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政治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导权到话语领导权——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理论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炳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领导权理论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拉克劳、墨菲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两种社会历史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另一种则是领导权理论所体现的社会历史观,它突破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 领导权理论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拉克劳、墨菲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两种社会历史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另一种则是领导权理论所体现的社会历史观,它突破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逻辑;而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首先是列宁提出了政治领导权的理论,尔后葛兰西则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拉克劳、墨菲正是在列宁、葛兰西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领导权概念。他们超越了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走向话语领导权,完成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哥白尼式革命,颠覆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论,表现了一种随机性、偶然性、非决定性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墨菲 领导权 后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及其文论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陶水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共9页
当代英国政治哲学家拉克劳与墨菲创立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学术界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一种最新的左翼学术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文化思潮的理论化,以解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及领导权的经... 当代英国政治哲学家拉克劳与墨菲创立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学术界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一种最新的左翼学术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文化思潮的理论化,以解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及领导权的经济还原论和阶级本质主义、建构新社会运动的领导权和新社会主义激进多元的民主政治为思想旨趣,呈现出解构与建构双层理论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政治学。其中,话语接合是其最具标志性的理论和方法。拉墨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是当代西方解构哲学等新理论与阿尔都塞、葛兰西理论的接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语言学转向"的最新产物。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对当代西方英语国家最新的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当下的文化研究、文化诗学、文化美学和文化批评也极具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拉克劳 墨菲 话语 接合 文化政治 身份认同 霸权 激进多元民主 文化研究 文论价值
下载PDF
施特劳斯与政治哲学的两个路向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冠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86,180,共12页
利奥·施特劳斯是晚近十余年汉语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人物,他提出的现代性批判视角与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努力,已激起大量讨论。施氏同时给其政治哲学贴上"苏格拉底式"与"柏拉图式"的标签,然而,这师徒二人当年恰... 利奥·施特劳斯是晚近十余年汉语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人物,他提出的现代性批判视角与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努力,已激起大量讨论。施氏同时给其政治哲学贴上"苏格拉底式"与"柏拉图式"的标签,然而,这师徒二人当年恰恰开启了政治哲学的两个相反路向。施特劳斯在两个路向之间的诸种艰苦游移及其最终隐在取向,便成为了一个极具思想史价值的经典个案。通过细致剖析此学案,我们可以进一步追索出政治哲学从其古希腊创基性时期到当代欧陆激进政治哲学之间的内在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特劳斯 拉克劳 自然正确 最好政制 大他者
下载PDF
多元激进民主究竟是怎样的“民主”——拉克劳和墨菲的民主理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3,共8页
民主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一开始就和追求社会平等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它要用等同的逻辑来颠覆社会压迫。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背景下,传统的民主运动应该被改造为多元激进民主运动:既承认社会差别又要借助于等同逻辑来颠覆由社会差别所引起... 民主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一开始就和追求社会平等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它要用等同的逻辑来颠覆社会压迫。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背景下,传统的民主运动应该被改造为多元激进民主运动:既承认社会差别又要借助于等同逻辑来颠覆由社会差别所引起的压迫。如果激进民主没有多元性的约束就会走向社会的无序状态,乃至走向极权主义,如果多元性没有激进民主的约束社会就会走向等级结构。推进现代多元激进民主还必须借助于领导权,使这种民主运动真正有助于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墨菲 多元激进民主 政治哲学
下载PDF
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汪行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4,共6页
