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molecular typing of clinic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s from Malaysian military hospital
1
作者 Nor Syaza Syahirah Amat Junaidi Nik Noorul Shakira Mohamed Shakrin +3 位作者 Mohammad Fahmi Daman Huri Ahmad Zakwan Kamarudin Mohd Nasir Mohd Desa Wan Mohd Zin Wan Yunu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23年第5期220-231,共12页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ofile(ARP)of Staphylococcus(S.)aureus isolates and molecular typing of the 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isolates from Tuanku Mizan Armed Forces Hospital(TMAFH)...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ofile(ARP)of Staphylococcus(S.)aureus isolates and molecular typing of the 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isolates from Tuanku Mizan Armed Forces Hospital(TMAFH),Kuala Lumpur.Methods:The ARP and presence of the pvl gene were determined for 209 S.aureus isolates from clinical specimens.Of these,123 were methicillin-susceptible S.aureus(MSSA)isolates and 86 were MRSA isolates.All MRSA isolat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SCCmec typing and spa typing.Descrip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demographic data with the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variables of the S.aureus isolates.Results:No vancomycin-intermediate and-resistant S.aureus(VISA and VRSA,respectively)were detected among the study isolates.The MSSA isolates showed low resistance rates to all tested antibiotics,were commonly invasive(28/42,66.7%),and mostly harboured pvl(35/42,83.3%).Meanwhile,MRSA isolates showed high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86/86,100%),ampicillin(86/86,100%),sulbactam/ampicillin(86/86,100%),cefuroxime(81/86,94.19%),cefoperazone(76/86,88.37%),azithromycin(56/86,65.12%),and erythromycin(54/86,62.79%).The majority of MRSA isolates were of SCCmec type IVh(65/86,75.58%),spa type t032(55/85,63.95%),and grouped into spaCC-t022(66/85,77.65%).The t032 type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raits to azithromycin and erythromycin(P<0.05).We also found several spa types that are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community-,and livestock-associated MRSA co-existing in our MRSA population.Conclusions:This study reflected the consistent absence of VISA and VRSA and corroborated the clonal shifting of MRSA isolates in the Malaysian MRSA iso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us aureus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spa typing SCCmec typ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陈孝军 侯子言 +2 位作者 彭元涛 詹道开 徐璐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检索2020年1月—2021年12月行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257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使用情...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检索2020年1月—2021年12月行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257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干预的时间节点(2021年1月1日)为界限将其分为对照组(1212例)与干预组(1358例),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用抗生素使用率及合理率。结果:对照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为60.81%,高于干预组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合理率为60.89%,低于干预组的围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合理率9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专项点评、医嘱审核、抗生素培训等措施能显著降低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使用率,并提高其使用合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预防用药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Ⅰ类切口 围术期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JSa-9高产LI-F类抗菌脂肽突变株的选育 被引量:12
3
作者 闫冬 别小妹 +3 位作者 陆兆新 吕凤霞 赵海珍 张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37-1743,共7页
为了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JSa-9产LI-F类抗菌脂肽的产量,本研究采用亚硝基胍(NTG)、60Co-γ射线和低能N+离子注入3种不同诱变方法,确定了NTG最佳诱变浓度为50μg·mL-1,60Co-γ射线最佳诱变剂量为200Gy;当低能N+离子注入能量为10keV,... 为了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JSa-9产LI-F类抗菌脂肽的产量,本研究采用亚硝基胍(NTG)、60Co-γ射线和低能N+离子注入3种不同诱变方法,确定了NTG最佳诱变浓度为50μg·mL-1,60Co-γ射线最佳诱变剂量为200Gy;当低能N+离子注入能量为10keV,最佳注入时间为60 s,当注入能量为20keV,最佳注入时间为30 s。最终从300株突变株中筛选得到1株苯丙氨酸缺陷型菌株N1-37和1株组氨酸缺陷型菌株N2-27,均由NTG诱变获得。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N1-37和N2-27抑菌圈直径比出发菌株JSa-9分别增加45.54%和32.3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确定LI-F类抗菌脂肽产量,结果表明,N1-37和N2-27产LI-F类抗菌脂肽的产量是原始菌株JSa-9的1.71倍和1.4倍,经连续传代10代,试验表明2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上,还可以作为亲本菌株进行细胞融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li-f类抗菌脂肽 诱变育种 营养缺陷型
