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温消热饮对小鼠LPS致炎模型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婵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了解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在小鼠LPS致炎模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中药方剂清温消热饮的抗炎治疗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12例用LPS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治疗过程中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PGE2)、抗炎因子(IL-10)含量。与LPS致小... 为了解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在小鼠LPS致炎模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中药方剂清温消热饮的抗炎治疗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12例用LPS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治疗过程中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PGE2)、抗炎因子(IL-10)含量。与LPS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组比较:清温消热饮组在18、24 h血清中IL-1β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清温消热饮组在6、12、18 h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降低,6、18 h差异显著(P<0.05),12 h差异极显著(P<0.01);清温消热饮组血清中的PGE2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在6、18、24、36 h时血清中的PGE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清温消热饮组在18、48 h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清温消热饮组与地塞米松组在各时间段血清中TNF-α、IL-1β、IL-10、PGE2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清温消热饮在急性炎症模型中能有效降低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PGE2含量水平,提升抗炎因子(IL-10)含量水平以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细胞因子 清温消热饮 小鼠 lps致炎模型
下载PDF
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家兔乳腺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文月玲 张于 +3 位作者 姚学萍 沈留红 余树民 曹随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7-1383,共7页
研究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家兔乳腺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娩7~10 d的50只健康新西兰泌乳家兔随机分为LPS模型组(LPS,0.25 mg/kg·BW)、黄芩苷75 mg/kg·BW组、黄芩苷150 mg/kg·BW组、黄芩苷300 mg/kg·BW组和DEX组(0... 研究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家兔乳腺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娩7~10 d的50只健康新西兰泌乳家兔随机分为LPS模型组(LPS,0.25 mg/kg·BW)、黄芩苷75 mg/kg·BW组、黄芩苷150 mg/kg·BW组、黄芩苷300 mg/kg·BW组和DEX组(0.5 mg/kg·BW)。通过乳头管灌注LPS,黄芩苷和DEX分别在灌注LPS前48、24、1 h和灌注后8、32、56 h耳缘静脉注射给药。灌注LPS前50 h、灌注后6、12、24、48 h和72 h测量家兔直肠温度,采集家兔耳缘静脉血;灌注LPS前50 h、灌注后12、24 h和72 h摘取乳腺组织。采集的样品进行下列检测:(1)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乳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2)检测血清中LDH、ALP、MPO和NAG的活性变化;(3)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与LPS模型组比较,注射黄芩苷各组:(1)乳腺组织的炎性损伤减轻;(2)血清中LDH、ALP、MPO和NAG活性降低,其中黄芩苷300 mg/kg·BW组抑制血清中酶活性升高效果最好;(3)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水平降低,其中在6 h时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5);72 h时,血清中IL-1水平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5)。结果表明,黄芩苷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组织的炎性损伤,300 mg/kg·BW保护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动物模型 黄芩苷 家兔 脂多糖 抗炎作用
下载PDF
Lipopolysaccharide “Two-hit” Induced Refractory Hypoxemia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Model in Rats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玉梅 卫洪昌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9年第4期470-475,共6页
To establish a stable and reliable model of refractory hypoxemia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and examine its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a total of 144 healthy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4 gro... To establish a stable and reliable model of refractory hypoxemia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and examine its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a total of 144 healthy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4 groups: group Ⅰ (saline control group), group Ⅱ (LPS intravenous "single-hit" group), group Ⅲ (LPS intratracheal "single-hit" group) and Group IV (LPS "two-hit" group). Rats were intravenously injected or intratracheally instilled with a large dose of LPS (10 mg/kg in 0.5 mL) to simulate a single attack of ARDS, or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a small dose of LPS (1 mg/kg) followed by tracheal instillation with median dose of LPS (5 mg/kg) to establish a "two-hit" model.