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Cu比及分散剂对溶胶-凝胶法制备La_2CuO_4及光学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意峰 曹丽云 +1 位作者 黄剑锋 吴建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77-298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硝酸铜为原料,在不同La/Cu物质的量比条件下合成了La2CuO4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UV-Vis-Nir)对样品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硝酸铜为原料,在不同La/Cu物质的量比条件下合成了La2CuO4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UV-Vis-Nir)对样品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La)/n(Cu)比为化学计量比2∶1时,可以制备出单一相的La2CuO4;n(La)/n(Cu)<2∶1时,产物含有CuO杂质相;n(La)/n(Cu)>2∶1时,含有La2O3杂质相。根据UV-Vis-Nir光谱分析,n(La)/n(Cu)为2∶1,所得La2CuO4的光学带隙为1.37eV,杂质相的产生使光学带隙减小。以抗坏血酸、葡萄糖为分散剂,有较好的分散效果,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时,出现团聚现象,相应的光学带隙分别为1.39、1.41和1.33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酸镧 溶胶-凝胶法 la cu 分散剂 光学性质
下载PDF
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中La对Cu/SiO_(2)催化剂的修饰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丽娜 康金灿 +4 位作者 张传明 李伟杰 李昌鑫 赖恩义 朱红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目的] 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过程中存在β-羟基脱除等副反应,导致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不高,其中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方法]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La修饰的20Cu/SiO_(2)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 [目的] 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过程中存在β-羟基脱除等副反应,导致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不高,其中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方法]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La修饰的20Cu/SiO_(2)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性能评价,并通过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_(2)物理吸附-脱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 20Cu-0.50La/SiO_(2)的催化性能最佳,它显著地提高了3-羟基丙酸甲酯(3-HMP)加氢制1,3-PDO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中3-HMP转化率为91.8%,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85.2%和78.2%.这是在高液时空速(LHSV=0.10 h^(-1))的条件下取得的最佳结果.[结论] La的加入与Cu产生了强相互作用,增强了催化剂中Cu的分散性,同时提高了Cu^(+)物种表面浓度,使活性Cu的比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丙酸甲酯 加氢 1 3-丙二醇 蒸氨法 cu催化剂 la助剂
下载PDF
La修饰提高CO_(2)制甲醇催化剂Cu/ZnO/Al_(2)O_(3)的稳定性
3
作者 牛萌萌 姜雅楠 +2 位作者 张弦 张翠娟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5-1102,共8页
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Cu/ZnO/Al_(2)O_(3)催化剂的失活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通过向Cu/ZnO/Al_(2)O_(3)催化剂中添加不同含量的La,合成了一系列La改性的Cu/ZnO/Al_(2)O_(3)催化剂,以提高其对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催化稳... 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Cu/ZnO/Al_(2)O_(3)催化剂的失活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通过向Cu/ZnO/Al_(2)O_(3)催化剂中添加不同含量的La,合成了一系列La改性的Cu/ZnO/Al_(2)O_(3)催化剂,以提高其对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催化稳定性。在温度200℃,压力3 MPa,空速12000 mL/(g·h)条件下进行的100 h短期稳定性测试,未改性的Cu/ZnO/Al_(2)O_(3)催化剂在100 h内活性衰减明显,添加La后催化剂稳定性逐渐得到提高,当La添加量为5%时活性最佳(CO_(2)转化率4%,甲醇选择性85%),并且该催化剂在1000 h长期稳定性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在190−220 h失活17%后保持稳定)。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发现,加入5%La提高了Cu/ZnO/Al_(2)O_(3)催化剂中Cu、ZnO的分散度,抑制了催化剂中Cu的烧结;同时稳定了Cu^(0/+),延缓了催化剂中Cu的氧化,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_(2)O_(3) la助剂 稳定性
