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林亮 陈彦平 +1 位作者 赵冲 李长宽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30-334,385,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行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67例L_(5)-S_(1)节段C...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行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67例L_(5)-S_(1)节段CLDH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组:采用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34例,纳入PEID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33例,纳入PETD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BMI、钙化类型、术后随访时间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ETD组相比,PEID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X线透视次数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3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EID组的优良率为91.2%,PETD组为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PETD组术后有1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有残留的突出髓核组织未取净;PEID组有2例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出现硬膜撕裂但未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和PETD治疗CLDH均可取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前者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少;后者可在局部麻醉下开展,避免了全麻所致的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l_(5)-S_(1)节段
下载PDF
基于L_(1/2)正则化的抛物线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方法
2
作者 吴秋莹 胡斌 +1 位作者 刘财 高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36,共14页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多次波的存在会对地震数据成像和地震资料解释带来影响,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问题。抛物线Radon变换因其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次波压制中,但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炮检距的有限性会导致变...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多次波的存在会对地震数据成像和地震资料解释带来影响,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问题。抛物线Radon变换因其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次波压制中,但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炮检距的有限性会导致变换域中的能量扩散,产生假象,使多次波压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_(1/2)正则化的稀疏反演高分辨抛物线Radon变换,并应用广义迭代收缩算法(generalized iterated shrinkage algorithm,GISA)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L_(1/2)正则化有很强的稀疏约束能力,能提高解的稀疏度,改进信噪分离的效果。与最小二乘反演和基于L_(1)正则化的稀疏反演相比,基于L_(1/2)正则化的稀疏反演高分辨抛物线Radon变换能更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并确保了重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压制 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 l_(1/2)正则化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髂嵴高度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陈德塔 占新华 +3 位作者 圣小平 饶武 顾晶亮 于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0-1695,共6页
目的分析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髂嵴高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PETD治疗LDH(L_(5)-S_(1)节段)患者86例,基于髂嵴高度与L_(4-5)椎弓... 目的分析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髂嵴高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PETD治疗LDH(L_(5)-S_(1)节段)患者86例,基于髂嵴高度与L_(4-5)椎弓根位置关系进行分组,将髂嵴最高点位于L_(5)椎弓根上边缘下方的48例患者纳入为A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_(4)椎弓根下缘与L_(5)椎弓根上边缘之间的33例患者纳入为B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_(4)椎弓根下缘上方的5例患者纳入为C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不同时点[术前(T_(0))、术后1周(T_(1))、术后1、6、12个月(T_(2)、T_(3)、T_(4))]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三组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3组VAS评分、ODI均低于T_(0)时,A、B组均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治疗L_(5)-S_(1)节段LDH临床疗效显著,髂嵴高度是否高于L_(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会对其临床疗效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 l_(5)-S_(1)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髂嵴高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有约束L_(1/2)范数稀疏正则化的声源识别方法
4