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monitored by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and visual inspection for three consecutive days. Arterial blood gas values, lung wet/dry weight ratio and pathological pulmonary change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each ALI/ARDS model. Concentrations of TNF-α, IL-1 and IL-10 in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and blood plasma were meastired by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 Our resulsts showed that single LPS-stimulation, whether through intravenous injection or tracheal instillation, could only induce ALl and temporary hypoxemia in rats. A two-hit LPS stimulation induces prolonged hypoxemia and specific pulmonary injury in rats, and is therefore a more ideal approximation of ARDS in the animal model. The pathogenesis of LPS two-hit-induced ARDS is associated with an uncontrolle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nflammatory injur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at ARDS model produced by our LPS two-hit method is more stable and reliable than previous models, and closer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ARDS, and better mimics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acute lung injury (ALl) lipopolysaccharide lps rat animal model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L- 1 IL- 10
下载PDF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倩 史万玉 +1 位作者 赵驻军 钟秀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90,共4页
用0.25%胰酶-EDTA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的细胞,用RT-PCR的方法测定细胞中I... 用0.25%胰酶-EDTA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的细胞,用RT-PCR的方法测定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100ng/mL LPS是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诱导炎症的最适浓度。炎症模型组培养细胞中IFN-γ的丰度表达极显著于空白组(P<0.01),表明炎症模型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 lps 炎症模型
下载PDF
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金梁 徐丽娜 +1 位作者 马玉忠 秦建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0,共3页
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和培养家兔子宫内膜细胞,大肠杆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TNF-α、IL-... 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和培养家兔子宫内膜细胞,大肠杆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100ng/ml LPS是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诱导炎症的最适浓度。炎症模型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比同期空白组高(P<0.01),表明炎症模型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子宫内膜细胞 lps 炎症模型
下载PDF
丹翘液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抑制效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魏立琴 王东升 +3 位作者 董书伟 邝晓娇 张世栋 严作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99-2306,共8页
为研究丹翘液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抗炎机制,利用LPS诱导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翘液对RAW264.7细胞活力影响;NO测试盒检测丹翘液对LPS诱导的NO释放量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丹翘液对LPS诱导的TNF-α、IL-6和PGE2分泌的影... 为研究丹翘液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抗炎机制,利用LPS诱导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翘液对RAW264.7细胞活力影响;NO测试盒检测丹翘液对LPS诱导的NO释放量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丹翘液对LPS诱导的TNF-α、IL-6和PGE2分泌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丹翘液对LPS诱导的TNF-α、IL-6、COX-2和iNOS基因转录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丹翘液小于700μg·mL-1对细胞无毒性作用;丹翘液各剂量组(100、300、600μg·mL-1)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PS诱导的NO、PGE2、TNF-α和IL-6的分泌;能显著抑制iNOS、COX-2、TNF-α和IL-6基因转录和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丹翘液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激活,进而抑制炎症介质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和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翘液 抗炎机制 RAW264.7 lps 炎症模型
下载PDF
体外细胞炎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娜 江红 +3 位作者 王兴友 陈晓琳 宋何煜 金帮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体外复制细胞炎性损伤模型用于体外炎症研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后分组,用不同浓度(0、0.1、1、10、20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在不同时间点(4、12、24、48h)收样品,检测细胞上清中的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每... 目的体外复制细胞炎性损伤模型用于体外炎症研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后分组,用不同浓度(0、0.1、1、10、20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在不同时间点(4、12、24、48h)收样品,检测细胞上清中的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每个时间点的HUVEC:LPS(0.1、1、10、20μg/ml)比LPS(0μg/ml)刺激后IL-6分泌明显增高(P<0.05);48h内随时间增加,IL-6分泌增加,呈线性关系;相同时间点不同LPS浓度(0.1、1、10、20μg/ml)刺激细胞产生的IL-6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LPS刺激HUVEC是理想的细胞炎性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炎性损伤模型 脂多糖 白介素-6
下载PDF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8
作者 余功旺 黄文浩 +1 位作者 刘爱梅 孙艳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体外建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为体外研究中药抗炎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形态学观察巨噬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术鉴定所分离细胞的纯度;以不同质量浓度(0、0.1、1、10μg/m L)的脂多糖(LPS)作用细胞... 目的体外建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为体外研究中药抗炎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形态学观察巨噬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术鉴定所分离细胞的纯度;以不同质量浓度(0、0.1、1、10μg/m L)的脂多糖(LPS)作用细胞24 h及1μg/m L的LPS作用细胞不同时间(0、4、8、16、24、48 h),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结果获得的贴壁细胞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纯度为84.55%;在一定范围内,LPS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上调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结论 1μg/m L的LPS作用细胞24 h能建立较为合理的炎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脂多糖 炎症模型