下载PDF
Ce-La添加量对汽车用Al-Si-Cu-Mg-Ni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强 庞小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0-132,137,共4页
对Al-Si-Cu-Mg-Ni合金中添加了不同量的Ce-La复合稀土,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对铸态Al-Si-Cu-Mg-Ni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稀土的Al-Si-Cu-Mg-Ni合金中有大量块状的初生Si相... 对Al-Si-Cu-Mg-Ni合金中添加了不同量的Ce-La复合稀土,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对铸态Al-Si-Cu-Mg-Ni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稀土的Al-Si-Cu-Mg-Ni合金中有大量块状的初生Si相和针状共晶Si相存在。随着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的增加,合金中的初生Si相直径和共晶Si相尺寸先减小后增加。Ce-La稀土添加量为0.4wt%时,合金中的初生Si相直径和共晶Si相尺寸最小。随着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的增加,Al-Si-Cu-Mg-Ni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为0.4wt%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6.5 MPa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Ni合金 稀土Ce-la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连续挤压与拉拔对Cu-2Ag-0.04La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伟 余琪 +4 位作者 陈岩 胡延波 宋鸿武 王松伟 杨国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3,共7页
采用下引连铸定向凝固技术制备直径为14 mm的Cu-2Ag-0.04La合金棒,再经过连续挤压获得直径为7 mm的合金丝,最后经过6道次拉拔获得直径为2 mm的合金线,研究了连续挤压及拉拔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在连续挤压时,{001}... 采用下引连铸定向凝固技术制备直径为14 mm的Cu-2Ag-0.04La合金棒,再经过连续挤压获得直径为7 mm的合金丝,最后经过6道次拉拔获得直径为2 mm的合金线,研究了连续挤压及拉拔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在连续挤压时,{001}〈100〉织构减弱并形成少量的{111}〈112〉和{110}〈112〉织构,经过拉拔后,{001}〈100〉织构基本消失,{111}〈112〉和{110}〈112〉织构增强。连续挤压态合金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硬度、导电率分别为270.0 MPa, 31.2%,84.3 HV,93.2%IACS,拉拔后分别为566.1 MPa, 4.6%,151.6 HV,88.9%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la合金 连续挤压 拉拔 织构 性能
下载PDF
铸造Cu−La−Zn合金的强化及导热行为
6
作者 胡波 韩嘉璇 +6 位作者 李德江 于铭迪 王静雅 王雪杨 李子昕 黄彧 曾小勤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712-2725,共14页
开发一种适合于压铸的高导热Cu−La−Zn合金,该合金的导热系数高达200~300 W/(m·K),约为普通黄铜的两倍。分别定量研究铸态二元Cu−La(2.0%~4.5%La,质量分数)和三元Cu−2La−xZn(0~3.0%Zn,质量分数)合金中Cu6La金属间化合物和Zn固溶原... 开发一种适合于压铸的高导热Cu−La−Zn合金,该合金的导热系数高达200~300 W/(m·K),约为普通黄铜的两倍。分别定量研究铸态二元Cu−La(2.0%~4.5%La,质量分数)和三元Cu−2La−xZn(0~3.0%Zn,质量分数)合金中Cu6La金属间化合物和Zn固溶原子对强化和导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增加1%(质量分数)的La或Zn,合金导热系数下降约34 W/(m·K)。Cu−2La−xZn合金中α-Cu基体的晶格常数随Zn固溶原子的增加由3.6163Å增加到3.6239Å;在Zn原子的固溶强化作用下,α-Cu基体的硬度由1.495 GPa呈抛物线增加至1.597 GPa。根据基于显微组织的Maxwell−Eucken模型计算结果,确定Cu6La的导热系数约为35.37 W/(m·K);而每增加1%Zn(摩尔分数)的固溶原子,α-Cu基体的导热系数下降51.38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a−Zn合金 强化 导热系数 金属间化合物 固溶原子
下载PDF