作者 潘薇 李远文 +1 位作者 冯道方 黎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基于等效源法(equivalent source method,ESM)的近场声全息(near field acoustic holography,NAH)是一种有效的声源识别技术。然而,针对空间稀疏分布的声源识别问题,传统基于L_(2)范数以及基于L_(1)范数的ESM方法分别存在声源幅值被低... 基于等效源法(equivalent source method,ESM)的近场声全息(near field acoustic holography,NAH)是一种有效的声源识别技术。然而,针对空间稀疏分布的声源识别问题,传统基于L_(2)范数以及基于L_(1)范数的ESM方法分别存在声源幅值被低估与算法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有约束L_(1/2)范数稀疏正则化的声源识别方法,该方法具有强稀疏性与强抗干扰的优势,可以解决传统方法的声源识别精度低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试验以及普通室内的实测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识别 等效源法(ESM) 有约束l_(1/2)范数 稀疏正则化
下载PDF
基于L_(1/2)范数的非局部PCA泊松噪声图像恢复改进算法
5
作者 李欢 张文娟 +1 位作者 黄姝娟 肖锋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5,30,共7页
为增强NLSPCA(非局部稀疏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去除图像泊松噪声性能,提高图像块聚类精确度,增大字典下的表示系数稀疏性,改善恢复图像易模糊等问题,提出基于L_(1/2)范数的非局部PCA泊松噪声图像恢复改进算法(L_(1/2)-NLSPCA)。新算法首先... 为增强NLSPCA(非局部稀疏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去除图像泊松噪声性能,提高图像块聚类精确度,增大字典下的表示系数稀疏性,改善恢复图像易模糊等问题,提出基于L_(1/2)范数的非局部PCA泊松噪声图像恢复改进算法(L_(1/2)-NLSPCA)。新算法首先对图像分割成重叠块;其次采用设计的自适应Bregman K-means算法对分割的图像块聚类;最后使用PCA构建基于L_(1/2)范数的非局部字典下的稀疏表示系数,对聚类后的图像块分组进行去噪重构。实验结果表明,L_(1/2)-NLSPCA算法与基准算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0.52~2.57 dB,在视觉上纹理细节更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松分布 图像去噪 主成分分析 l_(1/2)范数
下载PDF
基于L_(1)制导的巡飞弹航迹跟踪技术
6
作者 王帅为 王荣刚 +1 位作者 王嘉文 梁益铭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针对巡飞弹航迹跟踪问题,基于L_(1)制导律,提出了一种巡飞弹航迹跟踪方法。首先,将航迹跟踪分为圆航迹跟踪和直线航迹跟踪,分别针对初始位置与理论航迹的几何关系,推导了不同状态下前置角的表达式;然后,提出了圆航迹和直线航迹跟踪策略... 针对巡飞弹航迹跟踪问题,基于L_(1)制导律,提出了一种巡飞弹航迹跟踪方法。首先,将航迹跟踪分为圆航迹跟踪和直线航迹跟踪,分别针对初始位置与理论航迹的几何关系,推导了不同状态下前置角的表达式;然后,提出了圆航迹和直线航迹跟踪策略,确保巡飞弹无超调的沿着理论航迹飞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提出的制导策略对圆形航迹与多边形航迹具有良好的跟踪效果,L_(1)训导律比PD控制收敛更快,稳态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_(1)制导 巡飞弹 航迹跟踪
下载PDF
DOA estimation of high-dimensional signals based on Krylov subspace and weighted l_(1)-norm
7
作者 YANG Zeqi LIU Yiheng +4 位作者 ZHANG Hua MA Shuai CHANG Kai LIU Ning LYU Xiaod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32-540,F0002,共10页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large-scale array antennas,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array elements leads to the increasing dimension of received signals,making it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 of direc...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large-scale array antennas,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array elements leads to the increasing dimension of received signals,making it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 of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due to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algorithms.Traditional subspace algorithms require estimation of the covariance matrix,which has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is prone to producing spurious peaks.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DOA estimation algorithms and improve their estimation accuracy under large array elements,this paper proposes a DOA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Krylov subspace and weighted l_(1)-norm.The method uses the multistage Wiener filter(MSWF)iteration to solve the basis of the Krylov subspace as an estimate of the signal subspace,further uses the measurement matrix to reduce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signal subspace observation,constructs a weighted matrix,and combines the sparse reconstruction to establish a convex optimization function based on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and weighted l_(1)-norm to solve the target DOA.