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LPV/r为基础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导致血脂异常研究进展
1
作者 韦晓春 吴裕勇 《海峡药学》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克力芝属于蛋白酶抑制剂类的复方制剂,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艾滋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PIs类)药物,以克力芝为基础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在病毒学抑制和免疫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其导致血脂异常也比较常见。国内外均有以克力芝联合... 克力芝属于蛋白酶抑制剂类的复方制剂,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艾滋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PIs类)药物,以克力芝为基础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在病毒学抑制和免疫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其导致血脂异常也比较常见。国内外均有以克力芝联合抗病毒治疗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报道。然而,对于预防性调节血脂方案,临床尚缺乏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对克力芝导致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 蛋白酶制剂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血脂异常
下载PDF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用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可能性:基于既往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快速系统评价 被引量:61
2
作者 江华 邓洪飞 +6 位作者 王宇 刘展 孙明伟 周平 夏琪 Charles Damien Lu 曾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基于既往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进而探索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用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基于既往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进而探索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用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相关研究。此外,检索中文医药类报刊、WHO以及美国和中国CDC网站、已发表文献的相关参考文献等作为辅助。检索时间范围为2003年1月到2020年1月24日。研究纳入标准:研究纳入标准:(1)研究为比较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与安慰剂/标准治疗方案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综合征(MERS)患者;(2)临床结局进行评价临床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3)诊断根据WHO公布的确诊或疑似SARS或MERS病例的诊断标准,但不排除流行初期诊断为感染的病例;(4)对同一研究多次发表的报告,我们从提供最详细信息的报告中提取资料;(5)指南性文件,包括:临床指南、国家级学会/团体的专家共识。排除标准:(1)仅有摘要无全文的文献资料以及数据不完整无法利用的文献;(2)离体细胞试验。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研究设计、对象及诊断标准、干预方案、结局(包括死亡、并发症、症状、生活质量、激素的使用、胸部影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潜在相关文章230篇,初筛后获得44篇文章,最终纳入4个研究。结果提示LPV/r的药物方案的早期应用能够降低SARA患者病死率,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对控制患者治疗后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结论LPV/r可以作为一种试验性疗法用于2019-nCoV肺炎(尤其是新发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并应该为此尽快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LPV/r早期用于2019-nCoV新型肺炎的临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抗病毒治疗 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中药、克力芝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疗效及成本效益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俊 汪亚玲 +3 位作者 白劲松 李重熙 田波 陈欣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63-165,共3页
目的了解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加用中药或换用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92例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更换克力芝或中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CD4水平及治疗费用,对比两种方法对于HAART... 目的了解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加用中药或换用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92例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更换克力芝或中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CD4水平及治疗费用,对比两种方法对于HAART治疗后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疗效,比较2种方法治疗成本.结果克力芝组42例患者半年后CD4水平较前有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50例患者半年后CD4水平较前有明显升高(P<0.05),使用中药治疗方案的治疗成本低于克力芝组(P<0.05).结论换用克力芝或者加用中药治疗均可改善艾滋病HAART后的免疫重建不良,使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均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v/r(克力芝) 中药 艾滋病 免疫重建不良 成本效益
下载PDF
益艾康联合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SIV感染猕猴艾滋病模型实验研究
4