镧改性Cu/SiO_(2)催化剂的乙酸甲酯高效加氢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传明 李伟杰 +5 位作者 康金灿 林丽娜 李昌鑫 李林才 邹昊宇 朱红平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9,共9页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镧(La)改性的负载型铜硅(Cu/SiO_(2))催化剂,并对其乙酸甲酯(MeOAc)气相加氢制乙醇(EtOH)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N2吸附-脱附(N2adsorption-desorption)、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镧(La)改性的负载型铜硅(Cu/SiO_(2))催化剂,并对其乙酸甲酯(MeOAc)气相加氢制乙醇(EtOH)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N2吸附-脱附(N2adsorption-desorption)、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发射光谱仪(AE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的表征,发现La物种的加入产生了较多的层状硅酸铜,增强了Cu和La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La物种的加入在结构方面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了铜物种的粒径,提高了铜物种的分散度;在电子还原调控方面提高了Cu+的含量,增强了催化剂吸附酰基和甲氧基的能力。与未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相比,镧改性后Cu/SiO_(2)催化剂的乙酸甲酯加氢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中La掺杂量0.5%的Cu/SiO_(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乙酸甲酯转化率达98.5%,乙醇的总收率为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甲酯 加氢 乙醇 cu/SiO_(2) la改性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金厂河Fe-Cu-Pb-Zn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黑柱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8
作者 陆波德 刘学龙 +8 位作者 周云满 赵成峰 王基元 李方兰 李庆锐 王海 李守奎 曹振梁 周杰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4-1182,共19页
黑柱石是一种矽卡岩型铅锌及铁矿床中少见的矿物,与铅锌矿体、磁铁矿体关系密切。为查明黑柱石成矿过程中与铅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本文对金厂河Fe-Cu-Pb-Zn多金属矿床中的黑柱石产状、矿物共生组合、化学成分、分带性等开展了... 黑柱石是一种矽卡岩型铅锌及铁矿床中少见的矿物,与铅锌矿体、磁铁矿体关系密切。为查明黑柱石成矿过程中与铅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本文对金厂河Fe-Cu-Pb-Zn多金属矿床中的黑柱石产状、矿物共生组合、化学成分、分带性等开展了研究。根据电子探针数据计算可得,金厂河矿区黑柱石的化学式为:Ca_(0.95-1.08)(Fe_(0.87-1.97)Mn_(0.08-0.36)Mg_(0.01-0.06))^(2+)_((1.89-2.03))(Fe_(0.82-1.04)Al_(0.01-0.03))^(3+)_((0.88-1.15))[Si_(1.94-2.08)O_(7)]O(OH)。结合矿物组合类型、产状、分带特征等,推测矿床内矽卡岩由内带逐渐向外带交代的趋势。金厂河矿区主要有3种矿物共生组合:黑柱石+磁铁矿组合,黑柱石+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组合,黑柱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组合,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蚀变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代表组合Ⅰ),以石榴子石的分解为主,形成大量的黑柱石;退蚀变阶段(代表组合Ⅱ),以阳起石、黄铜矿、黄铁矿发育为主;石英-硫化物阶段(代表组合Ⅲ),以发育大量的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同时这一阶段内黑柱石分解,形成阳起石、方解石、磁铁矿等。此外,黑柱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石榴子石的类似,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石榴子石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认为:黑柱石是早期石榴子石退化分解的产物,矿床自内向外逐渐交代,形成了铅锌铜矿体中以锰质黑柱石为主,而磁铁矿体、铜矿体中以含锰黑柱石为主的分带特性。锰质黑柱石有利于铅锌矿的形成,而对于磁铁矿有贫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为矿区揭露中酸性岩体和深部找矿提供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la-ICP-MS原位微区 黑柱石 Fe-cu-Pb-Zn多金属矿 金厂河
下载PDF