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high resolution under large array conditions,effectively suppresses spurious peaks,reduce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and has good robustness for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 of arrival(DOA) compressed sensing(CS) Krylov subspace l_(1)-norm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中长节段漂浮融合后L_(5)~S_(1)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姜廷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远端融合后出现L_(5)~S_(1)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接受长节段漂浮融合并随访至少2年的159例ADS患者。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L_(5)~S_(1)并发症分为L_(... 目的 探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远端融合后出现L_(5)~S_(1)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接受长节段漂浮融合并随访至少2年的159例ADS患者。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L_(5)~S_(1)并发症分为L_(5)~S_(1)并发症组(47例)和无L_(5)~S_(1)并发症组(11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_(5)~S_(1)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_(5)~S_(1)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OR 2.538,P=0.024)、融合节段(OR 2.641,P=0.033)、术后骶骨倾角(OR 1.434,P <0.001)是发生术后L_(5)~S_(1)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 0.420,P <0.001)是发生术后L_(5)~S_(1)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骨密度、融合节段、术后骶骨倾斜度是L_(5)~S_(1)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是保护因素;男性住院期间的患者管理与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L_(5)~S_(1)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危险因素 长漂浮融合 l_(5)~S_(1)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离散切换正时变时滞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与l_(1)滤波
9
作者 路俊影 刘婷婷 安夏伶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1-38,54,共9页
讨论了一类离散切换正时变时滞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及其l_(1)滤波问题.首先,通过构造一类合适的李亚普诺夫函数,建立了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MDADT)下的离散切换正时变时滞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的判定条件;然后,基于所得结论设计了一... 讨论了一类离散切换正时变时滞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及其l_(1)滤波问题.首先,通过构造一类合适的李亚普诺夫函数,建立了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MDADT)下的离散切换正时变时滞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的判定条件;然后,基于所得结论设计了一个滤波器,并给出了滤波误差系统是有限时间稳定的且具有1滤波的充分条件;最后,利用两个算例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切换正时变时滞系统 模依赖平均驻留时间 有限时间稳定 l_(1)滤波
下载PDF
切换正线性系统在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下的异步L_(1)控制
10
作者 刘婷婷 路俊影 安夏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41-448,共8页
研究一类切换正线性系统在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MDADT)切换信号下的异步L_(1)控制问题.通过构造适当的李亚普诺夫(Lyapunov)函数,基于MDADT切换信号,讨论了一类切换正线性系统在异步切换下的指数稳定性,并进一步给出了其在异步切换下... 研究一类切换正线性系统在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MDADT)切换信号下的异步L_(1)控制问题.通过构造适当的李亚普诺夫(Lyapunov)函数,基于MDADT切换信号,讨论了一类切换正线性系统在异步切换下的指数稳定性,并进一步给出了其在异步切换下具有指数的L_(1)-增益性能γ的充分条件.基于已建立的稳定性定理和MDADT切换信号,设计了一类异步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在异步切换下是正的并且具有指数的L_(1)-增益性能γ,给出了求解控制器的增益矩阵K_(i)的具体算法.此外,所得结论都是以代数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的,可以利用Matlab中的LP工具箱进行求解.给出了一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正系统 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 lYAPUNOV函数 异步切换 指数稳定 l 1-增益性能
下载PDF
通信受限下T-S模糊网络控制系统L_(1)动态输出反馈控制
11
作者 齐迹 李艳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11,I0007,I0008,共13页
针对通信受限的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为兼顾系统性能和节约利用网络资源,引入事件触发通信机制(ETCM),利用时延建模方法和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将连续控制系统建模为一个采样数据误差依赖的非线性网络化系统模型;构建保守性低的时滞依... 针对通信受限的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为兼顾系统性能和节约利用网络资源,引入事件触发通信机制(ETCM),利用时延建模方法和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将连续控制系统建模为一个采样数据误差依赖的非线性网络化系统模型;构建保守性低的时滞依赖和模糊基依赖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给出增广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结果,得到鲁棒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事件触发参数,以及全局模糊L 1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参数的协同设计方法。