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不挖人协议《反垄断法》规制的理据与进路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曦 李剑 《南海法学》 2024年第1期27-44,共18页
认定和规制互不挖人协议,是《反垄断法》亟须回应的现实问题。互不挖人协议分为横向互不挖人协议与纵向互不挖人协议。其中,纵向互不挖人协议兼具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的部分特征,故超出了《反垄断法》的规制框架。回归垄断协议... 认定和规制互不挖人协议,是《反垄断法》亟须回应的现实问题。互不挖人协议分为横向互不挖人协议与纵向互不挖人协议。其中,纵向互不挖人协议兼具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的部分特征,故超出了《反垄断法》的规制框架。回归垄断协议的实质性判断标准,运用劳动经济学分析工具,可证成互不挖人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正当性。借鉴域外经验,回归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征,可从短期、长期两个角度为我国互不挖人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找到理想路径。在未来的法律修订中,《反垄断法》应从价值目标、分析方法、豁免规则三个方面作出整全的制度回应:一是明确劳动者利益保护之立场,二是重设相关市场之分析方法,三是调整针对垄断协议的豁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不挖人协议 垄断协议 劳动力市场 反垄断法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反垄断法的时代使命
2
作者 宁立志 龚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7,共13页
数字经济领域日益严峻的垄断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热潮,理解数字经济背景下反垄断法的时代使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反垄断执法的方向和力度。首先,反垄断法肩负着维护经济民主的使命,它贯穿于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当下中国... 数字经济领域日益严峻的垄断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热潮,理解数字经济背景下反垄断法的时代使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反垄断执法的方向和力度。首先,反垄断法肩负着维护经济民主的使命,它贯穿于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当下中国集中体现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其次,反垄断法肩负着维护政治民主的使命,数字平台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力,而技术性反垄断忽视了反垄断法的政治性基因。再次,反垄断法肩负着促进知识共享的文化使命,“知识垄断型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知识传播,要重视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最后,反垄断法还肩负着维护劳动力市场自由竞争、保障劳动幸福的社会使命,长期忽视劳动力市场反垄断会导致劳动者不断被剥削,我们需要在既有的消费者福利标准外为反垄断法注入劳动者福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反垄断法 经济民主 政治民主 知识产权 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雇主间“禁止偷猎”协议的法律规制
3
作者 葛家欣 《竞争政策研究》 2024年第4期78-94,共17页
为限制劳动力要素流动,雇主之间通过达成的互不招揽、互不雇佣彼此员工的协议来进行“不偷猎”或“不挖角”。该行为既具有合理性,同时又具有危害性。从规制现状来看,无论是契约自由的认定原则还是劳动法的规制模式均存在不足,难以实现... 为限制劳动力要素流动,雇主之间通过达成的互不招揽、互不雇佣彼此员工的协议来进行“不偷猎”或“不挖角”。该行为既具有合理性,同时又具有危害性。从规制现状来看,无论是契约自由的认定原则还是劳动法的规制模式均存在不足,难以实现对劳动力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反垄断法虽具有维护公平竞争、规范竞争秩序的功能,但在实践中却对其关注不足。反垄断法规制雇主间“禁止偷猎”协议行为具备正当性。在反垄断法视野下,需要基于不同行为类型,考量行为的反竞争效果。为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需要明确雇主和劳动者在反垄断法中的主体资格,将行为纳入垄断协议规制框架中,并实现与劳动法规制的协调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雇主 禁止偷猎 劳动力市场 劳动法
下载PDF
市场公平竞争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反垄断法》实施的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江轩宇 赵立萍 袁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81,共13页
在强化反垄断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利用《反垄断法》实施的外生冲击,研究了市场公平竞争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垄断程度较低的企业,《反垄断法》实施之后,垄断程度较高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 在强化反垄断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利用《反垄断法》实施的外生冲击,研究了市场公平竞争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垄断程度较低的企业,《反垄断法》实施之后,垄断程度较高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反垄断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影响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的地区、高新技术行业、对科技人员的依赖程度高的企业中较强,在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较弱。拓展性研究发现,降低垄断利润、提高自主研发强度是《反垄断法》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反垄断法》的实施主要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对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 劳动收入份额 反垄断法
下载PDF
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 被引量:38
5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32,152,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劳工市场,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合同法》加强解雇保护的不同意见。研究表明,相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通过加强解雇保护,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增加知...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劳工市场,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合同法》加强解雇保护的不同意见。研究表明,相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通过加强解雇保护,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增加知识型员工和企业的收益;但却会降低体力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收益。虽然《劳动合同法》能提高在职体力型员工的收益,但却由于企业主缩减体力岗位,使得更多体力提供者丧失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对于高端劳工市场,《劳动合同法》是促进三赢的;而对于低端劳工市场,则可能导致三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劳工市场 解雇保护 《劳动合同法》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劳动关系:趋势与思维嬗变 被引量:22
6
作者 谢德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4,共9页