作者 赵明亮 王琼 +6 位作者 刘本波 丁雪 孟鹏飞 徐立然 庞伟 田仁荣 郑永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 采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猕猴艾滋病模型,评价中药益艾康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治疗效果。方法 8只SIVmac239病毒感染的猕猴随机分为两组:ART治疗组、益艾康联合ART治疗组。ART治疗先后分别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目的 采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猕猴艾滋病模型,评价中药益艾康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治疗效果。方法 8只SIVmac239病毒感染的猕猴随机分为两组:ART治疗组、益艾康联合ART治疗组。ART治疗先后分别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和恩曲他滨(FTC)+泰诺福韦(PMPA)+雷特格韦(RAL)进行治疗,检测不同治疗时期猕猴体质量、血常规、血生化、血浆病毒载量以及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及各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LPV/r治疗期,LPV/r单独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在治疗1、2周时明显降低,随后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动物的肌酐在治疗期间逐渐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V/r单独治疗组的γ-谷氨酰转肽酶在各时间点均高于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PD-1^(+)CD_(4)^(+)T细胞百分比治疗后升高(P<0.05),LPV/r单独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PD-1^(+)CD_(4)^(+)T细胞百分比在治疗期间均低于LPV/r单独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na6ve CD_(4)^(+)T细胞百分比治疗后降低(P<0.05),LPV/r单独治疗组na6ve CD_(4)^(+)T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CD4+Tcm细胞百分比治疗后升高(P<0.05),LPV/r单独治疗组CD_(4)^(+)Tcm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使用FTC+PMPA+RAL治疗后,治疗组血浆病毒载量在治疗1周时下降1.80 log10copies/mL,益艾康联合FTC+PMPA+RAL治疗组下降2.40 log10copies/mL,均下降到检测线(1.47 log10copies/mL)以下,停药1周时未见血浆病毒载量反弹,停药2周时益艾康联合FTC+PMPA+RAL治疗组血浆病毒载量出现反弹为2.33 log10copies/mL,FTC+PMPA+RAL治疗组未见反弹,停药3周后两组均出现血浆病毒载量反弹。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SIVmac239感染猕猴艾滋病模型对体质量及血常规影响较小,可减轻LPV/r造成的肝损伤;可减缓CD_(4)^(+)T细胞计数降低、降低PD-1^(+)CD_(4)^(+)T细胞表达、促进na6ve CD_(4)^(+)T细胞向CD_(4)^(+)Tcm细胞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益艾康联合FTC+PMPA+RAL治疗对感染猴血液常规参数无显著影响,不会对感染猴血浆病毒载量抑制及反弹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艾康 克力芝 猴免疫缺陷病毒 ArT 猕猴 艾滋病模型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对CK、CK-MB、T细胞及HIV-RNA的影响
5
作者 宋春丽 龙海 +3 位作者 符燕华 何娟 杨兴林 左丽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9-764,共6页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依非韦伦(EFV)、3TC^(+)TDF^(+)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3TC^(+)TDF^(+)多替拉韦(DTG)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后,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D3^(+)CD4^(+)T细胞计数绝对值...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依非韦伦(EFV)、3TC^(+)TDF^(+)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3TC^(+)TDF^(+)多替拉韦(DTG)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后,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D3^(+)CD4^(+)T细胞计数绝对值、CD3^(+)CD4^(+)/CD3^(+)CD8^(+)细胞比值、HIV病毒载量(HIV-RNA)指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2017年11月至2021年09月感染科门诊随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150例。治疗方案分别是:(1)3TC^(+)TDF^(+)EFV;(2)3TC^(+)TDF^(+)LPV/r;(3)3TC^(+)TDF^(+)DTG。分析对比不同药物方案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前后CK、CK-MB、CD3^(+)CD4^(+)T细胞计数绝对值、CD3^(+)CD4^(+)/CD3^(+)CD8^(+)细胞比值、HIV-RNA的差异。结果总共纳入150例患者。EFV方案组患者中,男性为主(占66.67%),年龄46(21-75)岁,汉族占81.67%。LPV/r方案组患者中,男性为主(占59.26%),年龄43(24-67)岁,汉族占70.37%。DTG方案组患者中,男性为主(占71.43%),年龄39(22-69)岁,汉族占73.02%。药物治疗前,CD3^(+)CD4^(+)T细胞计数<200 c/μL患者中,HIV-RNA≥100000 copies/mL(n=67)与CK-MB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3^(+)CD4^(+)T细胞计数≥200 c/μL患者中,经药物治疗半年后CK-MB升高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T细胞计数<200 c/μL患者中,经药物治疗半年后HIV-RNA下降log数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中,CD3^(+)CD4^(+)T细胞计数低及病毒载量高相对CK-MB值高。在CD3^(+)CD4^(+)T细胞计数≥200 c/μL患者中,治疗半年后,EFV及DTG方案组更容易使CK-MB升高。治疗半年后,三组治疗方案均能使免疫功能恢复、有效控制病毒,使用DTG方案组治疗CD3^(+)CD4^(+)T细胞计数<200 c/μL患者,在快速降低病毒载量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依非韦伦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多替拉韦
原文传递
AZT+EFV/NVP用药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孙冉 史晓林 贾玉珍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AZT+EFV/NVP用药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HI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1月河南省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的艾滋病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硬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传统组43例。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AZT+EFV/NVP用药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HI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1月河南省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的艾滋病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硬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传统组43例。