稀土微合金化对Cu-2Ag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陈乃风 吴礼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稀土微合金化Cu-2Ag合金铸锭,通过显微组织观察、选区成分分析、维氏硬度和导电性能测试,研究了稀土Y和La微合金化对Cu-2Ag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Cu-2Ag合金铸锭中添加稀土Y或La,可以...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稀土微合金化Cu-2Ag合金铸锭,通过显微组织观察、选区成分分析、维氏硬度和导电性能测试,研究了稀土Y和La微合金化对Cu-2Ag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Cu-2Ag合金铸锭中添加稀土Y或La,可以显著细化铸锭晶粒,大幅减少柱状晶比例,增加等轴晶比例,抑制铸锭中富银相在晶界处偏聚,同时促进富银相在晶内、晶界呈球状均匀析出,从而改善铸锭中富银相的形貌和分布状态。与Cu-2Ag合金铸锭相比,Cu-2Ag-0.075Y和Cu-2Ag-0.075La合金铸锭的硬度和导电率分别提高了4.43%和4.72%,同时铸锭的性能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Y 稀土la cu-2Ag合金 组织 硬度 导电率
下载PDF
新型吸附-催化剂La-Cu-Na-γ-Al_2O_3同时脱除SO_2和NO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英 王乐夫 +1 位作者 陈小平 何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9,共6页
利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新型吸附-催化剂La-Cu-Na-γ-Al2O3同时吸附脱除模拟烟气中SO2和NO的工艺条件、循环使用性能,模拟烟气组成是0.5%SO2、0.15%-0.057%NO、0%~8% O2,Ar平衡。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比表面分析研究了La... 利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新型吸附-催化剂La-Cu-Na-γ-Al2O3同时吸附脱除模拟烟气中SO2和NO的工艺条件、循环使用性能,模拟烟气组成是0.5%SO2、0.15%-0.057%NO、0%~8% O2,Ar平衡。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比表面分析研究了La-Cu-Na-γ-Al2O3的热稳定性,利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了La-Cu-Na-γ-Al2O3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La-Cu-Na-γ-Al2O3的适宜工艺条件是SO/NO为5.1-3.5、原料气含氧量大于4.5%、吸附温度448K。La-Cu-Na-γ-Al2O3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吸附能力下降。与NOXSO工艺的吸附-催化剂Na-γ-Al2O3相比,La-Cu-Na-γ-Al2O3同时吸附SO2和NO的能力大(SO2/NO为5.1-3.5时,La-Cu-Na-γ-Al2O3同时吸附SO2和NO的吸附量分别是Na-γ-Al2O3的1.25和4.7倍。)、再生循环使用性能好、热稳定性好,将La-Cu-Na-γ-Al2O3应用于NOXSO工艺可望提高该工艺的脱硫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二氧化硫 吸附-催化剂la-cu-Na-γ-Al2O3 同时吸附储存 烟气
下载PDF
稀土La改性Ag-Cu-Ti钎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长勇 徐九华 +1 位作者 丁文锋 傅玉灿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0,74,共5页
系统研究了钎焊CBN工具用稀土元素La改性Ag-Cu-Ti钎料合金的熔化温度、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钎料与45钢基体钎焊接头抗剪强度.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对Ag-Cu-Ti钎料合金的熔点影响很小,但是可以促进钎料的合金化,提高其合金化程度,稀土La... 系统研究了钎焊CBN工具用稀土元素La改性Ag-Cu-Ti钎料合金的熔化温度、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钎料与45钢基体钎焊接头抗剪强度.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对Ag-Cu-Ti钎料合金的熔点影响很小,但是可以促进钎料的合金化,提高其合金化程度,稀土La加入量不超过0.5%(质量分数)时可以改善Ag-Cu-Ti钎料合金的微观组织,使金属间化合物分布更加均匀,提高Ag-Cu-Ti钎料合金的显微硬度,还可以明显改善钎料与45钢基体的钎焊接头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镧 银铜钛钎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l-Ni-La-Cu非晶合金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维火 肖学山 +3 位作者 夏雷 徐晖 方守狮 董远达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不同成份的 Al- Ni- L a- Cu非晶合金 .经 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术和示差扫描量热仪 (DSC)热分析研究表明 ,随着合金中 Cu含量的增加 ,Al- Ni- L a- Cu的非晶形成能力逐渐增强 ,晶化温度逐渐降低 .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法 制备 Al-Ni-la-cu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晶化温度 铝镍镧铜合金
下载PDF
铜含量对Cu/ZrO_2和Cu-La_2O_3/ZrO_2催化剂性能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贵升 任杰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1-504,共4页