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可减少网络资源占用,达到闭环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T-S模糊模型 通信受限 l_(1)动态输出反馈控制 ETCM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及L_(1)~L_(2)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传林 刘勇 王朝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及L_(1)~L_(2)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全麻...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及L_(1)~L_(2)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全麻组及喉罩全麻组,各40例。复合全麻组接受腰丛-坐骨神经及L_(1)~L_(2)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喉罩全麻组接受喉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应激反应指标及认知功能指标。结果:复合全麻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短于喉罩全麻组,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喉罩全麻组(P<0.05)。麻醉前,两组收缩压(SBP)及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30 min及麻醉结束时,复合全麻组SBP、HR均高于喉罩全麻组(P<0.05)。麻醉前,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及血浆肾素活性(PR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E、ALD及PRA水平均升高,但复合全麻组均低于喉罩全麻组(P<0.05)。术前,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MSE各项评分均降低,但复合全麻组均高于喉罩全麻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腰丛-坐骨神经及L_(1)~L_(2)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优异,对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可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 l_(1)~l_(2)椎旁神经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基于L_1-ITD的尾座式无人机姿态控制
13
作者 王姝旸 张晶 杨凌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01-2509,共9页
针对尾座式无人机在垂直起降(VTOL)阶段对风干扰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ITD的尾座式无人机姿态控制方法。建立了垂直起降阶段尾座式无人机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设计了基于L1自适应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可抑制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针对尾座式无人机在垂直起降(VTOL)阶段对风干扰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ITD的尾座式无人机姿态控制方法。建立了垂直起降阶段尾座式无人机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设计了基于L1自适应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可抑制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现垂直起降阶段存在风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时对无人机姿态的良好控制。在此基础上,针对L1自适应控制方法对量测噪声敏感及无法直接获取有效微分信号的问题,引入改进跟踪微分器,在快速精确跟踪信号的同时抑制了量测噪声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_1自适应控制 跟踪微分器 尾座式无人机 姿态控制 量测噪声
下载PDF
基于L_(1)范数振动传递率的梁构件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毅 马琨 +1 位作者 刘德稳 盛冬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4,共7页
基于传递率函数在频域给定结构各测点输出响应间的函数关系而无需测量结构输入荷载信息的特点,提出了L_(1)范数归一化传递率函数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对加速度响应数据频域分析构建传递率函数矩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现传递率频域特... 基于传递率函数在频域给定结构各测点输出响应间的函数关系而无需测量结构输入荷载信息的特点,提出了L_(1)范数归一化传递率函数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对加速度响应数据频域分析构建传递率函数矩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现传递率频域特征的降维,提取与梁结构损伤特征高度相关的特征,以不同状态下的主成分有无发生偏离为依据来判断结构是否发生了损伤;其次,结构如果发生损伤,其损伤前后的传递率函数会发生变化;最后,将传递率函数进行L_(1)范数归一化,构建L_(1)范数归一化传递率函数损伤指标。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结构不同的损伤位置及程度,识别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振动传递率 l_(1)范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钿锋 林龙泉 +3 位作者 曹杰 杨德育 赵枫 尤瑞金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第5腰椎至第1骶椎(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月在作者医...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第5腰椎至第1骶椎(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月在作者医院使用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手术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的92例L_(5)~S_(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嵴最高点与L_(4)、L_(5)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分为3组:A组(髂嵴高度低于L_(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n=51)、B组(髂嵴高度位于L_(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与L_(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之间,n=35)、C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以上,n=6)。