观察组给予AZT+EFV/NVP用药治疗,传统组给予AZT+3TC+LPV/r用药治疗,比较新生儿HIV阳性情况。结果:所有孕妇都顺利完成分娩,孕妇与新生儿都存活;观察组新生儿HIV阳性率、HIV载量低于传统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高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皮疹、头晕、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AZT+EFV/NVP用药治疗方案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提高孕妇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HIV病毒载量,且可降低孕妇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T+EFV/NVP用药治疗方案 AZT+3TC+lpv/r用药方案 CD4^(+)T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 艾滋病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long-acting fusion inhibitor albuvirtide in antiretroviral-experienced adul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interim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controlled,phase 3,non-inferiority TALENT study 被引量:11
7
作者 Bin Su Cheng Yao +32 位作者 Qing-Xia Zhao Wei-Ping Cai Min Wang Hong-Zhou Lu Yuan-Yuan Chen Li Liu Hui Wang Yun He Yu-Huang Zheng Ling-Hua Li Jin-Feng Chen Jian-Hua Yu Biao Zhu Min Zhao Yong-Tao Sun Wen-Hui Lun Wei Xia Li-Jun Sun Li-Li Dai Tai-Yi Jiang Mei-Xia Wang Qing-Shan Zheng Hai-Yan Peng Yao Wang Rong-Jian Lu Jian-Hua Hu Hui Xing Yi-Ming Shao Dong Xie Tong Zhang Fu-Jie Zhang Hao Wu TALENT Study Team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4期2919-2927,共9页
Background:Albuvirtide is a once-weekly injectabl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 fusion inhibitor.We present interim data for a phase 3 trial assessing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lbuvirtide plus lopinavir-riton... Background:Albuvirtide is a once-weekly injectabl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 fusion inhibitor.We present interim data for a phase 3 trial assessing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lbuvirtide plus lopinavir-ritonavir in HIV-1-infected adults already treated with antiretroviral drugs.Methods:We carried out a 48-week,randomized,controlled,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trial at 12 sites in China.Adults o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recommended first-line treatment for>6 months with a plasma viral load>1000 copies/mL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assigned(1:1)to receive albuvirtide(once weekly)plus ritonavir-boosted lopinavir(ABT group)or the WHO-recommended second-line treatment(NRTI group).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a plasma viral load below 50 copies/mL at 48 weeks.Non-inferiority was prespecified with a margin of 12%.Results:At the time of analysis,week 24 data were available for 83 and 92 patients,and week 48 data were available for 46 and 50 patients in the albuvirtide and NRTI groups,respectively.At 48 weeks,80.4%of patients in the ABT group and 66.0%of those in the NRTI group had HIV-1 RNA levels below 50 copies/mL,meeting the criteria for non-inferiority.For the per-protocol population,the superiority of albuvirtide over NRTI was demonstrated.The frequency of grade 3 to 4 adverse events was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the most common adverse events were diarrhea,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nd grade 3 to 4 increases in triglyceride concentration.Renal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more impaired at 12 weeks in the patients of the NRTI group who received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han in those of the ABT group.Conclusions:The TALENT study is the first phase 3 trial of an injectable long-acting HIV drug.This interim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once-weekly albuvirtide in combination with ritonavir-boosted lopinavir is well tolerated and non-inferior to the WHO-recommended second-line regimen in patients with first-line treatment failure.Trial registration: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NCT02369965;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No.ChiCTR-TRC-14004276;http://www.chictr.org.cn/enindex.asp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Fusion inhibitor Albuvirtide lpv/r Phase 3 clinical trial