意识形态问题在当代政治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拉克劳作为当代著名左翼思想家,其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意识形态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从《政治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开始,经过《霸权与社会主义策... 意识形态问题在当代政治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拉克劳作为当代著名左翼思想家,其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意识形态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从《政治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开始,经过《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时期的后马克思主义,到最近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呈现出的明显的非马克思主义特征。拉克劳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与社会客观结构和历史基础相脱离的自由漂浮的能指或主体认同的神话,而这不可能真正地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需要克服简单的决定论和本质主义,同时也需要克服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诱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新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理论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对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意识形态理论的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朝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在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上的突破是拉克劳和墨菲走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折点。拉克劳和墨菲运用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资源,后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及拉康的理论,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颠覆传统意识形态理论。以"对抗""... 在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上的突破是拉克劳和墨菲走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折点。拉克劳和墨菲运用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资源,后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及拉康的理论,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颠覆传统意识形态理论。以"对抗""霸权实践的接合"为核心重构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用身份政治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从而为其"激进多元民主"的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墨菲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接合 对抗 民主
下载PDF
以人民的名义——论拉克劳民粹主义理论的政治介入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端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229-247,528,共20页
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经历,民粹主义问题一直是拉克劳思想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1977年他就发表了《通向民粹主义理论》一文,2005年又出版了《民粹主义理性批判》专著。拉克劳的民粹主义理论有两个面向,在《通向民粹主义理论》中,他... 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经历,民粹主义问题一直是拉克劳思想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1977年他就发表了《通向民粹主义理论》一文,2005年又出版了《民粹主义理性批判》专著。拉克劳的民粹主义理论有两个面向,在《通向民粹主义理论》中,他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内容与一般意义上的民粹主义政治动员方式结合起来,以政治中立的方式对民粹主义政治做一般的理论解释。这是他的民粹主义理论的浅层逻辑。二是在《民粹主义理性》中,拉克劳以左翼理论家身份对民粹主义进行理论介入,他不仅把民粹主义视为一般意义上现代政治的构成因素,而且视为政治本身和左翼政治的方向。这是其民粹主义理论的深层逻辑。在民粹主义深层逻辑中,拉克劳区分了'政治'还是'人民'概念的本体论和实体论层面,并强调前者对后者的优先性。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把政治理解为以命名为核心的霸权斗争,把左翼政治理解为人民的解放斗争过程。虽然拉克劳的民粹主义理论带有思辨哲学色彩,但包含着现实的政治内容,一方面它反对后现代主义把差异非政治化,另一方面批判新自由主义虚假同质化的意识形态霸权。就此而言,拉克劳的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民粹主义 政治主体 命名
下载PDF
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难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冯燕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新社会运动与工人运动相比,代表一种"生活政治",参与者成分庞杂,主要采取非暴力文明抗衡,科技含量日益增加,具有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拉克劳和墨菲看来,新社会运动的兴起主要与公共和私人领域的货币化、新的官僚化国家的形成以... 新社会运动与工人运动相比,代表一种"生活政治",参与者成分庞杂,主要采取非暴力文明抗衡,科技含量日益增加,具有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拉克劳和墨菲看来,新社会运动的兴起主要与公共和私人领域的货币化、新的官僚化国家的形成以及后现代文化形式的流行有关;新社会运动已然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支新的政治力量,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后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拉克劳和墨菲将其纳入激进多元民主规划面临着诸多理论困难,正是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拉克劳和墨菲建构了自己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运动 后马克思主义 理论难题
下载PDF
对抗性政治、话语接合与多元而激进的民主——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思想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刚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7-84,共8页
拉克劳和墨菲从人类社会对抗的永恒性角度来理解政治。他们认为对抗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而且我者与他者之间竞争的开展正是民主所必需的。在当代西方社会,阶级斗争已被各种形式的反资本主义斗争所取代,对抗的主体已... 拉克劳和墨菲从人类社会对抗的永恒性角度来理解政治。他们认为对抗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而且我者与他者之间竞争的开展正是民主所必需的。在当代西方社会,阶级斗争已被各种形式的反资本主义斗争所取代,对抗的主体已趋于多元化。只要这些主体认识到新社会运动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实现民主的动力与载体,他们就可以在多元而激进的民主话语接合下构建"激进的公民身份"及反抗压迫的等同链条。尽管拉克劳和墨菲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政治理论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以更好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墨菲 对抗性政治 话语接合 多元而激进的民主 后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埃伦·伍德对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新左翼理论的批判——以普兰查斯、拉克劳—墨菲和后现代主义为典型
10
