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政治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导权到话语领导权——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理论 |
陈炳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2
|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及其文论价值 |
陶水平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3
|
施特劳斯与政治哲学的两个路向 |
吴冠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4
|
多元激进民主究竟是怎样的“民主”——拉克劳和墨菲的民主理论及其启示 |
王晓升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 |
汪行福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对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意识形态理论的探究 |
沈朝华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7
|
以人民的名义——论拉克劳民粹主义理论的政治介入 |
郑端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
2018 |
1
|
|
8
|
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难题 |
冯燕芳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9
|
对抗性政治、话语接合与多元而激进的民主——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思想述评 |
陈刚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0
|
埃伦·伍德对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新左翼理论的批判——以普兰查斯、拉克劳—墨菲和后现代主义为典型 |
姜霁青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继承与超越、解构与重建——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阐释 |
王凤才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
2008 |
0 |
|
12
|
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
周凡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3
|
“空能指”的政治之维:从列维-斯特劳斯到齐泽克 |
肖炜静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4
|
从列宁、葛兰西到拉克劳、墨菲——论领导权理论的阐释场域 |
张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5
|
拉克劳与马克思政治理论思想之比较——以阶级斗争为视角 |
张锴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6
|
拉克劳早期对意识形态还原论的批判 |
杨植迪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16 |
0 |
|
17
|
作为政治批评的缝合式批评——齐泽克研究 |
刘昕亭
|
《文学与文化》
|
2018 |
0 |
|
18
|
基于政治主体思想的拉克劳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反思 |
张晓娜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9
|
后结构主义的介入与激进政治理论的建构:路径、策略与逻辑 |
欧勤扬
易晓艳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20
|
基于话语逻辑的拉克劳和墨菲之多元民主理论构建 |
王欢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