原文传递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方案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案(TARCoV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江华 王宇 +5 位作者 王凯 杨兴详 张建成 邓洪飞 王璐 曾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索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e/litonawe,LPV/r)为骨干药物,联合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FTC/TAF的联合抗病毒方案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为... 目的探索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e/litonawe,LPV/r)为骨干药物,联合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FTC/TAF的联合抗病毒方案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为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分为前瞻性干预队列(T1)和历史对照队列(T2)两组。T1组拟纳入确诊NCP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90例,入组患者均为接受国家卫健委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并均采用LPV/r+FTC/TAF联合用药。T2组为接受LPV/r抗病毒治疗的历史病例匹配组,共90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发展成为ARDS率及住院时间等主要结局指标。结论本试验是一项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有望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种更加高效和快速的抗病毒疗法,本研究的实施还将进一步帮助其筛选有效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 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FTC/TAF) 生存率 住院时间
原文传递
以克力芝为基础的HAART对经治HIV/AIDS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启材 蔡卫平 +4 位作者 周曾全 卢洪洲 赵清霞 王辉 廖宝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评估以克力芝(LPV/r)为基础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治疗中,经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曾接受包含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HAART的90例HIV/AIDS病人,给... 目的评估以克力芝(LPV/r)为基础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治疗中,经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曾接受包含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HAART的90例HIV/AIDS病人,给予2个核苷类似物(NRTIs)加克力芝进行治疗,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18个月,观察与基线相比实验室生化指标、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与HIV病毒载量变化。结果 90例HIV/AIDS病人中,67例做了病毒载量检测,HIV基线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病人比例为23.9%,改用克力芝治疗18个月后,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病人比例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54个/mm3,随访结束时CD4细胞计数中位数达到421个/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组病人较>200个/mm3组病人增加显著(P<0.05)。10%(9/90)的病人报告了28项不良反应,但大多数与研究药物无关。结论以克力芝为基础的HAART是中国经治HIV/AIDS病人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克力芝 抗病毒治疗 疗效及安全性
原文传递
原方案加中药对比换用克力芝改善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俊 汪亚玲 +3 位作者 白劲松 李重熙 田波 陈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4-655,694,共3页
目的了解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的艾滋病(AIDS)病人,换用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或继续原HAART方案加用中药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免疫重建不良AIDS病人的疗效。方法 47例免疫重建不良病人中,30例换用克力芝治... 目的了解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良的艾滋病(AIDS)病人,换用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或继续原HAART方案加用中药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免疫重建不良AIDS病人的疗效。方法 47例免疫重建不良病人中,30例换用克力芝治疗,17例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半年后两组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结果克力芝组30例病人换药半年后,CD4细胞水平较前有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17例病人加用中药半年后,CD4细胞水平较前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克力芝组的CD4细胞水平较中药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中药及克力芝治疗均可改善AIDS病人HAART后的免疫重建,换用克力芝治疗能较快提高病人CD4细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人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克力芝 中药 免疫重建不良
原文传递
含克力芝组合的HAART方案对HIV/HCV混合感染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勇 卢瑞朝 +3 位作者 苏凌松 蒙志好 窦艳云 蔡卫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6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含克力芝(LPV/r)组合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对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HIV/HCV混合感染患者43例,通过Spw-Pb网络数据平台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 目的探讨含克力芝(LPV/r)组合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对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HIV/HCV混合感染患者43例,通过Spw-Pb网络数据平台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2例,采用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为基础的HAART治疗方案;对照组21例,采用以依非韦伦(EFV)为基础的HAART治疗方案。研究组与对照组检测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丙氨酸转氨酶(ALT)、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等指标;治疗后48周分别检测上述指标,研究终点为48周。