作者 姜霁青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埃伦·伍德批评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新左翼在理论上日渐背离经典马克思主义,其中以普兰查斯、拉克劳与墨菲、后现代主义最为典型。在她看来,普兰查斯过分抬高了意识形态与政治的重要性,其理论中存在诸多矛盾与混乱,并具有很大的危害... 埃伦·伍德批评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新左翼在理论上日渐背离经典马克思主义,其中以普兰查斯、拉克劳与墨菲、后现代主义最为典型。在她看来,普兰查斯过分抬高了意识形态与政治的重要性,其理论中存在诸多矛盾与混乱,并具有很大的危害;而拉克劳与墨菲的理论中存在诸多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其"激进民主"方案也缺乏可靠的社会根基,政治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改良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其理论逻辑混乱,政治主张亦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伍德批判的出发点在于捍卫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地位,其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但在有些问题上批判过于笼统,分寸上也不是很适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伦·伍德 新左翼 普兰查斯 拉克劳与墨菲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继承与超越、解构与重建——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阐释
11
作者 王凤才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76-101,402,共28页
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尽管人们对"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只有拉克劳、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才是典型的后马克思主义;就此而言,后马克... 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尽管人们对"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只有拉克劳、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才是典型的后马克思主义;就此而言,后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超越、解构与重建。尽管拉克劳、墨菲强调后马克思主义既不在马克思主义之外,更不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而是重视其他社会斗争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但无论如何,后马克思主义作为借助后结构主义来解构与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离经典马克思主义已经相去甚远,与后现代主义有某些共同性,乃至表现出某些非马克思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墨菲 激进多元民主 后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非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凡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49,共8页
"后马克思主义"与新葛兰西主义是两项互相联系而又不同的理论规划。葛兰西主义不仅是"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而且它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沉积到"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造之中。新葛兰... "后马克思主义"与新葛兰西主义是两项互相联系而又不同的理论规划。葛兰西主义不仅是"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而且它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沉积到"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造之中。新葛兰西主义的"接合理论"本身潜伏着解除"接合"的外在限制的离散力,而接合概念的"后马克思主义化"就是这种离散力的直接后果;葛兰西把霸权视为一种接合过程,已经预示了一种语言政治学的新视域,而后马克思义的话语政治不过是葛兰西式的语言政治学的后结构主义处理;葛兰西一直强调霸权是对其它集团的意识形态原素的接合,在他看来,成功的政治是一种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政治,它能够从异己的、反己的力量中吸收增益性的成分从而大大拓展自己的存在空间,葛兰西这种观念被拉克劳与莫菲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接合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拉克劳与莫菲 后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空能指”的政治之维:从列维-斯特劳斯到齐泽克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炜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能指的政治维度是贯穿结构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秘线索。空能指是没有所指,但又能吸纳一切所指的能指。语言系统的差异性与任意性、拉康的能指链、锚定点、对象a是其理论基础。列维-斯特劳斯对萨满治疗术中"能指过剩"和&qu... 能指的政治维度是贯穿结构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秘线索。空能指是没有所指,但又能吸纳一切所指的能指。语言系统的差异性与任意性、拉康的能指链、锚定点、对象a是其理论基础。列维-斯特劳斯对萨满治疗术中"能指过剩"和"玛纳"的分析已具有空能指的内涵。拉克劳认为漂浮的能指通过"链接"凝聚到主能指的过程,就是领导权的争夺与形成的过程,占主导地位的能指不得不吸收其他能指的内涵,并由特殊过渡到普遍。齐泽克否认了拉克劳的乐观态度,更强调特殊性霸权和被排除在多元民主之外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逻辑。空能指与主能指是对立转化的统一体,前者强调虚空性、普遍性,后者强调主导性、特殊性,齐泽克对拉克劳的批判就是从主能指维度对空能指的批判。马克思、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批判与拉克劳对霸权形成的分析可视为两种不同的政治分析模式,前者致力于纵向探究表象背后的本质,后者则在平面维度描绘多元因素的彼此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能指 主导能指 拉克劳 齐泽克
下载PDF
从列宁、葛兰西到拉克劳、墨菲——论领导权理论的阐释场域
14
作者 张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10,共4页
任何理论作为一种由概念构成的阐释体系,它的理论功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将某些普通的词语专门化、术语化的过程。通过这些被赋予特定涵义的术语的运用,理论展示出它独有的风格和力量。"阐释场域"是一个概念坐落于其中而比概念更... 任何理论作为一种由概念构成的阐释体系,它的理论功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将某些普通的词语专门化、术语化的过程。通过这些被赋予特定涵义的术语的运用,理论展示出它独有的风格和力量。"阐释场域"是一个概念坐落于其中而比概念更大的空间或场域。从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再到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阐释场域的变迁展示了领导权理论自身发展变化的轨迹,也给社会实践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领导权在各种复杂场域的不同阐释做一个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 阐释场域 列宁 葛兰西 拉克劳 墨菲
下载PDF
拉克劳与马克思政治理论思想之比较——以阶级斗争为视角
15
作者 张锴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3-65,共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指导我们学习和理解社会变迁、国家建立等现象的理论基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越来越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思想、阶级意识等理论提出了挑战。拉克劳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指导我们学习和理解社会变迁、国家建立等现象的理论基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越来越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思想、阶级意识等理论提出了挑战。拉克劳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发展的新认识,但同时也体现了因为社会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理论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马克思 政治理论 比较