本文考察了铜含量对CuZrO2和Cu-La2O3ZrO2催化剂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铜含量较低时,铜在催化剂中以高分散状态存在,并随铜含量增加,催化剂活性线性增加。当铜含量超过某一值,部分铜组分以体相铜形式存在,催化剂活性随铜含量变化不明显... 本文考察了铜含量对CuZrO2和Cu-La2O3ZrO2催化剂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铜含量较低时,铜在催化剂中以高分散状态存在,并随铜含量增加,催化剂活性线性增加。当铜含量超过某一值,部分铜组分以体相铜形式存在,催化剂活性随铜含量变化不明显。因此,高分散铜为影响CuZrO2催化剂活性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含量 催化剂 性能 甲醇 氧化锆 氧化镧
下载PDF
La-Ce-Cu系列催化剂SO_2中毒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嵇世山 翁端 +2 位作者 谭瑞琴 张志强 曹立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7-533,共7页
采用NH_4NO_3共熔法合成La-Ce-Cu系列样品,并通过XRD分析了样品的相组成。XRF证明了系列样品组成均为氧缺陷型化合物.用TEM研究了样品的表面结构,发现随着SO_2中毒的加深,Cu向表面偏析与S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导致了原晶体结构的... 采用NH_4NO_3共熔法合成La-Ce-Cu系列样品,并通过XRD分析了样品的相组成。XRF证明了系列样品组成均为氧缺陷型化合物.用TEM研究了样品的表面结构,发现随着SO_2中毒的加深,Cu向表面偏析与S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导致了原晶体结构的变形,同时证明纯CeO_2不发生S中毒.XPS研究表明:样品La_(.029)Ce_(0.57)Cu_(0.14)O_x中毒后Cu从La_2CuO_4中分解出来并与S结合生成CuSO_4;相应的CeO_2参与了中毒反应,生成Ce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e-cu 催化剂 中毒 二氧化硫中毒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La^(3+)和Cu^(2+)对银杏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组织中黄酮产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1
15
作者 尚富德 马云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577-1580,共4页
以不同浓度的La3+及Cu2+分别加入到银杏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发现La3+浓度与细胞中黄酮含量呈负相关性;而随着Cu2+浓度的提高,细胞中黄酮含量也提高;加入前体物 0.05g/L的苯丙氨酸和0.2g/L的乙酸钠 后,这种作用会更显著... 以不同浓度的La3+及Cu2+分别加入到银杏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发现La3+浓度与细胞中黄酮含量呈负相关性;而随着Cu2+浓度的提高,细胞中黄酮含量也提高;加入前体物 0.05g/L的苯丙氨酸和0.2g/L的乙酸钠 后,这种作用会更显著,黄酮含量比对照增加1倍到2倍.而随着Cu2+浓度的升高,细胞生长会受到轻微的抑制,加入前体后,这种抑制作用会被缓解.Cu2+可以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非生物诱导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3+和cu^2+ 银杏 黄酮
下载PDF
Cu-La和Pd-Sn二元合金混合焓的预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乙余 马鑫 +1 位作者 薛松柏 Yoshida F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96,共2页
采用Miedema模型对Cu La和Pd Sn二元合金的混合焓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进一步证明了采用Miedema模型预测二元合金混合焓的适用性。
关键词 混合焓 铜镧合金 铅锡合金 测定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Mg-Cu-La三元非晶合金形成范围的热力学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书才 李华基 薛寒松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7,共4页
基于分析有利于合金非晶化的热力学因素,从非晶形成的热力学观点出发,综合应用Miedema理论和Toop模型,并考虑纯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的自由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预测三元非晶合金形成范围的方法:通过比较晶态的自由能和相应非晶态的... 基于分析有利于合金非晶化的热力学因素,从非晶形成的热力学观点出发,综合应用Miedema理论和Toop模型,并考虑纯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的自由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预测三元非晶合金形成范围的方法:通过比较晶态的自由能和相应非晶态的自由能来确定成分范围.用该方法计算Mg-Cu-La三元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范围,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符合得较好.该方法对于定量预测二元及三元甚至是多元合金系非晶形成范围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ula非晶合金 热力学 MIEDEMA理论
