 +2 位作者 李稳霞 赵宝忠 敖亚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在大肠正常黏膜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26例大肠腺瘤组织和68例大肠癌组织...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在大肠正常黏膜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26例大肠腺瘤组织和68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LN的表达水平及MVD计数,并分析他们与大肠癌微转移的关系。结果从大肠正常黏膜逐步发展为大肠癌的过程中,VEGF的表达水平、MVD计数及基底膜明显缺损率均逐渐增加,LN表达减少,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基底膜缺损程度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肿瘤的血管形成和L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VEGF、MVD和LN的表达对判断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倾向,进而估计患者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层黏连蛋白 大肠癌 微转移
下载PDF
黔中王门与泰州学案之思想互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昕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3,共13页
黔中王门学者孙应鳌与李渭,虽未曾与泰州学案当家人王艮有过直接交往,却受其影响颇深。但孙、李同王艮之外的泰州弟子则过往甚密:应鳌与徐樾有直接师承关系,与罗汝芳、颜山农有思想互动;李渭与汝芳既为同宦,又为挚友,李渭还与耿氏三兄... 黔中王门学者孙应鳌与李渭,虽未曾与泰州学案当家人王艮有过直接交往,却受其影响颇深。但孙、李同王艮之外的泰州弟子则过往甚密:应鳌与徐樾有直接师承关系,与罗汝芳、颜山农有思想互动;李渭与汝芳既为同宦,又为挚友,李渭还与耿氏三兄弟关系密切。在黔中王门与泰州学案的思想互动中,前者既有对后者思想上的认同,亦有反思和批评,然更多的是,黔中学者在此思想互动中,既体现出勤谨笃实的学风和尤重践行的品格,亦彰显了其逆时流而动之鲜明理论特色和独有之精神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王门 泰州学案 孙应鳌 李渭 王艮
下载PDF
辽朝“入閤礼”考论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月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8,共8页
入閤礼在契丹传统礼仪生活和宗教信仰中找不到任何痕迹,其作为朝谒礼仪的一种起源于唐朝,与当时的内朝制度关系密切。唐末因乱礼阙,皇帝渐废正衙视朝,而入閤日重。五代之后皇帝于每月朔望日御正衙入閤成为定制,入閤礼遂成五代盛礼。辽... 入閤礼在契丹传统礼仪生活和宗教信仰中找不到任何痕迹,其作为朝谒礼仪的一种起源于唐朝,与当时的内朝制度关系密切。唐末因乱礼阙,皇帝渐废正衙视朝,而入閤日重。五代之后皇帝于每月朔望日御正衙入閤成为定制,入閤礼遂成五代盛礼。辽太宗时期两次行入閤礼的实践,既体现了在辽初礼制建设中对中原五代礼制的继承,也是契丹国家性质转变的外在表现。辽朝中后期,在国家礼制建设日趋完善的同时,由于受北宋及契丹国家二元政治体制的影响,入閤礼废置不行。但是中央官系统中的东西上閤门司却得以保留,成为职掌辽朝礼仪的主要部门之一,在辽朝中后期国家礼仪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入閤礼 辽太宗
下载PDF
《李敖回忆录》的地缘政治与人文表达
19
作者 叶志良 楼莹璐 《嘉兴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1-125,135,共6页
从《李敖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孤独和孤立的台湾其地缘政治对李敖孤独性格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岛内文化的激烈碰撞、岛内激烈的党派斗争、台湾情结和中国情结的碰撞是形成李敖尖锐言行的地缘因素,台湾和李敖、孤独与尖锐之间又有着千... 从《李敖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孤独和孤立的台湾其地缘政治对李敖孤独性格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岛内文化的激烈碰撞、岛内激烈的党派斗争、台湾情结和中国情结的碰撞是形成李敖尖锐言行的地缘因素,台湾和李敖、孤独与尖锐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回忆录》 台湾地区 孤独 尖锐 地缘政治
下载PDF
论李翱对古文文体的拓新
20
作者 李小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157,共6页
李翱作为韩愈的亲密盟友和唐代古文运动中的核心成员,用自己的创作实绩对古文文体的开拓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议论性质的“说”“解”“书”,还是以记事为主的“志”“录”,李翱皆涉笔成文且求新求变。李翱于“经说”文和“寓说”... 李翱作为韩愈的亲密盟友和唐代古文运动中的核心成员,用自己的创作实绩对古文文体的开拓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议论性质的“说”“解”“书”,还是以记事为主的“志”“录”,李翱皆涉笔成文且求新求变。李翱于“经说”文和“寓说”文皆有佳篇,他的“解”与“志”则善于将议论与记事相融会进行变体,而创辟“书”体文和作为日记体的“录”,尤能显出他不拘一格、勇于革新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翱 古文运动 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