下载PDF
拉克劳早期对意识形态还原论的批判
16
作者 杨植迪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6年第4期94-98,共5页
意识形态思想是拉克劳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克劳在其早期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中,整合、继承和发展了普兰查斯的意识形态要素学说、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从而形成了自... 意识形态思想是拉克劳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克劳在其早期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中,整合、继承和发展了普兰查斯的意识形态要素学说、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从而形成了自己以"接合"为核心的非还原论的意识形态思想。拉克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质疑阶级还原论。他的意识形态思想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当代现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新颖而极具价值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拉克劳 阶级 后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作为政治批评的缝合式批评——齐泽克研究
17
作者 刘昕亭 《文学与文化》 2018年第3期38-45,共8页
针对拉克劳等后马克思主义者对"缝合"的使用,齐泽克从内部—外部、主体—客体两个方面,重新定位了"缝合",并提出"缝合"是一种具体的普遍性。在此一思想基础上,本文将齐泽克一系列批评实践和理论书写,概括... 针对拉克劳等后马克思主义者对"缝合"的使用,齐泽克从内部—外部、主体—客体两个方面,重新定位了"缝合",并提出"缝合"是一种具体的普遍性。在此一思想基础上,本文将齐泽克一系列批评实践和理论书写,概括为"作为政治批评的缝合式批评",即一种朝向具体普遍性的知识生产,一种试图抵达并解开当代政治困局的文化政治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缝合 普遍性 拉克劳
下载PDF
基于政治主体思想的拉克劳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反思
18
作者 张晓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0期64-67,72,共5页
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拉克劳一边明确宣称自己处于后马克思主义领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一边却认为后马克思主义处于马克思主义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革新”。以拉克劳政治主体思想为例管窥其马克思主义观,可以发现:第... 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拉克劳一边明确宣称自己处于后马克思主义领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一边却认为后马克思主义处于马克思主义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革新”。以拉克劳政治主体思想为例管窥其马克思主义观,可以发现:第一,拉克劳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出现危机实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相关范畴的理解出现了错误;第二,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根本差别;第三,后马克思主义无法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建”。从这一意义上讲,拉克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性质的“解构”型马克思主义观。在历史大变局中,我们必须准确认知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新时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自觉抵制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坚定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政治主体 马克思主义观 后马克思主义 理论自信
下载PDF
后结构主义的介入与激进政治理论的建构:路径、策略与逻辑
19
作者 欧勤扬 易晓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60-63,共4页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间有着本然的联系。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文学分析工具的后结构主义,将自身的逻辑渗透到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领域分析和政治主体的构成当中,使社会和政治主体切断了与其本质和直接...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间有着本然的联系。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文学分析工具的后结构主义,将自身的逻辑渗透到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领域分析和政治主体的构成当中,使社会和政治主体切断了与其本质和直接指涉物的联系,解构了阶级,构造出差异性与多元化的政治主体,最终促使拉克劳与墨菲发展出一种适合当代资本主义斗争现实的激进民主政治理论。但同时,应认清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理论与直接受惠于后现代的族群政治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拉克劳 墨菲 后马克思主义 族群政治
下载PDF
基于话语逻辑的拉克劳和墨菲之多元民主理论构建
20
作者 王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9-24,共6页
20世纪后半叶,世界局面产生剧烈变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本被信奉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遭到质疑。1985年,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合作发表了《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以独特的视角为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出路,即以话... 20世纪后半叶,世界局面产生剧烈变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本被信奉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遭到质疑。1985年,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合作发表了《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以独特的视角为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出路,即以话语逻辑为基础的多元民主理论。话语理论在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建构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拉克劳和墨菲从哲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话语”,阐明了以话语理论为内在逻辑的领导权建构,进而系统阐发多元民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墨菲 话语 领导权 民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