比较患者的术前,术后1周,术后1、3、1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结果9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6.52±13.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1±1.45)ml。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3、12个月3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降低(P均<0.05)。A、B组术后1周,术后1、3、12个月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C组(P均<0.05);A、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患者术中发生并发症1例,A、B组无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时间为12~17(12.40±2.40)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手术切口感染、腰椎不稳和术后难治性腰背痛等并发症。结论髂嵴高于L4椎弓根下缘是影响TESSYS技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l_(5)~S_(1) 髂嵴 脊柱
下载PDF
l_(1)-αl_(2)最小化模型下不同噪声的误差估计
16
作者 王俊丽 穆晓芳 温瑞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压缩感知主要是考虑从较少的采样数据中以高概率精确地重构原高维稀疏信号.基于l_(1)-αl_(2)(0<α≤1)最小化模型,大多数文献研究信号的重构问题,而对于图像重构方面很少研究,尤其对于高斯噪声和l_(∞)-有界噪声下的图像重构.根据... 压缩感知主要是考虑从较少的采样数据中以高概率精确地重构原高维稀疏信号.基于l_(1)-αl_(2)(0<α≤1)最小化模型,大多数文献研究信号的重构问题,而对于图像重构方面很少研究,尤其对于高斯噪声和l_(∞)-有界噪声下的图像重构.根据测量矩阵的约束等距性得到这两种噪声下图像重构的误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图像重构 l_(1)-αl_(2)最小化 约束等距性 误差估计
下载PDF
基于l_(1)-αl_(2)(0<α≤1)最小化的仿射相位恢复
17
作者 王新云 黄尉 《大学数学》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仿射相位恢复是利用先验信息从仅限幅值测量中恢复未知信号的问题.利用l_(1)-αl_(2)(0<α≤1)最小化模型,研究如何稳定的重建稀疏的未知信号,当测量矩阵满足一定的强约束等距性质时,证明未知信号x∈ℝ^(n)可以被稳定的恢复出来.重点... 仿射相位恢复是利用先验信息从仅限幅值测量中恢复未知信号的问题.利用l_(1)-αl_(2)(0<α≤1)最小化模型,研究如何稳定的重建稀疏的未知信号,当测量矩阵满足一定的强约束等距性质时,证明未知信号x∈ℝ^(n)可以被稳定的恢复出来.重点讨论l_(2)有界噪声和Dantzig Selector噪声情况下的恢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相位恢复 l_(1)-αl_(2)(0<α≤1)最小化 强约束等距性质
下载PDF
稀疏相位恢复的加权L_(1)-正则Huber回归方法
18
作者 温小明 阎爱玲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相位恢复是指从傅里叶变换或线性变换的幅值中恢复信号,广泛应用于物理科学、机器学习和工程等领域.由于相位信息的丢失导致该问题是病态的,而恢复原始信号一般需要信号的先验知识.本文已知信号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将Huber损失函数与加权L... 相位恢复是指从傅里叶变换或线性变换的幅值中恢复信号,广泛应用于物理科学、机器学习和工程等领域.由于相位信息的丢失导致该问题是病态的,而恢复原始信号一般需要信号的先验知识.本文已知信号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将Huber损失函数与加权L_(1)正则项相结合的相位恢复方法.该方法运用Majorization-Minimization(MM)优化技术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将原始非凸相位恢复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替代优化问题,接着利用软阈值算子求解给出不动点方程,构造算法框架并进行收敛性分析.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了加权L_(1)-Huber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相位恢复 加权l_(1)正则项 Huber损失函数 稳健性
下载PDF
基于L_(1)&TV正则化的低过采样Staggered SAR成像方法
19
作者 刘鸣谦 徐仲秋 +2 位作者 陈天成 张冰尘 吴一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18-2726,共9页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high-resolution and wide-swath,HRWS)成像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发展的重要趋势。Staggered SAR通过改变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将盲区分散在整个成像带内,可以...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high-resolution and wide-swath,HRWS)成像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发展的重要趋势。Staggered SAR通过改变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将盲区分散在整个成像带内,可以将距离向幅宽扩展为传统体制的数倍。针对变PRF模式存在的非均匀采样和回波数据丢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_(1)&TV正则化的低过采样Staggered SAR成像方法。所提方法可以在不恢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实现方位模糊抑制,并且在稀疏重构模型中引入TV正则化项,从而实现分布式目标的精确重构。仿真和实际数据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交错模式 非均匀采样 稀疏信号处理 l_(1)&TV正则化
下载PDF
单一4-边形环己烷类分子图的l_(1)-嵌入性
20
作者 熊志坤 王广富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5-120,共6页
图的度量空间与l_(1)-空间的某个子空间同构的图称为l_(1)-嵌入的。单一4-边形环己烷类分子图是指嵌入到平面上恰有1个四边形面,其他都是六边形面,且内点度为3,边界点度为2或3的2连通平面图。证明了当4-边形上只有2个相邻3度点时,单一4... 图的度量空间与l_(1)-空间的某个子空间同构的图称为l_(1)-嵌入的。单一4-边形环己烷类分子图是指嵌入到平面上恰有1个四边形面,其他都是六边形面,且内点度为3,边界点度为2或3的2连通平面图。证明了当4-边形上只有2个相邻3度点时,单一4-边形环己烷类图是l_(1)-嵌入的,其他的都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类图 l_(1)-嵌入 l_(1)-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