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经过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初期及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等几个重要阶段,每一种运行模式无不与经济体制及社会形态相适应。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及劳动关系主体的多元,使劳动关系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劳动力的流动... 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经过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初期及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等几个重要阶段,每一种运行模式无不与经济体制及社会形态相适应。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及劳动关系主体的多元,使劳动关系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劳动力的流动性不断催生非标准就业,集体劳动关系快速发展成为带有普遍性的劳动关系样态,劳动者生存权层面与发展权层面的权利需求共生,利益差别引起主体分层,都给劳动法的传统立法理念带来挑战。劳动法研究应快速改变单一的标准劳动关系研究思路,寻求适应和契合劳动关系发展趋势和规律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劳动力结构研究、内外部劳动力市场良性转换研究、多元协调模式研究以及非标准劳动关系规制方法研究等,推进和提升劳动法研究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社会转型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 劳动法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武 刘光辉 周异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5,共6页
从劳动力市场的多维性和二元性特点出发,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相反,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 从劳动力市场的多维性和二元性特点出发,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相反,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工短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起到了鞭策落后、鼓励先进的作用,最终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工资 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解雇成本、市场分割与《劳动合同法》——基于理论模型对《劳动合同法》争议的新解释 被引量:9
8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9,共7页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和就业压力是辅因,而且,主辅因的结合打乱了政府预期的经济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解雇成本 市场分割
下载PDF
社会法体系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叶姗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9-58,共10页
社会法体系的确立与对于社会法概念的界定及其调整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只有厘清社会法的内涵——社会法的定义,才能确定社会法的外延——社会法的体系。基于社会法学界现已形成的有关社会法定义的一些共识,可勾勒出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 社会法体系的确立与对于社会法概念的界定及其调整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只有厘清社会法的内涵——社会法的定义,才能确定社会法的外延——社会法的体系。基于社会法学界现已形成的有关社会法定义的一些共识,可勾勒出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法体系,即由相关的社会法规范所构成的系统。在社会法体系中,以基本稳定的"二元结构"即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为核心,还包括一些交叉融合现象和逐渐生成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法体系 二元结构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法 公益慈善法 劳动市场法 社会保险法
下载PDF
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学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9-20,共2页
规范性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 ,法律规则不统一 ,执法手段不完善。应加强立法 ,改进执法 ,依法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市场 ,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 市场 法律
下载PDF
较量: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从劳动法视角反思我国外贸增长停滞现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惠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劳动法作为社会法,政府在劳动领域应该坚持底线管理,政府要分清楚哪些问题应当由市场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哪些问题需要由市场和政府协调解决以及如何协调等问题。只有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 劳动法作为社会法,政府在劳动领域应该坚持底线管理,政府要分清楚哪些问题应当由市场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哪些问题需要由市场和政府协调解决以及如何协调等问题。只有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市场 劳动法 劳务派遣 最低工资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劳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斌 刘红雪 寥艺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5,共9页
文章通过选取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劳动保护水平的差异性,以及政府对市场的补充替代作用。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保护水平较高;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劳动保护水平... 文章通过选取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劳动保护水平的差异性,以及政府对市场的补充替代作用。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保护水平较高;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劳动保护水平较低。而且,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随着政府对劳动保护介入的增强,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劳动保护水平显著提高,且变化幅度要显著大于市场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市场与政府对劳动保护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大企业裁员的难度来实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不完善的地区,政府会发挥补充替代的作用,使劳动保护水平得到提高,并逐步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政府干预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实证研究
下载PDF
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凌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0,共8页
当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类似于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危险。要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至关重要的是端正思想方法。在理论与实际出现差距时 ,既不能放弃理论 ,也不能固守和诡辩 ,而必须根据实践修正理论 ;在修正理论时 ,必须采取正确... 当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类似于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危险。要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至关重要的是端正思想方法。在理论与实际出现差距时 ,既不能放弃理论 ,也不能固守和诡辩 ,而必须根据实践修正理论 ;在修正理论时 ,必须采取正确的提问方式 ,不能采取纯粹经济学和“工具主义”的视角 ,而必要从深层次对理论本身进行提问 ;在坚持和发展理论方面 ,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 ,不能采取笼统坚持或否定的态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价值规律 市场经济 活劳动 劳动
下载PDF
政府帮助民工讨要工资的法经济学分析
14
作者 陈凌 曹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9-96,共8页