下载PDF
La-Ce-Cu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结构表征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嵇世山 李增喜 +1 位作者 谭瑞琴 曹立礼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7,共5页
本文用NH4NO3共熔法合成La-Ce-Cu系列样品。用XRD分析了CeO2在铜酸镧盐中的溶解度,发现大量CeO2存在时,La2O3、CuO的加入导致原晶体结构发生变形,生成少量铜酸镧盐。XRF分析了系列样品组成均为... 本文用NH4NO3共熔法合成La-Ce-Cu系列样品。用XRD分析了CeO2在铜酸镧盐中的溶解度,发现大量CeO2存在时,La2O3、CuO的加入导致原晶体结构发生变形,生成少量铜酸镧盐。XRF分析了系列样品组成均为氧缺陷型化合物。XPS研究发现,含大量CeO2的样品高温焙烧后在CeO2表面生成复合金属氧化物La2CuO4,最表面一层为少量La2O3,并确定了其中O的属性。利用TEM研究了部分样品的表面结构,同时研究了其CO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一氧化碳 尾气净化 催化剂
下载PDF
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Cu-Au成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66
19
作者 谢建成 杨晓勇 +1 位作者 杜建国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82-1800,共19页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Cu-Au 多金属产地之一,金属成矿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本次对铜陵地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系统地进行了 LA-ICP-MS 锆石年代学研究。高质量锆石 U-Pb 同位素^(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结果...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Cu-Au 多金属产地之一,金属成矿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本次对铜陵地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系统地进行了 LA-ICP-MS 锆石年代学研究。高质量锆石 U-Pb 同位素^(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结果表明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岩序列可能为花岗闪长岩(141Ma)→辉石(二长)闪长岩(139Ma)→石英(二长)闪长岩(135Ma,136Ma,137Ma)。对比已有的高精度锆石 U-Pb 同位素年龄,我们认为铜陵地区岩体侵入后可能有个快速冷却的过程。铜陵地区与 Cu-Au 矿床有关的最主要侵入岩 LA-ICP-MS 锆石数据给出两组年龄:130~132Ma 和138~140Ma。据高精度锆石 U-Pb 数据和一些矿床的 Re-Os 年龄,结合锆石元素地球化学资料,本文得出铜陵地区主要表现出两次成矿事件:早期成矿事件是与高 Ce 异常流体密切相关的铜金成矿事件(辉钼矿 Re-Os 年龄138~140Ma);晚期成矿事件可能与低 Ce 异常流体密切相关的铁硫成矿事件(黄铁矿 Re-Os 年龄约12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侵入岩 la—ICP—MS锆石年代学 铜金成矿 铜陵地区
下载PDF
K对Cu/Zn/La/ZrO_2催化剂上CO加氢制备异丁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武应全 张涛 +4 位作者 张俊峰 王立言 解红娟 杨国辉 谭猗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9,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碱金属K改性Cu/Zn/La/ZrO_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分析了其在合成气制异丁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利用BET、XRD、CO_2-TPD、NH3-TPD及CO-TPD表征技术,研究了K助剂的添加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K助剂...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碱金属K改性Cu/Zn/La/ZrO_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分析了其在合成气制异丁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利用BET、XRD、CO_2-TPD、NH3-TPD及CO-TPD表征技术,研究了K助剂的添加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K助剂不仅对催化剂结构及表面性质影响较大,同时对异丁醇合成活性也有明显影响。K改性导致催化剂各活性组分分散性变差,催化剂晶粒增大,CuO还原温度升高。但K促进了催化剂表面弱酸酸量及弱碱碱量的增加,催化剂上弱酸酸量、弱碱碱量分别与CO吸附性能、总醇时空收率有较好的顺变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弱酸、弱碱中心有利于提高总醇的时空收率和总醇中异丁醇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 cu/Zn/la/ZrO2催化剂 合成气 异丁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