观察病毒学、免疫学、ALT、CHO、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HAART治疗48周,研究组与对照组HIV-R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ALT、CHO、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AART治疗48周,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与对照组ALT、CHO、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含LPV/r组合的抗病毒方案对HIV/HCV混合感染治疗效果较优越,CD4+T淋巴细胞增长较明显,胆固醇、甘油三酯变化不大,建议HIV/HCV混合感染HAART治疗选择LPV/r方案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力芝 HIV/HCV混合感染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克力芝为基础的ART方案对偏于晚期HIV/AIDS病人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京姬 张辉 +5 位作者 刘意 李晓丽 王晶 林燕会 李在村 孙丽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估基于克力芝(LPV/r)为基础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对治疗起始点偏于晚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疗效。方法对来自本院112例治疗起始点偏晚[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00个/μL为基... 目的评估基于克力芝(LPV/r)为基础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对治疗起始点偏于晚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疗效。方法对来自本院112例治疗起始点偏晚[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00个/μL为基准]的病人,在抗病毒治疗24个月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112例病人中,基于依非韦伦(EFV)一线方案起始治疗91例,在治疗半年后出现治疗失败49例,其中5例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平均CD4细胞为(92±51)个/μL,与21例基于治疗起始点含克力芝为基础的二线ART方案比较,治疗半年后CD4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9例治疗失败后更换基于克力芝为基础的二线方案后治疗成功,24个月后平均CD4细胞为(298±176)个/μL,与21例起始治疗即基于克力芝为基础的ART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起始点偏于晚期的病人,基于克力芝的起始方案更加安全,有效,不容易出现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克力芝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含克力芝方案在HIV感染妊娠妇女ART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爱芝 邵英 +2 位作者 李建维 张宏伟 孙丽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克力芝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妊娠妇女中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接受基于克力芝的三联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ART的疗效与安全性。结... 目的探讨克力芝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妊娠妇女中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接受基于克力芝的三联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ART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210例HIV感染孕妇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为(365±171)个/μL,治疗24周时CD4细胞计数为(522±198)个/μL,治疗48周时CD4细胞计数为(546±203)个/μL,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毒载量检测不到者所占的比例在基线、24周和48周时分别为12.4%、91.0%和96.7%,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肠道反应、贫血和血脂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6.2%、12.4%和7.6%,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基于克力芝的三联抗病毒治疗对于HIV感染孕妇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可在HIV感染妊娠妇女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妊娠妇女 克力芝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艾滋病成人经治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晓婕 杨小东 +1 位作者 周怡宏 吴昊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9-872,F0004,共5页
在设计良好的随机临床试验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联合应用,使经治艾滋病病人获得持久的病毒学疗效,并且重建了宿主免疫功能,同时LPV/r对经治病人亦具有较高的耐药屏障。LPV/r·作为一个成熟的基... 在设计良好的随机临床试验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联合应用,使经治艾滋病病人获得持久的病毒学疗效,并且重建了宿主免疫功能,同时LPV/r对经治病人亦具有较高的耐药屏障。LPV/r·作为一个成熟的基准药物,常用于与其他蛋白酶抑制剂的非劣效性比较研究。但是考虑到LPV/r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当出现高脂血症时需要同时给予降脂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此综述对成人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经治病人,应用包含LPV/r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药研究进展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经治成人病人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原文传递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儿童HIV/AIDS病人中应用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炜 李在村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7-878,F0003,共3页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是第一个上市的复合型蛋白酶抑制剂(PI),其问世时间长,安全性高,是儿童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骨干药物。在婴幼儿身上,其药代动力学有特殊性。而关于该药在儿童病人的使用,也有一些新的研究,例如单药治疗、一天一...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是第一个上市的复合型蛋白酶抑制剂(PI),其问世时间长,安全性高,是儿童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骨干药物。在婴幼儿身上,其药代动力学有特殊性。而关于该药在儿童病人的使用,也有一些新的研究,例如单药治疗、一天一次服药、双利托那韦激动的蛋白酶抑制剂联合、低剂量用药等。这些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儿童