下载PDF
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分型、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分析
4
作者 王一霖 郭向辉 +4 位作者 彭焜 王乙好 袁羽 刘颂蕊 耿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2-680,共9页
【目的】明确四川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 PEC)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大熊猫源Ex PEC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四川省绵阳市和雅安市野外死亡大熊猫的肠外器官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通过16S rRNA基因序... 【目的】明确四川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 PEC)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大熊猫源Ex PEC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四川省绵阳市和雅安市野外死亡大熊猫的肠外器官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与Ex PEC多重PCR鉴定,继而对分离的Ex PEC进行系统进化群分群、MLST分型和PFGE分型,并采用K-B法与Wafergen Smartchip超高通量qPCR进行耐药表型测定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分离出9株Ex PEC,系统进化群分别为B2群和A群;MLST和PFGE分型均为3种分子型,其中MLST为ST555、U10和ST127型,PFGE为Ⅰ、Ⅱ和Ⅲ型;9株Ex PEC对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与萘啶酸敏感率达100%;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9类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的检测发现,β-内酰胺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检出率较高。【结论】分离鉴定的9株大熊猫源Ex PEC系统进化群主要为B2群,MLST和PFGE分型主要为ST127/PFGE基因Ⅰ型,具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且β-内酰胺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检出率较高,主要通过抗生素失活(antibiotic deactivate)和抗生素外排泵(efflux pump)两种耐药机制介导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大熊猫 分子分型 耐药性 耐药机制
下载PDF
Genetic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Campylobacterjejuni Isolated from Diarrheal Patients,Poultry and Cattle in Shenzhen 被引量:5
5
作者 JU Chang Yan ZHANG Mao Jun +7 位作者 MA Yan Ping LU Jing Rang YU Mu Hua CHEN Hui LIU Chu Yun GU Yi Xin FU Yan Yan DUAN Yong Xi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8期579-585,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enetic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C. jejuni) isolated from Shenzhen. Methods Multilocs sequence typing and agar dilu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define th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enetic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C. jejuni) isolated from Shenzhen. Methods Multilocs sequence typing and agar dilu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define the genotyp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C. jejuni, respectively. Results In total, 126 C. jejuni strains were isolated. The prevalence of C. jejuni was 5.3% in diarrheal patients. The prevalence in poultry meat(36.5%)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attle meat(1.1%). However, the prevalence in poultry cloacal swabs(27.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attle stool(57.3%). Sixty-two sequence types were obtained, among which 27 of the STs and 10 alleles were previously unreported. The most frequently observed clonal complexes were ST-21(11.9%), ST-22(10.3%), and ST-403(7.1%). ST-21, ST-45, ST-354, ST-403, and ST-443 complexes overlapped between isolates from patients and cattle, whereas ST-45 and ST-574 complexes overlapped between isolates from patients and poultry. All C. jejuni were resistant to at least one antibiotic. The highest resistance rate was toward ciprofloxacin(89.7%), followed by tetracycline(74.6%), and nalidixic acid(69.0%). 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genotype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C. jejuni in Shenzhen. Overlapping clonal complexes were found between isolates from patients and cattle, and between patients and poul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ylobacter jejuni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POULTRY CATTLE Diarrheal patients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萍 李玉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应用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9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应用抗生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应用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9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应用抗生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VC(3.92±0.71)L、FEV1(3.06±0.18)L高于对照组的(3.62±0.44)、(2.88±0.2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成效确切,建议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肺炎 氨溴索 抗生素 症状 肺功能