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阐释民工讨薪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诉累的客观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搭便车与巨大的交易成本导致民工自发讨薪的激励不足与高昂的司法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的动荡;分析了政府帮民工讨薪的合理性:政府的讨薪... 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阐释民工讨薪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诉累的客观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搭便车与巨大的交易成本导致民工自发讨薪的激励不足与高昂的司法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的动荡;分析了政府帮民工讨薪的合理性:政府的讨薪反映了私权的不足与公权的救济,具有规模经济与公共产品的特征,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也是对劳动力市场失灵的规制;最后,从立法、行政、司法和普法方面探讨了民工工资及时支付的长效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级政府 农民工 公权的救济 劳动力市场失灵 法经济学分析
下载PDF
农业雇佣劳动习惯法研究——以民国时期山东地区的雇工制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尚海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4-57,共4页
民国时期农业雇佣关系的调整主要靠大量的习惯法,即雇佣习惯法。通过对于山东地区雇佣习惯法的实证化考察,我们会发现:短工雇佣主要依托雇工劳动市场;而长工由于多为陌生人之间的雇佣,所以需要中间介绍人、试工、定金等制度。
关键词 雇佣习惯法 雇工劳动市场 雇工契约
下载PDF
对现行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从烈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自产生以来,其利弊得失、是非曲直一直颇具争议。而《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不久所呈现的劳务派遣用工"井喷"现象再度提醒理论与实务界应给予高度重视。为避免劳动法构筑的"千里和谐劳动关系长堤"... 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自产生以来,其利弊得失、是非曲直一直颇具争议。而《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不久所呈现的劳务派遣用工"井喷"现象再度提醒理论与实务界应给予高度重视。为避免劳动法构筑的"千里和谐劳动关系长堤"毁于劳务派遣"乱象"之蚁穴,我国应借鉴国外对劳务派遣谨慎而从严限制的经验做法,完善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务市场 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 人才流动
下载PDF
“单一劳动合同”: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化的新理论
17
作者 李世刚 包丁裕睿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11,共11页
面对劳动力市场分割化、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足、失业率高等问题,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学者近年提出了"单一劳动合同"理论。"单一劳动合同"理论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统一适用于所有劳动关系、劳资双方权利义务随时间变化、... 面对劳动力市场分割化、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足、失业率高等问题,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学者近年提出了"单一劳动合同"理论。"单一劳动合同"理论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统一适用于所有劳动关系、劳资双方权利义务随时间变化、强调解雇经济补偿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单一劳动合同"初期,用人单位享有极大的灵活性;随着劳动者在职时间的增长,劳动者所享有的法律保障和解雇经济补偿都呈指数递增趋势;最终,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达到稳定,"单一劳动合同"转变为一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该理论,法国等欧洲国家对单一劳动合同展开了劳动合同改革的实践。中国与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相似的背景和问题。虽然"单一劳动合同"在欧洲的实践仍在起步阶段,但"单一劳动合同"理论可以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劳动合同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劳动合同法 解雇权 经济补偿
下载PDF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雇佣决策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18
作者 丁宁宁 《阅江学刊》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由于新劳动合同法提高了企业的雇佣成本,降低了企业雇佣的灵活性,企业进行雇佣决策的内部市场规则必然进行调整。根据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有关理论,建立企业进行雇佣决策的能力—回报—期限的理论框架。基于此理论框架,可以预测企业应对新... 由于新劳动合同法提高了企业的雇佣成本,降低了企业雇佣的灵活性,企业进行雇佣决策的内部市场规则必然进行调整。根据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有关理论,建立企业进行雇佣决策的能力—回报—期限的理论框架。基于此理论框架,可以预测企业应对新劳动合同法的不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用决策 内部劳动力市场 新劳动合同法
下载PDF
劳务派遣工权利探析——基于人力市场归一化的分析进路
19
作者 葛元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137,共7页
从人力市场归一化的分析来说,应当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1]。但在劳务派遣实践中,因为存在着劳务派遣工权利保护的障碍来自于系统性的用工歧视制度结构,劳务派遣立法过程中缺少充分的意见表达通道,致使劳务派遣中利益攸关的劳动者无法... 从人力市场归一化的分析来说,应当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1]。但在劳务派遣实践中,因为存在着劳务派遣工权利保护的障碍来自于系统性的用工歧视制度结构,劳务派遣立法过程中缺少充分的意见表达通道,致使劳务派遣中利益攸关的劳动者无法将自己的利益需求有效表达出来,劳务派遣实践中劳动者利益保护成本相对较高等原因,给劳务派遣工的权利带来了多重损害。应当通过构建平等的法律文化,建立有效的劳务派遣工参与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并严格法律法规,把劳务派遣真正关进法制的笼子里,构建接近正义的法律适用体系,开展员工关怀、培育正常良性的雇佣关系,注重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责任承担能力,发挥工会作用、保障民主权利等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力市场的统一,为劳务派遣工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员工权利 劳动合同法 人力市场归一化
下载PDF
就业保护立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基于《劳动合同法》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松奇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在一般意义上讲是一部"就业保护法",其颁布实施的确健全和完善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但是,我国的强就业保护立法又可能在失业率水平、长期失业率、青年就业、非正规就业等方面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通过...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在一般意义上讲是一部"就业保护法",其颁布实施的确健全和完善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但是,我国的强就业保护立法又可能在失业率水平、长期失业率、青年就业、非正规就业等方面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通过对就业保护立法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就业保护立法既然是对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选择,那么要解决这些负面影响,就要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与其他配套规则的建设来约束其执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保护法 《劳动合同法》 劳动力市场规则 成本-收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