下载PDF
牛蒡子苷对ARDS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及PI3K-AKT-NF-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天然 陈芳 +4 位作者 董泉明 姚钦 冉小琴 屠思懿 姜望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23-628,共6页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Arctiin,Arc)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RAW 264.7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和Arc高、低剂量组。Arc高、低剂量组在脂多糖(lipopol...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Arctiin,Arc)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RAW 264.7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和Arc高、低剂量组。Arc高、低剂量组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24 h前用Arc预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法(methy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Arc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磷酸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结果]Arc对RAW 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Arc高、低剂量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Arc高、低剂量组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I3K、AKT、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Arc高、低剂量组PI3K、AKT、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Arc对LPS诱导的ARDS细胞模型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 RAW 264.7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PI3K-AKT-NF-кB信号通路 脂多糖 机制 体外模型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岩黄连总碱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杭华茜 于美双 +7 位作者 叶峪 黄茜 王一然 邵雪文 陈佩瑶 曹阳 戴国梁 居文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5-183,共9页
目的:探讨岩黄连总碱对脂多糖(LPS)诱导抑郁大鼠模型的影响,以及其中8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雄性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1))、岩黄连总碱组(210 mg·kg^(-1)),每组6只。除正常... 目的:探讨岩黄连总碱对脂多糖(LPS)诱导抑郁大鼠模型的影响,以及其中8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雄性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1))、岩黄连总碱组(210 mg·kg^(-1)),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大鼠经腹腔注射LPS建立抑郁症炎症模型,造模1周后开始给药,各给药组按相应剂量灌胃药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边造模边给药。连续给药2周后,通过糖水偏好、强迫游泳及旷场试验测试岩黄连总碱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末次给药后,按设定时间经眼眶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检测其中脱氢卡维丁、延胡索乙素、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小檗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通过DAS 2.0软件对各成分药代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率降低、旷场总路程减少、游泳不动时间延长,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糖水偏好率增加、旷场总路程增加,游泳不动时间缩短,岩黄连总碱组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降低(P<0.05,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缺失、排列紊乱且有残留空泡,岩黄连总碱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增多且排列整齐、胞浆清楚。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经连续灌胃岩黄连总碱后,8种活性成分的达峰时间(t_(max))为0.19~2.06 h,半衰期(t_(1/2))为3.71~8.70 h,其中延胡索乙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最高且t_(1/2)最短,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小檗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的AUC_(0-∞)均较低。脱氢卡维丁、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和表小檗碱药时曲线出现明显的双峰现象。结论:岩黄连总碱能够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海马区病理损伤,具有抗抑郁作用;同时,该有效部位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吸收较快,消除较慢,药效维持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总碱 抑郁模型 脂多糖(lps) 药代动力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小鼠早产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江红 李成功 +2 位作者 叶鑫 李子刚 汤慧芳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3,共4页
早产是世界范围内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时早产会增加儿童神经功能发育障碍和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探讨早产发生机制对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早产(PTB)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综合征,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由于伦理学... 早产是世界范围内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时早产会增加儿童神经功能发育障碍和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探讨早产发生机制对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早产(PTB)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综合征,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由于伦理学的限制,基于人类的早产实验研究困难,因此采用动物模型来验证临床观察假说十分重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小鼠成为研究早产的主要动物,本文综述了几种常用的建立小鼠早产模型的方法,包括激素模型、感染模型、炎症模型等,并对其效率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早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PTB) 小鼠模型 脂多糖(lps) 炎症因子 RU486 前列腺素 表面活性剂相关蛋白A (SP-A )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