下载PDF
羊粪便中克罗诺菌分离与种鉴定分析
7
作者 李颖 王海瑞 +8 位作者 王鹏 康颖 闫爱霞 王园园 李首飞 王苗 王凤双 彭涛 张茂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分析散养羊粪便中克罗诺菌的分离与种鉴定,为克罗诺菌相关风险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北京市某区农村地区散养羊粪便标本,参考GB 4789.40-2016标准进行克罗诺菌分离培养;对疑似菌株进行全自动生化鉴定、16S RNA全长序列比对分析以... 目的分析散养羊粪便中克罗诺菌的分离与种鉴定,为克罗诺菌相关风险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北京市某区农村地区散养羊粪便标本,参考GB 4789.40-2016标准进行克罗诺菌分离培养;对疑似菌株进行全自动生化鉴定、16S RNA全长序列比对分析以及菌株基因组测序。基于基因组序列,进行菌株基于基因组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分析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对核实鉴定后的克罗诺菌使用肉汤稀释法进行15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共采集129件羊粪便标本,其中获得26株疑似菌株。不同鉴定方法鉴定结果不完全一致。ANI分析结果显示26株菌中14株菌为克罗诺菌,分别属于4个菌种(阪崎克罗诺菌、丙二酸盐克罗诺菌、苏黎世克罗诺菌、都柏林克罗诺菌),14株克罗诺菌中8株为苏黎世克罗诺菌,样本克罗诺菌的检出率为10.85%(14/129)。1株阪崎克罗诺菌的分型为ST40,2株丙二酸盐克罗诺菌的分型分别为ST7和ST201,3株都柏林克罗诺菌分为2个亚型,其ST型别分别为ST809、ST810和ST666。8株苏黎世克罗诺菌分别为ST25(3株)、ST811、ST813、ST814(2株)和ST815。14株克罗诺菌对检测的抗生素均为敏感。结论本地区散养羊携带阪崎克罗诺菌及其它克罗诺菌菌种病原菌。全自动生化鉴定及基于16Sr RNA序列分析鉴定对于克罗诺菌的鉴定可能存在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诺菌 菌种鉴定 基因组测序 平均核苷酸一致性 分子分型 抗生素敏感性
下载PDF
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预防用药专项点评及药学干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昊帅 陈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129-131,共3页
目的:对郑州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预防用药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并探讨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12月该院收治的未采取药学干预的229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取2022年1—3月行药学干预的229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纳... 目的:对郑州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预防用药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并探讨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12月该院收治的未采取药学干预的229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取2022年1—3月行药学干预的229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率、不合理用药率、抗生素用药费用和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肤肿块切除术、腹股沟疝手术、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乳腺手术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率依次为70.00%(28/40)、52.38%(22/42)、68.57%(24/35)、78.00%(39/50)和6.45%(2/3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0.00%(45/45)、100.00%(38/38)、100.00%(30/30)、100.00%(52/52)和36.67%(1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甲状腺手术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适应证、术前给药时间、抗生素选择、用药剂量、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不合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用药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生素预防用药进行药学干预能降低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率,减轻患者治疗负担,且不会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 抗生素 预防用药 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 术后感染 药学干预
下载PDF
药师利用FOCUS-PDCA循环管理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金钊 陈虎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研究FOCUS-PDCA循环管理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922例作为干预前组;2020年开展FOCUS-PDCA循环管理,2020年1-12月病例860例为第一轮干预组,2021年1-12月病... 目的研究FOCUS-PDCA循环管理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922例作为干预前组;2020年开展FOCUS-PDCA循环管理,2020年1-12月病例860例为第一轮干预组,2021年1-12月病例1192例为第二轮干预组;就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两轮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率稳步下降,由干预前的56.29%下降至53.02%;总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品种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由79.28%、94.99%、95.57%、71.87%上升至88.84%、98.89%、99.21%、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疗程由干预前的(2.01±2.21)d缩短至(1.35±1.73)d(P<0.05)。结论药师利用FOCUSPDCA循环管理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并提高了药物使用合理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药师 FOCUS-PDCA 骨科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奶牛养殖场环境中耐药基因bla_(NDM)的分布和传播特性分析
10
作者 马妍 陈帅印 +2 位作者 丁冬 王亚 朱静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8-835,共8页