原文传递
基于欧洲药品不良事件数据库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不良事件的快速挖掘和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晓江 贾运涛 +1 位作者 王柯静 陈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3-1080,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上市后的药品不良事件(ADEs)报告进行真实世界研究,为临床对早期ADEs的识别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不同层级的MedDRA术语,提取欧洲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Eudravigilance,EV... 目的: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上市后的药品不良事件(ADEs)报告进行真实世界研究,为临床对早期ADEs的识别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不同层级的MedDRA术语,提取欧洲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Eudravigilance,EV)中所有LPV/r相关ADE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截止到2020年2月1日,EV数据库共收录LPV/r相关ADE报告3 753例,发生药品相关不良事件5 833例次。在性别构成上,男性(54. 5%)高于女性(37. 5%),年龄集中在18~64岁(69. 0%),上报人群以"医务人员上报"为主(82. 8%);对ADEs报告进行重点系统分类(SOC),多累及胃肠道系统、肝胆系统、神经系统、营养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本研究采用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PT)进行各系统报告查询,结果显示LPV/r相关ADE侵犯胃肠道系统,常表现为腹泻205例(22. 4%)、呕吐135例(14. 7%)、恶心124例(13. 5%)以及严重的胰腺炎89例(9. 7%)及胃肠道出血57例(6. 2%)等;肝胆系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93例(14. 7%)、肝功能指标变化及黄疸67例(10. 6%);神经系统主要涉及轻度头痛199例(31. 6%)、头昏70例(11. 1%)症状,值得注意的是,LPV/r可诱发癫痫发作54例(8. 6%)及周围神经病变33例(5. 2%);其他系统严重者可引起:血糖下降21例(3. 3%)、低血压163例(28. 5%)、血压升高50例(8. 7%)、高钾血症10例(1. 6%)、房室传导阻滞36例(6. 3%)、深静脉血栓形成17例(3. 0%)、心电图QT间期延长16例(2. 8%)、贫血168例(37. 3%)、急性肾损伤129例(32. 3%)等。结论:临床使用LPV/r的过程中,除密切关注腹泻、皮疹、头痛等轻度不良事件外,也应警惕其诱发的胃肠道出血、癫痫发作、低血压、血栓形成、QT间期延长、急性肾损伤、严重的肝脏损伤等严重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药品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三种常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辉勇 丁亚 +2 位作者 彭小青 姚静 苏齐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998-2000,2005,共4页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C)+依非韦伦(efavirenz, EFV)、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克力芝(lopinavir/ritonavir, LPV/r)、齐多夫定(zidovudine, AZT)+拉米夫定+依非韦伦3种高效抗...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C)+依非韦伦(efavirenz, EFV)、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克力芝(lopinavir/ritonavir, LPV/r)、齐多夫定(zidovudine, AZT)+拉米夫定+依非韦伦3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22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3组,其中TDF+3TC+EFV(A组)136例、TDF+3TC+LPV/r(B组)53例、AZT+3TC+EFV(C组)31例。比较不同组治疗1年、2年后的CD4^(+)、CD8^(+)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HIV RNA)的变化,并计算各组的用药成本。结果:治疗1年和2年后,各组CD4^(+)T细胞计数、CD4^(+)/CD8^(+)T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计数均有所下降,其中A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RNA在最低检测限以下的患者达96%以上;病毒学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F+3TC+EFV、TDF+3TC+LPV/r、AZT+3TC+EFV三种方案的疗效相近,其中,TDF+3TC+EFV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应答 替诺福韦酯 齐多夫定 克力芝
原文传递
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二线方案抗HIV病毒治疗失败基因型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家法 张米 +3 位作者 李健健 杨壁珲 邓雪媚 雷素云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4期4399-4402,共4页
目的分析更换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二线治疗方案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治疗失败的基因型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来自云南省部分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目的分析更换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二线治疗方案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治疗失败的基因型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来自云南省部分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患者治疗信息,筛选出更换含LPV/r的治疗方案且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治疗期间检测病毒载量大于1 000copy/mL的血浆标本共计162份,对该样本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通过基因型耐药检测共获得符合条件pol区序列162条,该人群中耐药发生率为40.1%(65/162)。在使用过的药物中,耐药率较高的几个药物分别是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拉米夫定(3TC)、恩曲他宾(FTC),发生高度耐药的患者分别有45例(27.8%)、35例(21.6%)、26例(16.0%)、26例(16.0%)。结论云南省部分更换含LPV/r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部分患者出现了包括LPV/r在内的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病毒治疗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基因型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