目的:了解奶牛养殖场环境中耐药基因bla_(NDM)的分布情况及传播特性。方法:采用PCR法从河南省焦作市某地2个奶牛养殖场的奶牛养殖场饲养环境、动物(鼻拭子、粪便)和工人(咽拭子、粪便)样本中检测并分离bla_(NDM)阳性菌株,对bla_(NDM)基... 目的:了解奶牛养殖场环境中耐药基因bla_(NDM)的分布情况及传播特性。方法:采用PCR法从河南省焦作市某地2个奶牛养殖场的奶牛养殖场饲养环境、动物(鼻拭子、粪便)和工人(咽拭子、粪便)样本中检测并分离bla_(NDM)阳性菌株,对bla_(NDM)基因阳性大肠杆菌进行系统进化群、多位点序列分型、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析;通过接合试验验证bla_(NDM)基因的可转移性;质粒稳定性试验分析携带bla_(NDM)基因的质粒在宿主细菌中的稳定性。结果:bla_(NDM)基因在奶牛场的总检出率为35.5%,成年母牛中bla_(NDM)基因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犊牛(P<0.001),从动物和工人粪便共分离出17株bla_(NDM-5)阳性大肠杆菌,bla_(NDM-5)阳性大肠杆菌属于系统进化群A群(11.8%)和B1群(88.2%),存在3种不同ST型(ST_(48)、ST_(n-1)、ST_(n-2))。17株bla_(NDM-5)阳性大肠杆菌均是多耐药菌株。所有菌株的bla_(NDM)基因位于接合性质粒,可以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至受体菌株中,且经过36代无抗培养后仍能在宿主细菌中稳定存在。结论:bla_(NDM)基因在奶牛养殖场流行率较高,主要的细菌宿主是大肠杆菌,且bla_(NDM)基因可通过质粒的接合转移进行水平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场 大肠杆菌 bla_(NDM)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局部抗菌药物辅助牙周非手术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帅 崔新瑞 +4 位作者 刘正雅 魏巍 李俊玲 江媛 侯玉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27-232,25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局部抗菌药物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各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局部抗菌药物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间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4版软件。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有347例患者,其中1篇研究被认为有高风险偏倚,3篇有中等风险偏倚,4篇有低风险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的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P<0.05),但6个月时两者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使用抗生素也可以显著降低3个月和6个月时的牙龈指数(P<0.05),但对菌斑指数均无明显帮助(P>0.05)。结论局部使用抗生素可以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但6个月的效果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抗菌药物 牙周炎 Ⅱ型糖尿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抗菌素和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
12
作者 李贵利 杜彦秋 吴月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9期102-105,共4页
目的 分析抗菌素和微生态制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18例糖尿病合并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作为糖尿病(DM)组,其中由于病情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患者84例,不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患者34例;84例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患者... 目的 分析抗菌素和微生态制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18例糖尿病合并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作为糖尿病(DM)组,其中由于病情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患者84例,不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患者34例;84例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患者中,有45例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其余39例未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另选取106例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非DM组。比较两组肠道菌群, DM组中单纯应用抗菌素治疗以及应用抗菌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结果 DM组患者肠杆菌(9.52±0.75)logN/g显著高于非DM组的(9.13±0.78)logN/g,双歧杆菌(7.01±1.84)logN/g、乳杆菌(6.74±2.85)logN/g及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比值(B/E)(0.74±0.19)显著低于非DM组的(8.30±2.16)logN/g、(7.50±2.35)logN/g、(0.91±0.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中单纯采用抗菌素治疗患者治疗10 d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10、15 d的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5 d;治疗15 d的拟杆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水平低于治疗10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5 d、治疗10 d,肠杆菌、肠球菌水平呈下降趋势,治疗10~15 d呈上升趋势;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则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治疗10、15 d时其下降显著。DM组中应用抗菌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患者治疗5、10、15 d的肠杆菌水平低于治疗前,肠球菌水平高于治疗前;治疗5 d的拟杆菌、双歧杆菌水平高于治疗前;治疗15 d的拟杆菌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10、15 d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抗菌素治疗会引起益生菌减少,肠杆菌先降后升,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干预可部分逆转抗菌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但随着抗菌素应用时间的延长,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素 微生态制剂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new onset type 1 diabetes and real-world antibiotics and neonicotinoids’exposure-related gut microbiota perturbation
13
作者 Zhen-Ran Xu Xiao-Xiao Yuan +8 位作者 Rui-Min Chen Hai-Yan Wei Lin-Qi Chen Hong-Wei Du Gui-Mei Li Yu Yang Xiao-Juan Chen Xin Fang Fei-Hong Luo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671-679,共9页
Background The real-world exposure levels of non-therapeutic antibiotics and neonicotinoids in type 1 diabetes(T1D)children and their associations as environmental triggers through gut microbiota shifts remained unkno... Background The real-world exposure levels of non-therapeutic antibiotics and neonicotinoids in type 1 diabetes(T1D)children and their associations as environmental triggers through gut microbiota shifts remained unknown.We thus investigated the antibiotics and neonicotinoids’exposure level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gut microbiota in pediatric T1D.Methods Fifty-one newly onset T1D children along with 67 age-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were recruited.Urine concentrations of 28 antibiotics and 12 neonicotinoids were measured by mass spectrometry.Children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kinds of antibiotics’and neonicotinoids’exposures,respectively.The 16S rRNA of fecal gut microbiota was sequenced,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urine antibiotics and neonicotinoids’concentrations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overall detection rates of antibiotics were 72.5%and 61.2%among T1D and healthy children,whereas the neonicotinoids detection rates were 70.6%and 52.2%(P=0.044).Children exposed to one kind of antibiotic or two or more kinds of neonicotinoids had higher risk of T1D,with the odd ratios of 2.579 and 3.911.Furthermore,co-exposure to antibiotics and neonicotinoids was associated with T1D,with the odd ratio of 4.924.Antibiotics or neonicotinoids exposure did not affect overall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gut microbiota.However,children who were exposed to neither antibiotics nor neonicotinoids had higher abundance of Lachnospiraceae than children who were exposed to antibiotics and neonicotinoids alone or together.Conclusion High antibiotics and neonicotinoids exposures were found in T1D children,and they wer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gut microbiota featured with lower abundance of butyrate-producing genera,which might increase the risk of T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iotics Gut microbiota NEONICOTINOIDS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原文传递
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徐利 张心武 +3 位作者 李娜 于周龙 陈琳 刘凯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I0004-I0008,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是否符合"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使用是否合理。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病例,对2009年7月—12月和2011年同期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是否符合"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使用是否合理。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病例,对2009年7月—12月和2011年同期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选用药物品种、给药时机、用药持续时间及用药后临床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执行"通知"以来,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渐趋合理,使用率由98.43%降至81.34%,药品选择规范率由17.17%提高至68.13%,给药时机正确率由10.37%上升至50.42%,24h内停药比率由7.24%提高至32.77%。结论 "通知"前后,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逐渐趋于合理,但仍存在使用率过高、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用药情况
下载PDF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 被引量:47
15
作者 梁晓曼 赵丽萍 +2 位作者 邓艳辉 张少军 王小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56-1157,共2页
目的 了解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部分临床医生回顾性抽样调查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8月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按调查表格逐一填写每项内容 ,然后统计分析。结... 目的 了解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部分临床医生回顾性抽样调查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8月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按调查表格逐一填写每项内容 ,然后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手术病例 4 89份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99.80 % ,围术期用药率平均为 5 3.6 9% ,术后用 1种抗菌药物者占使用人数的 73.6 2 % ,用药合理和基本合理者占 81.97%。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抗菌药物 切口类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甲氧西林耐药/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33
16
作者 王俊瑞 杜小莉 +3 位作者 塔拉 崔晶花 福泉 韩艳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及毒力基因分布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了解金葡菌耐药性演变与毒力变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及毒力基因分布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了解金葡菌耐药性演变与毒力变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住院患者中分离的30株MRSA和30株MSSA进行分子分型,同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结果 60株金葡菌PFGE分型共分19个型,MSSA菌株分布在I和H型等16个基因型中,而MRSA株主要集中分布在K和M2个基因型中。20株不同PFGE型菌株MLST分型结果显示,MRSA株主要为ST-239型;MSSA株呈多样性分布特征,主要以ST-5型、ST-7型、ST-15型为主。毒力基因在MRSA和MSSA中分布差异显著。MSSA毒力基因整体携带率明显高于MRSA(53.9%对40.0%,χ2=32.7,P<0.01)。MRSA株sea、cna和cap8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MSSA携带率(P<0.01),而sec、seg、sei、sem、sen、seo、fnbB、ebpS、cap5基因携带率明显低于MSSA(P<0.05)。结论呼和浩特地区金葡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呈现多样化分布特点,MRSA主要以ST-239型为主。MSSA毒力基因携带率高,特定毒力因子在MRSA和MSSA株中呈现一定聚集分布特征,金葡菌特定耐药性的获得可能伴随特定毒力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分子分型
下载PDF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卓霞 阚燕 闽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9-800,I0001,I0002,共4页
目的比较国家“限抗令”政策下,我院骨科在采取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0年7—2012月7月收治的的2288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并按照医院进行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时点... 目的比较国家“限抗令”政策下,我院骨科在采取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0年7—2012月7月收治的的2288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并按照医院进行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时点将病例分为两组:2010.7—2011.7为治理前组(A组),2011.8—2012.7为治理后组(B组)。比较两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共收集合格病例2188份,其中A组1135份,B组1053份。在A和B组中有人工植入物的手术比例分别为46.3%和61.4%。A组和B组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9.8%和65.0%,其中无植入物手术的使用率分别为81.O%和15.5%。有植入物手术中,A组与B组用药品种合理率分别为48.4%和79.5%,无植入物手术中,A组与B组品种合理率分别为28.7%和46.2%。术前0.5—2h内预防用药比例在A和B组分别75%和80%,A和B组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6.8±2.6d和2.6±1.3d;A和B组联合用药率分别为11.2%和1_3%。统计学分析,A和B组相比,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品种合理率、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比例5方面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院在抗菌药物整治后,骨科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性用药有一定改善,但因近1年来有人工植入物的手术比例大,抗菌药的使用率和疗程与国家标准存在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I类切口 预防性用药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未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关德 刘继荣 +3 位作者 黄章骞 杨小华 钱江涛 施向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8-1019,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是否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112例妇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作为研究组与101例妇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感染率、血像... 目的探讨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是否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112例妇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作为研究组与101例妇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感染率、血像等感染情况及切口愈合、术后住院日、医疗费用等。结果两组术后感染率,对照组为6.9%、研究组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山西省2015-2016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郝瑞娥 姚素霞 +3 位作者 张秋香 杨红霞 王洋 韩吉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2-856,共5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包括粘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的病原谱、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方法对2015-201... 目的了解山西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包括粘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的病原谱、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方法对2015-2016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中分离到的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PFGE分型。结果 2015-2016年共采集腹泻病人标本2 505例,检出目标菌数157例,检出率为6.27%,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82例(3.27%)、沙门菌51例(2.04%)、志贺菌14例(0.56%)、副溶血性弧菌10例(0.4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分离率最高的是EPEC。在对15种常见抗生素药敏实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100%),对头孢他啶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敏感率大于90%。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2个血清型为主,沙门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100%),对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敏感率大于90%。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全部为tdh阳性。结论山西省2015-2016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其次为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学 药敏 分子分型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以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例 被引量:66
20
作者 许建国 朱华 +1 位作者 束余声 徐进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1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软件系统对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调查,然后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软件系统对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调查,然后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干预计划、检查、总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监督检查、反馈及责任追究。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PDCA循环用于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持续改进效果显著,可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类切口手术 介入治疗 抗菌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